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冥王星外新天體,或證明太陽系新行星Planet X存在

2020-12-04 DeepTech深科技

最近,來自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 Scott Sheppard、北亞利桑那大學的 Chad Trujillo 和夏威夷大學的 David tholo 在冥王星以外的遙遠空間發現了一個新的天體,又一次界定了太陽系邊沿。而這顆新天體的的存在,或能證明在冥王星外還存在一個更大的行星 Planet X,這顆行星甚至比地球還大。

這個新發現的天體名為 2015 TG387,10 月 2 日由國際天文學會的小行星中心對外公開,同時該矮行星的細節和相關研究收錄在一篇發表於 Astronomical Journal 的論文中。

研究發現 2015 TG387 時,該小行星距離太陽約 80 天文單位 (AU)。1 個 AU 相當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而同一度量衡下,冥王星大約只有 34 個天文單位。也就是說,2015 TG387 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大約是冥王星相距太陽距離的 2.5 倍。

圖 | 2015 TG387、2012 VP113、Sedna 與其他幾個太陽系天體的軌道對比圖。2015 TG387 擁有最長的軌道半長軸比,最遠端可達到 2300 AU。(來源: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新發現的星體目前正在一個細長軌道上運行,遠離太陽。我們通常把行星軌道上距離太陽最近的一點稱為近日點,這個新天體的近日點超過 65 天文單位(AU),只有 2012 VP113 和 Sedna 擁有比 2015 TG387 更遠的近日點,二者近日點分別為 80AU 和 76 AU。雖然 2015 TG387 擁有已知第三遠的近日點,但它的軌道半長軸比 2012 VP113 和 Sedna 大得多,這意味著三者中唯有它可以到達非常遠離太陽的地方,它的最遠端一直延伸至 2300 AU,2015 TG387 是少數已為人知的始終遠離太陽系大行星 (如海王星和木星) 的天體之一。

圖 | 2015 TG387 與太陽系已知行星進行比較。二者可被觀測的距離分別為 65 天文單位和 10 天文單位,一個天文單位長度為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來源: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這些所謂的內奧爾特雲天體,如 2015 TG387、2012 VP113 和 Sedna,是從太陽系大部分已知物質中分離出來的,這實在太有趣了。」Sheppard 說道,「我們可以將它們當作探測器,去了解太陽系邊緣發生了什麼。」

2012 VP113 的軌道近日點最遙遠,這個小天體也是由 Sheppard 和 Trujillo 在 2014 年發現並公開的。2012 VP113 的發現使得 Sheppard 和 Trujillo 注意到,幾個極遠太陽系星體的軌道具有相似性,由此,他們提出,太陽系中存在一個未知行星 Planet X,這個行星體積是地球幾倍大小,它的軌道距離太陽足有上百天文單位,遠超冥王星。

「我們認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會有成千上萬個像 2015 TG387 這樣的小天體,但距離過遠使得找到它們非常困難。」Tholen 說道,「目前,我們只能在 2015 TG387 最接近太陽的時候探測到它,99% 的運行軌跡由於信號太過微弱而不可被觀測。

這顆天體的發現,是該團隊尋找未知矮行星和 Planet X 項目的一部分,這個進行中的項目是迄今為止對遠太陽系天體進行的規模最大、最深入的調查。

圖 | 藝術家對 Planet X 的構想,這個傳說中的行星可能會影響如 2015 TG387 這樣的太陽系外小天體的運行軌道(來源:卡內基科學研究所)

「這些遙遠的天體能夠引領我們追蹤到 Planet X。我們找到的小星體越多,越有助於更好地理解外太陽系和那顆傳說中的 Planet X,Planet X 可能支配著小天體們的運行軌道。一旦發現這顆行星,我們對太陽系演變的知識體系將被重新定義。」Sheppard 補充道。

該團隊花了幾年的時間觀察才捕捉到 2015 TG387 的完整軌道,因為它的移動速度非常慢,軌道周期很長。2015 年 10 月,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的日本斯巴魯 8 米望遠鏡首次觀測到 2015 TG387。之後,經過四年時間,智利卡內基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的麥哲倫望遠鏡和亞利桑那州的探索頻道望遠鏡的後續觀測一同確定了 2015 TG387 的軌道。

2015 TG387 有可能是個矮行星,因為它的直徑接近 300 公裡。空間中,2015 TG387 到達近日點的位置與 2012 VP113、Sedna 以及大多數已知距離極遠的海王星外天體相似,這或能表明是某種天體的存在將它們推入類似的軌道。

