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才是災難製造者?民眾矛盾完全激化,又遭俄聯合6國向其索賠

2020-12-04 海陸空天視頻

對於國際社會來說,疫情已經成為各國人民心中最「操心」的一件事情,有很多人一睜眼睛就要關注一下當下的疫情走向。而在美國,民眾們卻因為政府處理不當,以及思維方式與我們不同,造成了國內的矛盾愈發被激化。

美國民眾:我們要自由,我們放棄抵抗

美國《紐約時報》指出,如今在美國國內的民眾矛盾愈發嚴重,甚至已經進入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選擇「放棄抵抗」。一名叫做愛麗絲的女士痛哭著對記者說,她的父母、兄弟姐妹等一家6口人全部死於新冠病毒,別說有效治療,就連遺體都沒有得到妥善的處理。而相關報導顯示,這樣的事情在美國,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崇尚自由的美國人都選擇了「破罐子破摔」。據統計,近日在美國的亨廷頓海灘以及紐波特海灘上,每天都有超過5萬人在享受「自由時光」,而美國各地都出現了抗議者走上街頭,高喊著「需要自由」的口號,甚至認為維護他們生命安全的「居家令」侵犯其自由,這些表現在專家眼中,全部都體現出美國已陷入絕境。

美國只顧制裁,遭國際「索賠」

美國Politico雜誌網站日前發布了一篇文章,指出了美國在此次處理新冠疫情上的重要缺陷。文章表示,美國雖然派遣了美軍救援,但是效率十分低下,同時還在很多問題上選擇了隱瞞和不作為,這才是讓美國民眾陷入絕境的重要原因。

就在國內怨聲載道的同時,國際上也傳來了「被索賠」的消息。根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導,日前俄羅斯聯合古巴、敘利亞等6個國家向聯合國發起訴訟,主要內容為請求聯合國為美國最近的行為作出評判,針對的就是在全球抗疫的大背景下,美國卻依舊不停止對他國的制裁與封鎖。

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挺過疫情的唯一辦法就是團結一心、互幫互助,絕不是像美國一般患上了「被迫害妄想症」,為了時刻凸顯自己的大國威嚴,在疫情加重之時還變本加厲地去制裁他國,這本來就是違反國際精神的行為。所以說俄羅斯等6國對聯合國提出的請求完全合理,但就算聯合國做出了公允評判,美國恐怕也並不會遵從。

