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星系間的橋梁,接近光速的電子,建起了一座射電橋

2020-09-04 姿勢分子knowledge

在宇宙中,雖然各個天體之間的距離都非常遙遠,但它們之間的碰撞仍然是在所難免的。

近到太陽系內,經常有小天體會撞擊行星;遠到其他星系之中,黑洞、中子星等緻密星在引力的作用下碰撞、合併;甚至再誇張一點,連擁有著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

以我們的銀河係為例,在大約一百億年的歷史中,它和許多衛星星系發生過碰撞,或者說是單方面的吞併過程。不過,在30-40億年後,有一個旗鼓相當甚至更巨大的星系——仙女座大星系將會和銀河系發生一次史詩級的大碰撞。沒有人知道兩個龐大的星系會以怎樣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最好的研究方式,莫過於對其他星系之間的合併進行觀測,那可能就是我們將要面對的未來。

在大約30億光年之外,就正在上演這一幕壯觀的畫面。Abell 1758是一個星系團,包含著4個星系,它們分別兩兩成團,互相靠近。其中,北方的一個被命名為Abell 1758 N,而南方的星系團則被命名為Abell 1758 S。據觀測,雙方已經進入到合併的前夕。

2019年的時候,NASA利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Abell 1758進行了觀測,發現Abell 1758 N的兩個星系已經在3-4億年前就已經完全撞在了一起,並且由於慣性的作用繼續前進。不過,它們不會「擦肩而過」,在引力的作用下,它們還會重新靠攏,最終融合在一起。而南方的Abell 1758 S,則正在準備第一次相撞的路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兩對正在碰撞的星系組合中,科學家們都發現了無線電發射光環。在此之前,科學家們就在Abell 0399 和 Abell 0401兩個星系團中發現了這種無線電光環,而Abell 1758是第二次被發現了這種結構,在兩個星系之間搭建起了一條低頻電磁波的「橋梁」。據科學家推測,這種光環是星系在合併過程中導致電子加速而形成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星系的磁場。在Abell 1758中,相距600萬光年的電子們加速著相對飛行,然後撞在了一起,砰,光環就形成了。

(圖片說明:LOFAR拍攝的Abell 1758)

為了研究這種射電橋的性質,荷蘭萊頓天文臺的Andrea Botteon帶領著他的團隊,利用先進的國際低頻陣列射電望遠鏡(LOFAR)對Abell 1758進行了觀測。正是利用LOFAR強大的觀測能力,他們才在144兆赫的頻段下發現了Abell 1758 N和Abell 1758 S之間的射電橋。

在發表於《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的論文中,他們指出:「我們現在已經確定了這兩個系統之間確實存在巨大的射電橋,而此前的研究一直處於初步提出的階段。這是迄今為止第二個在星系團中被發現的大尺度射電橋,它在LOFAR144兆赫的圖像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晰,在553兆赫的圖像中也能初見端倪。」

科學家們相信,這就是星系磁場所造成的結果,巨大的磁場起到了同步加速器的作用,電子在這裡被加速到了相對論級別的速度,進而產生了低頻的射電輻射,被我們觀測到。

(圖片說明:科學家分別利用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和LOFAR對abell 1758拍攝的畫面)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認為這些電子是通過費米加速機制才獲得這樣驚人的速度的。所謂的費米加速,指的是星際氣體的湍動導致的磁場流動給電子提供了加速的動力。當這樣的動力足夠強大,電子就會達到相對論速度,從而形成射電橋。而這樣的湍動,對於兩個正在合併的星系團來說,根本就不在話下,二者產生的湍流和衝擊波足以給電子加速到這樣的速度。

Botteon的團隊也認真考慮了這種可能,並且認為:如果這裡的幾個星系之間的確有引力的相互作用,那麼產生費米加速的可能性將會非常高。同時,他們還提供了另外兩個證據,可以有力地證明這一點。

  1. 根據去年的一項發現,LOFAR在對一組質量較低的星系合併畫面進行了拍攝和研究,結果只在其中一個星系周圍發現了射電光環,而並沒有出現射電橋的跡象。
  2. 在利用LOFAR觀測的同時,科學家還利用NASA的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對它進行了觀測,結果顯示,射電橋在X射線波段的表現和利用費米加速機制預言的情況高度一致。
  3. 此外,研究人員在對Abell 0399 和 Abell 0401的合併進行分析後認為,僅僅依靠磁場,是不足以覆蓋如此寬廣的區域的。同時,利用計算機的模擬,他們也發現了衝擊波所產生的加速效果和LOFAR的觀測數據相一致。

