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

2021-01-13 中國江西網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國和一號」是國際公認的、代表世界三代核電先進水平的技術型號,是完全自主設計的中國核電技術品牌,集中國三代核電技術和產業創新成果於一身,標誌著我國完全具備先進核電自主化能力。

  「國和一號」也稱作CAP1400,是國家電投落實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戰略,在引進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動壓水堆核電技術的基礎上,依託工程項目平臺實踐和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先進非能動壓水堆核電型號,是完全自主設計的中國核電技術品牌,具有「安全係數高、經濟性能好、創新成果多」等諸多特點和優勢。

  據悉,「國和一號」能為社會提供強大的電力,每小時可以為電網提供150萬千瓦時電量,每年能夠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冬天還能供熱。「國和一號」核電機組設計壽命達60年,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相當於二代核電機組的1%,單臺機組年發電量可滿足超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超900萬噸。

  「國和一號」匯聚了國家、行業、產業全方位的力量,其研發工作從2008年正式啟動,歷時12年科研攻關,477家單位、2.6萬餘名技術人員參與其中。國家電投所屬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以壓水堆重大專項總設計師鄭明光為代表的技術團隊對「國和一號」頂層設計方案進行了全面創新,包括增加鋼製安全殼厚度和直徑以擴大核島空間,重新設計研製蒸汽發生器,大幅度優化主泵流量、主管道流通截面等,實現型號總體性能和效率全面提升。2014年1月,「國和一號」初步設計通過國家能源局評審;2016年2月,通過範圍最廣、內容最細的聯合安全審評;2016年4月,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通用安全審評,獲得國際認可。目前,「國和一號」示範工程施工設計已完成99.2%。

  在創新性上,「國和一號」取得多項成果。截至今年8月,壓水堆重大專項累計形成智慧財產權成果6513項,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052項,形成新產品、新材料、新工藝、新裝置、新軟體392項。

  在安全性上,「國和一號」基於多層防禦體系,系統性地應用「非能動」和「簡化」理念,並經過了完整試驗驗證。研製過程中新建22個臺架,完成17項試驗共887個工況,開展了堆芯熔融、安全殼冷卻等6大試驗課題,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配套試驗設施,支撐了安全審評,確保了項目安全。(經濟日報記者 李治國 亢舒)

相關焦點

  • 自主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正式發布
    28日,正值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50華誕,國家電投在此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至此,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戰略宣告總體完成,我國核電技術整體升級換代,實現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 再次取得重大進步,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
    在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成功完成研發,並且我國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它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目前已經達到了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 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國和一號」在滬發布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高志苗)從「國之光榮」到「國和一號」,從核電「大動脈」到「中國心」,從核電站「大腦」「神經系統」到遍布核島各處的「血管」「神經」,50年,國家電投擔當起中國核電自主化的使命。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在上海正式發布了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中國核電技術世界領先,未來將有更大潛能
    核電屬於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不斷突破核電技術,對我國的意義不言而喻。剛剛傳來好消息,歷時12年,我國三代核電新技術終於研發完成。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9月28日宣布,我國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的研發工作。作為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其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 我國自主研製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堆核燃料開始裝載
    本文轉自【央視網】;昨天(4日)下午,我國自主研製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位於福建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始進行核燃料裝載。這標誌著該機組進入主系統帶核調試階段,向建成投產邁出了重要一步。
  • 中國核電半年報揭秘:為何一年多沒有核電機組獲批
    自2015年全國核准8臺核電機組開工建設之後,2016年至今尚無新的核電機組獲得核准。這究竟是為什麼?中國核電(601985.SH)最新發布的半年報透露了真實原因。中國核電(601985.SH)8月24日晚間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國家擬開工建設3000萬千瓦以上的核電機組。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創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最佳業績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外景圖 新華社發又一國之重器誕生。昨天零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
  • 「十三五」中國共投運21臺核電機組,未達到裝機目標
    浙江三澳核電基地規劃建設六臺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總裝機720萬千瓦,總投資約1200億元。其中,三澳核電一期工程為國家「十三五」計劃開工重大項目,建設裝機容量兩臺120萬千瓦,一期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將達到175億千瓦時。
  • 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設備研製基本完成
    科技日報5月21日消息,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在21日召開的國家電投創新大會上宣布,備受關注的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CAP1400)設備研製基本完成,示範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有效形成了國內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這標誌著我國已經全面掌握了第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核電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什麼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正途?
    除了這些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中國還以二代國產堆CNP1000和ACP1000為基礎,吸收AP1000和EPR的思路和經驗,研發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同時根據AP1000的引進協議,中國以其為基礎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P1400。
  • 意義重大,「國核一號」研發成功,我國完成三代核電技術研發,處全球領先水平
    根據9月28日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發文稱,中國目前所完全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已經全面完成了研髮根據介紹稱,目前「國和一號」是我國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並且「國和一號」是中國目前十六項重大科技研究項目中的其中一項。
  • 中國核電產業自主創新不斷突破 世界發展最快
    目前,中國擁有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具備年產8-12臺套核電主設備的製造能力,僅中核集團就擁有同時建造40餘臺核電機組的能力。11月15日,中核集團舉行改革開放40周年新聞發布會。中核集團董事長餘劍鋒表示,中國核電的發展始終秉持開放發展的理念,中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核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記者張華迎、高敬)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 從「華龍一號」開工看核電三巨頭「走出去」大招
    作為國內核電企業的巨頭,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正在描畫這樣一個宏偉的藍圖:「華龍一號」核電技術從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福建,途經南亞、波斯灣(埃及),最終落地海上絲綢之路終點英國。中核認為這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路徑和實踐。「華龍一號」示範工程——福清5號核電機組於5月7日正式開工建設。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YMG全媒體記者 唐克 攝依託先進技術,建成三代核電項目,開國內核能商業供熱先河;借力新模式,搭建技術研發平臺,推動核電產業鏈創新成果加快落地;聚合優質資源,助力核電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水母網10月16日訊YMG記者 孫長波 通訊員 於福偉、邵偉峰核能綜合利用一「核」變多「核」9月2日,國務院核准四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
  • 中國核電行業三巨頭技術路線之爭升溫
    今年兩會上,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等11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提案《加快推動「華龍一號」走出去,早日實現核電「強國夢」》,稱由中廣核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共同研發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完成初步設計並啟動施工設計,呼籲國家儘快批准在國內開工建設,並加快推動其「走出去」。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新聞中心-北方網
    11月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新華社發中核集團福清核電總經理趙皓介紹,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
  • 海上核電、四代核電、小型堆 中國核能未來15年技術路線圖正浮現
    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引述上述文件稱,在核能領域,未來要重點發展三代、四代核電,先進核燃料及循環利用,小型堆等技術,探索研發可控核聚變技術。文件還稱,近年來,中國能源科技創新能力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顯著提升,建設了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重大能源技術示範工程。
  • 「煙臺時間」助力福清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2020年11月27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煙臺持久的高精準、高安全、高智能時間同步系統,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的DCS(分布式控制系統)、KRT(輻射監測系統)、EPP(安全殼洩漏監測系統)、KDO(試驗數據採集系統)等所有重要系統提供統一授時服務,授時精度達到納秒級,為華龍一號併網發電提供關鍵支撐。
  • 浙江三澳核電1號機組開工!項目首次吸收民營資本參股
    三澳核電項目於2007年啟動廠址踏勘,國家能源局於2015年5月批覆同意該項目開展廠址保護及相關論證工作。今年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該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12月30日,國家核安全局頒發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1、2號機組建造許可證。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