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取得重大進步,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

2020-10-09 戰略觀察員

近年來,我國在高科技產品研發上取得了眾多成果。在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了一個重大的消息,我國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成功完成研發,並且我國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權,它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目前已經達到了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所謂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就是指為了完成國家制定的目標,通過核心技術的突破和資源集成,在規定的有限時間內需要完成的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只要被歸入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科研任務,那都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如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也是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之一。

「國和一號」是我國在引進了國際先進核電技術,而將其技術和知識消化吸收後,依託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項目所開發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型號。它相較於二代核電機組來說,將發生嚴重事故的概率降低了100倍,設計壽命也增加到了60年。

在安全設計理念上採用的是「非動能」,它的單機功率可以達到150萬千瓦。所以它是目前我國自主設計的最大功率的核電機組。不僅如此單臺機組的年發電量就可以滿足超過2200萬居民的用電需求,而且每年還可以減少超過900萬噸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

「國和一號」項目是從2008年開始啟動研發,歷時12年的科研攻關,它成功地將我國多項技術以及工藝空白進行填補。並且成功建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三代核電自主創新體系,還有相應的產業鏈供應體系,這推動了我國核電行業和技術整體的升級和換代。而且經過30多年的不斷鑽研和積累,目前我國的核電建設能力也已經走到了全球前列。

目前我國已經完成了5臺國際三代核電機組的建設,數量已經位居設計第一。而截至2019年底,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共有13臺,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了1387.1萬千瓦,同樣位居世界第一。根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容量將再翻幾番,可以達到7000萬千瓦,而在建的運核電裝機容量也可以達到3000萬千瓦。

而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電網總體需求還是在不斷提升,因此「國和一號」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已經將核電技術與世界拉平,那麼之後誰先誰後就各憑本事,見真章的時候到了。

相關焦點

  • 意義重大,「國核一號」研發成功,我國完成三代核電技術研發,處全球領先水平
    根據9月28日中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發文稱,中國目前所完全自主研製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已經全面完成了研髮根據介紹稱,目前「國和一號」是我國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並且「國和一號」是中國目前十六項重大科技研究項目中的其中一項。
  •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自主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正式發布
    28日,正值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50華誕,國家電投在此正式發布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至此,從本世紀初開始實施的三代核電自主化發展戰略宣告總體完成,我國核電技術整體升級換代,實現從二代到三代的跨越。
  • 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設備研製基本完成
    科技日報5月21日消息,國家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在21日召開的國家電投創新大會上宣布,備受關注的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型號「國和一號」(CAP1400)設備研製基本完成,示範工程設備國產化率達到85%以上,有效形成了國內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這標誌著我國已經全面掌握了第三代非能動核電技術,核電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國和一號」在滬發布
    中新網上海9月28日電 (高志苗)從「國之光榮」到「國和一號」,從核電「大動脈」到「中國心」,從核電站「大腦」「神經系統」到遍布核島各處的「血管」「神經」,50年,國家電投擔當起中國核電自主化的使命。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投」)在上海正式發布了中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我國自主研製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首堆核燃料開始裝載
    本文轉自【央視網】;昨天(4日)下午,我國自主研製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位於福建的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開始進行核燃料裝載。這標誌著該機組進入主系統帶核調試階段,向建成投產邁出了重要一步。
  • 中國核電技術世界領先,未來將有更大潛能
    核電屬於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不斷突破核電技術,對我國的意義不言而喻。剛剛傳來好消息,歷時12年,我國三代核電新技術終於研發完成。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9月28日宣布,我國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的研發工作。作為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其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核電按下「重啟鍵」,自主三代核電迎來批量化建設,核電產業發展步入全新階段。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表示,當前我國已躋身世界核電大國行列,成功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術跨越,形成了涵蓋鈾資源開發、核燃料供應、工程設計與研發、工程管理、設備製造、建設安裝、運行維護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完整先進的核電產業鏈和保障能力,為我國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又一國之重器橫空出世,三代核反應堆投入使用,頂尖技術引領世界
    文/行人我國的核電技術發展這些年來一直在穩步推進著,就在近日,我國的核電技術又傳來捷報,根據相關媒體的報導,我國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五號機組首次併網,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也就同時標誌著我國在相關的技術領域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的相關技術壟斷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發電,創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最佳業績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外景圖 新華社發又一國之重器誕生。昨天零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
    新華社福州11月27日電(記者張華迎、高敬)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 剛剛,中核華龍一號成功併網發電:中國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這標誌著中國打破了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這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
  • 開發中國第三代核電用鋼,漢產矽鋼鑄就「華龍一號」鋼心鐵膽
    通訊員朱一知 攝作為我國核電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華龍一號」是當前核電市場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電機型之一,是我國核電創新發展的重大標誌性成果。 此次,由武漢鋼鐵有限公司生產的矽鋼片,成功應用於「華龍一號」發電機組定子鐵芯,開創了武鋼取向矽鋼用於製造核電發電機組定子的先河,實現了新的技術突破。
  • 我國全面掌握EPR三代核電建造技術
    據測算,在臺山核電站1、2號機組核島設備供貨中,我國企業承擔的供貨份額已超過50%,核島主設備國產化製造比例達到50%。由我國製造企業牽頭的聯合體承擔了常規島設備供貨。目前,臺山核電站1、2號機組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隨著穹頂吊裝的完成,臺山核電站2號機組核島主設備安裝工程將全面展開。
  • 中國一重製造的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
    :中國證券網 作者:張海英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日前,全球首臺三代核電CAP1400反應堆壓力容器筒體組件在大連核電石化有限公司核電裝備製造基地完工起航。
  • 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新聞中心-北方網
    27日0時41分,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  11月27日,工作人員在「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主控室慶祝併網成功。
  • 今日科技話題:「國和一號」、「放大器」、卒中後遺症、抗光腐蝕研究、新型g波超導體、狼蛛
    1我國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研發完成▲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宣布,我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完成研發。「國和一號」是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是我國核電技術研發和產業創新的最新成果。國和一號,也稱作CAP1400,是我國在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先進三代核電技術的基礎上,依託國家大型先進壓水堆核電站重大專項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先進核電型號,具有安全係數高、經濟性能好、創新成果多等特點。
  • 中國核電行業三巨頭技術路線之爭升溫
    今年兩會上,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廣核」)董事長賀禹等11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向大會提交了提案《加快推動「華龍一號」走出去,早日實現核電「強國夢」》,稱由中廣核和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核」)共同研發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已完成初步設計並啟動施工設計,呼籲國家儘快批准在國內開工建設,並加快推動其「走出去」。
  •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成功,中國正式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
    今天0時41分,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奠定堅實基礎,並創造了全球第三代核電首堆建設的最佳業績。
  • 華龍一號研發管理獲中國管理科學獎
    該獎用以獎勵對中國管理科學理論創新、管理實踐及管理科學推廣普及工作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個人和機構,自2006年設立,2008年開始首屆評選,每2年評選一次。核動力院是我國核動力技術研發的國家隊和主力軍,本次獲獎的《協同創新模式下「華龍一號」反應堆研發管理》,是核動力院在反應堆研發中探索先進管理模式的一次重要嘗試,為實現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反應堆研發提供了堅強的管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