因此,至少電子不是單純由磁場來加速的。也許二者兼而有之,磁場的確可以在星系之間數百萬光年的範圍內發揮作用,但是也離不開衝擊波和湍流的推波助瀾,二者合力建立起了這樣的射電橋。

Botteon等人在論文中也指出:「到目前為止,我們還只在兩個星系團中發現了這樣的射電橋,它們是目前我們在宇宙中發現最巨大的結構之一,很可能誕生於星系團內物質在合併初期所形成的湍流和衝擊波,最終在星系團之間釋放出了射電波和X射線。」

星系的合併是宇宙中最激烈的事件之一,其持續的時間長達數億年之久,因此我們現在不可能見證一個完整的合併過程,只能通過觀測到不同階段的合併事件來將這個過程串聯在一起。在這個過程中,勢必會出現許多人類還不知道的現象,這也是宇宙給我們上的最生動的一節課。星系合併中有許多神奇的現象等著我們去發現和研究,至於最終能夠獲得多少有用的信息,那就看人類自己的了。

相關焦點

  • 神秘星系間 「橋梁」違背物理規律?纖維結構存在磁場
    在宇宙的宏大圖景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大量聚集的星系團星羅棋布,中間由等離子體和氣體架起的橋梁,編織成一張巨大的宇宙之網。這些連接星系群落之間,編制巨大網絡的連接通道,被形象地稱作「纖維」(filaments),它們往往可以延伸上億光年的距離,其中幾乎沒有恆星,有的只是塵埃,氣體和很多以光速運動的電子。
  • 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以千計的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這是第一次研究如此遙遠星系團之間的碰撞,並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發表了其研究發現,當星系團碰撞合併時,它們之間的粒子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 發現70億年前,9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被加速到幾乎接近光速!
    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以千計的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由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九個巨大星系團的碰撞圖。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可以觀察到,因為它們將粒子加速到高速。
  • 科學家追蹤宇宙中微子的來源意外發現幕後BOSS是怪物黑洞!
    科學家利用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首次發現了銀河系外高能中微子的來源。在被地球上的科學家發現之前,這個中微子幾乎以光速運行了37億年。這是科學家們所能識別的起源最遠的中微子。
  • M87星系中心那個著名的黑洞正噴射出大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的物質
    M87*是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以近乎光線的速度發射物質噴氣流。黑洞吸引物質,其中一些物質被噴射返回到宇宙空間。這些被噴射的物質以噴射流或光束的形式沿著磁場線運動,由此產生噴射流。X射線數據顯示有兩結噴射流分別擁有6.3和2.4倍於光線的速度,而超光速運動可以解釋這一「違背物理規律」的速度。
  • M87星系中心那個著名的黑洞正噴射出大量移動速度接近光速的物質
    科學家認為M87與其他橢圓星系一樣,都是通過合併來獲得如此之多的球狀星團。M87* (M87 星) 是位於 M87 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SMBH),質量比任意已知的黑洞都大。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
  • 星系之間發現一座巨大的「橋」,預測「宇宙是無數座橋組成的網」
    宇宙的基本結構可能不是一個個散落的星系「團」,而是由一個個星系團和它們之間的「橋梁」組成的「宇宙網」——這個預測看起來十分大膽,但也並非信口開河。天文學家們最近就在兩個星系團之間觀測到了一座巨大的射電發射「橋」,而且,這已經是天文學界第二次觀察到這樣的結構了。
  •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以光速旅行也無法到達這些星系
    如果我們藉助科學的力量深入的觀察我們的宇宙,超越我們視野的極限,我們會發現,在銀河系的恆星、星團和星雲之外,有一個神奇的宇宙。曾經那些在天空中看起來模糊的、不重要的汙點,其實和我們的銀河系一樣都是龐大宇宙中的一座孤島,每一個都與我們的銀河系大小相當,由數億顆、數萬億顆恆星組成。
  • 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目前已有3種超光速存在,究竟哪個更對?
    論起黑洞的吞噬速度,就連光也很難從中逃逸出來,而如果光的速度是宇宙中最強的話,那麼,按照道理來說,黑洞的吞噬速度不應該快於光的速度,對此,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黑洞的吞噬速度是超光速的存在,唯有這樣,才能解釋黑洞為什麼能夠吞噬光。
  • 10倍光速!科學家發現26億光年外神秘天體,相對論將被改寫?
