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江帆1
中國首個示範快堆工程迎來重大節點。
界面新聞獲悉,12月27日,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集團)霞浦示範快堆工程2號機組正式開工建設。
一年前,該機組正式啟動負挖施工。中核集團認為,在「十三五」收官之際,如期實現2號機組FCD目標,開創了示範快堆工程雙機組同步建設新局面。
FCD指的是澆築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標誌著機組正式開工建設。
霞浦核電站所在的霞浦縣長表島,距霞浦縣城東南方位約17公裡,處於東衝半島的東北部,福寧灣西南岸,為國內優良的Ⅰ類濱海核電廠址。
作為國家批准的重大專項,霞浦示範快堆工程採用單機容量60萬千瓦的快中子反應堆。
2014年10月,示範快堆工程項目總體規劃方案獲得國家批准。根據國家批覆的總體目標,項目1號機組於2017年底實現開工建設目標,2023年建成投產;2號機組計劃於2020年開工建設,2026年建成投產。
2015年7月31日,該工程正挖施工啟動;2017年12月29日,示範快堆工程1號機組土建開工;2020年1月18日,1號機組第一跨鋼拱頂就位,從土建階段進入安裝階段。
快堆的全稱為快中子反應堆,已成為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主力堆型。它可將天然鈾資源利用率從目前的約1%提高至60%以上,並實現放射性廢物最小化,可解決鈾礦資源枯竭、核材料利用率低和核廢料難以處理等問題。
中國核能發展戰略分別「三步走」,分別為:熱中子反應堆、快中子增殖堆、受控核聚變堆。中國是世界上第八個擁有快堆技術的國家。2011年7月,中核集團自主設計、建造的中國實驗快堆成功併網發電。
中核集團認為,示範快堆工程2號機組開工建設,對中國加快構建先進核燃料閉式循環體系、促進核能可持續發展和快堆技術全面自主發展、推動地方經濟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經界面新聞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中國新核准了兩個項目: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新開工項目有福建漳州核電2號機組;實現併網或投產的項目有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田灣核電5號機組。
今年6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的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預計,「十四五」及中長期,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持續穩步推進。
截至2019年底,中國運行核電機組達47臺,總裝機4875萬千瓦,同比增長9.2%,位列全球第三;在建核電機組13臺,總裝機1387.1萬千瓦,在建裝機保持全球第一。去年,中國在運、在建核電裝機量合計約6262萬千瓦。
截至12月29日發稿時,核電龍頭股漲跌不一。其中,中廣核技(000881.SZ)漲6.5%至10.38元;中國廣核(003816.SZ)跌1.4%至2.82元;中國核電(601985.SH)跌2.4%至4.9元;中國核建(601611.SH)漲0.8%至7.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