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首次拍到,大王具足蟲進食場景,成群瘋狂「啃咬鱷魚」屍體!

2021-01-13 騰訊網

科學家首次拍到,大王具足蟲進食場景,成群瘋狂「啃咬鱷魚」屍體!

深海處的壓強是非常大的,人類以現在的技術也是很難進行涉足的。再加上陽光透射不到深海處,所以深海區基本都是非常灰暗的,即使是生存著很多的生物,人們也是難以發現的。

有一種叫做煙花水母的動物。就是生活在深海區。因為其獨特的長相只被人類發現過十次。雖然深海研究對人類來說困難重重,但是一些科學家們從來沒有停止過。科學家首次拍到,大王具足蟲進食場景,成群瘋狂「啃咬鱷魚」屍體!

大王具足蟲還有一個名字叫做深海巨蝨,主要是因為它們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節肢動物。這種動物主要生活在深海區的,它不僅能夠適應深海區極大的壓強,而且也能夠適應低溫下的海水,它們一般在海底會吃一些死去海洋生物的屍體。

有一位科學家為了研究海底生物,特意抓了一個鱷魚。丟盡了海底中。首次拍到了深海巨蝨的進食場景,可以看到有好幾隻的大王具足蟲正在大快朵頤,看到這一幕,讓人不禁感嘆深海巨蝨的實力。

