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不同的地方亦有不同的美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如今人們旅遊做攻略無外乎關注景點、交通、美食,那麼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薊縣有哪些特色美食值得我們去嘗嘗。
咯吱盒是薊縣一種別具特色的小吃,此物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白面、鯰面為輔料,將黃豆磨成漿狀,放入薑黃、白面、鯰面混合成糊糊,放在大鍋中攤成片,兩個片中間夾上餡,然後切成四方形或菱形,放入油鍋中炸透。剛出鍋的咯吱盒顏色淡黃、外焦裡嫩、入口酥脆,爽口的五穀香混合濃鬱的肉香,在舌尖交疊融合,沁心肺腑,食後餘香饒舌,經久不去。咯吱盒在薊縣的大街小巷均有售賣,深受當地人的喜愛。

炒柴雞蛋是遊客在農家院用餐時的必點菜。提到炒雞蛋大家並不陌生,但是薊縣農家院的炒柴雞蛋就和我們平時吃的大為不同了,它的原料柴雞蛋產自薊北山區的山地散養雞——柴雞,該雞放養於山野叢林中,每日進行日光浴,吃山中小蟲、樹籽、松葉、青草,飲用山泉水,所產雞蛋個兒小、黃兒大、色澤鮮黃,營養價值是普通雞蛋的10倍,炒制之後黃金誘人,盤子一端上來,就已經香飄四溢,入口更是鮮香嫩滑、回味無窮。

燉水庫魚,這道菜中的魚,來自水質優良的薊縣於橋水庫,全部為自然野生生長,不使用任何魚飼料。薊縣水庫周邊的人們很擅長燉魚,他們從水庫裡捕撈出鮮肥的活魚,調製上數十種燉料、補料,再注入清冽的山泉水,用果木柴火和農家鐵鍋細細煲制,魚肉越燉越嫩、越燉越香,口味還可以根據食客需求做成微辣、香辣、麻辣或不辣,真是聽者動心,見者眼饞,食者更是過癮。

「子火燒」和「一品燒餅」是薊縣邦均鎮的特色小吃,純手工製作,在清代就享譽一時,《薊州志》載:「清代,邦均一帶的子火燒和一品燒餅頗有名氣。康熙、乾隆、嘉慶等皇帝,每逢清明節謁陵路過薊縣或赴盤山遊覽時,均喜食子火燒或一品燒餅。」自此,「子火燒」和「一品燒餅」不僅成為乾隆以後的皇家貢品,也成為薊縣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特色美食。
「子火燒」選用精麵粉、小磨香油並伴有芝麻、花椒鹽為餡料,純手工製作,形狀小如算盤子,味道素而不綿,口感細膩。「一品燒餅」色澤麥黃,脆而不硬香甜可口,曾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銅獎,目前已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傳統的製作工藝、配方等將獲得更好的保護。清乾隆皇帝曾多次巡遊盤山,見到薊縣百姓中盛行的一種外形扁圓,外層裹滿芝麻的點心十分好奇,品嘗後讚不絕口,特御賜「一品燒餅」之名。
文字中滲透出來的香味,你聞到了嗎?趕緊帶上行李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