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在「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2020-12-03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近日,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觀測結果,表示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

什麼是星系團?

簡單來說,就是由若干個星系聚集在一起的星系集團,拿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也同樣處於星系團之中。一般來說,一個星系團中至少擁有100個以上的星系,截止到目前位置,科學家們已經在浩瀚的宇宙中發現了上萬個星系團。

星系團之間的形狀、大小,都是不固定的。如果一個星系團中存在著大量的橢圓星系,那麼,這個星系團的形狀就會看起來很規則,同時也四周對稱。

不過,如果一個星系團中橢圓星系的數量很少,那麼,這個星系團的形狀也會變得非常不規則,看起來也更加的奇怪。

通過科學家目前對宇宙的了解來看,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星系團中的恆星數量多到數不清,而且星系團也同樣處於運動之中,所以,在宇宙中也經常會發生星系團碰撞的事情,拿這次科學家們發現遠古星系團「打群架」來說,就是星系團發生碰撞了。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它們「打群架」的?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它們的呢?星系團本身是非常明亮的,畢竟它是由數以百計的星系組成的,而每一個星系中,都有著數以億計的恆星。

當星系團發生碰撞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電子,這些電子的速度非常快,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接近光速的狀態,這個時候,就會釋放出大量的無線電波,科學家們可以通過觀測遙遠宇宙匯總的無線電波,來發現星系團的碰撞。

當然,像這次發生的9個超大星系團發生碰撞的場面 ,實在是非常罕見的,當它們在宇宙中「打群架」的時候,太陽系還沒有誕生,但是無線電波卻最終會抵達地球,幫助我們還原出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團碰撞場面。

研究者表示,這些來自於遙遠宇宙深處的星系團碰撞,釋放出的無線電波是非常強烈的,這意味著,宇宙早期可能存在著大量的帶電粒子,同時,這些遠古星系團也都具有超強的磁場,但是,科學家們卻無法解釋為何早期宇宙中,磁場可以如此強大,畢竟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理論,早期宇宙中物質和能量都是很少的。

有觀點認為,這或許與星系團中存在著大量暗物質有關,畢竟在現代科學的研究中,星系團中存在著非常明亮的X射線源,而這些X射線源都是高溫氣體釋放出來的,這可以說明星系團中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

具有代表性的星系團有哪些?

雖然科學家們陸續發現了上萬個星系團,但是並不是每一個星系團都是科學家們的重點關注對象,在所有的已知星系團之中,最具代表性的星系團,就是距離地球僅有6.5億光年的武仙座星系團了。

武仙座星系團的特別之處在哪裡呢?研究認為,它的內部擁有大量的塵埃雲氣體和漩渦星系,它很可能是來自於宇宙誕生初期,通過研究武仙座星系團,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星系和星系團之間演化的關鍵線索。

此外,另一個非常有特點的星系團,就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室女座星系團了。室女座星系團中包含著2500多個星系,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僅有幾千萬光年。

室女座星系團中包含著大量的暗物質,而且暗物質在室女座星系團中佔據著主要地位,這意味著,室女座星系團絕對是宇宙中最特別的星系團之一。

最後,再為大家介紹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星系團,它距離地球很遠,大約有70億光年左右的距離,不過,這個星系團卻並不大,它由上百個星系組成,總質量大約相當於2萬億顆太陽。

不過,這個被稱作「大胖子」的星系團,在宇宙早期仍然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存在,這意味著,宇宙誕生後不久的世界,要遠比我們想像中豐富多彩。

這次在宇宙中發現的,多個遠古星系團「打群架」的事件,也將為研究星系團,提供更多的信息,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1月9日文章《科學家觀測到遠古星系團「打群架」》

