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尋常的天體,軌道交叉,冥王星為何不會與海王星相撞?

2020-12-08 騰訊網

寒冷、黑暗、冰凍,這些詞語描繪了冥王星,一顆在太陽系邊緣圍繞太陽運行的小型天體。冥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37億英裡(59億千米)。這個距離如此遙遠,以至於冥王星接收到來自太陽的光與熱量是地球接收到的千分之一。

圖解: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照片,攝於2015年7月

冥王星的結構

冥王星曾經在傳統上被稱為行星,但是很多天文學家對此表示懷疑。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宣布冥王星不滿足真正行星的定義。根據IAU的定義,一顆真正的行星必須繞恆星運行;它必須有足夠的質量,使其能靠自身的重力將其塑造成一個球體;而且它的質量必須足夠大到能夠清除其周圍所有其他明顯的天體。

冥王星不符合最後一項要求。冥王星只是它附近區域眾多天體中的一個,這個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決定將冥王星降為矮行星。這顆矮行星的質量足以把它自己塑造成一個球體。然而,它的質量不足以主宰它周圍的其他天體——將它們吸引為自己的物質或者將它們撞走。除了太陽以外,它也不能被認為是其他天體的衛星。2008年,冥王星成為第一顆被稱為類冥矮行星的矮行星。

圖解:冥王星的結構 NASA供圖

不尋常的天體

在冥王星248年的公轉周期中,它與太陽的距離從約28億英裡(44億千米)到遠至46億英裡(74億千米)。所有繞太陽運行的天體都是橢圓(橢圓形的)軌道。但是冥王星的軌道比其他任何一個靠近太陽的行星都要更為「橢」。在它的遠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遠的軌道點上,冥王星的軌道遠超海王星——太陽的第八顆行星。但在它的近日點,即天體離太陽最近的軌道點,冥王星又比海王星離太陽更近。

冥王星另一個奇特之點在於它的軌道面,相比於從火星到海王星的所有行星的軌道傾斜來說。這些天體的軌道面彼此之間只有輕微的傾斜,但是冥王星的傾斜角度達到17度。

圖解:冥王星的軌道(紫色)NASA供圖

多年來,由於冥王星離我們太遠了,即使是最大的望遠鏡也無法揭示它的更多細節。然而,一些天文學家通過不時地測量了它的位置和亮度,他們了解到,冥王星繞其軸旋轉一周需要六天多一點的時間。這一事實是通過觀察從地球上可見冥王星亮度的微小變化來確定的。

在更詳細的研究成為可能之後,人們發現冥王星是由巖石和冰組成的。還觀察到冥王星有一層薄薄的甲烷大氣層。然而,冥王星可能只有一個間隙性的大氣層。1989年,冥王星到達其近日點。它足夠暖和,以至於星球上的甲烷處於氣態。然而,隨著冥王星遠離太陽,它將變得更冷。到2020年,冥王星將非常寒冷,以至於其大氣中的所有甲烷都將凍結,並在其表面形成一層甲烷冰。在它圍繞日運行248年的公轉周期中,冥王星擁有大氣層的時間可能只有60年左右。

圖解:不同角度拍攝到的冥王星最清晰照片的拼接圖

冥王星衛星的發現

天文學家已經發現冥王星有五個已知的衛星。其中最大的冥衛一卡戎,相對於冥王星來說有點太大了。它的直徑有746英裡(1200公裡),是冥王星直徑的一半以上。此外,卡戎距離冥王星只有12200英裡(19640公裡)。在太陽系中,沒有其它任何一個衛星相對於它所繞行的天體有這麼大,也沒有其它任何一個衛星離它所繞行的天體這麼近。

圖解:冥王星的衛星 NASA, ESA, JHU/APL, SwRI & HST冥王星伴星搜索團隊供圖

冥王星比卡戎更亮,它的南北兩極都有明亮的區域。從太陽照射到冥王星的光有百分之五十反射回太空。冥王星的表面有很大的亮斑和暗斑。卡戎的表面只反射出照射到它的光的40%左右。

