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蹟發生:冰塊放到沸水中,冰塊溫度越來越低,水溫卻越來越高

2020-12-06 科技風景線
冰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玩過這樣的一個遊戲,即:將一個冰塊放到一杯剛煮開的沸水中,會不會有什麼奇蹟發生呢?

熱水沸騰?杯子炸裂?這都是多餘的想像了,因為這樣的情況,相信會沒有任何意外的出現,而是冰塊很快消融,而且水杯中的水漸漸變涼,原因,很簡單,熱量傳遞,熱水的能量傳給了冰塊。

聲波

這就是正常的能量傳遞現象,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會發生冰塊的溫度是越來越低,而杯子裡面水的溫度是越來越高呢?是不是感覺這個有點天方夜譚?而這種奇蹟還就真的發生了,僅僅採用了一種薄膜材料而已。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的科技人員開發了一種可以讓聲音單向傳播的新技術,一旦實現商業化應用,便可以實現聲音的單向傳遞的奇蹟,即:我們可以聽到別人說話,而別人聽不到我們說話。

聲波

科研人員通過設置兩個特殊設計的柔性薄膜聲學諧振器,利用使用雷射控制的「調諧旋鈕」裝置,實現了存儲在第一個諧振器中的聲音可以傳到第二個諧振器中,而第二個諧振器中的聲音卻不能傳遞到第一個諧振器中,而通過拓展,也實現了開篇所說到的熱量交換的單向傳遞。

聲波

說了好久的「科技改變生活」,如果說能夠有一個技術可以短時間內改變我們的生活的話,相信很多人還一時半會兒想像不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科技所帶來的改變是在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或許一個技術的出現暫時讓大眾看不到變化,就是這次的「單行道」薄膜一樣,一旦應用開了,應用範圍是不可想像的。

聲波

那麼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聲音單向傳播以及能量單向傳遞的材料會在哪些行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呢?

