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中美貿易問題須去「政治化」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中新網1月12日電 香港《文匯報》12日刊文說,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王孜弘表示,中美貿易美方雖存在逆差,但按目前狀況來看,美方既得利益更多,而在雙邊貿易摩擦出現時,應遵循世貿規則協商,避免經濟問題政治化。

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經濟室主任王孜弘表示,中美貿易美方雖存在逆差,但按目前狀況來看,美方既得利益更多,而在雙邊貿易摩擦出現時,應遵循世貿規則協商,避免經濟問題政治化。

王孜弘認為,美國經濟正迎來緩慢復甦。研究顯示,就製造業來看,連續兩年保持擴張,採購經理人指數、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等多項指標攀升至50%以上,庫存有所上升。失業率也從去年11月開始下降到8%以下,出口貿易也有所好轉。

加強磨合解問題

王孜弘認為,在中美關係方面,一方面美國存在貿易保護主義問題,另一方面雙方也存在貿易摩擦問題,去年美國關於貿易救濟立案14起,其中8起和中國有關。他說:「中國仍處於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在此過程當中有一些衝突,最典型的就是人民幣匯率問題。有中國特色就會有雙方標準。所謂的雙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只是美方為應對中國過渡期而提出的相應對策。雙方都要加強磨合,美國在經貿問題上須去政治化。」

專家建議,隨著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美投資,希望美方能採取積極措施對中國企業來美投資提供開放、友善的環境,因為這不僅有利於促進美國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也有助於中美建設全面互利經濟夥伴關係。(劉坤領)

