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為什麼喜歡睡「火炕」,這種習俗源於何時?有何歷史淵源?

2020-12-03 芷天說

東北農村現在還睡火炕嗎?這種習俗源於何時?冬暖夏涼比床還舒服

每個東北人小時候都會扯著嗓子唱幾句童謠,如果不會唱幾句拿手的童謠,就沒辦法與小夥伴一起快樂的玩耍。童謠作為極具東北地域特色的文化標籤,就像遺傳基因一樣早已經融入了東北人的血液中。

每一首童謠都仿佛都是一個生活場景,在孩子們的傳唱中不斷訴說著,獨具東北韻味的民風民俗以及鄉土人情。東北地區的童謠雖然意蘊淺顯但卻朗朗上口,即使是剛會學話的幼童也可以偶爾蹦出幾句,奶聲奶氣的稚嫩童音總會令人開懷大笑。

「小胖子兒,坐門墩兒,哭著叫著要媳婦。要媳婦兒幹什麼?點燈說話兒,吹燈做伴兒,到明兒早晨梳小辮兒」。

這首逗趣的童謠已經流傳了一百多年,時至今日再次唱起也依然會有一種令人捧腹大笑的衝動。

「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唱大戲。接姑娘,喚女婿,小外甥也要去。姥姥煮個鴨蛋屁,煮也煮不熟。燒也燒不熱,氣的小外甥直冒油」。

這首童謠表現的依然是大人逗小孩時的歡樂場面,詼諧幽默的語言、生動逗樂的情節,完全符合東北人天生樂觀的性格。

筆者認為「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東北地區的白山黑水以及漫長冬日,鑄就了東北人剛強堅毅的人生態度。在他們的心目中沒有比寒冷更難過的砍兒,也沒有比人心更溫暖的人情味,如果有那一定是東北農村地區的大火炕。

或許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種看起來十分簡陋,而且也無法與時尚搭界的東北火炕,居然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4000多年前就已經出現在東北地區的取暖設備,時至今日依然在東北農村地區備受青睞。

東北人記憶中濃濃的「火炕」情結

1.充滿語言魔力的東北話

談起東北地區和樸實憨厚的東北人,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東北話太有魔力了。來自不同地區說著各種方言的人,只要與說東北話的東北人接觸一個月之後,在不出意外的前提下大家根本分不清,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東北人。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原因主要與東北方言的特色息息相關。東北話中既有古代漢語和滿語體系,同時也有與普通話十分類似的語腔語調。再加上東北話言簡意賅、表意明確,而且還蘊含了令人無法抵抗的幽默細胞,所以才會成為繼普通話、英語之外的第三個語種。

這些其實都是現代東北人給全國人民留下的深刻印象,如果將時間向前推移幾十年,東北地區給其他省份留下的整體印象就是貧窮、落後,還有令人望而生厭的暴躁脾氣。事實上真正到過東北並了解東北人之後,才會發現這一方土地其實更有生活情趣。

2.東北習俗之「東北四大怪」

被眾人所熟知的「東北四大怪」,就是特別具有東北特色的民俗文化之一。「大姑娘叼菸袋;窗戶紙糊在外;反穿皮襖毛朝外;養個孩子吊起來」。雖然這些習俗看上去確實令人特別費解,但是卻為世人描繪出了一幅「東北風俗畫」。

這幅「東北風俗畫」不僅具有滿族文化風情,而且也是東北人不斷與寒冷天氣作鬥爭的產物。來過東北地區的南方人都會由衷的發出,冬天的天氣確實太冷了的感慨。為了能夠在冰天雪地中生存下去,東北人發明了火盆、火炕、火牆、火爐。

3. 東北取暖「四大法寶」

作為東北地區冬季取暖「四大法寶」,在六七十年代的農村地區特別盛行。因為當時的東北冬季天氣要比現在更低,而且最冷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幾度。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在土坯房中居住的東北人,如果沒有這「四大法寶」肯定會被活活凍死。

有一首東北地區特別流行的順口溜,其中就有對東北冬季生活與火炕的介紹。

「六零七零後,生在平民窩。土坯砌平房,火炕小方桌。全家一鋪炕,被窩挨被窩。衛生不太好,蝨子比較多」。

當時東北農村的生活條件甚至,要比順口溜中說的還要惡劣。生活在東北地區的農村人基本上都住平房,而且每家每戶都會在正房中搭一鋪大炕。家中的男女老少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擠在這鋪暖烘烘的大炕上入眠。相比較於現代人睡的床來說雖然質地比較硬,但是卻像一個天然的大暖床一樣讓人好眠。

