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辨析:清醒認識和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2020-12-05 人民網

今年5月,美國一些人肆意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宣布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提升至25%。在這場經貿摩擦中,除了加徵關稅,美國一些人還以所謂「自由市場和公平貿易」的名義對中國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威脅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帶來的挑戰,需要保持戰略定力,認清美國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藉口的荒謬性及其真實目的,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所謂「自由市場和公平貿易」,只是美國一些人挑起經貿摩擦的藉口。實際上,這些藉口根本站不住腳,美國自身才是公平貿易的最大破壞者。首先,美國採取內外兩套標準,對內主張通過大規模減稅吸引製造業回流,對外則通過對貿易夥伴加徵所謂的懲罰性關稅來保護國內產業和就業。顯然,這種做法不符合「自由市場和公平貿易」原則。其次,美國違背世界貿易組織關於公平貿易的基本原則,要求絕對對等開放,即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每個具體產品的關稅水平和每個具體行業的市場準入上都要與美國完全一致。這種絕對對等明顯與世界貿易組織所提倡的考慮各國發展階段差別、讓發展中成員享有差別和更優惠待遇的相對公平貿易原則相違背。如果實行這種絕對對等,發展中國家就會被鎖定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低端,成為發達國家的附庸,自身發展將無從談起。最後,美國提出的所謂「自由市場」和結構性改革,無非又是「華盛頓共識」那一套已經害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改革政策。其徹底私有化、自由化等政策主張,在發達國家也沒有完全實現,更不符合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和現實國情,只會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美國一些人奉行「美國優先」,挑起和升級中美經貿摩擦,目的是為了維護一己私利。一是維護貿易利益,希望通過加徵關稅降低貿易逆差。不可否認,美國對華貿易確實存在逆差,但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主要是美國國內儲蓄率過低、美國貿易統計方法不科學、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等因素所致,而且忽視了中國在服務貿易方面存在的逆差。況且,認為存在貿易逆差就是吃虧了,這種說法也是違背經濟學常識的。二是為了吸引製造業回流,緩解美國國內深層矛盾。美國是經濟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從中獲取了大量超額利潤,但是普通民眾並沒有受益或受益較少,造成美國國內收入分配惡化、國內矛盾激化。美國一些人挑起中美經貿摩擦的目的之一是吸引製造業回流,緩解國內深層矛盾。三是維護美國在全球利益格局中的主導地位。中國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地位的提升、競爭力的增強,引起美國擔憂。美國為了保持自身在全球利益格局中的主導地位,選擇挑起中美經貿摩擦,妄圖打壓中國,遏制中國發展。

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美國一些人不斷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已對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形成威脅。有力有效應對這一挑戰,就要保持戰略定力,排除一切幹擾,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我們自己的節奏和戰略安排,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作者為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27日 13 版)

