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走勢評級:玻璃:看漲
報告日期:2021年12月25日
★從中長期角度,浮法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
在地產需求趨穩、產能處於非擴張期以及廠家對產能控制自由度較高等諸多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浮法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階段性供需錯配更多的是帶來景氣周期內價格波動的機會。
★新增供給受限,浮法玻璃產量增幅有限:
行業政策的持續收緊已經從源頭上封堵了未來浮法玻璃行業無序擴張的可能,目前供給端處於存量階段。此外,光伏行業的高景氣驅使一部分供應建築玻璃的產能轉向供應光伏背板玻璃,從而會導致明年浮法玻璃在產產能出現一定收縮。今年下半年以來具備點火條件的產能大量釋放,後續有點火計劃的生產線已經比較有限。即便考慮極端情況,即計劃外的有效產能在2021年全部投產,大量潛在冷修線也能夠形成有效對衝,在市場走弱、價格承壓時發揮供給調節閥的作用。
★新開工預計重回正增長,浮法玻璃需求端韌性猶存:?
地產融資監管趨嚴,尤其是「三條紅線」出臺後,銷售回款對於房企到位資金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企業也將加快銷售回款來應對監管政策對自身的影響,這一驅使房企趕工的動力會對新開工端構成提振。2020年四季度玻璃需求端表現亮眼,我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房企加快趕工促回款的行為。2021年新開工預計將恢復正增長,浮法玻璃需求端韌性猶存。在供給增量有限的情況下,2021年浮法玻璃行業將呈供需緊平衡格局,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廠家庫存偏低,冬儲壓力有限:
10月上旬以來廠家去庫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臨近年末,各廠家庫存已經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從目前廠家庫存情況和短期南方地區需求仍有持續性來看,2021年一季度淡季期間廠家現貨價格即便有所回落,幅度也有限。
★投資建議:
在經歷2020年因疫情導致的V字型行情後,浮法玻璃行業在2021年將處於供需緊平衡格局,供需仍有一定缺口。長周期看,行業景氣態勢尚未終結,而緊平衡格局將帶來景氣周期內的價格波動中樞繼續有所上移,玻璃主力合約看至2200元/噸附近。
★風險提示:
建築玻璃行業產業政策明顯放鬆;地產需求大幅回落。
報告全文
1
2020年玻璃價格走勢回顧
今年以來玻璃價格呈現出非常明顯的「V」字型走勢,拐點在4月下旬。年後受疫情影響,2、3月份全國各區域玻璃原片的運輸和下遊需求幾乎停滯,而同一時期的玻璃供給依然正常放量,從而導致年後廠家原片庫存大幅累積,並在4月下旬達到天量。為了增加出庫和緩解資金壓力,年後玻璃廠家持續大幅下調現貨價格,4月下旬時,玻璃現貨價格已經處於16年四季度以來的低點。4月下旬時廠家庫存和價格拐點出現,之後生產企業開始快速去庫,玻璃價格也明顯回升。
4月下旬以來,玻璃期貨價格走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主要驅動因素有所不同:
1)第一階段是從4月下旬到8月中旬,此階段期價呈現持續大幅拉漲的態勢,驅動因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首先是疫情導致玻璃廠家的生產利潤在春節過後大幅下滑,提升了廠家放水冷修的意願,再加上沙河環保部門的持續推動,4、5月份華北地區多條生產線放水冷修,供給端的壓力得到緩解;其次是4月下旬開始終端需求逐步復甦,疫情期間被延後的存量訂單也在此期間被集中執行;再次是中間環節的補庫需求。今年由於過年比較早,加上年前現貨價格處於高位,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普遍沒有備貨,本身存在補庫需求。而節後受疫情影響,區域間物流運輸和終端需求近乎停滯狀態,加上現貨價格持續大幅下挫,中間環節普遍處於觀望狀態,直到4月下旬現貨價格止跌企穩,終端需求大面積復甦後,中間環節的補庫需求才被明顯調動起來。除此之外,疫情導致現貨價格一度跌至非常低的位置,也刺激了中間環節在金九銀十旺季到來前進行了大量補庫。基於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4月下旬至8月中旬間廠家庫存連續大幅去化,去庫速度和幅度都創下了歷史記錄,也帶動玻璃期現貨價格聯動上漲;
