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產業自主創新不斷突破 世界發展最快

2020-12-01 國際在線

11月15日中核集團發布會現場 攝影:黎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黎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核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強,鑄就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目前,中國擁有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具備年產8-12臺套核電主設備的製造能力,僅中核集團就擁有同時建造40餘臺核電機組的能力。

11月15日,中核集團舉行改革開放40周年新聞發布會。中核集團董事長餘劍鋒表示,中國核電的發展始終秉持開放發展的理念,中國既是目前世界上核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國家,同時也是進口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大亞灣、秦山三期、田灣,以及剛剛商運的三門核電站都是開放合作的重要成果。

餘劍鋒說,改革開放40年,中核集團致力於自主創新,自主設計建造了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並相繼掌握了10萬、30萬、60萬、100萬千瓦級核電技術,實現了中國核電技術的型譜化發展。

正在山東榮成建設的石島灣核電站 攝影:黎萌

據介紹,中核集團在幾十年核電建設運營的成熟經驗基礎上,汲取世界先進設計理念,成功研發了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目前,中核集團海內外在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共計4臺,工程建設各節點均按期或提前完成,是全球唯一按照進度計劃建設的三代壓水堆核電項目;中核集團建設的AP1000全球首堆核電工程也於今年實現了商運;今年年底,中俄能源合作重點項目——江蘇核電二期工程也將全面建成。目前,中核集團擁有在運核電機組20臺,在建機組6臺,並同時承擔15臺國內外機組的建造、安裝工作。

餘劍鋒說,中核集團緊密跟蹤世界核能發展趨勢,不斷推動先進核能技術突破和多元化應用。作為第四代核能系統的快中子反應堆示範工程在去年實現土建開工;作為中國核能發展的第三步,聚變堆研究也取得很大進步;自主研發、可用於城市供熱的「燕龍」泳池式低溫供熱堆成功發布;開展了小型多用途模塊化反應堆、海上浮動式核電站、超臨界水冷堆等先進反應堆科技研發,均取得了較大進展。

他表示,中核集團一直努力推進核電安全高效發展。2017年,中核集團年度發電量首破千億千瓦時,整體運行指標連續五年國內領先,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17年,中核集團的秦山一期30萬機組,秦山二期1號、2號、3號機組,福清核電1號機組,田灣核電2號機組共計6臺機組WANO綜合指數為100分,排名世界第一。