相關焦點

  • 中美消除戰略猜忌 從經貿去政治化做起
    2012年美國大選的核心議題雖然是在美國國內經濟和就業等問題上展開的,但是不少政客又像以往一樣,抱著牴觸甚至抱怨的情緒遷怒中國,不斷將中美經貿議題政治化。我們已經看到,在總統選舉過程中,代表民主黨的歐巴馬和代表共和黨的羅姆尼兩人都早早地祭出了所謂的「中國議題」。
  • 自由貿易與中美貿易摩擦解讀
    這就變成了傳統的社會分工問題,自己做自己擅長的事,A國家只生產小麥,B國家只生產玉米,兩國進行貿易交換,在相同的勞動力條件下,能夠獲得最大的效率。我們跟家門口的小賣部,菜市場,計程車,淘寶、理髮店,永遠都是貿易逆差,而我們只跟自己的工作單位保持著長期的貿易順差,公司給我們發工資。這種長期存在的貿易失衡有問題嗎?當然是沒有問題的,長期來看,我們個人的收支是平衡的,具體跟誰是順差,跟誰是逆差根本不重要。對於國際貿易來說也是一樣的。
  • ...此次雙方採用去政治化的方式,重申在匯率方面的共識,並為未來...
    【盤中回顧】1月16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1.美東時間1月15日,中美雙方在美國華盛頓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經濟貿易協議》,在2017年基數之上,擴大自美採購和進口製成品、農產品、能源產品和服務不少於2000億美元。
  • 10位業內專家解讀中美貿易戰對跨境電商的影響
    二、專家觀點 對此,國內知名電商、網際網路+智庫——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分析師及特約研究員對此次中美貿易戰對跨境電商的影響進行分析,發布本電商快評。此次美國限制貿易措施,也重複的提起了侵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有一些賣家也曾受到過Wish、亞馬遜等平臺的小紅旗,輕則產品被移除,重則封店。當地政府還會對企業進行懲罰,所以,企業想要健康發展,一定要重視智慧財產權。選品一定要避開容易侵犯智慧財產權的產品。
  • 外交部副部長談中歐關係: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記者譚晶晶、梁淋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2日在京表示,中方主張中歐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不從政治角度解讀,應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    傅瑩是在以「新形勢下的中歐關係」為主題的外交部「藍廳論壇」上答問時作上述表示的。她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涉及中國的問題上,西方社會政治化傾向比較嚴重。
  • 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
    美方挑起摩擦震動全球市場  2019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5月9日,美國政府宣布,自2019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5月10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2000億美中美貿易戰對聚烯烴和塑料製品影響清單商品加徵的關稅稅率由10%提高到25%。美方上述措施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升級。
  • 楊奎松再批汪暉:談「去政治化」問題
    當然,歷史觀的問題畢竟離不開對歷史事實本身的解讀,「我注六經」與「六經注我」的問題依然存在,因此,這樣的討論還是免不了會對所讀汪暉其他文章中依據的史實真偽以及使用的概念含義多歧或混亂的問題有所批評。只是,考慮到本文的重心所在,我在這方面僅略舉下述三例讓讀者了解一二,此外不再多言。
  • 評崔健棄演春晚:「去政治化」莫被幹擾
    評崔健棄演春晚:「去政治化」莫被幹擾 網際網路上一些人贊崔健拒上春晚,也多是從政治角度解讀之。  春晚是中國最特殊的娛樂晚會,它的受眾極其廣泛,是中國所有電視節目的「收視之最」。巨大的影響力本身,給這臺晚會慢慢平添了「政治色彩」,並逐漸形成對它的束縛。今年春晚總導演邀請馮小剛擔任,顯然是一種思想解放,它發出的是要突破常年積累的「政治性」、還更多娛樂和歡快給除夕電視觀眾的信號。
  • 許利平:推動東南亞涉華議題去政治化
    近期,伴隨地方選舉和全國大選接踵而至,中國投資、中國勞工、中國教育等議題被大肆炒作,並加以政治化。對此,我們不必大驚小怪,畢竟中國與東南亞合作根基深厚,只需冷靜對待、坦然處之即可。馬來西亞5月9日將舉行第14屆大選,執政61年的國民陣線與反對派聯盟—希望聯盟以及伊斯蘭黨陷入三角戰。
  • 外交部副部長:冰島買地等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
    中方始終主張(經濟活動)要去「政治化」。成功的投資應該互利互惠,如果只有一方獲利的投資不可能持久。  觀點地產網訊:針對11月25日中坤集團冰島買地申請被駁回一事,12月3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表示,中方提倡經濟活動應「去政治化」,不從政治角度解讀,應完全遵循市場經濟的原則。
  • 當代中國「去政治化」話語評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此相伴隨的是,我國學術理論和思想文化界出現「去政治化」的話語現象,並且滲透在不同學科中,引起程度不同的爭論。如何正確看待「去政治化」話語,是當代中國意識形態建設過程中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
  • 框架理論視角下對中美貿易爭端報導的比較
    摘要 2018年3月以來,中美貿易進入激烈衝突的階段,對於中美兩國乃至世界的經濟、政治和外交都產生巨大影響。在新聞傳播領域,該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更少有從宏觀上研究中美新聞媒體對該問題的報導特點、報導框架的總體性分析。
  • 中美貿易戰最新進展:中美貿易摩擦結局會是什麼?
    相較於中美兩國的經濟體量,受影響的貿易總額相對較小,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案》實施以來涉及範圍最廣的進口保護措施。川普還準備對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10%的進口關稅,甚至威脅對涉及5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中美貿易摩擦將對兩國產生怎樣的影響?結局會是什麼?
  • 貿易摩擦的背後,是國運的彼此較量!萬字雄文說透中美貿易戰本質
    兩個多月過去了,中美貿易摩擦的走向基本與本文的判斷一致,體現了作者很強的前瞻性。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複雜的關係,中美貿易摩擦涉及到法律問題、經濟貿易問題,以及中美關係的全局。這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都需要非常長期的知識積累,需要很高的專業門檻才能夠做出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評論。
  • 匯率報復案下的中美2005:與貿易大戰擦肩而過
    2005年4月份,美國參議員舒默提出「匯率報復案」,中美之間的貿易大戰一觸即發。面對美國高懸起「實施懲罰性關稅27.5%」的「大棒」,中國政府在事態不確定的情形下,經多次與美國政府談判與協商,最終阻止了最壞結果的出現。  因為匯率之爭的本質是中美貿易不平衡,而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核心,又是中美兩國國際貿易競爭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儘管這一變化剛剛開始。
  • 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原因探析
    中美貿易一直在雙邊關係略為緊張的情況下快速發展著,而貿易摩擦日益加劇和多樣化。從最初的貿易不平衡到反傾銷、反補貼再到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勞工標準,中美貿易摩擦經歷了不斷演化和升級。本文擬在此背景下探討中美貿易摩擦的新趨勢及現象背後的經濟、政治及社會原因。
  • ...歐佩克面臨的挑戰一直都是使原油去政治化。 中印兩國消費者對...
    2019-10-10 18:46:47來源:FX168財經網 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都: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問題變得不可預測
  • (中美經貿摩擦專家談)「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態勢新華社記者樊曦、張千千近日,美方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並給中國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
  • 全球戰疫:當前最需「去政治化」 「脫鉤」只會加大復甦難度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當前最需「去政治化」 「脫鉤」只會加大復甦難度中新社柏林4月13日電 題:全球戰疫:當前最需「去政治化」 「脫鉤」只會加大復甦難度——專訪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中新社記者 彭大偉全球最大保險企業德國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盧多維克·敘布朗(Ludovic Subran)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疫情當前,各國最需要的是「去政治化」,一起攜手拯救生命。
  • 如何理解中美貿易摩擦
    3月下旬以來,美國總統川普主動挑起和推動的中美貿易摩擦一度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負面效果逐漸顯現。3月22日,川普籤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投資限制措施,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