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縱觀核電發展歷史,核電站技術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讓我們看一下中國主要核電站分布吧。
秦山核電站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大亞灣核電站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是中國大陸建成的第二座核電站,也是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1994年投入商業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此後,在大亞灣核電站之側又建設了嶺澳核電站,兩者共同組成一個大型核電基地。
嶺澳核電站廣東第二座大型商用核電站1994年2月大亞灣核電站第一臺機組勝利投產時,國務院決定興建的廣東第二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嶺澳核電站規劃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發電機組。首期建設2臺,採用大亞灣核電站技術翻版加改進方案。在建設中加大了自主化和國產化力度,實現了建安施工自主化,主承包商全部由中方單位承擔。
田灣核電站2臺百萬千瓦級是中俄兩國在加深政治互信、發展經濟貿易、加強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方針推動下,在核能領域開展的高科技合作,是兩國間迄今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也是我國「九五」計劃開工的重點核電建設工程之一。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高公島鄉柳河村田灣境內。
紅沿河核電站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規劃建設6臺機組,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60%,1號機組於2007年8月正式開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業運營。
寧德核電站自主研發的核電站全範圍模擬機一期工程擬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術,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2006年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展前期工作。主體工程於2008年2月18日正式開工,首臺機組計劃於2012年投產。
陽江核電站廣東地區的第二核電基地中廣核集團在廣東地區的第二核電基地。項目擬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技術,一期工程擬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由中廣核集團陽江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
三門核電站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臺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
海陽核電站中國核電AP1000三代核電技術位於海陽市核電產業區邵家莊村南200米處,地處三面環海的岬角東端,佔地面積2256畝。總投資過千億元,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預留有擴建場地。海陽核電與浙江三門核電一起被選定為中國核電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標誌性項目,承接中國核電自主化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