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三代核電CAP1400超大容量1E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

2020-12-05 能源界網

在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等多部委的支持下,經過南都電源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人員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的自主化研製」課題圓滿通過驗收,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 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該成果成功填補了國際空白,技術及產品居國際領先水平。

課題成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攻克了現有國內產品無法滿足 CAP1400 項目要求的技術瓶頸。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而傳統化石能源儲量逐漸減少,氣候問題日益突出,綠色、環保的新能源正迎來飛速發展期。核能作為一種低碳能源,在未來能源結構中愈發重要。

但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核電站安全性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核電站遇到地震或海嘯等緊急情況停堆後,須啟用備用電源帶動冷卻水,冷卻核反應堆。1E 級蓄電池是核電站電力供應出現問題時的最後一道安全屏障,對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

國家核安全局在福島事故後,要求運行和在建的核電站改進蓄電池的供電能力,原有核電站使用的富液式蓄電池,都無法滿足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 CAP1400 項目對蓄電池的技術要求。

相較傳統富液式蓄電池,本次研發的 1E 級閥控式蓄電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在相同佔地空間的條件下,可突破當前核電站用蓄電池產品的容量限制,提高嚴重事故下核電站的供電能力,提高核電站的安全性。

南都電源此次牽頭研發的 1E 級閥控蓄電池為國際首創,是目前為止全球核電站用最大容量的 1E 級閥控蓄電池,其安全性與可靠性達到最高級別的要求,屬於我國三代核電 CAP1400 技術研發項目的重要一環,是實現我國核電設備自主化研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CAP1400 1E 級閥控蓄電池通過系統化設計和三代核電站地震譜抗震實驗,完全滿足我國三代核電站抗震要求。該電池在全壽命周期內無需添加電解液,綠色環保,並可大幅降低維護工作量。

本次 CAP1400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發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首次建立 1E 級閥控電池加速老化鑑定方法,累計獲得了 9 項專利,2 項軟體著作,7 項技術秘密,發表論文 10 篇,制定 36 個標準和技術規範,將我國核電1E級蓄電池的應用水平提高到國際領先的高度,研製成果可涵蓋大部分國內核電機組應用場景,實現核電1E級閥控蓄電池設備國產化。

同時南都電源已建成國內首條單體 4000Ah 1E 級閥控蓄電池中試線,年產能達 3.2 萬 kVAh,形成向 CAP1400 及其他核電項目供貨的能力。部分產品已經在秦山核電站核島與非核島等領域試點應用,截止目前運行狀況良好。

此次 CAP1400 1E 級閥控蓄電池的成功研製,建立了與我國核電發展規劃相適應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電廠 1E 級蓄電池研發製造能力。

後續南都電源將持續加快核電廠 1E 級電池產品的市場推廣應用,繼續推動核電行業的技術進步。(南都電源)

更多能源信息請關注能源界www.nengyuanjie.net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願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焦點