相關焦點

  • 建成三代核電項目 煙臺聚力核電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國核電按下「重啟鍵」,自主三代核電迎來批量化建設,核電產業發展步入全新階段。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表示,當前我國已躋身世界核電大國行列,成功實現了由「二代」向「三代」的技術跨越,形成了涵蓋鈾資源開發、核燃料供應、工程設計與研發、工程管理、設備製造、建設安裝、運行維護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完整先進的核電產業鏈和保障能力,為我國核電安全高效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中國一重自主創新實現核電大型鍛件國產化的啟示
    從「受制於人」到「自力更生」——中國一重自主創新實現核電大型鍛件國產化的啟示    新華社哈爾濱6月14日電(記者 梁冬)我國重型裝備製造業的領軍企業——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重)緊緊依託國家重大核電項目,在實踐中堅持以我為主
  • 中國核電技術世界領先,未來將有更大潛能
    核電屬於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誌,不斷突破核電技術,對我國的意義不言而喻。剛剛傳來好消息,歷時12年,我國三代核電新技術終於研發完成。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電力投資集團9月28日宣布,我國完成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的研發工作。作為我國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其代表著當今世界三代核電技術的先進水平。
  • 自主創新是中國核工業之魂
    核工業是高科技戰略產業,國家安全重要基石。從「兩彈一艇」開始,我國核工業就是靠自主創新發展起來的。進入新時代,我國核工業迎來了自「兩彈一艇」以來最為重要的發展戰略機遇期,正在加快從核工業大國向核工業強國轉變跨越。
  • 核電三巨頭力挺煙臺打造核能產業新城
    □記者 杜文景 報導  本報北京3月29日電 今天,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上,「中國核能產業新城」戰略獲得了國內核電三巨頭力挺。中廣核、中核、國家電投三大核電集團共同籤署「支持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合作框架協議」。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一、我國核電機組運行狀況分析    二、我國核電產業發展分析  第二節 中國核電產業發展現狀調研    一、我國核電機組運行狀況分析    二、我國核電產業市場分析    三、我國核電大事記  第三節 我國核電產業發展分析    一、核電將重啟    二、中國堅持安全高效發展核電的方針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18)藍皮書發布 未來核電發展前景看好
    近年來,我國核電產業不斷堅持自主創新,產業規模與能力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我國在建核電規模全球領先,工程項目有序推進,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在建核電機組共20臺,總裝機容量2287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其中,有一半採用的是三代核電技術。」報告認為,以華龍一號、CAP1400為代表的三代核電技術具有較強的自主研發能力。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相較於火電、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發電,核電在環保性、穩定性、自主可控性等方面優勢明顯。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什麼才是中國核電發展的正途?
    除了這些引進的三代核電技術,中國還以二代國產堆CNP1000和ACP1000為基礎,吸收AP1000和EPR的思路和經驗,研發出了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同時根據AP1000的引進協議,中國以其為基礎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P1400。
  • 《全球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即將問世:全球核電產業發展面臨...
    未來全球核電是走向衰落還是繼續復興與增長,世界上反核派和挺核派各執一詞,分別引用對己最為有利的數據資料自圓其說,孰是孰非難以客觀分辨和評價。由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主編的《國際核能產業發展藍皮書(2017)》提供了一份客觀、獨立、基於第三方視角的核能產業研究報告。
  • 核電三巨頭聚力支持山東煙臺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
    【電纜網訊】3月29日,首次亮相國際核工業舞臺的山東省煙臺市在京召開「打造中國核能產業新城研討會」。近十年來,立足良好的工業基礎和製造業優勢,依託項目建設,煙臺市初步建立了集研發、製造、推廣應用於一體的核電產業體系。
  •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安謀中國:持續賦能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 軼群 發表於 2021-01-08 09:14:33 收入、利潤連年屢創新高,本土研發力量不斷擴充,自研成果相繼湧現,持續獲得客戶認可……這是成立近3年的安謀中國交出的答卷
  • 中國核電之路 未來可期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高興南】9月24日,「核你一起點亮世界」中國核工業「核你在一起」科普開放周活動第三站來到了秦山核電站,記者參觀了核電科技館和秦山核電站,了解到了秦山核電站的發展歷程,跟著秦山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一起「見證」中國核電從起步到「國之榮光」的蛻變。
  • 核電如何做到安全高效又環保?中國核電給出自己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核電」)堅持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不斷推進清潔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推進高質量綠色發展貢獻力量。如何走深走實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兩化路」?
  • 《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發布,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我國能源體系中核電優勢凸顯謝文川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中國核能發展報告藍皮書首席專家王毅韌表示,2019年,海陽核電2號、陽江核電6號、臺山核電2號三臺核電機組投入商運。其中,海陽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我國AP1000三代核電自主化依託項目全面建成。臺山2號機組投入商運,標誌著中法兩國最大能源合作項目全面建成。
  • 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原標題:自主創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奮鬥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 改革開放40年丨中國核燃料產業正向做強做優邁進
    20多年來,鈾轉化、鈾濃縮、燃料元件各環節產能大幅提高,經濟實現快速增長,效益大幅提升;多個產業環節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了技術突破,有些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產業實現了『瘦身』,職工總數從最多時的近7萬人,減少到目前的2.4萬人;職工生活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善。20多年來,核燃料系統為核電站提供了優質產品和服務,得到了核電用戶的高度讚譽。
  • 聚賢納言 探索核能產業發展「山東路徑」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程敬海、張建佩、記者尹明波報導 11月19日,在濟南舉辦的「泰山科技論壇暨2020年度山東省核學會年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業內知名核能專家、全省涉核高校及核能產業相關企事業單位代表同聚泉城,把脈會診、建言獻策,支招破解發展難題,為山東核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拓展了思路、提供了借鑑。
  •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
    「國和一號」核電機組每年將提供近130億千瓦時電量——  自主設計的三代核電技術品牌正式發布  9月28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發布了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標誌性成果——中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世界先進三代核電型號「國和一號」。
  • 2019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預計下半年項目開工...
    BP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核電佔比僅為1.8%,與世界平均水平4.4%仍存較大提升空間。截止至2019年7月中國兩大運營商在建和商運核電機組裝機容量統計情況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核電「走出去」提升國際影響力「一帶一路」延伸新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