火盆、火牆、火爐也都與火炕有很大關係,因為火盆一般都要放在炕上以供人取暖,而火牆和火爐也必須與火炕相連才能發揮散熱作用。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的構造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個金屬盆然後再裡面放上木炭,點燃之後就可以散發出熱量。

由於東北地區的冬天不僅特別寒冷而且還很漫長,普通的取暖方法根本無法抵禦嚴寒。所以東北農村各家各戶都會配置火盆,將火盆放在炕上之後可以圍著火盆烤火。屁股底下坐著燒得熱乎的火炕,這感覺不僅特別溫暖而且還倍爽。

屋子裡還會有一面或兩面火牆,廚房或臥室內還會有一個鑄鐵火爐。取暖「四大法寶」一起上陣,整個人仿佛都置身於暖箱中。無論大人還是小孩在冬天沒有任何活計的時候,都會一家人坐在炕上圍著火盆烤地瓜或土豆。

這種其樂融融的生活場景在現代社會中再也看不到了,只能夠留存在生於七八十年代的人們的記憶中。雖然東北地區的冬天特別寒冷,而且生活條件相對來說也比較落後,但如果家裡面有取暖「四大法寶」,其實也可以過一個充滿春意的冬天。

4.東北火炕的歷史起源

(1)火炕乃滿族祖先肅慎人發明

自古以來就有「南人住床,北人睡炕」的說法,相傳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族祖先,其實就已經發明了這種冬暖夏涼的大炕。據先秦古籍記載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被稱作肅慎人,而他們其實就是滿族人的老祖宗。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比較強烈的南北差異,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地域、氣候、生活習慣不同。南方地區天氣炎熱而且多雨潮溼,所以人們睡在竹、木床上既涼快又不易受潮;而北方冬季寒冷漫長所以在主臥中搭一鋪大炕,不僅可以用來睡覺還可以起到取暖的作用。

(2)火炕的形成歷史與功用

大約到了明朝末年之後肅慎人才改族名為滿族,也就是說在春秋戰國時期火炕就已經出現了。肅慎人作為遊牧民族為了抵抗嚴寒天氣,不得不在冬天的時候蝸居於「撮落」中。所謂「撮落」就是漢語所說的,用木頭搭建的簡陋窩棚或房子。

據《三朝北盟會編》記載:「其俗依山谷而居,聯木為柵,屋高數尺,無瓦覆以木板,或以樺皮,或以草覆之。牆垣籬壁,率皆以木,門皆東向」。這其實就是滿族祖先肅慎人的「撮落」,同時也可以了解到這種房子特別簡陋。

雖然「撮落」可以遮風擋雪但是卻不耐寒,於是肅慎人「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

筆者認為這其實就是東北火炕最早的起源歷史。所謂「環屋為土床」其實就是,在房子中搭建一個三面靠牆的火炕。

而「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簡單說就是在這種「土床」的下面燒火。這樣就可以在漫長的冬季中取暖了。肅慎人不僅在火炕上睡覺而且也在其上吃飯,這一點其實也驗證了順口溜所說「土坯砌平房,火炕小方桌」。

人們會在火炕上放一個體積較小的木桌,在東北地區這種形制的木桌又可以稱為「炕桌」。有四個大約30-40釐米高的桌腿,桌面大約有一平方米左右可以放簡單的飯食。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中的東北農村地區,也可以可以看到這種用來放餐食的小桌子。

(3)火炕起源爭議

關於肅慎人發明火炕的歷史也有人曾提出過質疑,據「北人尚炕習俗的由來」一文中所說,火炕是由生活在東北地區的高句麗人發明。文中說高句麗人受"「床」和「爐灶」的啟發,將二者合二為一經過改造就變成了東北火炕。

而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就是《新唐書·高麗傳》中,所記載的一段文字:「(其人)冬月皆作長炕,下燃溫火」。

大意為高句麗人在冬季的時候就會搭火炕,然後在火炕的下面點燃木材燒火取暖。很顯然這種說法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火炕起源說。