2)第二階段是從8月中旬至9月下旬,此階段玻璃期價較前期高點出現回調,主要原因是這個時間段是由備貨驅動的旺季結束貿易商開始出貨的時間。8月中旬過後,前期囤貨的貿易商開始大量出貨,這也是玻璃貿易商的一種常規交易行為,因為國慶假期廠家會累庫,節後市場貨源變多,如果貿易商在節前還保有大量庫存的話,節後就會變得比較被動。因此貿易商通常都會選擇在國慶節前把前期的囤貨消化掉,從而導致該時間段的實際現貨成交價有所鬆動,也帶動期價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調;
3)第三階段是從9月下旬至今,玻璃期價開啟了新一輪的上漲。國慶節後各區域廠家現貨報價開啟小碎步上漲模式,此階段上漲主要源自終端市場強勁的需求,國慶節後需求端的實質性消耗帶動上遊廠家持續去庫。今年四季度北方地區的趕工時間超出預期,直到12月上旬北方下遊加工企業的訂單數才因天氣轉冷而有所減少;而南方地區的需求始終保持在較好的水平,加工企業訂單預計能延續到明年1月中下旬。
2
從中長期角度,浮法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
2.1、供給進入非擴張期,18年以來玻璃產能周期屬性明顯弱化
09年以前,浮法玻璃行業處於成長期,總產能和在產產能均持續增長且保持高度同步,影響供給的主要變量是新建產能。09年之後玻璃行業成長期結束,周期屬性開始凸顯。在產產能走出了三個明顯的周期,基本以三年為一周期循環。09年之後玻璃行業的產能周期主要由地產需求驅動的,商品房銷售對玻璃在產產能變動有明顯的前置引導作用。
18年之後,玻璃行業產能周期性明顯弱化,體現的是第三輪產能周期的末端被明顯拉長。我們認為主要原因在於產業政策導致供給端進入非擴張期,存量階段行業供需調整機制被修改,即企業盈利大幅改善也不會刺激新增產能大量釋放。
17年以來多部門陸續出臺了相關產業政策來限制玻璃行業新增產能,且政策的嚴厲程度逐年遞增。2020年1月工信部進一步明確了具體置換細則,要求「已停產兩年或三年內累計生產不超過一年的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於產能置換(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10月份工信部在1月份文件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些新規定,如「2013年以來,連續停產兩年及以上的平板玻璃生產線不能用於產能置換」。近年來出臺的諸多政策已經基本從源頭上封堵住了玻璃行業無序擴張的可能。
由於工信部2020年1月和10月份文件中的產能置換新規從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部分停產多年的玻璃生產線也在2020年抓緊進入了產能置換程序,政府對產能置換的新規和玻璃行業的高景氣大大推升了閒置產能的競拍成交價,加上一條玻璃生產線2億元左右的建設成本,投資門檻的大幅抬升天然驅逐了大量資金實力不強的企業。雖然2021年新規實施在即,但是玻璃行業的高利潤並沒有在今年刺激市場對閒置產能的瘋狂競拍,今年全年僅有三次成功競拍。隨著2021年產能置換新規的正式實施,滿足置換條件的閒置產能將更少,加上投資門檻的高企決定了只有資金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才具備競拍實力,預計2021年競拍指標的成交也會非常有限。
由於產業政策方面的限制,17年以來,雖然浮法玻璃行業持續景氣態勢,但是行業新建產能始終被嚴格控制住,新點火產能明顯減少,行業供給也從增量階段進入了存量階段。高利潤無法刺激新建產能大量釋放、總產能增量大幅下行是導致玻璃產能周期性明顯弱化的主要原因。
此外,09年之後玻璃行業的產能周期主要是由地產需求驅動的,18年之後隨著房地產政策的趨嚴,地產需求本身的趨穩也是導致玻璃產能周期性明顯弱化的重要原因。
