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副主席習近平13日離開北京,對美國、愛爾蘭、土耳其進行正式訪問。
陪同習近平出訪的有: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高虎城、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
40年前,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森總統、基辛格博士等中美兩國老一輩領導人打破堅冰,用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開啟了中美關係的歷史進程。
作為龍年中國外交的開年大戲,習近平訪美如何為中美關係開局定調?早春二月的跨洋之行,又能否為兩國關係注入新生機?
習近平出訪前接受外媒採訪
專家分析習近平訪美
習近平2月12日接受了美國《華盛頓郵報》書面採訪。
習近平表示,40年前,中國和美國兩國領導人以政治家的超凡智慧和遠見卓識推開塵封多年的中美交往大門。40年來,中美關係雖然歷經風雨,但始終向前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巨大利益。中美關係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和最具潛力的雙邊關係之一。
中國產品為美國消費者
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
在書面採訪中,習近平指出,記得1985年我首次訪問美國時,兩國貿易額僅77億美元,人員往來大概1萬人次左右。去年,兩國貿易額已突破4400億美元,人員往來超過300萬人次。
他說,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美建交以來,兩國貿易額增長180多倍。過去10年,美國對華出口累計增長468%,為美國增加了300多萬個就業崗位。美國50個州中有47個州對華出口增幅達到3位數甚至4位數。中國產品為美國消費者節省了6000多億美元。中國美國商會去年一項調查顯示,2010年,在華美資企業85%收入增長,41%在華利潤率超過全球平均利潤率。美對華投資有力帶動了對華出口增長,加快了美產業升級,促進了美國內經濟發展。
習近平表示,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中美經貿關係已高度相互依存。假如這種關係不是互利雙贏、對美國也帶來巨大好處,就不可能持續、快速發展。絕大多數了解中美經貿關係實際情況的美國人、包括美工商界人士對此是很清楚的。
中美經貿交往過程中,難免出現一些摩擦和分歧。重要的是,雙方要通過平等互利、互諒互讓的協調,妥善處理分歧,不能讓摩擦和分歧幹擾整個中美經貿合作大局。
習近平表示,我們已經並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解決美方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貿易不平衡等問題上的合理關切,將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還會一如既往地為來華投資者提供公平、規範、透明的投資環境。同時,希望美方在放寬高技術產品對華出口管制、為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提供公平競爭環境等方面也能儘快採取實質性步驟。
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顧
亞太各國的重大利益
關於中美在亞太的關係,習近平表示,亞太地區是中美利益交匯最集中的地區。近年來,中美在亞太經合組織、東協地區論壇框架下密切協調,就區域經濟一體化、反恐、防擴散、打擊跨國犯罪、防災減災、減貧以及有關地區熱點問題加強溝通與合作,有力維護和促進了亞太的和平與繁榮。
習近平強調,當前亞太國家最關心的是保持經濟繁榮、維護經濟增長和區域合作勢頭。在人心思安定、人心思發展之際,人為地突出軍事安全議程,刻意加強軍事部署、強化軍事同盟,恐怕並不是本地區絕大多數國家希望看到的。
習近平指出,寬廣的太平洋兩岸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我們歡迎美國為本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揮建設性作用,同時希望美方充分尊重和照顧亞太各國的重大利益與合理關切。
在新形勢下
中美尤其要加強合作
關於雙方在國際地區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習近平表示,近年來,中美在推動解決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開展了有效協調與合作,充實和豐富了中美關係內涵,鞏固和擴大了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雙方同舟共濟,與其他國家一道,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協調哥本哈根、坎昆、德班氣候變化會議達成共識;推進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六方會談進程;反對中東任何國家發展和擁有核武器,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兩國還就阿富汗、南亞、蘇丹、中東等熱點問題開展有效溝通。
