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摩擦專家談)「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

2020-12-05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態勢

新華社記者樊曦、張千千

近日,美方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並給中國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9日舉行的「中美關係發展趨勢評估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將常態化存在。對於中國來說,關鍵在於「修煉內功」,專心做好自己的事,科學認識,沉著應對。

面對美方多次背信棄義、出爾反爾,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運成認為,美方的做法是把國內的矛盾轉移到國外,把中國當作「替罪羊」,這是其一貫採取的霸權主義做法。

特別是從去年開始,美方一些人士就不停散布「美國吃了虧,中國佔了便宜」的言論。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丁奎松表示,經濟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進步推動了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構建,中美經貿關係實際上反映了這種產業分工。美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處於上遊,是美國的國內需求使得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流入美國,使其對華貿易長期出現逆差。「這裡頭是一個國際貿易分工體系的問題,根本沒有什麼美國吃虧、中國佔便宜的問題。」

「在全球化的時代,美國高喊『公平』,可美國的公平是對誰的公平?是對美國的公平,對他國卻並不公平。」北京師範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張勝軍說。

他認為,美方一些人的做法會產生兩大不良後果。一是美方推行單邊主義,以少數綁架多數,對全球治理體系造成嚴重傷害。二是中美談判本該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但美方的極限施壓顯示了其霸權行徑,毫無誠信可言。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金磚國家暨G20研究中心副主任徐飛彪表示,美國財政部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但從何為匯率操縱的主觀要件和客觀要件來看,中國都不符合這樣的認定。

他表示,人民幣過度升值和過度貶值對中國經濟都是打壓,中國經濟得益於均衡的狀態,中國沒有動機去操縱匯率。美國的單邊認定是保護主義的做法,不具有合理性,嚴重破壞了國際經濟秩序。

面對趨於常態化的中美經貿摩擦,中國該如何應對?

中國信保首席經濟學家、國別風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穩表示,認識中美經貿關係要掌握三個關鍵詞,一是要清醒認識到經貿摩擦將常態化存在,出現「邊談邊打,談談打打」的局面;二是要理性看待,認清和平發展才是大趨勢;三是沉著應對。中國經濟具有充足的韌性和活力,能夠保持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倪建軍說,中國完全有底氣、有實力來繼續應對美方施壓。亞洲已經形成了以中國為主的供應鏈體系,中國有產業支撐。不僅如此,中國在世界創新鏈中的地位也在不斷上升。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所長陳文鑫表示,美國試圖通過極限施壓來迫使中國讓步,不僅打錯了算盤,更算錯了帳。中國應對的關鍵在於「修煉內功」,中國有充分的戰略自信和實力底氣應對美國的挑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王鴻剛表示,大國比拼最終取決於誰能通過重大技術創新、制度創新來發展生產力,誰能通過學習和不斷改革優化治國方略。「中國只要專注做好自己的事,應對得當,就能變壓力為發展的動力。」(完)