但是據有力史料記載火炕是由漢族人發明,因為在西漢時期生活在東北地區的漢族人,就曾有過搭建火炕的歷史行為。現代社會中普遍認為火炕是由肅慎人發明,並且也得到了很多歷史學家的支持。

筆者認為火炕在肅慎人時期就已經十分流行,再到滿族時期就更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取暖工具。作為一種寢具或者說取暖設施,在歷朝歷代的北方地區都有所體現。比如,滿族前身金朝人就經常在火炕上睡覺吃飯,這種流行於東北地區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5.現代城市東北人的火炕情結

雖然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生活在城市中的東北人都已經住上了高樓大廈。即使是依然在農村生活的東北人,無論是房子面積還是裝修風格都不比城裡差。但是他們卻依然對火炕這種極具,東北地域習俗的產物情有獨鍾。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很多先進城的東北人,永遠無法忘懷曾經朝夕相處的火炕。即使是已經住樓之後也會在家裡的臥室中,找比較專業的裝修師傅幫忙打造一鋪「電炕」。簡單說就是一種介於火炕和榻榻米之間的東西,只不過不再燒火而是採用電取暖。

這樣在很多人的眼中這樣做有一點畫蛇添足的意味。但是對於曾經在東北農村地區,生活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人來說,他們始終也無法忘懷睡在火炕上的感覺。因為火炕雖然睡起來沒有大床柔軟,但是那種冬暖夏涼的感覺卻是大床無法比擬的。

結 語

相信六七十年代的東北人永遠也無法忘記,曾經在農村地區生活時的愜意與快樂。縱然他們經過努力早已經邁入了城市生活,但是農村的一草一木都在他們的記憶中久久徘徊。尤其是小時候與家裡親人一起睡在火炕上的感覺,更是一種令人揮之不去的美好回憶。

現代社會中的東北農村地區,有很多家庭依然在堅守火抗習俗。他們即使將原來的舊房子進行翻新,也會在臥室中搭建一鋪大炕。這既是一種文化習俗的傳承,同時也是東北人民心中無法割捨的火炕情結。

