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中美經貿摩擦升級:極限施壓者將率先遭遇極限

  中新社記者 周銳

  以關稅威脅對中國漫天要價、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國企業……中美經貿磋商已嚴重受挫,但美國仍未放棄極限施壓。

  在其眼中,貿易霸凌、技術霸凌將動搖中國經濟的穩定性,從而形成逼迫中國政府放棄核心利益的極限壓力。但在雙方的博弈中,極限施壓者將更早感知到極限。

資料圖:港口航拍。韓建全 攝

  極限施壓低估中國承壓極限

  中美經貿摩擦一年多,中國經濟的穩定性並沒有動搖。

  2019年一季度,中國GDP增6.4%,好於市場普遍預期。

  較低的通脹水平和財政赤字率,說明中國穩增長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間。

  「外企逃離」也更像是美國的一廂情願。

  埃克森美孚、特斯拉、巴斯夫、寶馬的大額投資,說明中國吸引力有增無減。

  以莫須有罪名打壓中企是美極限施壓的又一動作。

  先是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緊接著又以信息安全為由盯上大疆創新和海康威視。

  刻意的抹黑和打壓站不住腳。華為創始人任正非表示,華為已有準備,不會出現極端斷供的情況。

  大疆表示,其產品技術的安全性已經在全球得到反覆驗證;海康威視也明確表示,期望得到公平公正對待。

資料圖:民眾從華為手機專賣店前經過。

中新社

記者 呂明 攝

  極限施壓效果已達極限

  相較於中國的承壓能力,美國的施壓空間或更快到達極限。

  加徵關稅的壓力最終將傳導至美國消費者,進而推高通脹風險。

  供給側的企業更難以置身事外。

  美國農會聯合會日前強調美國農業正因出口損失擴大而陷入困境。

  切斷技術供應的做法則將直接擠壓美國科技企業的成長空間。

  從雙方首次磋商至今,中國一直在釋放誠意。

  但美國卻似乎把中國建設性態度的展現誤認為對其施壓的應激反應。

  於是從隨意改變貿易採購數字到居高臨下的文本安排,美國無視中國核心利益,一次次提出無理要求。

  美國近期的系列動作,說明他們依然認為只要大棒足夠粗,就能逼迫中國放棄底線。

  但這顯然是一種誤判。在美國觸碰中國底線那一刻起,其極限施壓的效果就已然到達極限。

  回顧中國近代史,不難發現這個國度對不平等條約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

  因此,在談判中,中國絕不可能拿核心利益來做交易。這樣做不但無法對民眾交代,更會被視為恥辱寫入歷史。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美國無視兩敗俱傷結果繼續增加施壓力度,其效果也不會較現在有任何增量。

資料圖:圖為美國邁阿密民眾在超市採購物資。

  極限施壓極限損害美國聲譽

  除了無助於中美達成協議,極限施壓對美國的聲譽也會帶來極限的損害。

  從《巴黎協定》到伊核協議,仗著拳頭硬就可以無視契約的行徑,已嚴重損害美國信譽。

  而美國在與中國談判中再度展現的「棄約精神」,將進一步提高其在國際舞臺的「交易成本」。

  把退讓視為軟弱的「交易藝術」,則會大幅降低世界各國未來與美交往的靈活度。

  而站在歷史維度上,從推廣互惠互利的自由貿易到鼓吹便宜獨佔的公平貿易,美國正努力摧毀其一手建立並持續受益的國際經貿規則,這更將對美國自身的根基帶來永久性的傷害。(完)

