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矮行星異常軌道成謎,或暗示新行星

2020-12-04 中國氣象愛好者

天文學家們一直相信,在太陽系海王星之外的廣闊宇宙中,還會有新的行星,尤其是當冥王星被降級成為矮行星後,關於新的第九行星就成為許多科學家的關注對象,早在2016年,2位行星科學家宣布他們相信一個未發現的「幽靈星球」正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它位於遠遠超出冥王星的偏遠地帶,這個行星大約是地球質量的十倍。現在,天文學家們又有了新的證據——奇特軌道的矮行星。

據報導,天文學家在太陽系中發現了另一個遠距離的星球,它可能和矮行星一樣大,而且有一個非常奇怪的軌道。事實上,科學家們已經在冥王星外發現了一堆奇特的小型星體,它們都有特別而共同的特徵——它們橢圓軌道指向同一個方向,並且相比與其他行星繞著太陽轉的平面「向下」了傾斜約30度。而在其中,一顆名為2015 BP519的矮行星則有一個非常極端的傾斜。

這種傾斜的軌道是奇特的,天文學家們使用計算機模擬太陽系來探索這種奇特的傾斜軌跡如何出現。但是在我們的八大行星系統,卻發現2015 BP519這樣傾斜的軌道是不可能出現的。而當研究人員加入了一顆「第九行星」後,並且加入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提出的星體屬性,模擬2015 BP519的軌道與目前發現的情況幾乎完全吻合,天文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受到了未知大型行星的影響。

密西根大學天文學家大衛格迪斯教授表示,這雖然不能完全證明第九行星真實存在,但是這仍然增大了第九行星存在的可能性。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我們的太陽的引力支持九個行星,這個神秘的「幽靈星球」是可以存在的,但是它因為受限於觀測條件,一直沒有現身。

加州理工學院行星天體物理學家康斯坦丁巴特金博士帶領他的團隊正在尋找第九行星,他說:「現在有五種不同的觀測證據表明九號行星的存在。如果大家現在要說第九行星不存在,那實際上會產生更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根據估計,這顆遙遠的星球將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軌道,這意味著它圍繞太陽一圈需要10000年-20000年個地球年。隨著證據越來越多,天文學家相信,這顆神秘的「幽靈星球」將在未來幾年內浮現在人們面前。