  • 全球核電站用最大容量的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
    在科技部、財政部、能源局等多部委的支持下,經過南都電源與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科研技術人員四年多的共同努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的自主化研製」課題圓滿通過驗收,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 CAP1400 超大容量 1E 級閥控蓄電池研製成功,該成果成功填補了國際空白,技術及產品居國際領先水平。
  • 我國自主研製成功CAP1400核能發電機 填補國內空白
    9月15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1550MW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各項技術性能滿足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綜合技術指標全面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最大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超大容量核電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的自主設計空白,是繼「中國高鐵
  • 東方電氣自主研製成功CAP1400核能發電機 填補國內空白
    9月15日,由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研製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1550MW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各項技術性能滿足合同和相關技術標準,綜合技術指標全面達到當前國際先進水平,標誌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單機容量最大的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研製成功,填補了我國超大容量核電半轉速汽輪發電機的自主設計空白
  • 重磅!我國三代核電最新型控制棒驅動機構成功研製,世界領先
    川報觀察記者 朱雪黎5月9日,記者從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獲悉,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四川華都核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聯合研製的ML-C型控制棒驅動機構在完成1200萬步熱態壽命試驗後,又順利通過了抗震試驗,該抗震試驗地震相當於8.5度抗震烈度,在該抗震烈度下房屋將遭受嚴重破壞或坍塌
  • 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設備研製基本完成
    科技日報5月21日消息,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在21日召開的國家電投創新大會上宣布,備受關注的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CAP1400)設備研製基本完成,示範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有效形成了國內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這標誌著我國已經全面掌握了第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核電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中國一重製造的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
    中國一重製造的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完工起航 2020-11-11 17:32:38 來源
  • 「華龍一號」核能發電機在德陽研製成功
    11月6日上午,「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在東電成功通過廠內型式試驗。這是繼CAP1400核能汽輪發電機在東方電機成功研製後,我國三代核電設備完全自主設計製造能力的再次跨越。該發電機的成功研製,為打造「中國核電」品牌、鑄就國之重器邁出了堅實的又一步。同時,也標誌著我國成為少數具有獨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國家。
  • 機組單機容量最大 我國全面掌握EPR三代核電技術
    新華社記者王攀攝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    9月12日上午10時20分,隨著總重達231.86噸的廣東臺山核電站二號核島穹頂吊裝到位,這一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核電機組建設宣告正式封頂。此舉標誌著我國已全面掌握了EPR三代核電建造技術。
  • 自主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正式發布
    28日,正值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50華誕,國家電投在此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至此,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戰略宣告總體完成,我國核電技術整體升級換代,實現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 全球首堆EPR工程臨近商運 CAP1400、華龍一號或優先重啟
    國內核電新項目重啟審批步入關鍵期,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P1400、華龍一號三代核電項目或優先獲批重啟。   全球AP1000首堆示範項目兩臺機組投資500億元   9月21日凌晨3點57分,三門核電1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
  • 【原創】全球首堆EPR工程臨近商運 CAP1400、華龍一號技術項目或...
    【財聯社】(記者 劉雪)作為領先全球的三代核電技術應用場,今年以來,我國多個三代核電站建設取得突破性新進展。記者獨家獲悉,中國核電(601985.SH)控股的全球AP1000首堆三門核電1號機組已正式具備商運條件。同時,2號機組已併網發電,有望年內商運。此外,中廣核旗下的全球首堆EPR三代核電項目臺山核電1號機組也臨近商運。
  • 珠海成功研製三代核電站「定製空調」
    南方日報訊(記者/王韶江)9月2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組織的「華龍一號」核級冷水機組樣機鑑定會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召開。經現場專家組鑑定,樣機能夠完全適配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第三代核電站。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核電按下「重啟鍵」,自主三代核電迎來批量化建設,核電產業發展步入全新階段。截至9月底,我國在運核電機組48臺,總裝機容量4988萬千瓦,裝機容量居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4臺,總裝機容量1553萬千瓦,在建規模全球第一。
  • 2020年中國核電閥門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規模突破...
    以容量為80萬千瓦的核電站為例,通徑DN25-1000mm的閥門需求量為8000-10000臺,為同類火電站的2-3倍。一座有2套百萬kW級核電機組的核電站需各類閥門3萬臺,其中核島(NI)用閥門1.3萬臺,常規島(CI)用閥門1.35萬臺,電站輔助設施(BOP)用閥門0.35萬臺。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核能發電機研製成功
    新華社成都9月19日電(記者謝佼)記者18日從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獲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CAP1400示範工程核電站的半轉速汽輪發電機近日在東方電機研製成功。  按照合同和技術標準的最高要求,1550兆瓦CAP1400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日前完成了廠內型式試驗。
  • 蓄電池在線內阻監測技術及運用
    關鍵詞:蓄電池;監測;內阻測量;在線維護0 引言 目前,閥控式鉛酸蓄電池在電力操作電源、通信電源中廣泛使用,由於閥控式鉛酸蓄電池結構的特殊性,在運行中可靠地檢測蓄電池的性能,並有針對性地對蓄電池進行維護變得困難但又很迫切。
  • 意義重大,「國核一號」研發成功,我國完成三代核電技術研發,處全球領先水平
    當然如果一切都「條理有序」的話,那麼核能源肯定是現階段對於人類來說最好的清潔能源了,因此秉持著「細心細心再細心」的辦事原則,人們開始了他們研製核能源的道路。而我國也正走在這一道路上,並且到目前為止一切都進展得十分順利。
  •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我國在建核電規模全球領先,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0臺,總裝機容量2287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採用的是三代核電技術。」報告認為,以華龍一號、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
  • 「華龍一號」首臺核能發電機研製成功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6日對外宣布,由東方電機為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站5、6號機組研製的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半轉速汽輪發電機成功通過了「型式試驗」,全部指標達到和優於設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