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三體-小遙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就是其中之一,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冥王星被確立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相關概念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然而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漸漸認識到其他行星與冥王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推出行星的劃分標準,於是冥王星被歸為矮行星。
根據相關標準,行星是圍繞太陽轉動並且質量足夠大、呈球形轉動、產生的引力能夠在周圍一定範圍內清空軌道的天體。而冥王星由於沒有產生足夠的引力清空軌道,仍然屬於柯伊伯帶的一部分,所以被列為矮行星。
不少人為此感到十分遺憾,不過科學家們認為,在太陽系應該存在第九大行星,它被命名為「X行星」,是人們探索的重要目標。
近年來,通過對柯伊伯帶的研究,科學家們獲得了寶貴的資料,他們驚奇地發現,在柯伊伯帶有一部分小行星的軌道延伸已經超過了人們的估測範圍,還有一部分擁有與其他行星軌道垂直的運行軌跡。
特殊的軌道一定是受到了大型天體的引力影響,它未必在我們的觀察範圍內,但是它的質量同樣會給人們帶來驚喜。
「旅行者」系列已經成功飛出了太陽系,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階段。與此同時,它們在穿越柯伊伯帶的時候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線索,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0餘顆小行星在柯伊伯帶內。
於是有一部分科學家們認為,「X行星」未必是巨行星,位於如此廣闊的區域,如果該行星只有火星大小,我們或許很難觀測到,並且它對周圍天體的軌道影響也會變得十分微弱,以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來看,我們暫時無法突破研究的瓶頸。
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的設立,或許能夠為人類帶來更多的技術支持,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除了尋找可能會為地球帶來威脅的小行星,它還能夠對一定範圍內的運動目標進行觀測。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研製新的技術,用來對「X行星」進行探索。不過也有科學家推測,在太陽系形成早期,這個巨行星就已經被彈射到太陽系外圍,因此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精力去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