相關焦點

  • 王毅: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理解和支持
    2019年5月22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比什凱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期間對記者表示,我在此次上合組織外長會上向各國外長介紹了有關情況,中方對中美經貿摩擦的立場得到外長們的理解和支持。王毅表示,近來中美經貿摩擦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 以創新和開放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摘要】中美經貿摩擦時至今日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為此,對內我國需苦練內功,以「兩創」推動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對外我國需繼續全面推進開放,沿著我國主導的「一帶一路」拓展產品市場、開創互利共贏。使創新與開放一道,內外共同發力,是我國全面應對此次摩擦的強身固本之策。
  •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及其影響  此次中美經貿摩擦引起了國內外的極大關注。這場貿易摩擦的實質是什麼?中國應當怎樣破解迷局、走出困境?  被誇大的對華貿易逆差與不斷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  美國認為其對華貿易存在逆差,為此美方不僅指責中國的貿易政策,還不斷做出升級貿易摩擦的做法。
  • 中美經貿摩擦,這些聲音要認真聽(2)
    遺憾的是,在中美經貿談判過程中,美方翻臉比翻書還快。往往是剛剛表態「進展順利」,隨後又無端指責中國;一會兒說要達成「重大協議」,一會兒又肆意揮舞關稅大棒。或許,美方把翻雲覆雨當成「交易的藝術」,但一定是誤判了形勢、找錯了對象。中國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國,向來重信守諾,也從不會逆來順受。美方這種反覆無常的手法,除了自損形象,沒有任何意義。
  • (中美經貿摩擦專家談)「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
    新華社北京8月9日電題:「修煉內功」打好「持久戰」——專家學者評析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態勢新華社記者樊曦、張千千近日,美方宣稱擬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並給中國扣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
  • 熱點辨析:清醒認識和有效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今年5月,美國一些人肆意升級中美經貿摩擦,宣布將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10%提升至25%。在這場經貿摩擦中,除了加徵關稅,美國一些人還以所謂「自由市場和公平貿易」的名義對中國提出許多無理要求,威脅我國核心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美...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
  •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經貿摩擦明顯升級 美頻用長臂管轄措施
    綜投網(www.zt5.com)5月24日訊  5月23日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2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密集回應中美經貿磋商的相關問題。談及中美能否恢復談判時,高峰表示,中方對於談判的立場始終是明確的。
  • 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
    新華社北京9月24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4日發表《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然而,美國出爾反爾、不斷發難,導致中美經貿摩擦在短時間內持續升級,使兩國政府和人民多年努力培養起來的中美經貿關係受到極大損害,也使多邊貿易體制和自由貿易原則遭遇嚴重威脅。  為澄清中美經貿關係事實,闡明中國對中美經貿摩擦的政策立場,推動問題合理解決,中國政府特發布此白皮書。
  • 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專家學者有話說
    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專家學者有話說 2019-08-14 15: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參考消息 | 十問2019: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
    《參考消息》「十問2019」新年特別報導系列之一【原標題】經貿摩擦如何重塑中美關係自2018年3月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製品加徵關稅到7月公布中國商品的加徵關稅清單,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加劇。中美元首阿根廷會晤後兩國關係雖然稍有緩解,但因兩國摩擦升級而產生的焦慮感與緊張感卻在全球急劇上升。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烈度與強度,直接影響著中國未來發展走向。2018年11月,美國波音公司在西雅圖的交付中心舉行儀式,向中國交付第2000架波音飛機。(吳曉凌攝) 看清美國多重面目全球輿論對中美兩國互動的高度關注,折射了兩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全球影響力。
  • 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損害兩國和全球利益——中國社會科學院...
    美國技術保護主義破壞全球創新生態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黃群慧  近期美國政府不斷升級中美貿易摩擦,導致中美經貿磋商嚴重受挫,而且,美國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的「莫須有」名義,連續對多家中國企業和一些大學、研究機構實施「長臂管轄」制裁,還採用多種方式推進技術保護主義。
  • 中美經貿摩擦大背景下 2019年臺灣經濟形勢的「驚喜」與「隱憂」
    作者  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     2019年,在中美經貿對抗持續升級與國際政經形勢巨變形勢下,臺灣成為中美經貿對抗的意外「受益者」,在許多國家或地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或紛紛下調經濟增長率之際,臺灣卻調升經濟增長率,最新預計全年經濟增長2.64 %,臺灣股市更是創下多項歷史新紀錄,加權指數全年漲幅高居亞洲第一。
  • 中美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矛盾衝突與合作互利共生
    來源:澎湃新聞這場持續22個月的經貿摩擦,改變了什麼?來源:隆東腔恩格斯說,新聞工作者的最大榮幸就在於他們能夠目睹歷史是怎樣形成的。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我們也有幸見證。應美方邀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將於本月13日至15日率團訪問華盛頓,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一)目前,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還沒正式籤署,內容自然沒有公布。
  • 外交部回應中美經貿摩擦: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
    針對中美經貿摩擦問題,華春瑩表示, 美方行為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赤裸裸的經濟霸權。 如果美方任性妄為,繼續逆潮流而動,我們必將嚴陣以待,毅然亮劍,打贏這場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保衛戰。 【新聞連結】2018年4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 美國為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
    【摘要】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是在美國國內經濟和社會矛盾加劇、反自由貿易社會思潮興起、對外經濟政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傾向不斷加強的背景下發生的。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對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全球經濟治理、中美兩國經濟發展以及中美雙邊經貿關係都將產生較大的負面衝擊。
  • 如何理解中美貿易摩擦
    3月下旬以來,美國總統川普主動挑起和推動的中美貿易摩擦一度呈現出愈演愈烈的勢頭,負面效果逐漸顯現。3月22日,川普籤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採取投資限制措施,擬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關稅。23日,中國商務部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
  • 【美國四處挑起經貿摩擦】美專家:美自私做法將損害全球經濟
    美國肆意挑起中美經貿摩擦在美國國內遭到多方反對。近日,央視記者採訪了多名美國經濟專家,他們紛紛表示,貿易戰會讓全球經濟受到損害,這是美國自私的做法。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 經濟學教授羅伊·韋爾利:我認為加徵關稅是非常糟糕的事情,這是美國做得最愚蠢的事情,從經濟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會因此受到傷害,全球都會受到影響,而不僅限於中美兩個國家,這是非常短視的、非常狹隘的做法。美專家:美做法不符合經濟規律羅伊·韋爾利是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分校的經濟學教授,研究全球經濟已經幾十年。
  • 面對「極限施壓」 伊朗將如何破局?
    VOL1146 面對「極限施壓」 伊朗將如何破局?編輯的話 Introduction 8月16日,美國國務院宣布成立「伊朗行動小組」,負責實施對伊施壓的具體措施。蓬佩奧說, 「伊朗行動小組」將確保美國務院和政府其他部門密切協調,推動美對伊政策取得進展。對該小組的成立,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19日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文,指稱美國新成立的「伊朗行動小組」幻想通過政變,顛覆伊朗現政權。面對美國的極限施壓,伊朗將如何應對?
  • 極限施壓者怎麼想?2019華為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既沒有垮掉也沒有大傷元氣,估計這樣的結果肯定讓施壓者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