2.2、理論冷修高峰到來,供給「調節閥」助力行業維繫景氣態勢
在玻璃產能周期性明顯弱化的同時,近幾年玻璃價格也基本維持在景氣狀態,一方面是地產需求端未有大的波動,始終提供一定支撐,另一方面,玻璃供給端進入存量階段,導致行業供需傳導機制被修改,即行業盈利改善時不會刺激新建產能大量投放。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18年之後行業理論冷修高峰期的到來提升了廠家產能調節的自由度,使得廠家在市場表現欠佳時能夠充分利用冷修這一供給「調節閥」來及時調整行業供需關係,從而將行業景氣度持續維持在高位。
玻璃爐窯的正常壽命是8-10年,在沒有到達冷修時間前,即便市場環境不好,廠家也基本不會主動進行冷修。而理論冷修期到來後,因為玻璃產線實際壽命的彈性較大,即便窯爐到期,也可以用熱修代替冷修,調節空間比較大,因此在沒有環保和生產意外事件等因素的幹擾下,停產決定主要受生產企業經營狀況和主觀預期影響。2010-2014年為行業新建產能投產的高峰期,18年開始玻璃行業進入理論冷修高峰期。隨著達到冷修條件的生產線變多,廠家對產能的自主控制力也變得更強,有更高的自由度根據當前的盈利情況決定冷修或者復產。18年之後,玻璃行業在大的產能周期性特徵弱化的同時,周期內部的波動明顯加劇,即出現了數個以廠商主動供給調節行為驅動的更短的周期。整體來看,理論冷修高峰期的到來使得玻璃供給端的調節更加靈活,也是18年之後行業景氣度持續維持在高位的重要原因。
綜上分析,我們的觀點是,從更長期的角度,在地產需求趨穩、產能處於非擴張期以及廠家對產能控制自由度較高等諸多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階段性供需錯配更多的是帶來景氣周期內價格波動的機會。
3
2021年浮法玻璃產量增長空間有限
3.1、生產利潤大幅增厚驅動廠家加速點火投產
今年4月中旬至5月間浮法玻璃在產日熔量明顯下降,主要因為河北地區的多條生產線放水冷修。年後受疫情影響,市場環境十分糟糕,廠家出現天量庫存,行業利潤也大幅下滑。為了化解行業供需矛盾,同時也是出於減少汙染物排放的目的,沙河環保部門持續溝通和協調需要停產的生產線,並給予補貼。沙河多條生產線放水冷修後,當地在產產能得到了明顯削減。
今年年初時就有多條生產線有年內點火投產計劃,在19年四季度高毛利的刺激下,廠家投復產的心情比較迫切。今年1月份時,雖然處於淡季,但是冷修復產和新建點火生產線的合計日熔量均超過了往年同期。2月份疫情的爆發導致部分生產線的點火計劃被延後,加上市場環境比較糟糕,2-4月間基本沒有生產線投復產。隨著4月下旬之後市場供需格局和企業毛利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前期延後點火的生產線也開始陸續點火。
受益於現貨端的不斷漲價,4、5月份低谷期過後玻璃生產利潤迎來了修復並持續走高,尤其是8月以來的毛利持續維持在600元/噸以上的高位,大幅超出往年同期。伴隨著生產利潤的不斷增厚,廠家點火投產的步伐也在加快,6月以來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在產日熔量整體處於上行通道,多個月份的冷修復產和新建點火日熔量都超過往年同期。
分區域來看,2020年的冷修產能主要集中在華北地區,近年來由於環保政策的壓制,華北地區的產能持續被削減,今年的在產產能也是淨減少的。2020年的在產產能增加主要集中在華東和華南兩地,除河北沙河外,其他地區的產能變動幾乎不會受到環保因素的幹擾,主要以利潤為驅動。
3.2、新增供給受限,光伏轉產和冷修調節閥將構成減量作用
雖然當前浮法玻璃在產日熔量處於歷史高位,但我們認為2021年的玻璃供給端面臨的壓力實際不大:
首先,行業政策的持續收緊已經從源頭上封堵住了未來浮法玻璃行業無序擴張的可能,目前供給端處於存量階段,這意味著行業供需傳導機制被修改,即盈利大幅改善也不會刺激新建產能大量投放。而在超高利潤的刺激下,今年下半年以來,具備點火條件的潛在產能已經大量釋放,據了解後續有點火計劃的生產線已經比較有限,而達到冷修條件的生產線有部分計劃在明年1-2月份淡季時放水冷修。
其次,短期部分浮法轉供光伏壓延玻璃的情況會對浮法玻璃的供給端構成減量作用。
