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海王星深色的光環是怎麼產生的?

2020-12-01 鵬楊科普

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的鵬楊科普,1989年在離開地球12年後,旅行者2號成為了第1艘造訪海王星的太空飛行器,那時人們對這顆行星所知甚少,科學家們只是預測了它的存在,並沒有實際觀測到它,當旅行者2號飛越的時候它拍攝下了海王星的首批照片,向人類展示了一個中央帶有巨大深色斑點的光滑藍色圓球,這個深色斑點之後發現是一場大風暴,科學家們猜測海王星的大風暴應該和木星的大紅斑類似,已經持續了超過350年,5年後哈勃望遠鏡再次觀測到了海王星,當科學家們收到畫面時他們驚訝的發現海王星上那個深色的斑點竟然完全消失了,在本期文章中我們就來了解這些巨大的風暴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還將了解木星的大紅斑,以及它為什麼可能在我們有生之年消失。

地球上有記錄持續時間最長的風暴是1994年的颱風「約翰」, 它前後持續了31天,持續風速的最高強度達到了每小時280公裡,路徑橫跨太平洋,行進距離超過13000公裡,儘管以地球的標準來看,這是一場巨大的風暴,但與海王星和木星持續數年甚至數百年的風暴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在地球上颶風起源於海上蒸發的暖溼水汽,這些水汽形成了密集的雲後,會釋放熱量到空氣中,在合適的條件下這就形成了一個低壓區,暖空氣上升冷空氣從底部被吸進去,由於地球在赤道附近的自轉線速度更大,流向低壓區的氣體開始偏移,推動颶風開始旋轉,颶風通常會在遇到陸地後開始消散,如果缺失了暖溼水汽的持續供給,也就無法讓它繼續保持旋轉。

與地球上的典型氣旋不同,木星的大紅斑是反氣旋,它在一個高壓區域周圍形成,大紅斑的動力來自於兩側的氣流,這兩股氣流使風暴不斷旋轉,但同時也阻止了它在行星上四處移動,地球上的風暴是由太陽的熱量驅動的,而木星上的風暴動力則來自於它自身高達27,700攝氏度的金屬氫內核散發的熱量,並且木星是氣態行星,它沒有所謂的海洋或者陸地這種屏障,上升的熱流和快速移動的雲讓大紅斑的邊緣風速可以高達每小時680公裡,海王星上的風暴形成於和木星類似的大氣深處的高壓區,在形成黑點之前的高壓區域,經常可以看到白色的甲烷雲,當海王星上的風暴逐漸成長為完全體時,邊緣風速可以達到每小時2100公裡,是全太陽系最劇烈的風。

與木星大紅斑不同的是海王星上的風暴可以滿星球的到處跑,也因為如此它會受到周圍強大的側風影響而消散,因此海王星上各地的風暴通常只能持續幾個月到幾年不等,由於從地球上更容易觀測到木星,我們對大紅斑的觀測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1665年天文學家卡西尼首次發現了木星大紅斑,從那以後人類一直在觀測它並見證它的演變,不過這些觀測表明這場象徵木星標誌的風暴可能快要結束了,當19世紀的人們觀察它的時候,大紅斑有4萬公裡長,14,000公裡高,那時它的大小能裝下2~3個地球,但是當旅行者1號在70年代末飛過的時候,它的大小已經縮小到幾乎原來的一半,哈勃望遠鏡最近的觀測顯示,該風暴目前正以每年1000公裡的速度縮小,這意味著到2030年它可能會完全消失。