冥王星的起源

當天文學家比較海王星和冥王星的軌道周期(天體繞太陽運行的時間)時,他們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海王星繞行太陽一周需要165個地球年,冥王星需要247.7個地球年。這其中奇怪的是,海王星的三個軌道周期幾乎等於冥王星的兩個軌道周期。天文學家稱這類天體被軌道共振鎖定,即一個天體的軌道周期幾乎是另一個質量較大的天體軌道周期的一個精確分數。這種情況下,它們的軌道共振就是3:2。

軌道共振導致大天體對小天體的一系列引力作用。這意味著如果冥王星減速一點,海王星的引力會使它再次加速。如果冥王星加速,海王星的引力則會使它減速。冥王星和海王星軌道共振的結果是這兩個天體永遠不會碰撞。

圖解:冥王星與海王星(軌道共振)NASA供圖

軌道共振也有助於解釋冥王星是什麼以及它為什麼存在。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可能是太陽系早期行星形成時唯一的倖存者。當太陽從一大團星際氣體中凝聚而成時,剩下的物質形成了一個圍繞太陽旋轉的薄圓盤。這個圓盤中由微小巖石和冰顆粒組成的固體物質聚集在一起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數百萬年來,這些不斷增長的物質團變成了行星。

圖解:從極面看冥王星軌道。此視角顯示冥王星的軌道(紅色)比海王星軌道(藍色)離心率更高、冥王星有時比海王星更靠近太陽。深色部分表示該段軌道穿過黃道面進入黃道下方。

天文學家認為,在這段時期裡,在木星和土星之外的太空中形成了數千個類似冥王星大小和形狀的冰體。當這些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時,它們互相碰撞,形成了天王星和海王星。最終,除了冥王星本身以外,所有類似冥王星的天體都消失了。為什麼冥王星從來沒有與海王星相撞,即使它的軌道使它靠近這個更大的天體?答案可能在於兩個天體之間這3:2的軌道共振。即使它們的軌道交叉,海王星和冥王星也不會同時通過交叉點。因此,冥王星是千分之一逃脫海王星引力的天體。