今年下半年以來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催生了對上遊組件、電池和光伏壓延玻璃的高需求。組件、電池等主產業鏈的產能彈性大,擴產速度比較快,但是光伏壓延玻璃由於投產周期長,在市場需求旺盛時,很難快速進行增產調整,從而導致供需失衡。在光伏玻璃供應緊張的形勢下,今年四季度以來部分龍頭企業開始使用2mm超白浮法玻璃來替代超白壓延玻璃。從技術角度,光伏組件的背板和蓋板玻璃都要使用超白壓延玻璃,這樣透光率最高,帶來的發電效率也最高。但當超白壓延玻璃緊缺的時候,背板玻璃可以使用2mm超白浮法玻璃來替代,蓋板玻璃還是必須要用超白壓延玻璃,這樣會損失部分透光率,發電效率會有所降低。
由於光伏玻璃供應緊缺,目前超白浮法玻璃已經逐步導入雙面組件的背板玻璃。當前我國在產的超白浮法玻璃總量約8200噸/天,但僅部分中小窯爐可用於生產2mm背板玻璃,不超過1800噸/天。2mm超白浮法玻璃的技術壁壘較高,現階段產能遠不能滿足背板玻璃的替代需求。因此,部分有轉產條件(本身具備超白浮法生產工藝、具有超白砂資源優勢、產線小等)的龍頭企業計劃通過技術改造將已有的普通白玻生產線轉產超白浮法來供應光伏背板玻璃。經統計,計劃轉供光伏背板玻璃的生產線共九條,合計產能5350噸/天,佔目前在產產能的3.3%左右。技術改造的周期約為3-6個月,預計在明年上半年轉產會陸續完成。整體來看,光伏行業的高景氣驅使一部分原本供應建築玻璃的浮法產能轉向供應光伏背板玻璃,從而將導致短期浮法玻璃的在產產能出現一定收縮。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家光伏企業的聯合倡議下,12月16日工信部發文明確光伏壓延玻璃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這一政策上的變更意味著光伏玻璃產能擴張的限制被放開。從中長期看,政策上的調整將使光伏玻璃的供應得到保障,有助於緩解其供需緊張的格局,但短期影響比較有限。主要是由於光伏玻璃擴產周期較長,從投資建設到實際達產通常要1.5-2年左右。即便是當前高景氣刺激下,建設周期縮短,也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投產,而投產後還需要至少三個月的爬產期才能達到滿產狀態。從目前各家廠商光伏玻璃擴產節奏看,預計光伏玻璃的產能缺口至少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緩解,而且由於窯爐存在一定的爬坡期,明年下半年產線貢獻仍相對較小。整體來看,短期超白浮法轉供光伏背板玻璃的情況將延續,從而對明年浮法玻璃供給端構成減量作用。
此外,由於玻璃行業的高毛利,不排除2021年有更多計劃外的生產線點火投產的可能。目前浮法玻璃中有點火潛力的有效產能約13200噸/天,假設考慮2021年全部投產的這種極端情況,會造成約8%的產能衝擊。而2021年大量的潛在冷修線能夠對這種極端情況下的產能衝擊形成有效對衝。從我們對最近一次點火後至今尚未冷修過的生產線統計來看,2013年以前點火至今尚未冷修過的生產線有59條,合計日熔量為36580噸/天,佔目前全部在產產能的23%左右。玻璃爐窯的正常壽命為8-10年,也就意味著該批高窯齡產線會從2021年開始全部處於理論冷修期,成為供給端的潛在減量。在市場行情較好時,廠家會適時延遲窯齡到期生產線的冷修時間,或者通過熱修的方式維持生產。但是一旦市場供需環境走差,價格有所承壓,廠家就會利用潛在冷修線這一供給調節閥來調整行業供需關係,從而將行業景氣度維持在高位。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玻璃價格的兩次V型反轉中,很大程度上都是供給調節閥在發揮作用。
整體來看,假設後續有點火計劃的生產線全部投產,而有冷修計劃的生產線延遲冷修,再考慮轉供光伏背板玻璃的產能,估算明年浮法玻璃產量較2020年增長3%左右,增量空間比較有限。
4
新開工預計重回正增長,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端韌性猶存
4.1、地產周期趨穩,中長期均衡局面難打破
我們在前文提及,18年以來玻璃產能周期屬性明顯弱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產周期本身也是趨穩的。18年以來,地產端的量價走勢脫離了以往三年一周期循環的軌道,呈現出窄幅震蕩、穩定運行的態勢。作為政策導向型行業,房地產政策是影響其周期性和量價走勢的關鍵因素。