除了在縮小以外,大紅斑的變化還包括主體看上去在被分解成更小的氣流,顏色也在變深,科學家們認為風暴正在接近木星的高層大氣,大紅斑的頂部會受到更多紫外線的照射,讓其中的化學物質發生變化使顏色變深,但是就像我們無法準確預測地球上的天氣一樣,這些巨大風暴的背後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就像當人類首次發現海王星的深色斑點時,科學家們以為它和木星的大紅斑一樣存在了幾個世紀,來自朱諾號的探測發現,大紅斑頂部的溫度超過1300攝氏度也比我們預料的要高,對於大紅斑而言,雖然說長期的觀測顯示它正在縮小,有人認為它會在不遠的將來甚至消失,但也有天文學家認為雖然它變小了,但實際上並沒有變弱,我們看到的變化只不過是木星正常的天氣而已,畢竟我們對它的觀測才幾百年,這個時間跨度或許對它來說只是滄海一粟,我們有生之年依然會看到它在遠方一直凝視著太陽系,感謝大家的收看,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鵬楊科普。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內除了土星,還有哪些行星有光環?原來地球也有自己的光環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認為只有土星才有光環圍繞。9個細環圍繞,到1986年,又發現了天王星的第十個環,這樣算下來天王星一共有10個環圍繞。1979年3月,木星那個暗淡但仍然可以觀測到的光環也被發現,它是由一個比較明亮的窄環和一個扁環形的暈環組成的。1989年,當「旅行者2號」宇宙探測器飛近海王星時,發現海王星居然也有5條圍繞著它的環,有的環是完整的,有的則是環的一部分,既環孤。
  • 這隻海王星風暴拒絕領盒飯,並開始了自由發揮
    小的風暴很有可能是由大風暴突然轉向時分裂產生的。Credit: NASA, ESA, STScI, M.H. Wong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和L.A. Sromovsky , P.M.Fry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海王星上的一個深色的風暴突然轉向,從死神的魔爪中逃脫了出來,這讓天文學家們十分困惑。NASA的哈勃太空望遠鏡在2018年首次發現了這個渦旋。一年後,這個風暴沿著幾個「前輩」的路徑,開始向著海王星的赤道南移。
  • 九大行星:海王星
    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產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
  • 太陽系中的海王星,為什麼它周圍的環呈短弧狀?
    海王星半徑大約為15299.4英裡,是四個地球的寬度。在海王星上一天大約需要16個小時,這是也海王星自轉一周的時間。海王星圍繞太陽運行一周即海王星時間為一年的大約需要165個地球年,大約為60190個地球日。有時,海王星甚至比矮行星冥王星離太陽更遠。冥王星高度偏心的橢圓形軌道每248個地球年將其帶入海王星軌道20年。
  • 海王星與個人主星相位系列:海王星與金星,止於至善或寧缺毋濫
    Neptune(海王星):希臘神話的海神,擁有熾熱內核的冰巨星。聊過了「日海相位、月海相位、水海相位」,第四期說說「金海相位出生盤裡金星和海王星呈關鍵相位(0度合相、180度衝相、90度刑相、120度拱相、60度半拱相等),海王星的渲染力,會聯結個人魅力、人際表達、關係連結能力、以及情感偏好……等等。
  • 小行星有光環,還不止一條
    女凱龍星周邊的兩條光環。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在小行星周圍發現光環。圖為藝術想像畫。圖片來源:ESO/L. Calçada/M. Kornmesser/Nick Risinger (skysurvey.org)光環,是一種很難發現的現象。
  • 土星和木星都有光環相伴,它們是如何形成的?為何地球只有衛星?
    在我們有能力飛出地球之後,見識了太陽系內的8大行星,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驚奇的發現,每顆星球的環境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星球擁有著美麗的光環,而有些星球只有衛星陪伴,為什麼會形成這種差距呢?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當中,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都有著美麗的光環陪伴,而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都是沒有光環的,只有衛星。那麼陪伴在這些星球周圍的光環到底是什麼呢?
  • 美國科學家宣布:火星曾經擁有一個巨大的光環!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有光環。目前研究上所有較小的巖石行星都沒有光環,但它們中的一些行星過去可能有光環嗎?2020年6月2日,來自SETI研究所和普渡大學的科學家公布了研究結果,表明火星在幾十億年前也曾擁有自己璀璨的光環。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為什麼火星上最小的衛星——火衛二的軌道異常傾斜的問題。
  • 土星是宇宙中最美的星球,這個星球的光環可甩土星幾條街
