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2020-11-05 博科園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以千計的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九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圖。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可以觀察到,因為它們將粒子加速到高速。這是第一次研究如此遙遠星系團之間的碰撞,並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發表了其研究發現,當星系團碰撞合併時,它們之間的粒子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加速粒子與星系團中的磁場接觸時會發出無線電波,到目前為止,望遠鏡還不夠強大,不足以接收來自遙遠碰撞星系團的無線電波。但多虧了荷蘭-歐洲LOFAR連接天線網絡和每個星團8小時的「曝光時間」,研究人員第一次能夠從遙遠的星團收集詳細數據。數據顯示,除其他外,來自遙遠碰撞星團的射電輻射,比之前預期的更亮。根據流行的理論,星團射電輻射來源於被湍流運動加速的電子。

研究帶頭人、萊頓大學(荷蘭)博士生加布裡埃拉·迪·傑納羅補充說:因此,我們認為碰撞引起的湍流和漩渦足夠強大,足以在年輕的宇宙中加速粒子。此外,遠距離星系團的磁場與之前研究的近距離星系團磁場一樣強。根據合著者、磁場專家Gianfranco Brunetti的說法,這是意想不到的:我們還不知道在一個仍然年輕的宇宙中,這些磁場是如何如此強大的,但研究對它們的起源提供了重要限制。預計未來對遙遠星團的觀測將提供更多洞察,在今天的宇宙中,磁場瀰漫在星系團中。

根據法拉第旋轉的測量,磁場的強度只有幾個微高斯。觀測到的兆秒級射電發射,即射電暈和射電遺蹟,也提供了星系團磁場的證據。它們通常出現在合併系統中,其特徵是具有陡峭的射電頻譜Sν(α<−1,其中Sν∝να和ν是觀測頻率)。人們普遍認為,磁流體力學湍流和衝擊波(Re)加速了宇宙射線,並產生了射電暈和遺蹟。星系團中磁場的起源和放大還不是很清楚,有人提出,湍流驅動小規模發電機放大種子磁場(這些磁場是原始的和/或由星系外流注入的,如活動星系核、星暴或星系風)。

在高紅移時,由於逆康普頓散射的損失和距離變暗的影響,射電暈預計會很微弱。此外,很難獲得法拉第旋轉測量值。如果檢測到,遙遠的射電暈提供了研究磁場放大的另一種工具。本研究利用低頻射電陣列觀測,揭示了當宇宙只有現在年齡的一半時,大質量星系團中的瀰漫射電發射,樣本出現比例約為50%。高射電亮度表明這些星系團與鄰近星系團具有相似的磁場強度,表明在星系團形成的第一階段磁場放大速度很快。