【參考文獻】

金寶忱《東北古今火炕對比研究》

曹保明《東北火炕與煙囪的鮮明特點》

周崇雲《考古學視角下火炕相關問題研究》

劉芳《東北漢民族火炕的民俗文化變遷研究》

相關焦點

  • 東北的火炕舒不舒服呢?一家子睡在一起不尷尬嗎?看完漲知識了
    東北的火炕舒不舒服呢?一家子睡在一起不尷尬嗎?看完漲知識了現在已經步入了冬天,在北方尤其是東北地區都迎來了很多的南方遊客,在哈爾濱這座城市,就有很多關於冬天的一些旅遊主題。這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前來漫步在這冰雪當中,仿佛好像走進了童話的世界。也有很多遊客,他們會選擇在東北比較有特色的農家樂,在農家樂才能夠真正地感受到東北人的傳統習俗以及風土人情。我們中國現如今的經濟發展得越來越好,不過很多的一些傳統習俗,早已經被拋棄,比如說非常著名的東北火炕。
  • 東北的火炕暖和嗎?一家人睡一起不尷尬嗎?一起去看看
    冬季的時候,東北地區會迎來非常多的南方遊客,哈爾濱會有每年每度的冰雕節,在雪鄉童話般的世界,也吸引了很多的遊客,還有亞布力滑雪場,我想在有東北特色的農家樂,這裡能近距離感受東北人的傳統習俗。在這裡,雖然現在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很多,但是傳統的一些生活習慣是很難被拋棄的,比如,我們大家都知道東北火炕,這在城市中是看不到的。這是東北地區,比較大眾的一種功能方式,而住在樓房的人是不可能在家裡的活幹的,只有在農村才會有火炕的存在。火炕結構其實非常簡單,它就是以廚房裡的土炕土灶,連接在了一起。
  • 東北人的火炕情結
    文:張佳軍圖:來自網絡火炕,是東北平房裡既普通又特有的代表性建築物之一。說它普通,家家戶戶都有,說它特有,只能在東北常見,而南方幾乎沒有。這種火炕曾經伴隨著無數人一代又一代的繁衍生息,每個經歷過的人都對它有著深厚的感情,於是乎,百姓中就流傳著一句順口溜:火炕好,火炕妙,老婆孩子熱炕頭……我就出生在火炕上。
  • 去東北遊玩,感受火炕的溫度,男女老少睡一個「火炕」不尷尬嗎?
    到了東北的冬天,到處,銀裝素裹,白雪皚皚,漫山遍野的雪,簡直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就像置身童話世界,到處都是公主的白雪王國。哈爾濱的冰雕展覽遠近聞名,吉林的霧凇美輪美奐,通過陽光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讓人流連忘返。但是東北的冬天天氣非常的冷,可以達到零下30多度,冬天來到這裡,不妨感受一下火炕的溫度,室外冰天雪地,室內卻暖烘烘的。有遊客問小編,那男女老少睡在一個火炕上不尷尬嗎?接下來聽小編娓娓道來。
  • 東北的火炕到底有多暖和?一家人睡在一起會尷尬嗎?
    一到冬天,我國很多地區開始下雪了,但是在南方國家,看到雪的機會真的很少,所以很多南方的朋友都去東北玩,看雪景,體驗一下東北人民的生活吧,東北在冬天也會迎接全國各地的遊客,這裡的幾個城市在冬天迎來了最美的時期,比如哈爾濱的冰雕吸引了很多遊客,當然,遊客去東北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景色,也是為了體驗東北地區的風土人情
  • 再也回不去的東北火炕
    要說早年的東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火炕,那時候無論農村還是城市,家家都有一鋪火炕。每到冬天,人們打招呼的方式都不同,從「吃了嗎」變成了「燒炕了嗎」,說這人家的日子過得好,最貼切的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可想而知,火炕在東北有著怎樣的地位。簡樸的火炕通常分為灶臺、炕體和煙囪,看似簡單,但包含著複雜的物理學和建築學。
  • 在東北,一大家子都睡在同一張火炕上!老外:彼此不尷尬嗎?
    每年到了冬季,東北便是最受歡迎的旅遊勝地,各種各樣冬季主題的景點,都吸引著人們來看看這冰雪世界。雪白白的一片,就像是置身於童話世界般。在東北旅遊,為了更好的感受當地的傳統文化,農家樂都是驢友的首選。這次,我帶著一位老外朋友,來感受感受東北的農家樂。
  • 有人說農村不允許燒炕了,為什麼北方人還喜歡睡炕而不喜歡睡床?
    各地區居住條件習慣不同,在北方農村大部分人還是睡炕為主。可以明確一點的是,現在並沒有不讓農村燒炕。農村人喜歡睡炕,最主要是由於居住環境導致的。走進北方農村的屋裡。你會發現炕的面積非常大。很多家庭土炕會佔據臥室的一半兒或3分之2左右的面積。
  • 東北的火炕到底多溫暖?全家人一起睡不尷尬嗎?看見終於明白
    特別是在東北地區,很多南方人到東北旅行,除了欣賞雪白的北國風景,晚上體驗東北的暖炕也是非常舒服的事情。隨著時代的變遷,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很多地區的風俗習慣,至今依然保存、沿襲著。比如小編今天介紹的東北農村的大炕。可能很多人和小編一樣會有疑問,但為什麼這麼大的炕只出現在東北的農村,在東北的城市幾乎看不到呢?
  • 北方的火炕有多暖和,一家人睡在一起,看了你就明白了