Trujillo 和俄克拉何馬大學的 Nathan Kaib 假設了不同的 PlanetX 軌道,並用計算機模擬了這些軌道對 2015 TG387 的運行軌道產生的影響。這些模擬包含一個具有超級地球質量的行星模型,它在一個幾百天文單位(AU) 的細長軌道上運行,該模型由加州理工學院的 Konstantin Batygin 和 Michael Brown 在 2016 年提出。大量模擬結果顯示,2015 TG387 的軌道不僅為太陽系所影響,同時又被 Planet X 的引力支配,這使得體型較小的 2015 TG387 能夠保持和大行星的距離。這種引力支配解釋了為什麼遠太陽系天體都具有相似的軌道。這些軌道使它們始終其他行星,與之同理,冥王星與海王星即使軌道交叉也不會互相靠近。

「有趣的是,Planet X 對 2015 TG387 與其他遠太陽系天體的影響是一樣的,這些模擬結果並不能證明太陽系中還有另一個大行星的存在,但這一發現也可能成為外面可以有更大行星存在的證據。」Trujillo 總結道。

相關焦點

  • NASA專家發現,第九行星存在太陽系邊緣,質量比冥王星重5000倍
    在1930年,羅威爾天文臺新招聘的觀測助理克萊德·湯博,在寒冷的亞利桑那州高原上,經過了8個月艱苦的巡天式觀測和仔細對比後,第一次發現了冥王星。美國人對此充滿自豪,並親切地稱冥王星為「美國行星」。至此,人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認為,太陽系存在著九大行星。然而在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給行星下了新的定義。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行星行列?以後會不會發現太陽系新的行星?
    書籍裡告訴我,其實太陽系原來存在第九顆行星的,它叫冥王星。冥王星是1930年被發現的,但是在它被發現的76年後,天文學界便將它踢出了行星行列,將它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又回到了八顆行星的時代。對新行星的發現從未停止冥王星發現以後,天文學家又陸續發現了幾個與冥王星類似的天體如鬩神星、喀戎等。
  • 冥王星被逐出行星家族(組圖)
    太陽系誕生三大族群  根據新定義,太陽系的行星(planet)將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們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發現的,數量不會再改變。  而像冥王星這樣,與行星同樣具有足夠質量、呈圓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軌道附近其他物體、且不是一顆衛星的天體則被稱為矮行星(dwarf planet)。
  • 冥王星的發現,讓我們開始重新思考太陽系
    尋找行星冥王星的出現源於對太陽系行星的搜索。18世紀,隨著天文學的發展,望遠鏡變得越來越強大,天文學家利用望遠鏡尋找到了很多行星。1781年3月,威廉·赫歇爾爵士第一次觀測到了天王星,起初天文學家認為它是一顆恆星或彗星。這成為了後續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新特徵的一部分。
  • 極端外海王星天體「X行星」
    冥王星的發現1930年,「克萊德· 湯博」發現了冥王星,人們一度認為找到了「羅威爾所預言的x行星」,但冥王星並不是巨行星,實際上批它現在連行星都不是了,它只是眾多的柯伊伯帶天體的一員。旅行者2號證-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不規則性並不存在20世紀80年代旅行者2號首次飛掠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精確測量了它們的軌道數據和質量之後,發現羅威爾觀測到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軌道不規則性並不存在,這只是由於之前人們對海王星的質量估計過高造成的,儘管「x行星」存在的推論被推翻,但天文學家們並沒有放棄尋找「x行星」。
  • 神秘的「X」行星,徘徊在太陽系外圍,第九大行星是否存在?
    人類對行星的認知其實也在不斷完善,一開始像冥王星這樣的星球,也被科學家認定為行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發現冥王星和其他的八顆行星並不一樣,並且和冥王星類似的小型星體,在太陽系的外圍並不罕見,總不能每發現一個類似的小形體,就把它歸納進入太陽系的行星中。
  • 「海外天體」塞德娜:有望接替冥王星,成為太陽系第9行星
    在2005年的時候,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投票將冥王星「開除」出了九大行星,自此太陽系中,能夠被稱為行星的天體,就只有八個了。可是部分天文學家仍然對此非常介懷,要麼想要恢復冥王星的「身份」——不過隨著鬩神星的發現,冥王星也徹底沒什麼希望重回行星的隊列了。
  • 太陽系中發現多顆軌道異常天體,太陽系的第九行星真的存在?
    自從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科學家就想在太陽系找到第九行星。很多人對於太陽系的結構很模糊,太陽系可以分為三層,一部分是內太陽系,主要包含行星和小行星;另一部分是外太陽系,有些天體就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繞太陽公園,它們構成了柯伊伯帶,其他一些天體距離太陽更遠,軌道平面也更為傾斜,它們構成了所謂的離散盤。而在離散盤以外,還存在一大群小天體,構成了奧爾特雲,最遠可以延伸到大約10萬億公裡以外,有將近1光年之遙!
  • 為什麼冥王星被踢出了太陽系大行星的行列?