17年底至今,中央有關地產調控的政策基調保持連續且一致,核心就是長效機制。隨著長效機制的逐步確立,國內房地產市場也形成了一個相對均衡平穩的局面,以往大起大落的周期性特徵被明顯弱化。
2020年,受疫情影響,政策整體呈前松後緊的態勢。上半年,多地出臺了房地產扶持政策,一方面是在供給端通過延繳土地出讓金、延繳稅費、延長竣工期限、放寬預售限制條件等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在需求端通過人才引進、放寬落戶限制及給予購房補貼等提振市場信心。整體來看,上半年政策環境較為寬鬆,目的是促進疫情期間的房地產行業平穩運行。
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地產行業逐步回暖,房地產調控政策也有所轉向。7、8月份,中央多次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強調「房住不炒」主基調,之後多個熱點城市從「限購、限售、限貸、限價」多個方面出臺調控政策。
整體來看,無論是上半年的寬鬆還是下半年的收緊,政策調控的目的都在於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在壓力較大時予以適當扶持,出現過熱跡象時及時調控。「十四五」規劃也為未來的樓市調控定下了主基調,從中長期來看,房地產市場這種均衡穩定的局面很難被打破。未來地產端的量價或繼續呈現窄幅波動走勢,行業周期屬性將持續弱化。
4.2、融資監管升級背景下,房企將更加傾向趕工促回款
從歷史數據來看,玻璃銷量與房屋新開工指標高度相關,兩者增速變動基本同步,某些時候房地產新開工還有一定的領先作用。因此在對玻璃需求端的研究中,我們也重點關注房屋新開工指標的變動情況。
近年來,由於房地產行業周期屬性的弱化,房地產相關指標的波動性也明顯下降。值得注意的是,17年底以來,與銷售面積增速持續徘徊在低位不同,新開工增速在疫情之前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從而對玻璃需求端構成了明顯提振,也是近年來玻璃行業持續景氣態勢的重要原因。
新開工和銷售增速之所以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分化,主要源於近年來地產行業融資環境持續收緊導致房企經營對銷售回款的依賴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持續收緊。18年政府在加強對信託、銀行貸款以及委託貸款融資限制的同時,也增強了對於房地產企業併購貸款合規性的審核力度。此外,對於房企境內公司債券的發行也加強了限制,中止或終止發行的案例時有發生。在境內融資持續收緊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將重心轉向境外融資。但是此後,18年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發布政策限制境外發債的使用用途。19年房地產融資端管控繼續加強,連續出現針對性收緊政策,銀行貸款、信託、境內債、境外債等房地產傳統融資渠道相繼被加強監管。
持續收緊的融資監管導致房企對銷售回款的依賴度越來越高,這一點從近年來期房銷售佔比不斷提升也可以看出來,開發商出於資金壓力,為了加快銷售回款,通常拿地後就會儘快開工。從資金來源看,其他資金項(主要是銷售回款)在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中的佔比也在逐年提升。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線下售樓處大量關門,銷售回款這一資金來源所受影響程度較大。然而,雖然存在疫情影響,但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融資監管並未有明顯放鬆跡象。在這種情況下,房企對銷售回款的依賴度仍比較高。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線下售樓處恢復正常經營後,銷售回款增速迅速回升,期房銷售佔比也在疫情過後繼續提升,目前佔比已經達到歷史新高。
