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獨家獲悉,中國
核電(601985.SH)控股的全球
AP1000首堆三門核電1號機組已正式具備商運條件。同時,2號機組已併網發電,有望年內商運。此外,中廣核旗下的全球首堆EPR三代核電項目臺山核電1號機組也臨近商運。國內核電新項目重啟審批步入關鍵期,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P1400、
華龍一號三代核電項目或優先獲批重啟。
全球AP1000首堆示範項目兩臺機組投資500億元
9月21日凌晨3點57分,三門核電1號機組完成168小時滿功率連續運行考核,具備投入商業運行條件。
值得提醒的是,通常核電項目具備投入商運條件,並不等同於已投入商運,還需要國家核安全局的認可。如果獲得相關認可,則意味著自9月21日3點57分,三門核電1號機組已正式投入商運。
當記者詢問三門1號機組具備投入商運條件是否意味著已投入商運時,業內人士表示,「從工程項目建設角度,對三門來說是一個意思。」
三門核電2號機組於8月24日17時22分併網;但後期尚未有進一步的信息披露。記者了解到,目前2號機組尚未實現滿功率運行。
今年8月中旬,浙江省發改委能源局電力處曾披露消息稱,按照當前進度,預計三門核電1、2號機組將分別於9月底和11月底正式投入商運。如今1號機組已按原計劃實現商運。
一位剛參加過中國核電調研的機構投資者告訴記者,相比三門1號機組,2號機組的測試周期會更短,預計大概率年內可以投入商運。「如果按照1號機組的周期推測,11月份2號機組達到商運條件應該不難。」
根據公開信息,三門1號機組從6月30日首次併網到具備商運條件,間隔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上述知情人士還透露,中國核電今年預計有三臺新核電機組可投入商運。除三門核電一期兩臺機組外,位於江蘇連雲港的田灣3號機組已於2月15日投入商運。另外,田灣4號機組按照計劃也可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投入商運。中國核電還在推動自主化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福清5號、6號機組以及田灣5號、6號機組建設。
作為全球首堆併網發電並商運的AP1000項目,三門核電對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推廣應用有著示範性意義。
三門核電站位於浙江臺山三門縣,一期有兩臺AP1000核電機組,每臺額定容量為1250兆瓦。知情人士透露,這兩臺機組總投資約500億元,平均每千瓦造價約2萬元。在電價方面,因為屬於承擔重大科研專項的核電站,電價有一個「開口條件」,一般核電機組剛投產時會有一個暫行電價,投產一段時間以後才確定正式電價。
業內人士分析稱,從堆型來看,AP1000採用非能動安全系統,模塊化程度高,造價方面比華龍一號、EPR項目有一定優勢。理論上講,每一代核電技術革新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經濟性上都比上一代更優。只是目前首堆AP1000建設成本高,但未來批量化生產後,成本會降下來。
全球首堆EPR臺山核電進展順利:今年內將商運
全球AP1000首堆在我國率先商運後,採用EPR(European Pressurized Reactor)三代核電技術的中廣核臺山核電項目進展更受市場關注。
臺山核電1號機組於2009年開工建設,2號機組於2010年開工建設,分別是全球第三、四臺開工建設的EPR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2018年1月9日,臺山核電站1號機組「後來居上」,成為EPR全球首堆工程。
今年6月29日下午5時59分,臺山核電1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不過,後期臺山核電項目並未披露新進展。外界對這一項目的進展猜測頗多。
記者從內部渠道了解到,臺山核電項目進展順利,今年內將投入商運。
另外,採用AP1000三代核電技術的山東海陽核電1號機組於8月17日9時50分首次併網成功。眼下也無新進展宣布。
CAP1400、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項目有望優先獲批
隨著三代技術核電站在國內落地、商運,業界對我國核電新項目審批重啟的時間點更加關注。自2016年以來,我國核電新項目審批陷入停滯。
此次業內曾猜測國慶前後將是核電審批重啟的敏感時間點。不過,眼下看來,節前審批重啟概率較小,大概率要等到節後。
「年底前應該有多臺新核電項目要批。」知情人士透露,可能優先考慮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P1400、華龍一號三代核電項目。其中,CAP1400有兩臺機組位於山東榮成石島灣核電站,屬於國家電投旗下;另外,中核、中廣核預計也分別將有2-3臺華龍一號新機組項目獲批。
今年3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明確穩妥推進核電發展,在充分論證評估的基礎上,開工建設一批沿海地區先進三代壓水堆核電項目,年內計劃開工6-8臺機組。
通常,一臺核電機組將帶動200-300億元的投資。核電新項目審批重啟對拉動國內投資有著積極意義。
國家
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9月17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原子能機構第62屆大會上發言說,中國核能事業保持發展勢頭,先進三代核電技術在中國逐步實現大規模應用,「華龍一號」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已經開始系統調試。四代核電技術發展正在積極推進。目前,根據IAEA官方數據,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44臺(包含三門一號機組),年發電量位列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3臺,規模居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