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美國在主動尋求對抗,中美一定要避免熱戰。」
前幾天,著名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教授忽然發了個視頻,他一改過去的樂觀主義風格,要求中國保持戰略隱忍,避免熱戰。這讓金教授的粉絲甚感意外。
美國時間7月23日,也就是蓬佩奧發表涉華演講的時候,美國「小兄弟」澳大利亞的常駐聯合國代表交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一封信。信中明確反對中國在南海的領土和海洋主張,妄稱中國在南海的相關主張「沒有法律依據」。
昱弟幾乎可以確信,這一手是美國和澳大利亞事先串通好的,因為我國此前反擊美國幹涉南海事務的一個重要論據就是美國是「域外國家」,所以美國就特意找了這麼一個域內國家來跟中國挑事兒。
除了慫恿小兄弟告中國黑狀外,美國政府自己也在發力。
梳理蓬佩奧和美國防長埃斯帕近期的發言,美國已經公開放棄之前較為模糊的第三方立場,提出所謂「南海非軍事化」,並聲稱南海「至少要退回到2015年以前的狀態」。
如果中國接受美國的這個提案,就意味著我們要放棄這些年來在南海經營的成果,拆毀在那裡的機場,撤出在自己合法領土上的軍事力量。
如果是這樣,中國日後再想維持我們在九段線以內的合法權益,恐怕難上加難。
而如果不撤,美國下一步一定會加大在南海對華的軍事挑釁行動。最近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正召集盟友在南海籌備大規模示威性軍演,日澳兩國此前已經宣布參加。27日,英國也宣布將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參與這場聯合演習。
同時,美軍機也在對中國附近的基地和艦隊進行頻繁的抵近偵察。
7月26日,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SCSPI)發布的消息,至當天,美軍偵察機已經連續12天、先後50次在南海進行偵查飛行,一度飛行至距福建海岸僅有41.3海裡(約合76公裡),這可能是美軍偵察機近來距離中國海岸最近的一次。
在這種狀態下,類似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的危機隨時可能發生。而眼下的局勢與2001年有很大不同,美中雙方會不會像2001年那樣保持克制很難說。
其實,美國眼下在南海對中國提出的這個「退回某某年」的要求,在口氣上神似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它對日本提出的《赫爾照會》。
彼時,日本因發動對華侵略戰爭投入了大量沉沒成本。美國總統羅斯福瞅準時機,命令國務卿赫爾發布了這份照會,照會的主要內容是要求東亞恢復1937年(「盧溝橋事變」)以前的局勢,撤出其在中國本部和法屬印度支那地區的駐軍。
有個流傳已久的說法是,在發布這份照會時,羅斯福本人其實對日本還心存顧忌,為了避免刺激對方,沒有要求日本撤出中國東北。但國務卿赫爾極端反感日本,所以在起草照會文件時刻意模糊,偷換了「中國本部」和「中國」的概念。日本得到照會後,因為不肯放棄在中國東北的利益,於是決定發動對美戰爭。而羅斯福因為覺得這份照會的條件是日本可接受的,所以沒有預料到日本會孤注一擲,由此造成了「珍珠港事件」。
但美國自家的歷史學者摩根斯坦認為這種觀點站不住腳,他指出,任何一國向他國提出「請將自己的勢力退回某某年以前」的要求,其意思都是毫無疑問地指向開戰。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夠承受多年投入的損失,更不能接受一槍未放就從控制地區撤走的羞辱。
所以,羅斯福肯定預測到了事情發展的結果,他命令赫爾發出照會,目的只有兩個,其一是搶佔道義的制高點,其二就是逼日本在歐洲局勢變得不可收拾前儘快動手,給美國一個插手戰局的理由。
按照同樣的邏輯,我們似乎可以推論,美方正在用其慣用的手法,有意激化與中國的矛盾。
美國這樣做確實是有理由的。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既然蓬佩奧已經發表了涉華演講,拉著自己的小兄弟聯手遏制中國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即便是打不開火的「冷戰」,也是要有一場危機做「藥引子」的。
比如1948年的柏林危機(又稱「柏林封鎖事件」),就是美蘇冷戰的啟動事件。
在這一事件中,歐洲國家各自亮明態度,完成了站隊。在美國國內,戰爭的威脅也讓美國民眾對蘇聯轉變了態度:1947年以前,美國民眾對蘇持正面印象的人數還高達接近50%,但柏林危機爆發後,立刻暴跌到了不足30%。
是的,美國目前就是迫切需求這樣一場危機事件,完成內政、外交上的動員。而他們把目標選在了中國前些年積極進取的南海。這招棋即使說不上高妙,也是很狡猾的。
從川普這一任政府來看,製造戰爭邊緣狀態沒準會幫助他連任。
如果沒有新冠肺炎的暴發,川普幾乎肯定會連任。因為直到今年年初,美國的經濟數據還非常好看,川普又耍了不少諸如修改失業統計標準之類的小手段,讓數據更亮眼,其批評者一時無從下口。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這一切。眼下,川普的支持率隨著日益增長的美國確診人數而驟降,如果不鬧件大事,下一步連任確實有點懸。
美國這個國家的慣例就是,戰爭危機從來就是讓政府支持率勃起的春藥。「9·11」時期的小布希、古巴飛彈危機時的甘迺迪以及二戰時的羅斯福,都是靠戰爭危機創造支持率奇蹟的總統。
真能讓美國民眾無條件支持總統的,是一個看得見的敵人。眼下正處困境的川普,無疑就把中國當成了這樣一個敵人。
中美在南海也許不會大打,但發生一場有標誌性意味的小規模摩擦的可能性是極大的。因為只有依靠這樣一場危機,美國所夢想的「新冷戰」才會正式啟動,川普的總統夢也才有可能延續。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該不該給美國這樣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