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過引力透鏡看到90億光年外巨大星系團中的藍超巨星

2020-12-05 博科園

多虧了一種罕見的宇宙排列,天文學家們捕捉到了迄今為止觀測到最遙遠普通的恆星,距離地球約90億光年。儘管天文學家們通常會在更遠的地方研究星系,但它們之所以能被觀測到,是因為這顆恆星亮度與數十億顆恆星的亮度有關。而超新星通常比它所在的星系還要亮,甚至可以在整個宇宙中看到。然而在大約1億光年的距離之外,星系中的恆星是不可能單獨辨認出來的。

「伊卡洛斯」(Icarus)其學名為MACS J1149+2223 Lensed Star 1,是迄今為止所見過的最遠的單一恆星。圖片版權:NASA, ESA, and P. Kell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但是一種叫做引力透鏡效應的現象——由巨大星系團形成使光線彎曲可以放大遙遠的宇宙,使遙遠的物體變得清晰可見。通常lensing會將星系放大50倍,但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放大了2000倍以上。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4月下旬拍攝,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的。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學者派屈克·凱利說:可以在那裡看到個別星系,除了超新星爆炸,但這顆恆星的距離至少是我們可以研究的下一顆恆星的100倍。凱利是一篇論文的第一作者,於本周發表在《自然天文學》。

天文學家們經常把這顆恆星稱為「伊卡洛斯」,而不是它的正式名稱「J1149」(LS1)。這一發現開啟了一項新的技術,讓天文學家們得以研究宇宙早期形成星系中的單個恆星。這些觀察可以提供一種罕見的觀察恆星如何演化,尤其是最亮的恆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學教授和許多報告的合著者之一Alex Filippenko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看到一顆普通恆星——而不是一顆超新星,也不是伽馬射線爆發,但是一顆穩定普通的恆星——九十億光年的距離,足以見得這些引力透鏡是驚人的宇宙望遠鏡。天文學小組還使用伊卡羅斯號來測試證明暗物質理論——它由許多原始的黑洞組成,這些黑洞潛伏在星系簇內,並在星系團中探測正常物質和暗物質的構成。

愛因斯坦環

凱利注意到這顆恆星是他在2014年發現一顆超新星時發現的,當時他正在用哈勃望遠鏡觀察獅子座的引力透鏡效應。這顆超新星被命名為SN Refsdal,以紀念已故的挪威天體物理學家Sjur Refsdal,他是引力透鏡研究的先驅。一個名為MACS J1149+2223的巨大星系群,距離地球約50億光年。凱麗和他的團隊懷疑伊卡洛斯可能比SN Refsdal更大,分析了來自它的光的顏色,發現它是一個單一恆星,一個藍色的超級巨星。這顆b型恆星比太陽更大,更藍,更熱,甚至可能超過太陽幾十萬倍亮度,不過,如果沒有引力透鏡的放大作用,它離我們太遠,也就看不到了。通過對引力透鏡進行建模,得出結論:伊卡洛斯的巨大光亮可能是由引力透鏡效應的獨特效應引起的。

當一個擴展透鏡,像一個星系團,只能將一個背景物體放大到50倍,較小的物體可以放大更多。在前景透鏡中的一顆恆星,如果精確地與背景星對齊,可以將背景恆星放大數千倍。在這種情況下,一顆大約太陽大小的恆星直接穿過遙遠的恆星伊卡洛斯和哈勃之間的視線,使其亮度增加了2000倍。事實上,如果排列是完美的,星系團內的單個恆星就會把來自遙遠恆星的光變成一個「愛因斯坦環」:當遠處恆星發出的光圍繞著透鏡恆星四周時,就會產生一圈光暈。這枚戒指太小,無法從這段距離中分辨出來,但它的作用使它可以通過引力透鏡放大從而有明顯的亮度來輕易地看到它。

凱利在哈勃的圖像中看到了另一顆恆星,它可以是伊卡洛斯的鏡像,也可以是另一顆恆星的引力透鏡Filippenko說:像這樣的alignments遍布整個地方,作為背景的恆星或透鏡星系的恆星四處移動,提供了研究早期宇宙中非常遙遠恆星的可能性,就像我們利用引力透鏡研究遙遠星系一樣。對於這種類型的研究,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比人類可能建造最大的望遠鏡還大!至於伊卡洛斯,天文學家預測在未來10年裡,隨著星團的移動,它將被放大很多倍,可能會增加1萬倍的亮度。

博科園-科學科普|參考期刊:Nature Astronomy|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相關焦點