相關焦點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在對於宇宙已經進行了諸多探索的科學家,有一個謎題至今卻還在爭論——我們的太陽系,是否還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 系外超級行星確認!離奇的運行軌道或暗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
    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1992年後在柯伊伯帶發現的一些質量與冥王星相若的冰制天體使人們對冥王星的行星地位產生疑問。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正式定義行星概念,新定義將冥王星排除行星範圍,將其劃為矮行星(類冥天體)。此後,人們就一直希望找到真正的第九行星。
  • 第九大行星可能是原初黑洞科學家的新發現,暗示了這種可能
    宇宙中的三大未解之謎竟然這樣錯綜複雜地搞在了一起,令人大跌眼鏡……外海王星天體1846年,人類發現了海王星,將太陽系的行星數量提升到了8顆。隨即,人們開始尋找第九顆行星。雖然冥王星的發現一度讓人們感到滿足,但它在2006年被踢出行星行列,降級為矮行星。
  •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確認還需更多證據
    太陽系真存在第九大行星?「第九大行星」,它的質量約為冥王星的4500倍、地球質量的10倍,沿「奇特的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環繞一周需時1萬年至2萬年。  鄭永春認為,不同距離的天體之間都會存在相互作用,按照美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這顆「第九大行星」會影響柯依伯帶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傾斜,因此需要考察儘可能多的天體,才能使得軌道計算更為精確,「如果我們能觀測到該區域更多天體的運行軌道發生異常,存在這顆未知行星的結論會更有說服力」。
  • 發現了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這顆可能存在的行星質量約是地球的10倍,冥王星的5000倍,距離太陽超過900億公裡,比第八行星海王星遠了20倍,該行星繞太陽運行一周需時1萬至2萬年。如果該天體真的存在,將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這一天體被證實,就重現了第八大行星海王星的發現過程。當年海王星也是先進行計算,從理論上發現,後得到觀測證實,所以被稱為「筆尖上的發現」。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新華/法新  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20日發表文章說,第九大行星回來了。不過,這一次可不是要拯救已被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冥王星,而是天文學家新發現了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的證據。
  • 太陽系行星軌道傾角謎團將解:或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儘管目前看來,太陽系的8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面基本還都是在同一個平面上(黃道面),但太陽的自轉軸卻並非與黃道面垂直,而是存在大約6度的傾角。天文學家們對此感到困惑,但第九大行星可能存在的理論則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問題。
  • 太陽系是否存在第九大行星?如果存在,它是如何形成的?
    於是,後來科學家通過研究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踢出了行星之列,從此太陽系由原來的九大行星變為八大行星。對於這個改變,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多的天文愛好者都無法適應,即使到了現在,不少的人們說起太陽系的時候,還會習慣地稱呼九大行星,可是九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目前太陽系被認為的八大行星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發現最晚的是海王星,在1846年被發現。
  • 太陽系中可能存在第九大行星,科學家:不排除是行星級別的黑洞!
    冥王星當初被當作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但是在2006年的時候被除名了,目前只有八大行星;但是有研究表明,太陽系中有可能還潛伏著一顆還未被發現的大行星,軌道半徑300~600個天文單位,質量超過五倍地球質量。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我們的太陽系或許存在第九大行星
    自從2006年冥王星被取消在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後,我們常識中「太陽系具有九大行星」便變為了「太陽系具有八大行星」,按距離太陽從近到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然而科學家們一直在理論上認為在距離太陽很遠的地方有一個第九大行星的存在。它尚還沒有發現,但是假如它真的被探測到,那麼就可以解釋很多困擾科學家多年的問題。比如太陽的自傳軸與在天王星外圍聚集著的小型冰凍彗星的公轉軌道存在的傾斜角。這塊區域被稱為柯伊伯帶。
  • 「X行星」是真實存在的嗎?它才是太陽系真正的第九大行星
    筆者:三體-小遙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冥王星被確立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關概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認識到其他行星與冥王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推出行星的劃分標準,於是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根據相關標準,行星是圍繞太陽轉動並且質量足夠大、呈球形轉動、產生的引力能夠在周圍一定範圍內清空軌道的天體。而冥王星由於沒有產生足夠的引力清空軌道,仍然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部分,所以被列為矮行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說歷史的女人——第1361期)宇宙之大,幾乎無邊無際。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
  • 太陽系行星軌道為啥會有傾角?這可能與"第九大行星"有關
    ,太陽系外側那些冰凍天體所表現出的一些怪異運動行為可能與一顆未知的「第九大行星」的存在有關係一項最新研究稱理論上可能存在的所謂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可能對整個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軌道傾角都造成了顯著的影響。同樣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的伊莉莎白·巴裡(Elizabeth-Bailey)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她表示,這一有關第九大行星的理論現在可以被進一步拓展到對其他大行星的軌道異常提供解釋。巴裡表示:「因為我們認為可能存在的第九大行星應當擁有非常大的軌道傾角,這就意味著它可能對其他天體的軌道傾角數值產生影響。這似乎符合相關觀測,支持第九大行星可能的確存在的理論。」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存在新證據:質量地球十倍 軌道奇異
    亞利桑那大學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這些偏心率很高的柯伊伯帶天體軌道可能與第九大行星的軌道之間存在某種可預測的運行模式。他們對柯伊伯帶天體的高軌道偏心率進行了分析,認為它們奇怪的軌道說明,這些天體會在某個點上和第九大行星的軌道相互交叉。 科學家認為,第九大行星的軌道非常狹長,每繞太陽轉動一圈需要1萬至2萬年之久。海王星與太陽間的距離平均約為28億英裡(約合45億公裡),新天體距太陽的距離估計要比這遠20倍。
  • 冥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將被取代成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對於太陽系之中運行的行星,相信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雖然說是太陽系之中有九大行星,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其實是屬於矮星的,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於1930年被發現,被科學家稱為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太陽系邊緣或存在第九大行星 公轉一周需上萬年
    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新行星運行軌道示意圖(右邊)。曾經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說法,隨著2006年冥王星被降格為「矮行星」後而只剩八大行星。不過,美國科學家、「冥王星殺手」麥可·布朗和康斯坦丁·巴特金20日宣布,有「充分的證據」顯示,在太陽系邊緣可能「潛藏」著遙遠而巨大的第九大行星。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竟然是黑洞?
    據美國「科學日報」網站7月12日消息稱,美國哈佛大學和黑洞倡議組織(BHI)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新方法,用於搜索太陽系外圍區域的黑洞蹤跡,並以此一次性確定理論假設中的第九大行星的真實性質。這篇日前被《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接收的研究論文強調了「未來時空遺產調查」(LSST)任務對吸積耀斑的觀測能力:耀斑的存在有可能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是否是黑洞」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