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首席記者 王昱
掐指一算,蘇聯解體已近30年。但那場「政治地震」的餘波,在剛過去的2020年,仍在俄羅斯周邊地區不斷激起劇烈動蕩。
2020年8月9日,白俄羅斯舉行總統選舉,已連續執政26年的白俄總統盧卡申科,遭遇了26年來最強勁的競爭對手——一位名叫季漢諾夫斯卡婭的英語老師。
盧卡申科
季漢諾夫斯卡婭
新冠疫情令原本經濟形勢就不樂觀的白俄羅斯雪上加霜,失業人口激增,民眾尤其是親西方的政治派別對盧卡申科的不滿情緒加劇,他們期望在這次總統選舉中推倒這棵「常青樹」。
當多位反對黨領導人因各種各樣的原因無法參選之際,37歲的毫無任何政治經驗的季漢諾夫斯卡婭出現了。這位此前與政治幾無關聯的「素人」,實際上是替夫出徵,他的丈夫是白俄羅斯知名博主,與盧卡申科針鋒相對,後被逮捕入獄。
儘管季漢諾夫斯卡婭橫空出世令反對派陣營一度氣勢如虹,但白俄羅斯總統選舉的最終計票結果顯示盧卡申科以超過80%得票率成功連任,隨即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示威爆發了。這場已經持續了近五個月的抗議活動,依然沒有停止的跡象。軍警與反對派支持者的街頭對峙,成了白俄首都明斯克的日常。
與白俄內鬥相比,俄羅斯與美歐之間,圍繞此事的博弈更引人注目。在前期理順了俄白關係之後,俄羅斯迅速站到盧卡申科一邊,俄總統普京多次警告西方「不要幹涉白俄羅斯內政」,而西方多國則以制裁作為回應。
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街頭
與白俄羅斯曠日持久的街頭抗議相比,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之間的「熱戰」短促且劇烈。2020年9月27日,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在納卡地區爆發衝突,圍繞這片爭議地區的戰事不斷升級,最終演變為戰爭。在以往的屢次衝突中幾乎都能佔到便宜的亞美尼亞,這次反而節節敗退。
這次戰爭中,左右勝負的一大因素,是土耳其的插手。蘇聯解體後,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能維持現有局面的一大原因,是雙方都只認同俄羅斯作為該區域內部爭議的調解人。但在此次衝突中,土耳其旗幟鮮明地站在了「同族兄弟」亞塞拜然一邊。
土耳其因素不僅導致阿亞兩國戰場上力量對比失衡,也給俄羅斯過去較為輕鬆的調解工作製造了不小的難度。最終,2020年11月9日,經歷了三次停火協議淪為空談之後,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兩國領導人在俄羅斯的調停下簽署聯合聲明,宣布納卡地區完全停火。此戰結束後,亞美尼亞在事實上喪失了納卡大部分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這個結果顯然是對亞塞拜然有利的,土耳其的地緣政治訴求也因此得以間接兌現。
俄軍維和部隊前往納卡地區
與白俄羅斯政治危機和納卡衝突相比,吉爾吉斯斯坦政局從突生變數到漸趨平息,進一步證明了俄羅斯對獨立國協地區依然擁有強大的影響力。
2020年10月4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議會選舉,因不滿執政黨聯盟獲勝,吉爾吉斯斯坦12個反對黨聯手在選舉次日發起抗議集會,反對派支持者一度佔領了位於首都比什凱克、集總統府和議會辦公地點為一體的政府大樓「白宮」,控制了國家行政中樞,並要求時任總統熱恩別科夫下臺。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劇烈動蕩十天之後,俄總統普京就此發表談話稱,「吉爾吉斯斯坦與俄羅斯既是盟友也是戰略夥伴,俄方對吉爾吉斯斯坦政局感到擔憂,並提議協助調解局勢。」
俄羅斯一旦入場,衝突雙方的「火氣」立刻降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10月15日決定辭職。第二天,比什凱克的所有抗議活動和集會結束,反對者退出「白宮」和其他被佔領的政府機構,吉爾吉斯斯坦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2020年12月20日重新舉行議會選舉,2021年1月17日舉行總統選舉。
2020年10月4日,時任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在首都比什凱克參與議會選舉投票。(新華社)
獨立國協地區一直是俄羅斯外交的重點方向之一,白俄羅斯、納卡衝突、吉爾吉斯斯坦這三個事件,折射出俄羅斯的周邊局勢愈加敏感,歐美和土耳其等域外因素成為令局勢更趨複雜的重要變量,挑戰並考驗著俄羅斯外交。
蘇聯解體後,曾有國際問題專家預言,蘇聯留下的政治版圖將會遭遇「二次崩解」。但在普京的帶領下,俄羅斯以強勢外交找回了昔日的大國地位,重塑了周邊地緣政治格局。不過,疫情和西方制裁令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國內問題與家門口的不穩定局勢相互影響,考驗著俄羅斯。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