    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個發現,直接讓光速不可超越立即陷入岌岌可危的狀態,因為天文學家們發現了類星體中讓人傻眼的超光速現象!>天文學家熟悉恆星生涯過程中誕生的所有天體,比如行星、恆星以及白矮星、中子星以及恆星的集合星系等,但在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艾倫·桑德奇用5米口徑的光學望遠鏡在3C48天體中發現了奇怪的發射光譜,1963年荷蘭裔美國天文學家馬丁·施密特發現在3C273的光譜中具有與3C48類似的現象!
  • M87星系的黑洞噴射出超光速物質?科學家:是錯覺
    M87星系的黑洞噴射出超光速物質?科學家:是錯覺  Connor Feng • 2020-01-10 17:57:51 來源:前瞻網 E3968
  • 「比光速還快」!科學家捕捉到奇異星體發出的伽馬射線
    科學家發現,在我們星系中,存在一個不尋常的恆星系統,其中有一個微型類星體——黑洞,正從附近的一顆伴星上吞噬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它會噴出兩股強大的物質噴流,其中就包括了飛臨地球的高能光。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超大型陣列多年來一直在觀測這種噴流。最為人注目的是,在這些噴流中,一些物質團以比光速還快的表觀速度運動,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 首次從兩個碰撞合併的星系中,探測到相對論射流,速度接近光速!
    克萊姆森大學科學學院研究小組與國際天文學家的合作,首次明確探測到從兩個碰撞星系中出現的相對論射流,本質上,這是第一個照片證據,證明合併的星系可以產生帶電粒子射流,其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此外,科學家此前發現,這些噴流可以在橢圓形星系中找到,橢圓形星系可以由兩個螺旋星系合併而成。現在,首次有了一張明確的圖像,顯示了兩個較年輕螺旋形星系形成的噴流。
  • 科學家探測到接近光速13%的噴射,來自黑洞
    類星體「海嘯」以超過光速10%的速度在其宿主星系中攜帶著巨大的能量,最近美國航天局的哈勃太空望遠鏡提供了對13個類星體及其外流的觀測,但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莫納基亞的國際雙子座天文臺發現了一個更強大的來源,它現在位於「最具能量的類星體海嘯」名單的頂端。
  • 科學家觀測到遠古星系團「打群架」
    NASA 11月2日,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文章表明,一個由荷蘭萊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繪製出了9個巨大的星系團碰撞圖像,這些星系團的碰撞發生在70億年前。星系團是宇宙中最大的結構之一,它們可以由數千個星系組成,每個星系都有數十億顆恆星。
  • 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光速是我們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也是科學家們一直想要致力於人造飛船,探測器等多種飛行物想要達到並超越的速度,可實際上人類科技前進的百年時間以來,人類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速度突破,否則人類早就已經邁出了太陽系,自由的遨遊在銀河系之中了,又怎麼可能一直因為速度的限制,導致科學家早就已經篩選出了很多類地行星,但是卻沒有辦法到達這些星球上!那在未來多少年之後?
  • 光速的9倍!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有質量的物體無法接近光速,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信誓旦旦地說出了這句話。科學界也針對光速極限理論進行了多次討論,在保證相對論的正確時,光速極限理論確實是沒錯的,除非相對論錯了。如今人們製造出了粒子加速器,運用特殊的方法可以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想完全達到光速還不行。
  • 光速的9倍!科學家發現25億光年之外的神秘天體,打破了認知
    有質量的物體無法接近光速,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信誓旦旦地說出了這句話。科學界也針對光速極限理論進行了多次討論,在保證相對論的正確時,光速極限理論確實是沒錯的,除非相對論錯了。如今人們製造出了粒子加速器,運用特殊的方法可以將微觀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的程度,想完全達到光速還不行。
  • 科學家發現黑洞噴流神秘物質:接近光速66%
    ,但是探測黑洞並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當黑洞開始「進食」的時候就可以觀察到黑洞周圍的吸積盤結構,這些由被吸積天體物質形成的物質盤可以反映出黑洞的一些特徵,比如黑洞在吸積過程中可釋放X射線,科學家目前發現了黑洞釋放的神秘光束的組成奧秘,揭示了其中存在鎳和鐵的證據,表明黑洞並非奇異物質的天堂,「正常」物質在其中發揮了更大作用。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將這樣改變宇宙
    科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了一個「幽靈般」的亞原子粒子,一個困擾了科學家半個多世紀的宇宙之謎也許總算能就此解開。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該星系屬於「耀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