相關焦點

  • 以創新和開放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摘要】中美經貿摩擦時至今日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為此,對內我國需苦練內功,以「兩創」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對外我國需繼續全面推進開放,沿著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拓展產品市場、開創互利共贏。使創新與開放一道,內外共同發力,是我國全面應對此次摩擦的強身固本之策。
  • 【美國四處挑起經貿摩擦】美專家:美自私做法將損害全球經濟
    美國肆意挑起中美經貿摩擦在美國國內遭到多方反對。近日,央視記者採訪了多名美國經濟專家,他們紛紛表示,貿易戰會讓全球經濟受到損害,這是美國自私的做法。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經濟學教授羅伊·韋爾利:我認為加徵關稅是非常糟糕的事情,這是美國做得最愚蠢的事情,從經濟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會因此受到傷害,全球都會受到影響,而不僅限於中美兩個國家,這是非常短視的、非常狹隘的做法。美專家:美做法不符合經濟規律羅伊·韋爾利是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的經濟學教授,研究全球經濟已經幾十年。
  •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這場貿易摩擦的實質是什麼?中國應當怎樣破解迷局、走出困境?  被誇大的對華貿易逆差與不斷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認為其對華貿易存在逆差,為此美方不僅指責中國的貿易政策,還不斷做出升級貿易摩擦的做法。
  • 參考消息 | 十問2019: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
    《參考消息》「十問2019」新年特別報導系列之一【原標題】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自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關稅到7月公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後兩國關係雖然稍有緩解,但因兩國摩擦升級而產生的焦慮感與緊張感卻在全球急劇上升。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烈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中國未來發展走向。2018年11月,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交付中心舉行儀式,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波音飛機。(吳曉凌攝) 看清美國多重面目全球輿論對中美兩國互動的高度關注,折射了兩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影響力。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經貿摩擦明顯升級 美頻用長臂管轄措施
    綜投網(www.zt5.com)5月24日訊  5月23日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密集回應中美經貿磋商的相關問題。談及中美能否恢復談判時,高峰表示,中方對於談判的立場始終是明確的。
  • 熱點辨析:清醒認識和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今年5月,美國一些人肆意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宣布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提升至25%。在這場經貿摩擦中,除了加徵關稅,美國一些人還以所謂「自由市場和公平貿易」的名義對中國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威脅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 中美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矛盾衝突與合作互利共生
    來源:澎湃新聞這場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改變了什麼?來源:隆東腔恩格斯說,新聞工作者的最大榮幸就在於他們能夠目睹歷史是怎樣形成的。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我們也有幸見證。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一)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沒正式籤署,內容自然沒有公布。
  •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  中美兩國經濟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存在經貿摩擦是正常的,關鍵是如何增進互信、促進合作、管控分歧。長期以來,兩國政府本著平等、理性、相向而行的原則,先後建立了中美商貿聯委會、戰略經濟對話、戰略與經濟對話、全面經濟對話等溝通協調機制,雙方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保障了中美經貿關係在近40年時間裡克服各種障礙,不斷向前發展,成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
  • 王毅: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理解和支持
    2019年5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對記者表示,我在此次上合組織外長會上向各國外長介紹了有關情況,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外長們的理解和支持。王毅表示,近來中美經貿摩擦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經濟觀察)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記者 周銳  以關稅威脅對中國漫天要價、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企業……中美經貿磋商已嚴重受挫,但美國仍未放棄極限施壓。
  • 中美經貿摩擦,這些聲音要認真聽(2)
    遺憾的是,在中美經貿談判過程中,美方翻臉比翻書還快。往往是剛剛表態「進展順利」,隨後又無端指責中國;一會兒說要達成「重大協議」,一會兒又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或許,美方把翻雲覆雨當成「交易的藝術」,但一定是誤判了形勢、找錯了對象。中國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國,向來重信守諾,也從不會逆來順受。美方這種反覆無常的手法,除了自損形象,沒有任何意義。
  • 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專家學者有話說
    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專家學者有話說 2019-08-14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專家解讀:中美貿易問題須去「政治化」
    中新網1月12日電 香港《文匯報》12日刊文說,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王孜弘表示,中美貿易美方雖存在逆差,但按目前狀況來看,美方既得利益更多,而在雙邊貿易摩擦出現時,應遵循世貿規則協商,避免經濟問題政治化。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加權指數全年漲幅高居亞洲第一。
  • 外交部回應中美經貿摩擦: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
    針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華春瑩表示, 美方行為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赤裸裸的經濟霸權。 如果美方任性妄為,繼續逆潮流而動,我們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新聞連結】2018年4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
    【調查顯示中美兩國企業願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多位中美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日前在美國中國總商會舉辦的視頻對話活動上表示,多項調查顯示,儘管中美兩國企業因疫情面臨挑戰,但大都表示願意繼續在對方國家經營。普華永道美國公司市場分析部中國分析業務負責人克雷格·斯特龍貝爾表示,中美兩國企業願意在對方市場繼續經營。
  • 解讀習特會:有效阻止摩擦擴大 指明合作方向
    從會晤成果看,此間學者認為,會晤拔除了可能導致貿易摩擦繼續惡化的危機「引線」,推動雙邊關係回歸理性,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中美關係指明了方向。正如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所言,雙方達成的原則共識,不僅有效阻止了經貿摩擦的進一步擴大,而且為雙方合作共贏開闢了新的前景。
  • 時間軸上的中美經貿磋商:歷時一年多 節奏越來越快
    5分鐘後,劉鶴副總理和他率領的中國代表團跟美國談判代表一起步入美國白宮貿易辦公室,正式開啟第九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2018年2月27日,劉鶴副總理赴美啟動第一次中美經貿磋商,至今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不算副部級等工作層面的談判,光高級別磋商就前後舉行了九輪。
  • 如何理解中美貿易摩擦
    3月下旬以來,美國總統川普主動挑起和推動的中美貿易摩擦一度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負面效果逐漸顯現。3月22日,川普籤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投資限制措施,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