    大叔記得自己在讀書的時候學習相關天文知識的時候,太陽系還有9大行星。從靠近太陽的距離來算,由近到遠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但是最近和小侄子討論之際,他告訴我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我不禁疑惑得滿臉問號:究竟是誰掉了隊?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本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突然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引起了天文愛好者的質疑,近日,冥王星上發現有不明生物出現,本以為冥王星有望恢復行星身份,但卻有消息稱替代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天文行星)於1930年2月18日由克萊德·湯博根據美國天文學家洛韋爾的計算發現。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因為質量不足被降格為矮行星。
  • 太陽系或存在第9顆行星,質量是地球10倍,天文學家推測來自系外
    我們都知道,原來太陽系中第9顆行星——冥王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於1930年發現的,當時發現這顆冥王星時,美國人為此感到十分的自豪。然而在2008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上,天文學家們對行星下了新的定義,按照新的定義,冥王星就不再屬於行星行列,因此,冥王星被降級為了矮行星,從此,太陽系也由擁有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多年來,天文學家們一直在爭論冥王星之外是否存在難以琢磨的太陽系第9顆行星。但最近的一些新研究可能能夠證明這一神秘的「第9顆行星」是真實存在的。
  • "冥王星殺手"邁克·布朗,發現太陽系新任第九行星?
    那時想不通,後來我才知道在2006年的時候,天文學家們通過投票的形式把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給踢出了行星系列。自那以後太陽系就只有八大行星了。這都是因為一個名為邁克·布朗的天文學家,他發現了柯伊伯帶天體。按照行星的定義,一個天體必須掃清了其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才夠格被稱為行星。而柯伊伯帶天體的出現,直接導致了冥王星從行星被貶成了矮行星。這一結果也成就了邁克·布朗&34;的稱號。雖然冥王星被貶,但太陽系或許依然是九大行星。
  • 冥王星出局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尷尬  是一個歷史的錯誤  當1930年,人們發現冥王星的時候,沒想到日後可能會成為一個天文學界的尷尬,也從未想過,因為它,世界各國的天文學家會聚首布拉格,進行行星定義的大表決。冥王星由於發現之初,被誤認為質量比地球大數倍,於是順利成為太陽系行星家族的第九位成員。
  • 冥王星退出太陽系行星家族(組圖)
    原九大行星除冥王星外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個行星依然被稱為「行星」;在20世紀之後陸續發現的冥王星、穀神星、齊娜星被稱為「矮行星」。  冥王星是不是大行星,幾十年來天文學界一直存有爭論,由於冥王星比地球甚至比最小的太陽系行星———水星都小很多,且旋轉軌道為不規則的鴨蛋形「過山車」狀,和其餘八大行星近似圓軌道不一樣,更多專家傾向於認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樣。  這次決議把彗星等不滿足行星、矮行星定義的天體,暫時被稱為「太陽系小天體」,包括絕大多數的太陽系小行星、絕大多數的海外天體其他小天體。
  • 行星X存在的強有力證據,科學家新發現距冥王星數十億公裡的天體
    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本周二宣布,已經發現了距離冥王星數十億公裡的遙遠天體。它被正式命名為2015 TG387,暱稱為「地精」。科學家認為它為X行星的存在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證據,也讓科學家距離發現神秘的行星X更近一步。
  • 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新成員,矮行星又要再添一員?
    據外媒報導,在冥王星軌道外圍,天文學家發現了太陽系的一名新成員。這顆隱藏在太陽系深處的天體很可能成為矮行星行列的一員。
  • 神秘的X行星 Planet X,真的存在嗎?
    傳聞在太陽系黑暗的深處潛藏著X行星,它是一顆如火星甚至地球這麼大的冰冷行星。        自從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X行星將會是太陽系最重要的「擴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行星設立了三條標準:圍繞太陽轉動、在自引力下呈近似球形並且質量足夠大能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並由此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的「失利」源於第三條。
  • 太陽系中是否存在第九行星?看看我們的新發現
    太陽系的傳統假想圖 (圖片來源: Christos Georghiou / Fotolia)2006年8月,天文學家投票將我們太陽系中最小、距離最遠的行星冥王星降級,稱它不應再被視為行星。好幾代人突然不得不重新調整他們對太陽系的理解;太陽系現在只剩下8顆行星,而不是9顆。然而,在2016年初,人們發現情況變得更加複雜:當時科學家提出,一顆我們從未見過的巨大第9行星可能正圍繞著太陽運行。集中精力研究第九行星的存在一直以來十分困難,這使得我們中那些仍然悼念冥王星(曾經的第九行星)離去的人感到十分迷惑。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冥王星是一顆呈紅白色的天體,它是太陽系內最神秘的一顆天體,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數十億公裡,數十億年來一直隱藏在柯伊伯帶的世界內,以至於科學家很難發現冥王星的存在。現如今人類可以了解冥王星,歸功於由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新視野探測器,現在流傳的冥王星的照片,大多都是由新視野後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