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

2021-01-09 百度百科

盤點中國主要核電站縱觀核電發展歷史,核電站技術方案大致可以分四代。讓我們看一下中國主要核電站分布吧。

秦山核電站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地處浙江省海鹽縣。由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100%控股,秦山核電公司負責運行管理。採用目前世界上技術成熟的壓水堆,核島內採用燃料包殼、壓力殼和安全殼3道屏障,能承受極限事故引起的內壓 、高溫和各種自然災害。

大亞灣核電站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半島,是中國大陸建成的第二座核電站,也是大陸首座使用國外技術和資金建設的核電站。1994年投入商業運行,大亞灣核電站是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此後,在大亞灣核電站之側又建設了嶺澳核電站,兩者共同組成一個大型核電基地。

嶺澳核電站廣東第二座大型商用核電站1994年2月大亞灣核電站第一臺機組勝利投產時,國務院決定興建的廣東第二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嶺澳核電站規劃建設4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發電機組。首期建設2臺,採用大亞灣核電站技術翻版加改進方案。在建設中加大了自主化和國產化力度,實現了建安施工自主化,主承包商全部由中方單位承擔。

田灣核電站2臺百萬千瓦級是中俄兩國在加深政治互信、發展經濟貿易、加強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方針推動下,在核能領域開展的高科技合作,是兩國間迄今最大的技術經濟合作項目,也是我國「九五」計劃開工的重點核電建設工程之一。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高公島鄉柳河村田灣境內。

紅沿河核電站東北地區第一個核電站位於遼寧省大連市瓦房店東崗鎮,地處瓦房店市西端渤海遼東灣東海岸。規劃建設6臺機組,採用中國改進型CPR1000壓水堆技術,單機容量100萬千瓦,設計壽命40年,綜合國產化率約60%,1號機組於2007年8月正式開工,至2012年建成投入商業運營。

寧德核電站自主研發的核電站全範圍模擬機一期工程擬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CPR1000技術,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2006年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同意寧德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展前期工作。主體工程於2008年2月18日正式開工,首臺機組計劃於2012年投產。

陽江核電站廣東地區的第二核電基地中廣核集團在廣東地區的第二核電基地。項目擬採用中廣核集團具有自主品牌的 CPR1000技術,一期工程擬建設四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由中廣核集團陽江核電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

三門核電站浙江省境內建設的第二座核電站三門核電站總佔地面積740萬立方米,可分別安裝6臺10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面建成後,裝機總容量將達到1200萬千瓦以上,超過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一期工程總投資250億元,將首先建設兩臺目前國內最先進的100萬千瓦級壓水堆技術機組。