要知道鱷魚的外皮是非常堅硬的。能夠刺穿鱷魚外皮的野生動物寥寥無幾。大家看完之後是不是又長見識了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拍到,大王具足蟲進食場景,成群「啃咬鱷魚」屍體!
    科學家首次拍到,大王具足蟲進食場景,成群「啃咬鱷魚」屍體!深海中的奇異生物不計其數,大王具足蟲就是其中之一,它們又被人們稱為海蝨,因為長相醜陋,非常像盜墓筆記裡面的「屍」,所以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深刻,而它也是很多恐蟲者的心理陰影。但科學家卻對它們非常感興趣,因為通過對大王具足蟲的研究,發現它們最早出現在1.6億年前,這種古老的蟲子身體結構並未發生太大的改變。
  • 首次拍到遠古生物,大王具足蟲進食畫面,並且是絕食記錄保持者
    路易斯安那大學海洋聯盟(LUMCON)的研究人員開展一項實驗,將三具鱷魚屍體沉入到墨西哥灣的海底。並拍下了畫面,首次拍攝到深海大王具足蟲啃食爬蟲類生物的珍貴影像。正如在影片所中看到的,在深海可能已經多年沒有這麼豐富的食物了,所以鱷魚的屍體吸引了好幾隻粉紅色的大王具足蟲來掠食。大王具足蟲也被稱為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和深水穿山甲。它們是節肢動物門甲殼亞門軟甲綱等足目漂水蝨科下大王具足蟲屬生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飄水蝨科動物,成年後體長為19-37釐米。
  • 今天,讓我們來吸大王具足蟲
    今天我們來吸大王具足蟲~分享一段大王具足蟲吃鱷魚屍體的視頻,拍攝於約2000米深的海底。
  • 巨型深海大蝨子:大王具足蟲,長得可怕又好吃(誤),為了「減肥」絕食5年43天,那它怎麼吃?
    然後衝洗乾淨,再把大王具足蟲放到蒸鍋中蒸熟,蒸的時間大概維持在30分鐘左右。等到大王具足蟲被蒸熟之後,廚師會把裡面的肉挖出來,然後再在肉裡面加入蜂蜜和焦糖之後,再把它捏成丸子的形狀,並在外表層裹上一層巧克力。
  • 美科學家將鱷魚屍體投入墨西哥灣:具足蟲數小時即貼身蠶食
    來自美國路易斯安娜大學海事聯合會(LUMCON)的科學家們近日上傳了一段視頻,即一條死亡鱷魚沉入近海海底後,短期內會出現怎樣的現象。這條死鱷是路易斯安那州捐獻用於科學研究之用,此次的投放地點是墨西哥灣,大約距離海岸18英裡(約28公裡),深度1英裡(1609米)。
  • 【幹制】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
    【2019.0501】今天這篇硬文獻給各位,首先要介紹一下什麼是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大王具足蟲,又名巨型 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人們對它的認識可謂少之又少,來放一張自己的新鮮標本材料對比圖還是很大的,這隻伸直大概33cm左右
  • 大王具足蟲:深海「顏值擔當」
    大王具足蟲(學名:Bathynomus giganteus),又名巨型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大王具足蟲食源廣泛,他們大多是肉食性的,主要是食用死去的海洋生物的屍體,如鯨魚、魷魚和其它一些魚類。此外,他們也會主動獵食一些行動緩慢的海洋生物,如海參、海綿、線蟲、放射蟲等海底動植物。
  • 海底探秘|巨型深海大蝨——大王具足蟲
    大型「潮蟲」  大王具足蟲與陸地常見的潮蟲體形相似,但要比潮蟲大很多,通常為 19 ~ 37 釐米。每個大王具足蟲的頭上長著兩對觸鬚,腹部有 7 對關節肢。大王具足蟲鱗片的鈣質外骨很特別,上方與頭部、下方與尾部都合為一體,就像淡紫色的盾牌一樣。
  •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原標題: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盤點全球巨型生物:以死鯨為食的大王具足蟲  來源:科技訊我有話說  世界上總有些動物長的體型格外巨大,如果用人類來打個比方,就像籃球運動員跟普通人的體型差距一樣。
  • 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 為討飼養員歡心假裝進食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7日報導,本月14日,世界「最長時間絕食者」,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1號」在一次公開餵食活動中,被館方宣告死亡,此時它已絕食5年零43
  • 世界上最大的昆蟲「大王具足蟲」,在日本很受歡迎,樣子蠻可愛
    大王具足蟲,又名巨型 深海大蝨、巨型等足蟲,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動物界、節肢動物門、等足目、漂水蝨科動物。一般認為大王具足蟲大量生活在冰冷的大西洋深海裡。成年大王具足蟲的體長可達19-37釐米,這樣巨大的體型在深海動物中是很難得的。在1891年,才首次捕獲大王具足蟲的雌性幼崽。
  • 大王具足蟲的能好怎?!
    當法國動物學家米奈·愛德華(Alphonse Milne-Edwards)在1879年通過他的同事——亞歷山大·阿加西( Alexander Agassiz)從墨西哥灣採集到的一隻雄性的未成年的大王具足蟲的標本來描述深水蝨這個屬的時候,在科學界和公眾間引起了極大轟動:當時的人們都認為深海是沒有生命存在的。
  • 日本:「大王具足蟲」 五年不吃東西竟然沒死
    中國網3月18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3月15日報導,在日本三重縣鳥羽市的水族館中,有一隻超過5年沒有進食的生物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參觀這就是在深海中發現的「大王具足蟲」,專家從這隻「大王具足蟲」的胃中發現還有酵母菌的液體,專家認為這與它持續不進食依然可以生存有關聯,並決定繼續進行研究。這種「大王具足蟲」棲息在墨西哥海灣水深600米到700米的地方,而這隻死亡的「大王具足蟲」是鳥羽市鳥羽水族館中飼養的9隻「大王具足蟲」的其中一隻,這隻「大王具足蟲」從5年前便開始不再進食,因其5年未進食而可以繼續存活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五年引關注
    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1月3日報導,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一隻大王具足蟲已經「絕食」5年,館方2日向外界公開了給它餵食的情況,但它看起來並沒有食慾。
  • 大大大大王!大王具足蟲
    大王具足蟲Bathynomus giganteus
  • 體型巨大略驚悚 大王具足蟲在日本受歡迎(組圖)
    科學家需要安裝秘密攝像頭才能捕捉到它們的蹤影。  「很少有人能在野外親眼見到大犰狳,」在巴西管理「大犰狳項目」的Arnaud Desbiez說,「在我們的野外現場,有個出生並在那裡長大的農場主,他在我們開始這一項目之前都沒有見過大犰狳。」  大犰狳能長到50千克重,體長可達1.5米,是最大的犰狳物種。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5年零43天後死亡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7日報導,本月14日,世界「最長時間絕食者」,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1號」在一次公開餵食活動中,被館方宣告死亡,此時它已絕食5年零43天。據悉,「1號」來自墨西哥灣,2007年9月入住三重縣水族館,是一隻體長約29釐米、體重約1公斤的雄性具足蟲。
  • 日本水族館大王具足蟲「絕食」五年引關注/圖
    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大王具足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東京新聞》1月3日報導,日本三重縣鳥羽市水族館飼養的一隻大王具足蟲已經「絕食」5年,館方2日向外界公開了給它餵食的情況,但它看起來並沒有食慾。
  • 大王具足蟲時隔兩年再次排便引轟動,代謝率是否與壽命相關?
    最近,這個待遇落到了一種叫大王具足蟲的動物身上。原因無他,只因為它們太能憋了。日前,日本三重縣鳥羽市鳥羽水族館內的幾隻大王具足蟲時隔兩年再次進行「新陳代謝」,引發了當地媒體及民眾關注。緩慢的消化速率代表著緩慢的新陳代謝率。幾隻大王具足蟲兩年才出現了一次排便現象,足見這一物種的代謝速率緩慢到何種程度。降低新陳代謝率,會是延年益壽的終極秘訣嗎?
  • 今天給大家安利一下我最喜歡的大王具足蟲~
    作為果殼首席大王具足蟲愛好者,今天要跟大家講一下這種超可愛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