在前期監管政策未有放鬆的情況下,今年8月份,「三條紅線」的出臺再次收緊了房企融資。監管要求12家試點房企從9月開始每月15號之前向監管部門提交包含「三道紅線」相關指標的監測表。「三道紅線」政策將於2021年起在全行業全面實施,並力爭讓房企在三年內完成降負債的目標,該政策對地產融資端的影響將是長期的。房企融資「三條紅線」政策意味著資金端的調控由18年以來的融資渠道監管轉向融資主體監管,監管力度再度升級。對於踩線的房企來說,需要積極的促回款、降負債,使財務指標滿足三條紅線的要求。在針對房企融資渠道的監管未有放鬆的情況下,「三條紅線」的嚴格執行將進一步提升房企銷售回款的重要性。10月以來房屋新開工當月同比重回正增長,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三條紅線」政策壓力下房企加快開工促回款的行為。
4.3、2021年新開工增速或重回正增長
在行業融資監管持續收緊的情況下, 房企對銷售回款的依賴度很難下降。尤其是隨著「三條紅線」的出臺和未來適用範圍的逐步擴大,房企為達標,迫切需要資金儘快回籠,在這種情況下,驅使房企趕工的動力將持續存在,從而繼續對新開工端構成支撐。
除此之外,15年以來商品房銷售端持續活躍,帶動整個行業持續去庫。今年受疫情影響,庫存一度明顯增加,但疫情被控制後,庫存又開始快速去化,目前的絕對庫存水平已經低於疫情前。近年來房地產市場持續去庫工作已經卓見成效,後續房企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19年4月份自然資源部也下發通知,再次強調去化周期在 6-12個月之間的城市要增加供地,去化周期在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並加快供地,在低庫存下預計部分供需關係緊張的城市將增加供給,從而也會對未來的新開工構成一定支撐。
而從土地市場看,受疫情影響,二季度各地積極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恢復政策,土地供給明顯放量。7 月以來,隨著房地產市場逐步回暖,政策開始收緊,土地市場也開始降溫,土地購置面積當月增速較二季度高點持續下滑。尤其是8 月份「三條紅線」的出臺再次收緊了房企融資,土地投資前端融資將受到負面影響。隨著未來「三條紅線」適用範圍的逐步擴大,預計土地市場熱度或繼續有所下降,而拿地減少將使未來支撐新開工的根基被削弱。整體來看,土地市場的降溫將從供應端對2021年的新開工構成一定製約。
整體來看,由於地產行業融資監管趨嚴態勢較難被扭轉,尤其是「三條紅線」出臺後,監管力度升級,銷售回款對於房企到位資金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企業也將加快銷售回款來應對監管政策對自身的影響,這一驅使房企趕工的動力將繼續對新開工端構成提振作用。除此之外,低庫存下部分城市的補庫需求也會對明年房地產新開工有所支撐。但從另一方面,行業嚴監管或導致明年土地市場繼續降溫,明年拿地減少將從供給端導致支撐新開工的根基被削弱。綜合多方面因素,我們估算2021年新開工增速在1%附近,重回正增長。
4.4、四季度表現亮眼,2021年浮法玻璃需求韌性猶存
受疫情影響,今年2、3月份全國各區域玻璃原片的運輸和下遊需求幾乎停滯,浮法玻璃銷量明顯下挫。二季度以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終端需求大面積復甦,5月以來銷量基本持續高於19年同期。從下遊深加工企業的訂單情況看,隨著二季度之後企業正常復工復產,深加工玻璃產量增速持續上行,尤其是夾層玻璃,其下半年的產銷增速已經明顯超過了去年高點。
分階段來看,今年前9個月的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值得關注的是四季度以來的需求表現非常亮眼,該階段體現得是地產端強勁的需求。我們認為10月以來終端需求超出預期的表現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因梅雨和高溫耽擱的工程通常會在四季度處於趕工期,而今年前期梅雨天氣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其次,今年冬季北方氣溫偏暖,適宜室外施工的時間延續得比較久,直到12月上旬天氣才逐漸變得不適宜室外施工;最後,四季度以來房企加快趕工促回款的行為對玻璃需求端構成了明顯提振。自8月份「三道紅線」政策出臺後,在其他融資渠道監管未放鬆的情況下,房企銷售回款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從而加速了房企趕工動作,這一點從10月以來房屋新開工當月同比重回正增長以及期房銷售佔比持續提升也能得到印證。