    現在已經到了冬季,正是南方的朋友來到北方旅遊的好時間,特別是去東北,在那裡你能夠體驗到很多冰雪主題的景點,因此每年都會有許多的人慕名而來,在冰天雪地中行走,就像在童話世界一般,還有就是那邊農家樂非常的具有北方的特色,我們來到這感受東北的習俗。
  • 韓國暖炕和中國火炕是一回事嗎?
    對此,有網友調侃道,「如果東北大炕都是韓國的,那《鄉村愛情故事》不就成了韓劇? 」說起來,東北的火炕有著上千年歷史,其不僅僅是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更早已融入東北人的生活和骨血。如今,韓國要給「炕」申遺,我們不妨好好探究一下:韓國暖炕跟中國火炕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 東北火炕到底有多暖和,看到這全家人擠在一個炕上睡覺你就知道了
    這個時候那些房間中沒有暖氣的東北人家就會把房子中的火坑給燒熱了,全家都窩在炕床上取暖!雖然說現在的不管是時代還是社會都在進步,但是在東北我們還是能經常看到在冬天的時候全家老小窩在一起睡覺的情況,看到這裡或許有很多人會問,這樣全家人睡一起,不會尷尬嗎?
  • 比火炕更值得東北人懷念的炕上物件,炕琴!
    「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說的就是東北的火炕。但是老一輩的東北人最懷念的並非是火炕,最懷念的我想應該是炕上的這個老物件「炕琴」。那時候家家的炕上都有一個炕琴。小編首先說明,炕琴,雖說有個琴字,但是和琴沒有一點的關係。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有農村特色的柜子,一般都是放在炕梢的位置,炕頭供睡覺用。大點的炕琴分上下層,上層用來放被褥,下層也用來裝衣服,如果有抽屜的話還會裝些零七八碎的小東西,比如針頭線腦之類的。那麼炕琴到底是什麼東西呢?
  • 為什麼東北睡炕都是頭朝外?不覺得彆扭?今天終於明白了,長見識
    為什麼東北睡炕都是頭朝外?不覺得彆扭?如果在20年前,說起「炕」這種東西,估計除了東北、山西、陝西,全國其他大部分地區的人都會感覺很陌生,不過後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去北方旅遊,人們對「炕」越來越熟悉了。
  • 東北人喜歡睡炕,但一家人都在炕上不尷尬?其實有他的道理
    東北人喜歡睡炕,但一家人都在炕上不尷尬?其實有他的道理。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博大精深的國家,還擁有著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這也讓人們喜歡上了旅遊,感受不同地區不同的文化習俗和風俗習慣。
  • 一書一記憶:《東北火炕》,與「炕王」們在一起的日子
    我決定自己寫《東北火炕》。 我到鄉間和社會上去多方打聽,終於打聽到在長春郊區的靠邊王、靠邊孫(都是村名,在淨月潭一帶)打聽到一個專門搭火炕的專家,他姓孫,是一個遠近聞名專門搭火炕的人,大家都叫他「炕王」,這正是我正要找的人! 記得見到他當天,他正要去「上買賣」(給別人搭火炕),我一聽,高興得很。
  • 農村能睡12人的大火炕,有濃濃家的味道,看看啥樣
    初夏的一天,攝影師一行人來到陝西省渭南農村採風,我們翻越合陽和澄縣交界的一條黃土大溝的時候,看到一個小山村的巷道裡有4個村民正在硬化巷道,大哥們說這個小山村現在只有10多位老人,年輕人已經外出打工,儘管村子裡人少了,但是還是要建設,硬化巷道只是一部分項目,這也是為了老人安全出行著想。
  • 古老的取暖方式,在農村裡睡火炕,再冷的冬天都不怕
    每當快到了冬天的時候,尤其想念火炕了,這種泥巴的做的硬「床」睡起來卻最安心,簡直舒服到了骨子裡。回老家的時候,隨便在炕上一趴,炕上暖烘烘的冒著熱氣,聞到鼻子裡的焦香,瞬間就就有了睡意,這是所有地方都不曾體驗過的感覺。
  • 一盤火炕挨娘睡!
    一盤火炕,是農村孩子成長的見證,是長大成人後的眷戀。每每回到娘家,晚上睡在略顯硬實的火炕上,再緊靠娘睡,心裡的踏實和幸福是難以言喻的......在我這個年齡段裡,像我們這樣有四個孩子的家庭實屬少見。在靠天吃飯、重男輕女的成長環境裡,父母靠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夜耕作,不僅給了我們健康的體魄,還讓我們姐弟四人都圓滿完成了大學學業,這在農村更鮮之又鮮。且不說一個靠種二十餘畝地、養十幾隻羊如何把四個孩子撫養成人、供學念書的艱難曲折,僅母親苦口婆心、循循善誘教導四個子女都能好好學習做事、正直善良做人的故事就有一筐又一筐,幾天幾夜也說不完......
  • 南方人質疑:北方一家老小睡火炕,新婚夫妻該如何創造下一代
    除了這些飲食上的差距,兩方人的生活習慣也相互質疑,為什麼北方人不愛洗澡?南方人怎麼那麼小氣?總之關於南北的問題從古至今一直無法得到一個好的解釋。最近看了一個文章讓我哭笑不得,我猜測文章的作者一定是南方人,他在文章中說道:"北方人一家都睡在火炕上,夫妻之間的行動是不是會很不方便呢?新婚夫妻不怕尷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