習近平強調,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的負面影響仍在蔓延,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非傳統安全與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在新形勢下,中美尤其要加強溝通、協調與合作,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共同發揮建設性、負責任的作用。
兩國沒有理由不友好、不合作
關於兩國地方和人民交往對中美關係的意義,習近平表示,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堅實基礎和不竭動力。1985年我在河北省工作時曾訪問過美國艾奧瓦州,考察當地玉米種植和加工,有幾天還住在當地居民家中。美國的先進技術,美國人民的熱情友好、勤勞淳樸都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使我親身感受到兩國人民之間加強交往的重要性,也增進了我對中美關係的了解和認識。
習近平指出,中美兩國都是偉大的國家,兩國人民對彼此抱有很大的好感和興趣,渴望交流互鑑、深化友誼、共謀發展。兩國沒有理由不友好、不合作。我相信,有16億人民共同支持的中美關係給世界帶來的將是更多和平、繁榮與發展。
在為期5天的訪問中,習近平將訪問華盛頓、艾奧瓦州、洛杉磯三地。訪美期間,習近平將在華盛頓會見美國總統歐巴馬,同美國副總統拜登舉行會談,並且會見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國防部長帕內塔,還將會見美國國會參眾兩院領導層和美國前政要,並將廣泛接觸美國各界人士。
專家分析,維護中美兩國關係穩定,討論兩國經貿議題,加強同美國民眾的溝通交流將成為習近平此次訪美的主要目標。
此次訪美含有多重背景
維護關係穩定成主基調
習副主席此訪有著多重背景。首先,它是對美國副總統拜登去年8月訪華的回訪,體現了對2011年中美元首會晤時商定的副主席(副總統)互訪的落實,凸顯出中美關係的新定位。拜登去年訪華回國後,發表題為《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著美國的終結》一文,反映了兩國既競爭又合作的現實。習副主席此訪,為兩國領導人進一步拉近彼此距離、共同對中美關係作出「再確認」創造了機會。
此訪也是一次溫故知新的訪問。今年2月下旬,將迎來美國前總統尼克森訪華40周年紀念。習副主席在上個月出席相關紀念活動時,曾提出中美關係40年發展歷程的四點重要啟迪,並指出以「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推進兩國關係建設。
第三個背景在於,今年美國面臨大選,中國也將召開黨的十八大。分析認為,美國步入大選年並加速「重返亞太」的戰略調整,這有可能為中美共同落實好兩國關係的新定位增加不確定因素,兩國要防止對抗、發展合作,就需要著手進行更長遠的戰略溝通,而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上,習近平對美國的訪問將擔負著維護兩國關係穩定發展的重任。
對於美方而言,恰如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喬納森·伯萊克指出的,迄今只有為數不多的美方高層官員見過習近平副主席,此訪將有利於美方獲取更多關於他個性等方面的信息,對未來作出判斷。拜登將此訪基調定為「認識之旅」;歐巴馬對華政策高參之一、白宮副國安顧問羅德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習近平此次訪美,將是中美兩國關係中的又一個標誌與裡程碑。
而對於中方而言,一方面在美國亞太戰略調整、新軍事戰略公布的背景下,需要同美方加強溝通、互信,避免兩國關係出現曲折反覆,另一方面在美國兩黨出於大選選情考慮都拿中國說事的情況下,需要去除雜音,摒除幹擾,確保中美關係在穩定、健康的軌道上正常運行。
三地議題各有側重
經貿議題將是重點
習副主席此訪會見、接觸的人,囊括了美方政界、商界、軍界、學界和普通民眾,可以說是各階層的全覆蓋,而行程安排也亮點紛呈。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陶文釗表示,習副主席將訪問美國三個地方,正好構成訪問議題的三大板塊:華盛頓側重談政治;艾奧瓦州側重農業議題以及國民友誼;洛杉磯的行程則主要體現兩國經貿、文化方面的合作。
在華盛頓,兩國領導人還將涉及一些共同關心的國際熱點問題,敘利亞、伊朗核問題、朝鮮半島問題都可能涉及。美謀求在聯合國框架外幹預敘利亞以及正在對伊朗經濟制裁和本月下旬美韓「關鍵決心」軍演都是中方比較關切的。
在艾奧瓦州,習副主席的活動被日本《產經新聞》稱為富有人情味的外交。在那裡,習副主席將與27年前訪問該州時接待他的老朋友重聚。艾奧瓦州作為美國農業大州,盛產大豆、棉花、玉米、生豬等,這些正好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宗項目,習副主席此訪必將促進兩國農業合作。
加州與中國的經貿關係更不待言。而在人文交流方面,在洛杉磯習副主席可能訪問一所學校,美方還計劃安排習副主席觀看一場NBA籃球賽。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心伯教授說,習副主席訪問除美國首都之外的多個地方,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如果說過去華盛頓是中國發展對美關係的重鎮,那麼如今中國對美外交工作則由政府、國會擴展到美國地方一級、民間和基層,並在近兩三年內有加強的趨勢,比如建立中美省州長論壇等,這見證了中美關係正夯實其社會基礎,朝著全方位多層次方向發展。
在習副主席訪美前,中國副外長崔天凱曾指出中美關係的三點困惑,即中美能不能建立足夠的互信、中美合作是不是互利雙贏、中美能不能在亞太地區良性互動。期盼習副主席此訪能促進「解惑」,推動中美關係安然步入「不惑」,走向成熟與穩健。
據新華社、解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