多因素作用下,2021年新開工增速預計將恢復正增長態勢,這就意味著明年的浮法玻璃需求仍將受到來自地產端的支撐作用,銷量增速預計在2%左右。
4.5、2021年浮法玻璃供需仍存在一定缺口
我們估算2021年浮法玻璃產量為6.32億重箱,較2020年增長約3%,增幅空間比較有限。而需求端仍將受到來自地產端的支撐作用,韌性猶存,2021年浮法玻璃銷量預計在6.37億重箱,較2020年增長2%左右。綜合估算下,2021年浮法玻璃行業將呈供需緊平衡格局,供需缺口預計在480萬重箱附近,雖然缺口較2020年會有所收窄,但依然存在。
5
廠家庫存偏低,冬儲壓力有限
年後受疫情的影響,2、3月份全國各區域玻璃原片的運輸和下遊需求幾乎停滯,而同一時期的玻璃供給依然正常放量,從而導致年後玻璃廠家原片庫存大幅累積,並在4月下旬達到天量,庫存超出19年同期庫存量的80%以上。4月下旬以來,廠家庫存開始大幅去化,截至12月17日,全國廠家庫存量較19年同期降幅近40%。
與玻璃價格的變動情況類似,4月下旬以來的廠家去庫也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4月下旬至8月下旬,廠家庫存下降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都創下了歷史記錄。本輪巨量的庫存下降主要源於三方面原因:首先是4月下旬以來華北地區多條生產線集中放水冷修,使得供給端的壓力得到緩解;其次是4月下旬終端需求開始恢復,疫情期間被延後的存量訂單也在此期間得到集中執行;再次是中間環節的大量補庫。
第二階段是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此期間廠家庫存變動不大甚至出現小幅累庫。究其原因,主要因為這個時間段是由備貨驅動的旺季結束貿易商開始出貨的時間。前期囤貨的貿易商開始大量出貨,減少對玻璃廠家的採購,貿易商的這種常規交易行為是導致該時間段廠家不再去庫甚至出現小幅累庫的主要原因。
第三階段是從10月上旬至今,廠家庫存迎來又一輪大幅去化,去庫速度和幅度雖然不及4月下旬至8月下旬這一時間段,但仍明顯超出往年同期。從季節性角度,每年的10月之後廠家都會迎來一輪出貨高峰,加工廠在雨季耽擱的工程以及年底前需要交工的部分工程均在此時追趕工期,該時間段是由需求端的實質性消耗帶動上遊廠家庫存去化。今年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是北方室外趕工的持續時間超出預期,除了終端需求表現較好外,天氣和環保因素也給到了較好的配合。今年冬季以來北方地區氣溫偏暖,適宜室外施工的時間延續得比較久,從而延長了終端需求持續的時間,直到12月上旬才真正冷起來;此外,經過近年來的持續治理,今年華北天氣汙染狀況要好於前幾年,京津翼地區在採暖季對建築施工的環保政策也偏寬鬆。直到12月上旬,北方地區受氣溫降低的影響,部分地區的深加工企業訂單環比才開始減少,採購玻璃原片的速度也有所放緩。而南方地區室外施工受氣溫影響不大,目前市場需求仍保持在較好的水平,下遊深加工企業訂單比較穩定,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拿貨積極性變化不大,預計南方地區的需求能夠延續至春節前。
從兩大基準交割地河北和湖北的廠家庫存變動情況來看,4月下旬以來,兩地廠家降庫幅度都非常明顯。尤其是河北地區,4、5月份沙河當地削減了近20%的產能,之後雖然市場環境非常好,但因政策原因點火投產的產能非常有限,供需持續偏緊導致庫存大幅去化,今年底河北地區的廠家庫存只有往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左右。另一基準交割地湖北地區前期的庫存壓力比較大,主要是武漢軍運會後當地城市建設及投資有所減速,本地深加工企業訂單有所減少。在其他地區價格逐漸上移後,湖北玻璃價格優勢凸顯,廠家外銷到周邊地區以及江浙等地的情況明顯好轉,庫存開始大幅去化,目前廠家庫存量也處於往年同期偏低水平。