博科園|研究/來自:荷蘭天文研究學院

參考期刊《自然·天文學》

DOI: 10.1038/s41550-020-01244-5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以千計的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九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圖。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可以觀察到,因為它們將粒子加速到高速。
  • 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據報導,近日,來自荷蘭萊頓大學的科學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的觀測結果,表示在距離地球70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
  • 距地70億光年處,9個巨大星系團正在「打群架」,這種場面很少見
    億光年之外的地方,看到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的場面,當然,事實上人類發現它們的時候,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了70億年。簡單來說,就是由若干個星系聚集在一起的星系集團,拿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也同樣處於星系團之中。一般來說,一個星系團中至少擁有100個以上的星系,截止到目前位置,科學家們已經在浩瀚的宇宙中發現了上萬個星系團。星系團之間的形狀、大小,都是不固定的。
  • 科學家觀測到遠古星系團「打群架」
    NASA 11月2日,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文章表明,一個由荷蘭萊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圖像,這些星系團的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千個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
  • 攜帶著宇宙密碼的9個遠古星系團,正在「打群架」,發生了什麼?
    ,前段時間,又發現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而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常不一般的,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它們的時候,它們正在「打群架」。>科學家表示,這些正在「打群架」的星系團,雖然最近才被地球上的科學家發現,但事實上,距離它們「打群架」,已經過去70億年了。
  • 科學家發現星系間的橋梁,接近光速的電子,建起了一座射電橋
    在宇宙中,雖然各個天體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遙遠,但它們之間的碰撞仍然是在所難免的。近到太陽系內,經常有小天體會撞擊行星;遠到其他星系之中,黑洞、中子星等緻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碰撞、合併;甚至再誇張一點,連擁有著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
  • 首次從兩個碰撞合併的星系中,探測到相對論射流,速度接近光速!
    克萊姆森大學科學學院研究小組與國際天文學家的合作,首次明確探測到從兩個碰撞星系中出現的相對論射流,本質上,這是第一個照片證據,證明合併的星系可以產生帶電粒子射流,其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此外,科學家此前發現,這些噴流可以在橢圓形星系中找到,橢圓形星系可以由兩個螺旋星系合併而成。現在,首次有了一張明確的圖像,顯示了兩個較年輕螺旋形星系形成的噴流。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巨大的本超星系團銀河系雖然巨大,但也只是宇宙中的眾多星系之一。銀河系隸屬於一個由大約50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仙女星系、銀河系和三角座星系是其中最龐大的三個成員,這個星系的大集合就叫做本星系群。在本星系群中,只有仙女星系和銀河系的體積相當,其他的星系體積都要小得多。
  • 人類能離開本超星系團嗎?
    後來,人們漸漸發現了,地球不過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再後來,人類又逐漸有了銀河系的概念。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人類在宇宙中渺小如星塵,從地球、太陽繫到銀河系,一層套著一層,並最終屬於本超星系團,它和其他眾多的超星系團一起組成了宇宙。巨大的本超星系團銀河系雖然巨大,但也只是宇宙中的眾多星系之一。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根據科學家的觀測,大約在30-40億年後,距離我們254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將會撞上銀河系,本星系團兩個最大的星系將會上演宇宙中轟轟烈烈的天地大碰撞。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
  • 110億年前,一個巨大星系曾撞上銀河系,徹底改變了銀河系
    實際上,星系碰撞是宇宙中很常見的事情,人類迄今為止已經在宇宙中拍攝到了許多正在碰撞、合併的星系。即使是我們的銀河系,在今天以前一百多億年的歲月裡,也已經發生過多次碰撞了。這些碰撞包括對很小的衛星星系的吞併,也包括巨大星系的合併。在不斷地碰撞之後,銀河系才演化成了今天這樣。
  • 30億光年外,4個星系團快速接近,時速超300萬公裡,或已撞上
    而在這一份地圖上,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很罕見的一幕,那就是四個星系團發生了碰撞。前文已經說到,這些星系、星系團也是一直在運轉過程中,也會出現兩大星系團相遇,甚至是相撞的情況。但是,在一個畫面中同時出現4個碰撞的星系團,確實是比較罕見的。按照科學報告的描述,這四個星系團最終會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星系團。
  • 神秘星系間 「橋梁」違背物理規律?纖維結構存在磁場
    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宇宙之網。這些連接星系群落之間,編制巨大網絡的連接通道,被形象地稱作「纖維」(filaments),它們往往可以延伸上億光年的距離,其中幾乎沒有恆星,有的只是塵埃,氣體和很多以光速運動的電子。
  • 克拉肯星系在110億年前,與銀河系發生碰撞,造成銀河系的改變
    他們研究了歷史上的五次大型星系碰撞(每次涉及1億顆恆星或更多),其中還包括一次發生在100多億年前碰撞,而100多億年前的這次碰撞也是銀河系歷史上最大的星系碰撞,這個星系被稱為克拉肯星系。   克拉肯星系碰撞改變了銀河系的面貌   科學家表明,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發生在110億年前,當時銀河系的質量比現在小四倍,而與克拉肯星系的碰撞是銀河系經過的最重要的合併
  • 宇宙趣圖;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的引力異常處、星系的碰撞
    一,巨引源指位於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中心附近的某一引力異常處, 大約幾億光年外的星系亦受到它的影響。宇宙中的星系都在互相遠離,但此處的星系卻在互相聚集,其中埋藏著什麼秘密?(有科學家認為巨引源是拉尼亞凱亞這個超星系團的引力中心)二,人類無法揭示宏大的宏觀宇宙,但人類同樣也無法理解超微觀的世界;當探索層面到了量子級別,波詭雲譎的粒子開始變得飄忽不定、無視時空、無處不在而又面目全無,連客觀實在性似乎都消失了,人類根本無法理解。
  • M87星系中心那個著名的黑洞正噴射出大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的物質
    M87*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以近乎光線的速度發射物質噴氣流。黑洞吸引物質,其中一些物質被噴射返回到宇宙空間。這些被噴射的物質以噴射流或光束的形式沿著磁場線運動,由此產生噴射流。X射線數據顯示有兩結噴射流分別擁有6.3和2.4倍於光線的速度,而超光速運動可以解釋這一「違背物理規律」的速度。
  • M87星系中心那個著名的黑洞正噴射出大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的物質
    M87星座擁有多達12,000個球狀星團。相比之下,銀河系僅有差不多200個星團。科學家認為M87與其他橢圓星系一樣,都是通過合併來獲得如此之多的球狀星團。然而,錢德拉X射線儀觀測首次發現,部分噴射物的移動速度似乎遠遠超過光速的99%。
  • 科學家觀測到2億光年外的星系碰撞,38億年後的銀河系也會如此
    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就發現了距地球約2.28億光年外的大星系碰撞融合景象,NGC 6052星系位於武仙座,距離地球大約2.28億光年,直徑大約11萬光年。早在1784年,英國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就已經發現了這對星系。由於形狀奇特,NGC 6052最初被歸類為一個不規則星系。
  • 40億年後,銀河系將與仙女座星系發生碰撞,人類會滅亡嗎?
    原來科學家發現,宇宙中還存在一個比銀河系還大的天體結構,這個天體結構叫做本星系團,它的直徑為1000萬光年,在這個本星系團中包含有50多個大大小小的星系,其中就包括銀河系和仙女座兩個大星系,由於在本星系團中不存在一個絕對質量的中心天體,所以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這兩個大的星系團在各自引力作用下,相互圍繞對方旋轉,而且它們的旋轉位置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相互靠近對方的,根據兩大星系團的旋轉速度計算,它們會在
  • 來自黑洞的碰撞?科學家捕捉到巨大引力波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2日報導,兩個相距數千公裡的探測器捕獲到了同一個對應於有史以來觀察到的最強大引力波源的信號。正如愛因斯坦在一個多世紀前所預言的那樣,宇宙中最猛烈的現象會產生這些時空的漣漪,它們以光速向各個方向傳播,就像石頭扔進池塘裡濺起的漣漪那樣。報導稱,上述信號是在2019年5月21日被捕獲的,僅持續了1/1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