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旦失去,平時的生活就會變得極為不方便。電能更是代替煤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設核電站。雖然中國現階段電力過剩,但是依然在不斷建造核電站,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國的電力現在已經完全滿足了全國人民的需要,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量出現了剩餘。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長期使用煤炭不僅使得中國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核電技術就能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更能有效節約煤炭這一不可再生資源。
另外一點原因就是中國的核電技術比起世界上其他大國還有待發展。核電技術是作為大國必須掌握的先進技術之一,但卻可以通過建造核電站來進行完善,也是國家的一種重大發展戰略。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在2016年,中國的核電佔比僅有2%,相較於法國,美國和日本,中國的核電佔比都遠遠不足,法國更是超過了70%,中國不斷建造核電站也能很好的發展核電技術。
再有就是,修建核電站給一個國家帶來的收益也是十分豐厚的,不僅可以有效帶動GDP的增長,更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比如廣東的嶺澳核電站僅二期帶動的總產出增長就曾高達860億元左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核電站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日本的福島核事故直到現在都對當地的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核輻射的汙染更是十分嚴重。鑑於這些教訓,中國在建造核電站的時候就更是考慮好這些防範措施,以降低風險甚至最好不會出現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