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英國利茲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繪製出一種雙生病毒的三維結構圖,在原子尺度上揭示了雙生病毒的獨特構造,有助於理解這類病毒的繁殖和致病機理,應對相關的農作物病害。
雙生病毒科是植物病毒中種類最多的科之一,包含的病毒超過360種,在全世界範圍內對玉米、棉花、西紅柿等多種作物造成嚴重危害,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這類病毒的形態比較特別,此前人們對其構造了解不足,妨礙了對致病機理的研究。
研究小組利用先進的單粒子冷凍電鏡技術,繪製出藿香薊黃脈病毒的三維結構圖,解析度達到3.3埃(1埃等於100億分之一米),確定了病毒中絕大部分原子所在的位置。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病毒的核心是一小段遺傳物質,通常由蛋白質外殼包裹,稱為衣殼。多數病毒的衣殼呈球形,雙生病毒則是兩個「孿生」的球殼連在一起,包裹著一個單鏈DNA環。
新的結構圖顯示,構成雙生病毒衣殼的「磚塊」與其他病毒類似,都是三種不同形狀的同一種蛋白質分子,但搭建方式與眾不同。此外,在兩個球殼相連的部位,DNA鏈與衣殼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其他部位不同。
雙生病毒顆粒的形成過程是相關領域的長久難題,研究人員將新結構圖與其他數據相結合,提出了一個組裝病毒顆粒的簡單流程。他們計劃在進一步研究中釐清更多細節,驗證這個流程的可行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