海陽核電站中國核電AP1000三代核電技術位於海陽市核電產業區邵家莊村南200米處,地處三面環海的岬角東端,佔地面積2256畝。總投資過千億元,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並預留有擴建場地。海陽核電與浙江三門核電一起被選定為中國核電AP1000三代核電技術引進消化吸收的標誌性項目,承接中國核電自主化重任。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核電站
    本文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核電站。  浙江省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
  • 2020年:中國核電站
    2020年:中國核電站 發布時間: 2020-03-20 08:44:3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龐名立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導語:1986年4月26日,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直接汙染周圍人類歷史上慘烈的核災難並不止這一起,1979年,美國三裡島核電站發生核洩漏,至少15萬居民被迫撤離;2011年3月15日,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核洩漏,使約59萬民眾背井離鄉。日本福島核事故後,不同國家「棄核」、「挺核」態度不一,但主要核能利用國家仍致力於進一步深化核能的研究與利用,表示要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核電,中國更是加速上馬核電項目,在建規模世界第一。
  • 揭秘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這也太誇張了
    致力於升級海洋經濟、探索能源問題解決之道的中國正將目光投向海洋開發的又一重器——海上浮動核電站。這種小型的、可移動式的核電站將陸上核電站的縮小版安裝在船舶上,既可為偏遠島嶼供應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為遠洋作業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平臺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有用電需求時將電站拉過來,不需要便可用船將電站拉走。
  • 《中國製造!全球第一座四代核電站》|核反應堆|核燃料|核電站|高溫...
    ——榮成石島灣核電站一期工程。這座核電站由於採用了結構獨特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使其安全性與熱效率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了世界第一座第四代核電站。那麼這種新型核電站,有哪些特點?它在安全性上,又真能做到萬無一失嗎?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探索能源問題解決之道的中國正將目光投向海洋開發的又一重器——海上浮動核電站。  「日本福島核事故,主要是地震後海嘯引起全廠斷電,機組冷卻系統失效而導致的嚴重事故。ACPR50S基於成熟壓水堆和三代核電技術,借鑑國內外小型堆先進設計理念,是自主開發的適用於海洋環境的核電站。
  • 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導》。2003年1月5日,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號機組成功投入商業運行的慶典儀式在浙江海巖舉行,它標誌著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項目正式併入華東電網,並開始向長江三角州地區輸送清潔安全的電力能源,這次有效地緩解華東地區電力緊張的狀況,促進中國東南沿海的經濟發展。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可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對於擁有18000多公里海岸線和300萬平方公裡管轄海域、多年蟬聯能源消費總量世界第一的中國而言,「藍色國土」的開發、利用與安全,與國家安全和長遠發展息息相關。海上浮動核電站,無疑是未來海上能源保障的重要選項。提到海洋、核電站,很多人往往想到的還是其安全性。海上浮動核電站(也稱浮動堆)究竟安不安全?其實,離岸小型模塊化浮動堆的安全性優於目前在運的陸基核電站。
  • 中國只能取土,美國就籌劃在月球建核電站,挑釁還是實力?
    我們中國才剛剛能無人月球取土,你們美國就有能力可以在月球建立核電站了?在地球上建立核電站需要什麼條件?1,地形平坦廣闊,地質不活躍。,就不能百分百保證其絕對安全不會發生一次事故,畢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不會像中國這樣嚴謹,未曾發生一次大的核電站洩漏。
  • 中國內陸核電站選址基本確定 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
    央廣網北京2月13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王毅韌近日接受專訪時表示,內陸核電站的選址基本確定,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建設。
  • 何祚庥:堅決反對在中國內陸地區建造核電站
    全世界正在運行的核電站約400多座,總功率是4億千瓦。現在中國的一些人在鼓吹必須實現「2020年達到7000萬千瓦或8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據說已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待批的核電站,總功率已高達1.5億千瓦之多。理由是他們所設計的新型核電站,安全係數極高,出現重大核事故的風險「概率」極小,因而「完全」可在內陸地區「安全」地建造核電站。我卻認為,必須立即停止在中國內陸地區建造任何核電站。
  • 核電站,足夠安全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潘自強說,「作為一個人口眾多、能源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的國家,發展核能是解決中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核工業界應在充分研究和吸取福島核電站事故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將核電站的安全提高到更高水平。」
  • 【地理視野】經常出現在高考地理題中的中國水庫、核電站排名
    是在永修縣柘林鎮築壩攔截修水而形成的以防洪、發電、灌溉、養殖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以柘林湖之名和雲居山佛教聖地聯合列為:「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最美的湖光山色」。 截至2019年6月底,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7臺,總運行裝機容量48751.16兆瓦。2019年全年中國大陸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3481.31億千瓦時,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約佔中國大陸全年累計發電量的4.88%。隨著科技的發展,未來核電站發電佔比會越來越高,今天由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我國著名(已建成)的核電站。
  • 中國現階段電力已過剩,為何還不斷建造核電站?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長期以來,我國都將發電設施的建設作為我國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如三峽大壩,亞龍灣核電站等等。然而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現階段我國的電力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那既然如此,我國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呢?其中的原因令人難以置信。從我國的電力組成部分來看,火力發電在我國佔據了絕大部分。
  • 排名|世界十大核電站
    Hanbit 1號和2號反應堆使用的是通過韓國的「組件法」建造的加壓輕水堆(PWRs),該堆利用了韓國公司的輔助零件,並採用了國際製造主要部件。同時,Hanbit 3和4完全使用國內資源建造,而Hanbit 5和6反應堆的設計靈感來自韓國標準的Ulchin-3號反應堆。
  • 中國為什麼敢建這麼多核電站?難道真忘了車諾比了嗎?
    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統計,全世界現有450座核電站(反應堆),分布在31個國家。▲臨杭州灣的秦山核電站(圖片來自百度地圖)中國第一座秦山核電站(浙江海鹽縣秦山鎮)始建於1985年3月,其餘21座核電站都建於車諾比事故之後——難道是中國人不怕死,敢於挑戰未知的危險嗎?
  • 核電站的誕生與發展
    盧瑟福的主要科學成就是革命性的建立了原子的模型。根據這個模型,粒子的質量不是均勻分布在空間上的,幾乎所有的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帶正電荷的小區域內。他根據阿爾法粒子通過金箔的實驗結果得出這一結論。在盧瑟福模型的基礎上,著名科學家尼爾斯·玻爾於1913年提出了一個類似氫原子的量子模型,即玻爾原子。
  • 中國現階段已經電力過剩,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
    電能更是代替煤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設核電站。雖然中國現階段電力過剩,但是依然在不斷建造核電站,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國的電力現在已經完全滿足了全國人民的需要,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量出現了剩餘。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長期使用煤炭不僅使得中國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
  • 白虎大戰眼鏡蛇 中國主要劇毒蛇種盤點
    原標題:白虎大戰眼鏡蛇 中國主要劇毒蛇種盤點   導語:印度中央邦一個動物園,日前出現一場虎蛇大戰,最終一隻罕見的白虎被眼鏡蛇咬到,中毒身亡。視頻監控顯示,白虎拉加恩當天不斷朝眼鏡蛇攻擊,還用嘴咬毒蛇。園方稱,拉加恩和眼鏡蛇顯然經過一場惡鬥。老虎強壯兇猛,不過遇到劇毒的眼鏡蛇也難逃一劫。
  • 中國核電站是否真的安全?核能還能治療癌症?答案全在這裡……
    中國的核電站,特別是最新的華龍一號核電站是否真的安全?核能除了發電、國防安全,它在民生民用方面還有哪些用處?華龍一號是我國三十年不間斷的設計、建造核電站所積累的經驗技術和充分吸收福島核電站經驗教訓的綜合體。所以,華龍一號核電站技術非常高,比如它的機型熔斷,是百萬年一次的概率,發生放射性物質的概率是千萬年一次,但核電站運行的周期是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