相關焦點

  • 昱見|在南海製造摩擦:美國正有意激化與中國的矛盾
    而如果不撤,美國下一步一定會加大在南海對華的軍事挑釁行動。最近一段時間內,美國海軍正召集盟友在南海籌備大規模示威性軍演,日澳兩國此前已經宣布參加。27日,英國也宣布將派「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參與這場聯合演習。同時,美軍機也在對中國附近的基地和艦隊進行頻繁的抵近偵察。
  • 美國僱傭兵欲出現在巴爾幹
    1999年,美國出於遏制歐盟的需要發動了空襲南聯盟的戰爭,導致巴爾幹地區劇烈動蕩,也導致歐洲重要石油通道被困,歐元受到沉重打擊。南聯盟解體後,塞爾維亞繼承了南聯盟的主體,在巴爾幹地區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美國在1999年的戰爭之後,始終沒有放棄對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影響與控制,時不時的會故意激化當地的衝突,從而達成自己的戰略目的。
  • 49國被當槍使,向美國索賠2000億
    近段時間,美國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其國內動蕩不安,甚至曝出伊拉克戰爭的真正內幕,美國2003年打著伊拉克秘密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旗號,聯合大量盟友,對伊拉克悍然發動全面戰爭,替天行道,將薩達姆推翻,如今美國終於承認,當年其實清楚的知道,伊拉克並沒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這場戰爭,純粹是美國為自己的利益動武。
  •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鐘聲)奉勸美國當局收起傲慢與偏見,切實正視、檢視自身存在的嚴重人權問題,停止打著人權的幌子在世界上招搖生事,停止製造人權災難的霸權行徑,補上正確履行國際人權義務的必修課當美方一些人對他國人權事務指指點點時
  • 槍擊案頻發:多重矛盾下的美國如何重覓安寧?
    △監控視頻截圖:不明兇手在車中向5歲男孩所在居民區開槍掃射的瞬間美國媒體紛紛指出,在疫情惡化、經濟衰退、社會撕裂、政治不確定性增加等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下,美國社會治安不斷惡化,暴力犯罪急劇增加,安全問題正越來越成為普通民眾最關心的「美國之痛」。
  • 中方才是受害者?新冠病毒確為美國製造,研究人員遭暗殺
    我們才是受害者!新冠病毒確為美國製造,研究人員遭暗殺。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各國就對病毒源頭問題存在諸多推測,由於川普率先提出「東方病毒論」,這讓其他國家有了先入為主的意識,紛紛將矛頭對準為我方,猶記得西方諸國組成了聲勢浩大的問責大軍,向中方索要經濟賠償,川普和蓬佩奧更是言之鑿鑿地表示,有確鑿證據證明中方才是病毒起源,然而無論問責大軍的索賠口號喊得多麼響亮,所謂的證據始終未見蹤影。
  • 環球深觀察丨槍擊案頻發:多重矛盾下的美國如何重覓安寧?
    ,美國社會治安不斷惡化,暴力犯罪急劇增加,安全問題正越來越成為普通民眾最關心的「美國之痛」。截至10月,曼哈頓地區已有超過1.6套公寓空置,創下2006年以來的紀錄。不少犯罪專家認為,美國今年謀殺和槍擊事件的激增,與民眾對警察等執法人員日益增加的不信任感有關。   密蘇裡大學的犯罪學專家理察·羅森菲爾德分析指出,弗洛伊德事件以及其他警察暴力執法事件引起了美國廣泛的社會動蕩與種族矛盾,進而加劇了暴力犯罪勢頭。「當人們開始不信任警察時,很有可能選擇自行解決問題。」
  • 搞「反滲透法」,民進黨淪為「災難製造者」
    「反滲透法」若過關,島內支持兩岸交流的民眾都將陷於真正的「綠色恐怖」。據島內媒體報導,所謂「反滲透法」,全文只有12條,內容粗糙且模糊不清,對於所謂「境外敵對勢力」及「滲透來源」等名詞的定義空泛模糊,民進黨當局大可任意解釋,指哪打哪,想辦誰就辦誰。
  • 臺模擬遭空襲 民眾手機收「彈道飛彈」來襲警訊
    (原標題:臺模擬遭空襲 民眾手機收「彈道飛彈」來襲警訊)
  • 烏克蘭:危機濫觴的背後,是各種歷史和現實矛盾的交織
    但是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陷入困境,加上烏克蘭是歐亞的橋梁,東西方勢力的對抗,時刻在上演,種種危機濫觴的背後,是歷史與現實,內部和外部,各種矛盾疊加和交織的結果。當我們細細梳理籠罩在烏克蘭的陰霾,才發現這個國度真是在夾縫中生存。
  • 「人權衛士」實為人權災難製造者(鐘聲)