圖解:地球、月球、冥王星(左下)的比較。冥王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6%

天文學家們渴望了解更多關於冥王星的信息。如果他們關於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數千個類似冥王星的天體形成的這個假設是正確的,那麼冥王星可能有助於揭示早期太陽系的本質。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thetimenow- Andrew Ho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衛星為何不會相撞 海王星的這對小夥伴作了個示範
    衛星為何不會相撞 海王星的這對小夥伴作了個示範  天聞頻道  隨著宇宙探測技術日益發展,人們在行星周圍發現的衛星越來越多。  截至2019年10月7日,人們發現土星伴有82顆衛星,成為太陽系中衛星最多的行星,反超之前穩坐第一寶座、擁有79顆衛星的木星。
  • 被天文學家除名的冥王星,未來會重回「九大行星」嗎?
    已經清空了自身運行軌道附近的其他天體。就冥王星而言,前兩個條件它都能滿足,唯獨第三條標準沒能達到,正如下圖所示,冥王星與海王星的運行軌道產生了交叉(藍色為冥王星軌道,粉色為海王星軌道)。存在交叉就意味著冥王星的軌道上還存在其他天體,它沒有清空自己的軌道。
  • 海王星,奇妙的外太陽系天體,自轉、公轉、軌道共振都別具一格
    圖解:展示太陽系星體間的間距,六個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之間的不同尋常的近距離,以及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 在這些間隔區域,物體對於海王星擁有一個1:2,2:3或3:4的共振比,意味著每當海王星完成兩次公轉時,這些天體會完成一次公轉,或當海王星完成三次公轉的時候,它們會完成兩次,依此類推。由於冥王星是其中最大的星體,超過兩百個已知存在的位於2:3共振比地帶的小行星被成為冥族小行星。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的軌道,並在同年9月,他發現了海王星。可怕源於未知,源於不尋常,冥王星的「可怕」之處正是它所展現出來的與一般的行星不同的部分。而且,從極面上看冥王星的軌道是穿過了海王星的軌道的,但是它們兩個並不會相撞,因為它們並沒有交點。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被踢出行星行列,可一點也不冤!
    人們之所以認為海王星存在是因為天文學家發現有行星影響著天王星的軌道,這種影響在天文學上又叫做攝動。 19世紀末,天文學家在對海王星進行了大量觀測後發現又有其他行星攝動著海王星的軌道,他們把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稱為「X行星」。
  • 改變海王星外側天體運行軌道
    今年6月,「外太陽系起源勘測」發布了2013-2017年之間對8個太空區域進行勘測的結果,發現存在著800多顆海王星外側天體。但是科學家識別了8顆海王星外側天體之後,發現這對於測試太陽系第九行星十分有用,研究人員發現沒有緊密聚集的證據。目前,一些專家認為,未發現海王星外側天體緊密聚集可能是由於觀測數據偏差造成的。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太陽系第九行星。
  • 冥王星為啥被請出行星行列?還有個歷史原因:或曾是海王星衛星
    這裡就必須得說一下行星的定義了,行星通常的定義是指自身不發光,內部沒有核聚變反應,且環繞著恆星的天體。2006年8月24日,有世界多國天文學界科學家參加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繞恆星運行);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球形);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獨立的軌道)。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九大行星?專家:並非是因為它和名字一樣可怕
    在19世紀40年代,天文學家奧本·勒維耶發現天王星的運行軌道可能受到了來自海王星之外的影響,於是奧本·勒維耶就推測海王星的運行軌道可能受到一顆尚未被發現行星的影響,當時天文學家將這顆天體命名為X天體。通俗的來講也就是太陽系的其他八大行星都在一個面上圍繞著太陽公轉,唯獨冥王星不走尋常路與太陽系的「標準運轉平面」相差了17度。除了軌道平面與黃道平面差相差較大之外,冥王星的運轉軌道的橢球曲率半徑也比較大。冥王星的近日點與遠日點相差將近29.5億公裡。
  • 六顆外海王星天體被幹擾,質量大於5個地球
    90377天體的出現是個開始大部分科學發現是先有猜想,然後通過理論、觀測進行證明,這也是人類思維特有的智慧和思維方式,換句話說,如果你連猜想都不會,那麼就和動物沒啥區別了。在長達上百年的猜想中,2003年科學家終於發現了傳說中的外海王星天體,編號90377的天體。
  • 原太陽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現在怎麼樣了?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的地八大行星(也就是說它倆距離很近),冥王星與海王星的共同運動比為3:2,也就是說冥王星的公轉周期是海王星的1.5倍,且它(冥王星)的運動軌道交角也遠離其他行星(即冥王星的運動軌道不是與其他太陽系行星處於同一個平行平面的,如果在同一個平面上看的話會有交叉的部分,但這些交叉的地方卻不會影響這兩個星球的正常運動,即不會相撞)。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以後會不會發現太陽系新的行星?