從廠家庫存變動的三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庫存變動的本質其實是將因疫情累積的巨量庫存消化到正常水平,第二階段的本質是貿易商常規交易行為導致的廠家去庫放緩。不考慮疫情因素,今年廠家庫存變動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與往年相比實際上無甚亮點。值得關注的是第三階段,第三階段廠家庫存持續下降到明顯低於往年同期的水平,該階段大幅去庫的背後體現得是終端市場強勁的需求。我們在前文分析過,10月上旬以來終端需求超出預期的表現主要源於房企加快趕工促回款的行為,8月份「三道紅線」政策的出臺進一步提升了房企銷售回款的重要性,也加速了房企趕工。
從季節性角度,每年一季度廠家都會面臨季節性累庫,同時也會出臺一些優惠政策來促進中間環節補庫。而今年10月上旬以來廠家庫存持續大幅去化,目前各廠家庫存普遍偏低,即便考慮到後面的淡季因素,玻璃現貨價格壓力也不大。通常來講,只有當廠家庫存壓力較大時,現貨價格才會面臨比較大的調整。從目前廠家庫存情況和短期南方地區需求仍有持續性來看,後續淡季廠家現貨價格即便有所回落,幅度也有限。
6
投資建議
從長周期的角度,我們認為,在地產需求趨穩、產能處於非擴張期以及廠家對產能控制自由度較高等諸多因素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浮法玻璃行業將持續處於景氣狀態,階段性供需錯配更多的是帶來景氣周期內價格波動的機會。
2021年浮法玻璃供需預計將呈緊平衡格局。供給方面,行業政策的持續收緊已經從源頭上封堵了未來浮法玻璃行業無序擴張的可能,目前供給端處於存量階段,意味著盈利大幅改善也不會刺激新建產能大量投放。此外,光伏行業的高景氣驅使一部分原本供應建築玻璃的產能轉向供應光伏背板玻璃,從而會導致浮法玻璃的產能出現一定收縮。在超高利潤的刺激下,今年下半年以來,具備點火條件的潛在產能大量釋放,後續有點火計劃的生產線已經比較有限。即便假設極端情況,即目前有點火潛力的有效產能在明年全部投產,大量的潛在冷修線也能夠對這種極端情況下的產能衝擊形成有效對衝。該批高窯齡產線將成為供給端的潛在減量,在市場走弱、價格承壓時發揮供給調節閥的作用,將行業景氣度維持在高位。整體來看,假設後續有點火計劃的生產線全部投產,而有冷修計劃的生產線延遲冷修,再考慮轉供光伏背板玻璃的產能,估算明年浮法玻璃產量較2020年增長3%左右,增量空間比較有限。
需求方面,地產融資監管趨嚴,尤其是「三條紅線」出臺後,銷售回款對於房企到位資金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企業也將加快銷售回款來應對監管政策對自身的影響,這一驅使房企趕工的動力會對新開工端構成提振,10月以來房屋新開工當月同比重回正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源於此。而今年四季度玻璃需求表現亮眼,我們認為很重要的原因也是房企加快趕工促回款的行為。多因素作用下,明年新開工增速預計將恢復正增長,玻璃需求端韌性猶存。在新增供給受限的情況下,明年浮法玻璃行業將呈供需緊平衡格局,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缺口。
庫存方面,今年10月上旬之前的庫存變動如果拋開疫情這一擾動因素,實際上和往年相比無甚亮點。值得關注的是10月上旬以來廠家去庫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場預期,該階段廠家大幅去庫背後體現得是終端市場強勁的需求。臨近年末,各廠家庫存已經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從目前廠家庫存情況和短期南方地區需求仍有持續性來看,明年一季度淡季期間廠家現貨價格即便有所回落,幅度也有限。
在經歷2020年因疫情導致的V字型行情後,浮法玻璃行業在2021年將處於供需緊平衡格局,供需仍有一定缺口。長周期來看,行業景氣態勢尚未終結,而緊平衡格局將帶來景氣周期內的價格波動中樞繼續有所上移,玻璃主力合約看至2200元/噸附近。
8
風險提示
建築玻璃行業產業政策明顯放鬆;地產需求大幅回落。
(責任編輯:陳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