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魚入缸後很多魚友便迫不及待地投餵了一些人工的飼料,一些狀態好的魚很快看見飼料就遊過去吃了,而一部分新魚膽小怕生,就只會躲在角落裡面或者是躲在水草等一些隱蔽的地方不出去吃東西,即使是聞到了食物的氣味或者是食物送到了眼前他們也不吃,甚至還會出現逃跑現象。
沒關係,不要去驚擾他,有的魚友就不信邪,一定要逼他開口,將食物一直送到眼前,但是新魚似乎也是不理不睬的,還跑掉了。新魚到家的時候不開口是比較正常的現象,因為環境改變還有水溫,水質等方面的條件都有所變化,這時觀賞魚就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適應期去適應這些條件的改變。
一般適應期過後新魚就會開口,這個適應期一般需要持續3-4天。如果新魚到家後很快就吃東西了是好事情,這個現象是好的,說明他的狀態比較好,而且在路上餓得慌。但是雖然餓得慌我也不建議多喂,經過運輸後的魚多多少少都是有些疲憊的,並且身體的一些機能也會發生變化,比如腸胃,一下子餵太多腸胃問題可能就會出現,經過3-4天的調養後腸胃功能恢復了再餵東西是比較安全的。
有的新魚適應期過後還不開口?
過了適應期的魚要是還不開口的話這就有點問題了,可能是食物不適口,也可能是腸道問題。腸道問題等我們以後會另外寫篇文章告訴大家如何解決,這期我們先將其拋在腦後,先說說食物不適口的問題。
食物不適口一般就是我們餵的飼料和新魚原來吃的飼料不一樣,一下子突然換了種口味肯定是不好接受的。就好比人,如果突然間換了一種從未吃過的主食腸道也會有反應。這要怎麼解決?我建議是多餵幾次,讓新魚慢慢捨棄以前的飼料,吃上新的飼料。這種方法還是可行的。不過如果我們自己養的魚要改變飼料的話不建議一下子換掉,配合原飼料喂,先在原飼料中摻點新飼料,後面慢慢增加他的比例,直到新飼料完全替換掉原來的飼料。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魚不開口,也許是飼料沒法引起他的注意,我們可以試試活食。拿一些活的,會動的食物去引起他的注意。如果是一些肉食魚可以試試活的小雜魚或是蝦,紅蟲也行。小型魚一般吃不了那麼大的,用孑孓,水蚤,紅蟲之類小一些的活食進行開口,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也比較有營養。
不過一直餵活食也不是事,需要配合飼料進行投喂,但是初期階段主食以活食為主,配合飼料投喂,後期慢慢更替掉活食,整個過程需要的不是技術和養功,而是耐心。不過肉食性魚類還是以蝦魚那些肉類為主,飼料當作輔食就好。菜譜能廣一些儘量廣一些。
以上就是新魚到家如何開口與和食物有關的一些小資料,希望能幫到大家讓新魚開口。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