相關焦點

  • 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據報導,近日,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觀測結果,表示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
  • 攜帶著宇宙密碼的9個遠古星系團,正在「打群架」,發生了什麼?
    人類生活在太陽系之中,太陽系是銀河系的一員,而銀河系,則是由1000億-4000億顆恆星組成的一個巨大「恆星島嶼」,那麼,除了這種大星系之外,宇宙中還沒有更大的「天體集團」呢?答案就是星系團。
  • 日本發現距地球約127億光年原始星系團
    新華網東京4月25日電(記者 藍建中)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和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日前發表公報說,他們利用昴宿星團天文望遠鏡,發現了宇宙誕生初期形成的原始星系團,這有助於了解宇宙的構成和星系進化過程。星系團是由十幾個、幾十個乃至成百上千個星系集中在一起形成的。
  • 最遙遠天體距地315億光年,我們是否活在虛擬中
    如果使用這種描述方法,那麼你可以說這些遙遠的星系的距離大約是紅移值Z=7.9,天文學家們立刻就會明白你所說的距離尺度。  天文學家們開始著手紀錄這些星系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他們很快成功地製作出較近距離範圍內星系的三維分布圖,這是一項令人驚嘆的成就。大部分此類巡天觀察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內的範圍,但他們在此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類星體,這是宇宙中亮度驚人的奇特天體,來自早期宇宙,其距離可能是70億光年範圍的4倍以上。
  •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直徑為5億光年
    1 宇宙噴泉: 「阿普194」(Arp 194),由多個星系及向四周延伸10萬光年的恆星、氣體、塵埃等「宇宙噴泉」組成。此螺旋星系的螺旋臂交錯扭曲形成一個獨特的結構。「宇宙噴泉」總共由數百萬個恆星構成。
  • 最新通過引力透鏡看到90億光年外巨大星系團中的藍超巨星
    Kelly, University of Minnesota但是一種叫做引力透鏡效應的現象——由巨大星系團形成使光線彎曲可以放大遙遠的宇宙,使遙遠的物體變得清晰可見。通常lensing會將星系放大50倍,但在這種情況下,恆星被放大了2000倍以上。這張照片是在2016年4月下旬拍攝,是NASA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照片中發現的。
  •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高達1.1億光年
    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獵戶臂中,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
  • 室女座超星系團,直徑高達1.1億光年
    銀河系的直徑約10萬光年,太陽位於銀河系的一個旋臂—獵戶臂中,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銀河系外還有許多類似的天體系統,稱為河外星系,常簡稱星系。現已觀測到大約有10億個,星系也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團,叫星系團。
  • 距地10億光年,3個超大質量黑洞正在碰撞,場景十分罕見
    黑洞的概念起源於1916年,一位來自德國的天文學家在利用愛因斯坦方程式進行推算的時候,發現宇宙中存在著「視界」,他將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稱為「黑洞」,而作為愛因斯坦相對論中的預言之一,黑洞因為無法直接在宇宙中觀測到,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對它是否真實存在持有懷疑態度,一直到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伴隨著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距地球5500
  • 科學家觀測到遠古星系團「打群架」
    NASA 11月2日,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文章表明,一個由荷蘭萊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圖像,這些星系團的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千個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
  • 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以千計的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九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圖。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可以觀察到,因為它們將粒子加速到高速。
  • 10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宇宙破壞場面
    它的體積令人難以置信:是太陽質量的340億倍。它也是迄今發現的最亮的類星體,一個貪婪的星際毀滅者每天吞噬相當於一顆星。 它具有破壞性,令人難以置信地遙不可及:距地球125億光年。沒想到,從宇宙大約十億年的年代起,這麼早的黑洞會如此巨大。 要想知道J2157到底有多愚蠢,它的質量是銀河系中心400萬太陽能質量黑洞人馬座A *的8,000倍。
  • 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九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圖。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可以觀察到,因為它們將粒子加速到高速。這是第一次研究如此遙遠星系團之間的碰撞,並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發表了其研究發現,當星系團碰撞合併時,它們之間的粒子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對比太陽系1光年的直徑,銀河系的直徑在10萬~20萬光年之間,本星系群覆蓋著一塊直徑大約1000萬光年的區域。本星系群也並不特殊,它只是眾多星系聚合體中的一個,附近還有一個更大的星系團——室女星系團,這個星系團囊括了數千個星系。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巨大的本超星系團銀河系雖然巨大,但也只是宇宙中的眾多星系之一。銀河系隸屬於一個由大約50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仙女星系、銀河系和三角座星系是其中最龐大的三個成員,這個星系的大集合就叫做本星系群。在本星系群中,只有仙女星系和銀河系的體積相當,其他的星系體積都要小得多。
  • 宇宙趣圖;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引力異常處、星系的碰撞
    一,巨引源指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附近的某一引力異常處, 大約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但此處的星系卻在互相聚集,其中埋藏著什麼秘密?(有科學家認為巨引源是拉尼亞凱亞這個超星系團的引力中心)二,人類無法揭示宏大的宏觀宇宙,但人類同樣也無法理解超微觀的世界;當探索層面到了量子級別,波詭雲譎的粒子開始變得飄忽不定、無視時空、無處不在而又面目全無,連客觀實在性似乎都消失了,人類根本無法理解。
  • 10億光年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
    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是一個容納本超星系團的超星系團或大尺度纖維狀結構。1987年,夏威夷大學天文學學院的天文學家布倫特·塔利確認了這個複合體。估計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的尺度大約是10億光年長,1億5千萬光年寬。它是已知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但不及史隆長城(13億7千萬光年)、克勞斯-坎普薩諾超大類星體群(20億光年)、U1.11LQG (25億光年)、Huge-LQG(40億光年)和武仙-北冕座長城(100億光年)長。
  • 銀河系所處的「神秘組織」——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核心,帶領著整個太陽系圍繞銀河系的中心公轉,大約每2.5億年公轉一圈。在大約100年前,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河外星系,知道了銀河系不是宇宙的全部,只是茫茫宇宙海洋的一個島嶼。那時候,人們認為,星系的上一級,就是宇宙了。後來人們發現,星系之間也會在引力的作用下,以一個更大的組織形式存在,科學家命名為星系團。
  • 30億光年外,4個星系團快速接近,時速超300萬公裡,或已撞上
    當然,整個太陽系也不是靜止不動,一直在運轉中,即使是巨大無比的銀河系這類星系也不例外。既然都在運動,難免會出現相遇、碰撞的情況。對於我們來說,劇烈的碰撞事件還是很罕見的,因為我們太陽系已經經過億萬年的沉澱,形成了一個相對較穩定的狀態,基本上不可能出現行星碰撞的可能。但是,我們太陽系在運行的過程中,可能會遇上其他的星系。如果發生兩大星系碰撞事件,會是怎樣的呢?
  • 迄今最遙遠原始星系團是如何發現的?
    日本國立天文臺的一個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其中包括有日本、英國、義大利、瑞士、德國、美國等國的科學家,利用多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在距地球130億光年的遙遠之地,發現了由12個星系組成的原始星系團。這是迄今為止所觀察到的最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許多人自然會好奇地問:如何能從地球上發現如此浩瀚的太空中存在的這個極為遙遠的原始星系團的呢?是真的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