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衝突
問:2011年是極不平靜的一年,西亞北非、朝鮮半島等多個地區熱點問題持續升溫,國際安全局勢錯綜複雜。您認為2012年國際安全局勢會有怎樣的發展?
沈丁立:地區形勢呈穩定與不確定交織。在西亞北非,利比亞經歷了劇震將進入重建。突尼西亞、葉門在穩定中。埃及在2012年1月舉行議會第三輪選舉,伊斯蘭力量將實現主導;年中總統選舉,軍人將退出前臺。這一過程順利與否,民選政府如何與以色列相處,值得關注。敘利亞牽動全球關注,流血可能繼續。伊朗因核問題面臨新壓力,最近呈緩和姿態,暫不會與美以嚴重衝突。朝鮮剛進行權力交接,各方都力求半島穩定。南海爭議將有降溫,各方對話將是主流。
沈驥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大國之間的全面對抗仍然是可以防止的。2012年國際安全的熱點仍然集中在西亞北非地區,這個地區的民族、宗教、教派矛盾是多年積累起來的,外部勢力的介入使形勢更為複雜。伊拉克、阿富汗的形勢仍可能出現反覆。防止伊核問題、朝核問題的激化,特別是防止西方國家和以色列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從而導致局勢失控,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
點評:伊核問題存在失控危險,朝核問題因為金正日的去世增添了不確定性,一些處於轉型期的亞非國家政局動蕩甚至可能出現內戰,恐怖主義威脅開始長期化、本土化和分散化。2012年,領土和海洋權益爭端、民族和宗教糾紛此起彼伏,局部地區仍將衝突不斷,部分矛盾甚至有進一步激化的可能。
關鍵詞:摩擦
問:2011年,在全球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在歐債、大選等問題的影響下,美俄、美國與亞太各國、英法德等國家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變化。您認為,在2012這個大選之年,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將呈現怎樣的特點?
沈丁立:各國關注本國民生將是主旋律,這將延伸到對外關係。舉行大選的那些國家將聚焦各自經濟和就業增長,國內黨派政治攻訐、國際貿易政治化等現象將屢見不鮮。歐債危機尚未見盡頭,各國自保趨勢將更為顯著。美歐同新興市場之間的矛盾、新興市場之間的競爭將可能更有擴展。當然,由於亞太是當今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美歐對亞太的期待也在加強,西方經濟的提升、就業的復甦還指望中印等新興市場的穩健發展。因此,大選年需過濾雜音,堅持合作。
沈驥如:2012年,美國、俄羅斯等主要大國都面臨大選和政府更迭,主要大國更多的注意力將集中在國內問題。2012年,歐盟要解決其債務問題,除了需要成員國的共同努力以外,也需要全球的聯手協調與支持。因此,大國關係中,合作仍然佔主導地位,不過,不時也會出現摩擦與「口水戰」。在這個背景下,由於中國和俄羅斯都沒有與美國對抗的意圖,因此美國無論在太平洋如何高調宣稱「重返亞太」,在歐洲如何建立反導系統,中美、俄美關係都不會出現大的逆轉。就太平洋地區來說,離開與中國的合作,美國「重返亞太」就沒有意義。在大西洋地區來說,與俄羅斯對抗意味著整個歐盟失去一個主要的石油、天然氣來源。因此,西方國家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合作仍然是主導方面。
點評: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國內矛盾均有激化趨勢。為轉移國內民眾視線,也為了謀取戰略利益,西方國家對外幹預的意願和決心將增強,圍繞能源、外太空、極地等領域的爭奪博弈將加劇。雖然在經濟相互依存的背景下,大國之間不會爆發大規模軍事衝突,但是,摩擦與「口水戰」等將會頻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