相關焦點

  • 冷櫃除霜除冰塊的妙招
    商用冷櫃,制霜量大,在人流量比較大的店家,在熱季開冷櫃的頻率高,客戶挑選時間長,冷櫃敞開的時間長,有時冷櫃擺在烈日下,無任何遮擋,太陽直射,冷柜上部溫度高,嚴重時,內放的比如雪糕很容易出現融化現象,溫度高時,冷櫃需要達到溫度,制霜量增大,靠近開口處的霜遇熱融成水,冰櫃關上後,水遇冷結成冰,導因冰堵塞,無法排水,繼續遇冷結冰,反覆循環,
  • 格陵蘭冰川融化速度驚人,越來越多的冰塊將湧入河流
    在很多人的思維中,這應該是很多年以後的事情,現在不用擔心,不過,大自然的威力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讓我們一起看看現在的格陵蘭島冰川發生了什麼……為時已晚一項新研究發現,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速度比以前想像的快得多,現在採取任何手段恐怕為時已晚。
  • 《缺氧》溫泉丟冰塊降溫方法一覽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缺氧溫泉丟冰塊降溫方法一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下載地址:《缺氧中文版》­  溫泉丟冰塊降溫方法一覽­  剛圍好噴泉時候水溫78度,試著用壓縮機移了個冰塊扔進去,冰塊-8度。­  水溫以肉眼可見速度下降,冰塊溫度升高。­  第二天睡一覺醒來馬上要到熔點了。
  • 如何製作透明冰塊
    沸水方法1用純水。
  • 杭州一群老頑童舉冰塊遊泳 82歲老太有背肌(圖)
    -9.3℃ 昨天是這次寒潮中最冷的一天  杭州有幫老頑童舉著冰塊遊泳  「難得水面結冰,所以每個人都特別激動」  「來來來,快給我拍張照。」昨天下午,城東體育公園遊泳池裡,一名冬泳鍛鍊者手舉冰塊喊道。看著水裡的一個個「老頑童」,杭州市冬泳協會常務副會長呂文宗笑著說:「難得水面結冰,所以每個人都特別激動。」
  • 柳州一學校發冰塊防暑 學生領冰塊圖引爆網絡
    領冰塊現場歡樂多雖然昨日因為下雨溫度稍有下降,發冰活動暫停,但在鹿山學院,學生們仍對學校發冰塊這事津津樂道,為學校這人性化的舉措點讚叫好。「其實學校發的冰塊分到每個人頭上也就是一桶或一盆,值不了幾個錢,卻是學校對學生深深的情誼。」住在頂樓的學生小張對記者說,近段時間天氣太熱,自來水供應也不夠,在學校的日子非常難熬。
  • 【叮咚實驗-科學】冰塊與鹽
    一根小繩子;一個小碗;一塊冰塊;少許鹽
  • 揭秘冰塊在飲品中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冰型有著不同的應用方案
    從街頭的便利店,到你最熟悉的咖啡館,再到風頭正盛的新式茶飲品牌,你在品嘗或製作這些夏季冰飲的同時是否有過這樣的好奇心:為什麼這些冰塊看起來都不太一樣?為何不同的店會選用形狀不一的冰塊製作不同的飲品?這對最終喝到嘴裡的口感有什麼影響?本篇文章就帶你揭秘冰塊在飲品中的重要作用。
  • 當1000多度的巖漿,遇到零度以下的冰塊,會發生什麼
    那麼這麼高溫度的巖漿,要是碰上零度以下的冰塊,會怎麼樣呢?國外的一位藝術家和地質學家就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首先要準備的是火山噴發時射出的巖漿,除了保證其流動性,最重要的就是保證巖漿的超高溫度。巖漿的溫度一般在900-1200℃之間,最高可達1400℃,因此他們用一臺特製的熔巖爐做了這個實驗。
  • 看這冰塊,像不像上課打瞌睡的你 | 正經玩
    在杯中倒入適量食用油(媽見打系列)用筷子將冰塊緩緩放入油中 神奇的現象發生了隨著冰塊不斷融化冰塊自身開始在油中上下「反覆橫跳」 隨著水滴佔冰塊重量的比重越來越大冰塊運動的幅度也變大最後沉到最下方食用油的溫度為室溫高於零度,因此冰塊開始融化擋也擋不住。冰塊融化時表面會附上一層水,整體的密度變大所以開始下墜。水在冰塊底部會凝聚成一滴水珠,水珠變大了再也不能被冰塊吸附。沒了水的冰塊密度恢復如初,受浮力的作用開始迅速上浮。
  • 新科學家:冰塊觸控螢幕,讓火在冰面「燃燒」
    小組搞來了1噸重、25釐米厚的河冰,用鏈鋸鋸成邊長50釐米的正方形冰塊。然後用這些冰塊建成一堵2米寬、1.5米高的冰牆,再用熱風槍把表面弄平滑。現在冰牆有了,要搞成觸控螢幕,還需要數字投影技術。這個技術費用較低,如果在冰裡埋感受器的話成本就高了。
  • 日曆記者解析蘇建冰塊事件