    土星是宇宙中最美的星球,這個星球的光環可甩土星幾條街。眾所周知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各有其特色,光環並非我們熟知土星獨有,另外三顆行星其表面也有一個光環分別是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但是遺憾的是它們的光環都有點暗淡。唯獨土星的光環相比其它3顆來說美麗很多,就在土星稱霸武林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一個長相與土星一樣的行星。
  • 天王星:「海王星你怎麼這麼熱?」,海王星:「不,是你太冷了。」
    Del Genio說:「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遠,溫度會越來越低,所以木星是氣態巨行星中最溫暖的,其次是土星,然後是海王星,天王星是最冷的。然而,這種不尋常的結果與天王星沒有明顯的內部熱源有關。」 海王星擁有一種將自身加熱到與天王星溫度相近的方法,而天王星除了來自太陽的熱量外無法產生任何額外的熱量。什麼是內部熱源?
  • 神秘的海王星到底有多可怕?
    接近地球大小的那些被稱為「超級地球」,而那些更接近海王星大小的是「迷你海王星」。像地球一樣,海王星有一個巖石的核心,但它有一個更厚的大氣層,生命無法在上面生存。天文學家仍在試圖弄清楚行星要在什麼位置才能變得這麼大,它為什麼在該地區吸收大量天然氣,使生命難以生存。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了晝夜的交替變化和四季變化更是給地球增添了無盡的神奇地球自轉5.土星:光環環繞土星是太陽系中衛星數目最多的行星,因為它橘色的表面上漂浮著明暗相間的彩雲,再配以赤道面上那發出柔和光輝的光環,所以遠遠望去就像一位戴著一頂大簷帽的女郎
  • 不尋常的天體,軌道交叉,冥王星為何不會與海王星相撞?
    寒冷、黑暗、冰凍,這些詞語描繪了冥王星,一顆在太陽系邊緣圍繞太陽運行的小型天體。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7億英裡(59億千米)。這個距離如此遙遠,以至於冥王星接收到來自太陽的光與熱量是地球接收到的千分之一。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產生了晝夜的交替變化和四季變化更是給地球增添了無盡的神奇5.土星:光環環繞土星是太陽系中衛星數目最多的行星,因為它橘色的表面上漂浮著明暗相間的彩雲,再配以赤道面上那發出柔和光輝的光環,所以遠遠望去就像一位戴著一頂大簷帽的女郎。
  • 海王星的兩顆衛星在軌道上繞著舞蹈
    簡介:海王星的兩顆衛星泰拉薩和奈德於1989年被旅行者2號發現,新研究發現他們被鎖定在一個特別的軌道共振,距離很近並圍繞彼此互相旋轉。研究人員推測奈德在與海王星另一內層衛星相互作用下進入傾斜軌道,故而產生如此異狀。
  • 今晚海王星衝日,小夥伴們別錯過哦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質量第三大、體積第四大的行星,它的半徑是地球的3.9倍。由於距離太陽約30個天文單位,其視星等只有7.8等,我們在地球上無法直接用肉眼觀測到海王星。雖然是太陽系的重要成員之一,但在一個多世紀前,人們觀測和計算出這樣一顆行星的軌道是非常困難的。1846年,法國的勒維耶和英國的亞當斯分別通過天王星的運動計算出了另一顆行星的軌道。
  • 新發現,妊神星也有一個光環
    新發現,位於遙遠柯伊伯帶的矮行星妊神星(Haumea)也有一個光環,這是海王星軌道外首個發現帶有星環的天體。
  • 地球也有「光環」了!但這個光環比不上土星的光環,它是醜陋的
    從地球的視角去觀察土星,其行星環就像是天使的光環一般套在它的「腰間」,但如果再靠近土星觀察,你就會發現美麗的行星環其實是各種碎石塊、宇宙塵埃組成的。根據研究發現,這些碎片可能源自於早期太陽系內某些行星的分解。除了土星之外,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然而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行星環似乎並非氣態巨行星的標配,地球作為一顆巖質行星也開始形成自己的「行星環」,只不過這個行星環是人類賜予的。
  • 地球也有「光環」了!但這個光環比不上土星的光環,它是醜陋的
    從地球的視角去觀察土星,其行星環就像是天使的光環一般套在它的「腰間」,但如果再靠近土星觀察,你就會發現美麗的行星環其實是各種碎石塊、宇宙塵埃組成的。根據研究發現,這些碎片可能源自於早期太陽系內某些行星的分解。除了土星之外,木星、海王星和天王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環。然而近些年來科學家們發現,行星環似乎並非氣態巨行星的標配,地球作為一顆巖質行星也開始形成自己的「行星環」,只不過這個行星環是人類賜予的。
  • 為什麼「妊神星」也有光環?表面溫度達零下223攝氏度!
    橢圓形形狀類似於橄欖球或美式足球中使用的球,它有兩個衛星和一個光環。由於它的光環,妊神星是一組太陽系天體中的一員,這些天體包括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木星,以及在木星和海王星之間軌道運行的行星charklo(女凱龍星)和Chiron(喀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