    透視當今世界鑿鑿在冊的嚴重人道主義災難,能夠看到美國人權紀錄上的諸多劣跡,那是美方動輒發動戰爭、幹涉他國內政行徑帶來的惡果。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日發表《2019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再一次用無可辯駁的事實昭告世界,美國不僅國內人權問題纏身,而且肆意踐踏他國人權,更以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製造了大量人權災難。美方窮兵黷武,是持續動蕩和嚴重人道主義災難的製造者。
  • 亞洲強國遭29國孤立,蓬佩奧伎倆得逞
    本質上北約是一個由美國領導的霸權主義集團,其仗著自己的軍事優勢,在世界上四處欺壓別的國家。不過北約內部的一個宗旨是,行動必須要有"老大哥"美國的同意,很多要在其指揮棒下進行,但這種做法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其它國家的利益。在新形勢下,土耳其就偏不服管。
  • 俄士兵製造滅門慘案 槍殺亞美尼亞一家六口
    1月12日,在亞美尼亞久姆裡城區,當地居民阿維吉相一家6口被發現在自家遭槍擊身亡,死者包括一名兩歲女孩兒。只有6個月大的男孩兒謝廖沙·阿維吉相倖存,但因肺部受傷被送往久姆裡醫院接受手術。「兇手」被鎖定為俄羅斯駐亞美尼亞久姆裡軍事基地士兵瓦列裡·別爾米亞科夫。
  • 蘇萊馬尼遭美軍襲擊身亡一周年:中東多國民眾舉行活動 抗議美國暴行
    去年1月3日,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馬尼在伊拉克遭美軍無人機襲擊身亡。在蘇萊馬尼遭暗殺一周年之際,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葉門等多國民眾舉行集會和遊行,抗議和譴責美國暴行。3日,數萬名伊拉克民眾聚集在巴格達市中心的解放廣場,紀念蘇萊馬尼和當時一同遇襲身亡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團體「人民動員組織」副指揮官 阿布·邁赫迪·穆漢迪斯。人們在廣場上豎起死者的肖像海報,一些人舉著反美標語,高呼口號,要求美國從伊拉克撤軍。
  • 美國婦女遭黑猩猩襲擊成「無臉人」 索賠2億美元
    遭黑猩猩襲擊成「無臉人」  她的眼睛、鼻子、嘴唇全沒了,家人索賠2億美元  據美國媒體13日報導,美國56歲女子查拉·納什今年2月慘遭一頭200磅重的黑猩猩兇猛襲擊,她的整張臉都被黑猩猩撕得稀爛,雙手手指也被黑猩猩生生啃掉。
  • 來論丨偽科學溯源,無法理索賠:美國把疫情政治化反作繭自縛
    時至今日,儘管美國疫情感染數與死亡病例冠絕全球,仍有一些政客大搞「政治抗疫」,全然漠視本國民眾生命健康安全,選擇性忽略中國採取舉世罕見的有力舉措所取得的重大成效,找各種藉口推卸責任、轉嫁矛盾,借病毒操控民意、撈取政治資本,種種卑劣行為使本就日趨嚴重的疫情雪上加霜。更有甚者,美國還赤裸裸地拉攏盟友、妖言惑眾,企圖顛倒黑白的做法正加劇「疫情政治化」的擴散蔓延,為全球抗疫形成合力「撤梯子」。
  • 美教授呼籲環境災難製造者必須付出代價
    美教授呼籲環境災難製造者必須付出代價 原標題 [美教授呼籲環境災難製造者必須付出代價]
  • 福島核洩漏事故:中國索賠出路在何方?
    筆者也對我國國民索賠問題十分擔憂,但憂慮的重點卻不在於日本政府批准某個公約是否會對國人權利造成否定和限制。如果我們對《核損害賠償補充公約》稍有了解,就會發現,公眾間普遍蔓延的擔憂完全是一種誤解。  國際法對條約能否為國家創設義務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原則,即條約於第三國無損益原則。通俗地講,就是除非條約的非締約國明確同意,否則條約不能對非締約國的權利施加任何限制。
  • 印度核電站遭網絡攻擊,人類面臨新核風險
    這座核電廠已成為印俄最大的合作項目之一。據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日前報導,雖然庫丹庫拉姆核電站反應堆運行沒有受到影響,但這一事件再次發出警告,人類社會兩個最大的安全風險,即網絡攻擊與核威懾,正在發生危險的「碰撞」,其嚴重後果,完全可能演變為無法控制的人禍。
  • 俄印等多國對西方NGO說不 普京新法在各國不鮮見
    俄羅斯總統普京23日籤署一項法案,授權檢察官可據情宣布俄境內的外國和國際非政府組織(NGO)「不受歡迎」,進而將其關閉。對於該法案,人權觀察組織和「大赦國際」指責俄嚴厲打壓公民社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深感憂慮」。但在新法規的支持者看來,這樣做可以有效保護俄羅斯的利益,因為「美國一直利用NGO幹涉俄羅斯的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