  •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人類觀測到距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美國天文學家說,發現了人類目前所觀測到的最遠星體,一顆距離地球93億光年的藍超巨星
  • 天文學家發現:110億光年外「引力透鏡」愛因斯坦預言再次應驗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不知道關注太空的小夥伴們,是否還記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從提出後但現在有很多精確實驗已經證實了,而且近來還有天文學家接收到遠在110億光年外的深空信號,其傳播速度為光速,結果表明愛因斯坦又對了,這不禁讓人們感嘆愛因斯坦的偉大。
  • 120億光年外的「火環」星系-愛因斯坦環
    「火環」星系存在於120億光年之外,當時的宇宙年齡僅為現在15%。
  • 科學家觀測90億光年外恆星,比太陽明亮數十萬倍!
    近日,在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的一張天文望遠鏡照片中,一顆小星星微弱的光隱藏五彩繽紛的星光當中,但這是一張經典的太空照片,因為拍下這張照片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再一次創造了創造了歷史——天文學家們找到了有史以來發現的最遙遠的單個恆星!距離人類足有90億光年!
  • 哈勃望遠鏡看到距離地球90億光年遠的普通恆星
    【每日科技網】  哈勃太空望遠鏡再次打破了觀測記錄:它發現了距離地球90億光年遠的最遙遠的"普通"恆星,這意味著科學家們已經看到至少在90億年前開始傳播的光。相比之下,宇宙年齡大約為138億年。
  •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高達1.1億光年
    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獵戶臂中,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
  •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高達1.1億光年
    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獵戶臂中,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
  • 10億光年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是一個容納本超星系團的超星系團或大尺度纖維狀結構。1987年,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布倫特·塔利確認了這個複合體。估計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尺度大約是10億光年長,1億5千萬光年寬。它是已知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但不及史隆長城(13億7千萬光年)、克勞斯-坎普薩諾超大類星體群(20億光年)、U1.11LQG (25億光年)、Huge-LQG(40億光年)和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長。
  • 40億光年外發現出現超星系團,天文學家無語了!
    我們知道宇宙中的天體都因為萬有引力而進行著永恆的運動,而不同天體的引力由維持著不同的系統,科學家將不同層次的天體系統劃分為不同級別,例如月球和地球組成的地月系,更高一級的太陽系,然後是銀河系,而在銀河系之上則超星系團。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巨大的本超星系團銀河系雖然巨大,但也只是宇宙中的眾多星系之一。銀河系隸屬於一個由大約50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仙女星系、銀河系和三角座星系是其中最龐大的三個成員,這個星系的大集合就叫做本星系群。在本星系群中,只有仙女星系和銀河系的體積相當,其他的星系體積都要小得多。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後來,人們漸漸發現了,地球不過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再後來,人類又逐漸有了銀河系的概念。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人類在宇宙中渺小如星塵,從地球、太陽繫到銀河系,一層套著一層,並最終屬於本超星系團,它和其他眾多的超星系團一起組成了宇宙。巨大的本超星系團銀河系雖然巨大,但也只是宇宙中的眾多星系之一。
  • 藍超巨星是宇宙中的超級燈塔,如果人類生活在這種星系會怎麼樣?
    藍超巨星也屬於恆星的一種,我們大家可能都知道超紅巨星,對於藍超巨星非常陌生,其實它也屬於超巨星的一種,也就說也是恆星末期的一種星體形式,只不過藍超巨星擁有極高的溫度和亮度,而且藍超巨星的質量都要比太陽大很多,一般都在10倍以上。
  • 太陽系位於銀河系,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超星系團上一級是什麼?
    銀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和室女星系團、后髮星系團以及一些較小的星系群和星系團構成本超室女座星系團。最大直徑為2億光年,有4.7萬個星系,總質量約為10^16個太陽質量。銀河系繞超星系團質量中心公轉周期為1000億年。
  • 老將未老,哈勃望遠鏡新拍攝到引力透鏡現象
    這張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照片揭示了一個遙遠星系的宇宙萬花筒,通過萬有引力透鏡效應將其分解成多個圖像。引力透鏡意味著前景星系團非常龐大,以至於其引力扭曲了時空結構,彎曲並放大了來自其後方較遠星系的光線。
  • 30億光年外,4個星系團快速接近,時速超300萬公裡,或已撞上
    當然,整個太陽系也不是靜止不動,一直在運轉中,即使是巨大無比的銀河系這類星系也不例外。既然都在運動,難免會出現相遇、碰撞的情況。對於我們來說,劇烈的碰撞事件還是很罕見的,因為我們太陽系已經經過億萬年的沉澱,形成了一個相對較穩定的狀態,基本上不可能出現行星碰撞的可能。但是,我們太陽系在運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上其他的星系。如果發生兩大星系碰撞事件,會是怎樣的呢?
  • 太陽系在銀河系中,銀河系位於超星系團,那比超星系團更大的是?
    這是一張從太陽繫到整個可觀測宇宙逐級關聯圖,各位應該很清楚的看到我們太陽系所在銀河系以及更高的本星系群與超星系團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在大的尺度上表現是比較均勻的,那麼宇宙在小一些的尺度上是如何表現的呢?
  • 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據報導,近日,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觀測結果,表示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
  • 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在「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表示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通過科學家目前對宇宙的了解來看,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星系團中的恆星數量多到數不清,而且星系團也同樣處於運動之中,所以,在宇宙中也經常會發生星系團碰撞的事情,拿這次科學家們發現遠古星系團「打群架」來說,就是星系團發生碰撞了。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它們「打群架」的?
  • 星系、星系團、超星系團、可觀測宇宙
    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其包含大概1000-4000億顆恆星,以及大量的星際團、星雲、星際氣體以及星際塵埃,還有黑洞。銀河系直徑約為10萬光年,總質量差不多有太陽的1.5萬億倍。銀河系隸屬於本星系群,4.2萬光年外的大犬座矮星系是距離銀河系最近的河外星系。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直徑為5億光年
    1 宇宙噴泉: 「阿普194」(Arp 194),由多個星系及向四周延伸10萬光年的恆星、氣體、塵埃等「宇宙噴泉」組成。此螺旋星系的螺旋臂交錯扭曲形成一個獨特的結構。「宇宙噴泉」總共由數百萬個恆星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