    這兩天 南通的朋友圈 被冰塊刷屏 上午,記者在小區物業公司內看到,大廳的地面上擺放著差不多二十條的冰塊,工作人員正在不停地清理融化的水。姜女士是小區業主,她說,這些冰塊是他們業主購買的,不過是無奈之舉。
  • 冰塊居然有10000°C
    絕非《蝙蝠俠》裡急凍先生那種「曇花一現」的水準,而是貨真價實的「炙熱」冰塊:只有溫度超過10000℃才會融化……沒錯,這種數千度的冰塊並不是在冰櫃中形成的。只要改變壓強,就能改變水結冰的溫度。然而這樣形成的冰與普通冰塊的相似之處僅限於外觀:前者的水分子排列更緊密,密度比後者高出60%……壓縮並用雷射加熱直到這一步,研究人員仍在前人已知的領域。
  • 冰塊居然有10000°C!
    絕非《蝙蝠俠》裡急凍先生那種「曇花一現」的水準,而是貨真價實的「炙熱」冰塊:只有溫度超過10000℃才會融化……沒錯,這種數千度的冰塊並不是在冰櫃中形成的。只要改變壓強,就能改變水結冰的溫度。在金剛石壓砧中的水分子受巨大壓力驅使而相互靠近並產生堅固的連接,在常溫下就能結冰。然而這樣形成的冰與普通冰塊的相似之處僅限於外觀:前者的水分子排列更緊密,密度比後者高出60%……壓縮並用雷射加熱直到這一步,研究人員仍在前人已知的領域。
  • 武漢溫度升高 為了降溫他們背著冰塊工作
    最近武漢溫度升高,一度達到25℃。對那些穿著幾層防護服,全副武裝在隔離病房裡工作的醫護人員來說,悶熱可想而知。為了降溫,就有醫護人員自製小挎包,背著冰塊上班。這裡是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從上周開始,每一個進入病區的醫護人員,都會從放在病區門口的框子裡提一包冰塊進去。
  • 2020又一迷——冰塊詭異「爬」岸之謎
    2020年似乎是不尋常的一年,這不,最近又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怪事:在我國和俄羅斯邊境處的興凱湖,近日湖中冰層突然斷裂,伴隨著雷鳴巨響,巨大的冰塊竟如怪獸般衝上岸,場景十分詭異。有人說這是水怪在作祟,有人說是天氣的原因。到底怎麼回事呢?
  • 漲知識,古人在夏天也能肆無忌憚的吃冰塊
    炎炎夏日,沒有什麼是一桶冰塊帶來的享受代替不了的,但你可曾想過沒有如此發達科技的中國古人是如何享受夏日的冰塊的,接下來一起去觀摩一下古人們的夏日時光。詩曰: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選冬季閒勞力拉進北京城中,存於三處,較出名者叫做冰窖口胡同。方法即簡單的挖窖儲存,夏季取出。各地官員俸祿中即有冰耗,中央官員還有地方官孝敬的冰敬,以獲得夏窖藏之冰。冰塊使用也是按等級的,好冰留與上層,可直食用;劣等者往往只做冰鎮之用,百姓可享。各地均有窖冰之所,乃至大村中也有冰窖。
  • 冰塊外面裹棉被,會更快融化嗎?
    在9月6日的《極限挑戰》節目中,有一項運送冰塊的任務,明星黃磊為了避免冰塊在途中融化,從棉襖上撕下一大塊放進了裝冰塊的包裡。其次,棉被、羽絨服和暖壺之類的保暖品,它們本身不發熱,能保暖是因為它們能減少內部物體與外界的熱傳遞,使內部物體自身的溫度不會很快改變。也就是說,如果是熱水等高溫物品,放入這些保暖品中,會長時間保持較高溫度;如果是冰塊、冰淇淋等低溫物品,放入這些保暖品中,會比放在常溫下融化得慢。用黃渤的話說就是既能保溫又能保冷。
  • 冷氣機冰塊噴霧齊上陣 遊客盼排隊候車有電扇
    記者在日本館排隊等候處看到,排隊通道裡除噴霧降溫裝置外,等候區兩側還有電風扇,每三四條排隊通道裡就有一大塊冰塊。一些遊客紛紛衝到冰塊旁,用手撫摸降溫。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隨著氣溫越來越高,排隊通道裡發生一些中暑現象,這兩天,該場館就在排隊等候區增設冰塊等輔助降溫設置。在浦西園區最熱門的石油館前,前來觀展的遊客已經排起了長隊,但電扇、噴霧等設施尚未 「惠及」排隊遊客。
  • 魚缸溫度掌控技:魚缸加熱棒使用注意事項,魚缸水溫過高如何降低
    要是在溫度特別特別低的情況下,像零下幾十度十幾度幾乎沒有生物可以存活,除了植物以外。但是動物跟植物不一樣,大多數魚類都是沒有冬眠機制的,而植物可以依靠冬眠機制將身體新陳代謝速度調整到最低從而來保命。但是很多魚類沒法冬眠,一般我們自己飼養的觀賞魚都是沒有冬眠機制的。包括如果溫度高達上百攝氏度那麼我們家裡養的觀賞魚肯定就會熟,這就需要我們去控制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