相關焦點

  • 以創新和開放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摘要】中美經貿摩擦時至今日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為此,對內我國需苦練內功,以「兩創」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對外我國需繼續全面推進開放,沿著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拓展產品市場、開創互利共贏。使創新與開放一道,內外共同發力,是我國全面應對此次摩擦的強身固本之策。
  • (中美經貿摩擦專家談)「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9日舉行的「中美關係發展趨勢評估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將常態化存在。對於中國來說,關鍵在於「修煉內功」,專心做好自己的事,科學認識,沉著應對。面對美方多次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運成認為,美方的做法是把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國外,把中國當作「替罪羊」,這是其一貫採取的霸權主義做法。
  • 參考消息 | 十問2019: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
    《參考消息》「十問2019」新年特別報導系列之一【原標題】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自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關稅到7月公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後兩國關係雖然稍有緩解,但因兩國摩擦升級而產生的焦慮感與緊張感卻在全球急劇上升。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烈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中國未來發展走向。2018年11月,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交付中心舉行儀式,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波音飛機。(吳曉凌攝) 看清美國多重面目全球輿論對中美兩國互動的高度關注,折射了兩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影響力。
  •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這場貿易摩擦的實質是什麼?中國應當怎樣破解迷局、走出困境?  被誇大的對華貿易逆差與不斷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認為其對華貿易存在逆差,為此美方不僅指責中國的貿易政策,還不斷做出升級貿易摩擦的做法。
  • 中美經貿摩擦,這些聲音要認真聽(2)
    遺憾的是,在中美經貿談判過程中,美方翻臉比翻書還快。往往是剛剛表態「進展順利」,隨後又無端指責中國;一會兒說要達成「重大協議」,一會兒又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或許,美方把翻雲覆雨當成「交易的藝術」,但一定是誤判了形勢、找錯了對象。中國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國,向來重信守諾,也從不會逆來順受。美方這種反覆無常的手法,除了自損形象,沒有任何意義。
  •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存在經貿摩擦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管控分歧。長期以來,兩國政府本著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則,先後建立了中美商貿聯委會、戰略經濟對話、戰略與經濟對話、全面經濟對話等溝通協調機制,雙方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保障了中美經貿關係在近40年時間裡克服各種障礙,不斷向前發展,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 王毅: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理解和支持
    2019年5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對記者表示,我在此次上合組織外長會上向各國外長介紹了有關情況,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外長們的理解和支持。王毅表示,近來中美經貿摩擦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
  • 解讀習特會:有效阻止摩擦擴大 指明合作方向
    從會晤成果看,此間學者認為,會晤拔除了可能導致貿易摩擦繼續惡化的危機「引線」,推動雙邊關係回歸理性,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中美關係指明了方向。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言,雙方達成的原則共識,不僅有效阻止了經貿摩擦的進一步擴大,而且為雙方合作共贏開闢了新的前景。
  •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經濟觀察)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記者 周銳  以關稅威脅對中國漫天要價、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企業……中美經貿磋商已嚴重受挫,但美國仍未放棄極限施壓。
  • 外交部回應中美經貿摩擦: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
    針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華春瑩表示, 美方行為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赤裸裸的經濟霸權。 如果美方任性妄為,繼續逆潮流而動,我們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新聞連結】2018年4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加權指數全年漲幅高居亞洲第一。
  • 中美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矛盾衝突與合作互利共生
    來源:澎湃新聞這場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改變了什麼?來源:隆東腔恩格斯說,新聞工作者的最大榮幸就在於他們能夠目睹歷史是怎樣形成的。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我們也有幸見證。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一)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沒正式籤署,內容自然沒有公布。
  • 天津市委網信辦理論學習中心組開展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專題學習
    8月22日下午,天津市委網信辦理論學習中心組進行了專題學習,邀請天津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楊東方教授圍繞「世界經濟格局和中美貿易摩擦」進行專題授課輔導。集體學習由市委網信辦主要負責同志主持,市委網信辦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辦機關和所屬單位全體幹部及各區委網信辦同志約200餘人參加了學習。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  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經貿摩擦明顯升級 美頻用長臂管轄措施
    綜投網(www.zt5.com)5月24日訊  5月23日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密集回應中美經貿磋商的相關問題。談及中美能否恢復談判時,高峰表示,中方對於談判的立場始終是明確的。
  • 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習近平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美經貿關係已高度相互依存。假如這種關係不是互利雙贏、對美國也帶來巨大好處,就不可能持續、快速發展。絕大多數了解中美經貿關係實際情況的美國人、包括美工商界人士對此是很清楚的。  中美經貿交往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摩擦和分歧。重要的是,雙方要通過平等互利、互諒互讓的協調,妥善處理分歧,不能讓摩擦和分歧幹擾整個中美經貿合作大局。
  • 中美跨越太平洋的世紀性握手:二次入世!
    但我們切不可盲目樂觀,要對未來形勢的長期性和嚴峻性有清醒的認識和準備。中美「第一階段協議」主要圍繞經貿領域展開,且關稅仍未全部取消。如果未來協議執行層面雙方出現重大分歧,不排除協議中止或者終止,中美貿易摩擦反覆。
  • 時間軸上的中美經貿磋商:歷時一年多 節奏越來越快
    5分鐘後,劉鶴副總理和他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跟美國談判代表一起步入美國白宮貿易辦公室,正式開啟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這距離萊特希澤和姆努欽離開北京,時間相隔僅5天,中間還有兩天是周末。2018年2月27日,劉鶴副總理赴美啟動第一次中美經貿磋商,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不算副部級等工作層面的談判,光高級別磋商就前後舉行了九輪。
  • ...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中國上海結束,雙方按照兩國元首大阪...
    文 / 浚濱2019-07-31 23:15:27來源:FX168財經網 新華社:31日下午,中斷兩個多月後重啟的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中國上海結束,雙方按照兩國元首大阪會晤重要共識要求,就經貿領域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坦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