    (流體靜力平衡形態)最後,自身運行軌道上不存在其他比自己大的天體。而觀察冥王星,這三點中有兩點不符合。當初發現冥王星時人們都認為它比地球還要大,但實際上,這顆天體只是月球大小的六分之一。而且,後來在它所處的柯伊伯帶上,發現了一個質量比它還要大的鬩神星。二是它的公轉軌道十分不規範。它類似彗星一樣離太陽時遠時近,最近時只有48億公裡,而最遠時則達到73億公裡。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它哪也沒去,還在天上,用天文專家的定義,可以形象地說,它變「矮」了,沒有資格同其他八大行星並稱了。欲知詳情,本期解讀。
  • 冥王星的軌道。冥王星的一年有多長?
    在1930年被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冥王星曾經被認為是第九顆也是最遠的太陽系行星。然而,根據在2006年第二十六屆國際天文聯合會的大會採取的正式定義中,冥王星不再是太陽系第九顆行星,並且被稱為矮行星,「類冥矮行星」,外海王星天體(TNO)以及克卜勒帶對象(KBO)。儘管名稱有了變化,冥王星依舊是最具吸引天文學家的天體之一。
  • 冥王星為何被九大行星除名?科學家:它是「合租」的
    冥王星質量在太陽系中排行老九,體積排行老十,看似進入前十的選手,實際上連月球都可以秒了它,體積只有月的1/3,質量更是只有1/6,並且它不走尋常路,軌道傾斜角較高,就是下面最右下角打狼的那個。19世法國天文學家奧本·勒維耶發現天王星不按萬有引力的規矩運動(攝動),於是就猜天王星外面應該還有個行星「拽」著它,並且推測出海王星的軌道位置,結果望遠鏡一瞄還真有,起名海王星。不過,天文學家發現這個海王星也不老實,而且它不足以帶著天王星跑偏,也就是說還有其他行星攝動天王星軌道。
  • 將替代冥王星成為第九大行星?科學家發現遙遠天體奇怪軌道!
    曾經,冥王星,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個「張冠李戴」的冤案直到2006年才平反,冥王星頂著「第九大行星」的帽子「維諾」前行的道路暫時止步,是的,冥王星是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顆矮行星,2005年發現的鬩神星質量竟比冥王星質量多出四分之一,於是,眾多挑戰第九大行星的天體紛紛「出世」,但是矮行星到行星的進化並不是一蹴而就
  • 海王星的軌道海王星一年有多長
    這是我們的軌道周期,旋轉周期和軸向傾斜的產物。當涉及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時,情況也是如此。考慮海王星。作為距離太陽最遠的八個行星,海王星的軌道極寬,軌道速度相對較慢。因此,海王星上的一年很長,持續相當於近165個地球年。結合其極端的軸向傾斜,這也意味著海王星經歷了一些相當極端的季節性變化。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行星行列,而同為小質量天體的水星卻不會?
    眾所周知,太陽系原本是擁有九大行星的,而在2006年的時候,本作為銀河系第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卻被IAU(國際天文聯合會)請出了行星行列。為什麼冥王星會被請出行星行列呢?為什麼與冥王星同為小質量天體的水星卻不會被IAU請出行星行列呢?
  •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X行星」
    冥王星的發現1930年,「克萊德· 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人們一度認為找到了「羅威爾所預言的x行星」,但冥王星並不是巨行星,實際上批它現在連行星都不是了,它只是眾多的柯伊伯帶天體的一員。「極端外海王星天體-塞德娜」2003年,「塞德娜-天體」被發現,它是一顆直徑1000公裡大小的小行星,它被發現時是太陽系中距離地球最遠的天然天體,「塞德娜」的近日點約為76個天文單位,遠日點估計為937個天文單位,公轉周期約為11,400年,偏心率如此大的橢圓軌道小行星,以往從未在太陽系中發現過,人們疑惑於這種奇特軌道的形成原因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如今一說起pluto,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那顆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pluto)。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為何會被冠以死神之名?為什麼最後被拉下神壇?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奇葩的冥王星冥王星有很多奇葩之處,在行星班裡完全是「非主流」。曾經有科學家猜測冥王星可能是外界的流浪星被太陽俘獲。雖然最後這樣的猜測被否決,但足以說明它是個另類。
  • 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外新天體,或證明太陽系新行星Planet X存在
    最近,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 Scott Sheppard、北亞利桑那大學的 Chad Trujillo 和夏威夷大學的 David tholo 在冥王星以外的遙遠空間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又一次界定了太陽系邊沿。而這顆新天體的的存在,或能證明在冥王星外還存在一個更大的行星 Planet X,這顆行星甚至比地球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