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主體工程開工
文丨本報記者 朱學蕊
記者12月31日從中廣核獲悉,浙江三澳核電項目(以下簡稱「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核島當天9時30分澆築第一罐混凝土(FCD),標誌著機組主體工程正式開工,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最後一臺開工的核電機組。
三澳核電項目於2007年啟動廠址踏勘,國家能源局於2015年5月批覆同意該項目開展廠址保護及相關論證工作。今年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該項目一期工程1、2號機組;12月30日,國家核安全局頒發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1、2號機組建造許可證。
三澳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臺我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機組,一次規劃,分期實施。華龍一號是由中廣核和中核集團聯合研發的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該技術充分利用了我國近30年來在核電站設計、建設、運營及研發所積累技術和人才優勢,吸收了國內外壓水堆核電站設計、建造、運行的成功經驗,創新採用了能動與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設計理念,依託我國業已形成的核電裝備製造業體系和能力,充分體現了安全性與經濟性的均衡、先進性與成熟性的統一、能動與非能動的結合,是可持續發展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
▲浙江三澳核電項目效果圖
據介紹,三澳核電項目由中廣核、浙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市核能發展有限公司、蒼南縣海西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建設和運營。項目首次吸收民營資本參股,創造了核電企業混改的新模式。項目推進過程中,中廣核通過100餘次優化,形成了避島礁、保沙灘、護岸線的工程設計方案,同時在城鎮建設、產業發展、生態環境和社會人文等方面實現與地方融合發展。
中廣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楊長利表示,中廣核將充分發揮30多年核電連續建設優勢和華龍一號建設經驗,扛好核安全政治責任,會同各參建單位,把三澳核電項目建成精品工程。據他介紹,浙江三澳核電項目的建設,將有效提高浙江省清潔能源比重,助力浙江率先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構建綠色低碳的現代能源供應體系和打造長三角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對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促進碳達峰與碳中和、擴大有效投資和促進就業增長等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三澳核電項目1號機組開建,中廣核在建核電機組達7臺,裝機容量821萬千瓦;在運核電機組24臺,裝機容量2714萬千瓦。
據記者梳理,目前我國在運在建和核准待建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已達12臺,分布在福建、廣西、廣東、浙江和海南五省,已呈現出批量化建設的節奏。
表-國內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建設進展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編輯丨李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