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階段已經電力過剩,為何還要不斷建造核電站?

2020-12-04 天下有警官方

電力,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旦失去,平時的生活就會變得極為不方便。電能更是代替煤炭成為了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因此,各個國家都在努力建設核電站。雖然中國現階段電力過剩,但是依然在不斷建造核電站,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國的電力現在已經完全滿足了全國人民的需要,甚至已經超出需求量出現了剩餘。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利用煤炭進行火力發電,長期使用煤炭不僅使得中國的溫室效應和酸雨現象日趨嚴重,而且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破壞。核電技術就能有效改善這一現狀,更能有效節約煤炭這一不可再生資源。

另外一點原因就是中國的核電技術比起世界上其他大國還有待發展。核電技術是作為大國必須掌握的先進技術之一,但卻可以通過建造核電站來進行完善,也是國家的一種重大發展戰略。據相關數據統計表明,在2016年,中國的核電佔比僅有2%,相較於法國,美國和日本,中國的核電佔比都遠遠不足,法國更是超過了70%,中國不斷建造核電站也能很好的發展核電技術。

再有就是,修建核電站給一個國家帶來的收益也是十分豐厚的,不僅可以有效帶動GDP的增長,更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比如廣東的嶺澳核電站僅二期帶動的總產出增長就曾高達860億元左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核電站在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日本的福島核事故直到現在都對當地的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核輻射的汙染更是十分嚴重。鑑於這些教訓,中國在建造核電站的時候就更是考慮好這些防範措施,以降低風險甚至最好不會出現核事故。

相關焦點

  • 中國現階段電力已過剩,為何還不斷建造核電站?原因令人難以置信
    在現代社會當中,電力作為社會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能源,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我國都將發電設施的建設作為我國建設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如三峽大壩,亞龍灣核電站等等。然而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長速度的放緩,現階段我國的電力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
  • 中國電力充足,為何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專家說出原因
    中國電力充足,為何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專家說出原因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科技新社團。對於21世紀來說,無論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都是離不開電力的,不管是生活還是工業生產。因此國家在建設發電站方面是花了非常多的心思的。但是大家知道現階段中國的電力已經充足,正常生產生活都能夠滿足,那為什麼還要大力建造高風險的核電站呢?
  • 浮動核電站工程首次曝光,中俄領先,為何我國卻只有2%來自核電?
    世界核電站建設排行榜隨著我國近些年來經濟的突飛猛進,對電力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旦一個國家失去了電力,那麼不僅民眾的生活就會變得非常不便,整個國家的各個部門也會陷於癱瘓,而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電能也成為一種新的綠色環保能源。
  • 中國加速建核電站 有何風險
    歐盟委員會負責能源事務的委員奧廷格表示,為吸取日本核電站事故的教訓,歐盟成員國同意對核電站進行全面的「壓力測試」,檢查核電站是否能應對地震、海嘯、恐怖襲擊、電力供應中斷等突發威脅。但匈牙利等東歐六國的推進核電發展的立場均未變,但都表示要保證核電站反應堆的運行安全。
  • 何祚庥:堅決反對在中國內陸地區建造核電站
    我國正在運行的核電反應堆有11座,電功率為900萬千瓦;國內正在建造的有26座核電反應堆,總功率約2800萬千瓦。現在熱議的是2020年將達到7000萬千瓦、8000萬千瓦,還是停留在已開工建設的裝機,即約4000萬千瓦。現在中國的一些人在鼓吹必須實現「2020年達到7000萬千瓦或80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據說已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待批的核電站,總功率已高達1.5億千瓦之多。
  • 揭秘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這也太誇張了
    致力於升級海洋經濟、探索能源問題解決之道的中國正將目光投向海洋開發的又一重器——海上浮動核電站。這種小型的、可移動式的核電站將陸上核電站的縮小版安裝在船舶上,既可為偏遠島嶼供應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給,也可為遠洋作業的海上石油、天然氣開採平臺提供電力、熱力和淡水資源,有用電需求時將電站拉過來,不需要便可用船將電站拉走。
  • 英國想造個最貴核電站 評論:沒中國的技術很難成
    目前欣克利角C核電站的估算總額為203億英鎊,是倫敦奧運會開支的兩倍多。為了支付這筆費用,英國政府已經與法國電力公司(EDF,佔據法國能源市場83%份額的能源巨頭)和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CGN)籤署了一份複雜的金融協議。根據這份合同,英國電力消費者將在35年內支付數十億美元。據EDF前任董事GérardMagnin稱,法國公司認為欣克利角核電站是「通過英國資金復興法國核工業的一種方式」。
  • 中國十大核電站
    本文為大家盤點中國十大核電站。  浙江省 秦山核電站  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3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是目前國內核電機組數量最多、堆型最豐富、裝機最大的核電基地,地處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
  • 核能發電是國家增加電力供應的不錯選擇
    這對於中國來說則是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加油優惠季 每升優惠4毛錢原油投資-15最佳暴利投機不懂交易?去原油模擬交易原油行情分析軟體實時更新今年1月份,「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州府突然斷電,最後只好從擁有三座核電站的阿根廷購電以解燃眉之急。這已經不是巴西第一次經受缺電之苦。面對南美鄰國的巨大需求,阿根廷還打算上馬第四座核電站,從而獲得更多的電力。
  • 蓋茨巴菲特聯手 計劃建造百座小型核電站(附股)
    預計到2030年、2035年,中國核電發展規模將達到1.31億千瓦、1.69億千瓦,發電量佔比達到10%、13.5%。據路透社報導,比爾·蓋茨計劃建造數百座小型核電站,伯克希爾哈撒韋旗下公司領投。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浮動核電站的技術原理其實並不神秘,只是將原本建造在陸地上的核電站安裝在船舶平臺上。但是,由於陸地和海上條件差異很大,相關的技術要求不盡相同,海上浮動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都面臨特殊的技術難題。  可查資料顯示,1963年,美國馬丁·馬麗艾塔公司為美國軍方設計了MH-1A核電裝置,為缺電的巴拿馬運河區供電,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自由號」輪船上。
  • 美國NASA: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宇航局 (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行業建議,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太空探索計劃。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 2026 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核電站將如何運作?卡洛米諾說,確保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技術是核反應堆、電力轉換、散熱和太空飛行技術。他表示:「低濃縮度的核燃料將為核芯提供動力。小型核反應堆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會通過電力轉換系統變為電能,經調節後分配給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用戶設備。散熱技術對於保持設備正常運行的溫度也很重要。」
  • 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運行
    主持人: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中國報導》。2003年1月5日,中國第一座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號機組成功投入商業運行的慶典儀式在浙江海巖舉行,它標誌著中國首座商用重水堆核電項目正式併入華東電網,並開始向長江三角州地區輸送清潔安全的電力能源,這次有效地緩解華東地區電力緊張的狀況,促進中國東南沿海的經濟發展。
  • 中國內陸核電站選址基本確定 十三五期間有望開工
    中國核電站全國分布圖王毅韌:他就是處置不當,斷電了反應堆還在不斷地散發餘熱,你不冷卻它肯定要堆型損壞。如果說應急處置得當的話,馬上採取調應急柴油機過去恢復供電,另外它不就在海邊嗎,用海水冷卻。但是他不敢用海水冷卻,因為他想那個反應堆以後還要用。實際上反應堆已經運行四十年了,到了退役的時間了,他還捨不得退役。
  • 解密中國海上浮動核電站:可為偏遠島嶼供應能源
    浮動核電站的技術原理其實並不神秘,只是將原本建造在陸地上的核電站安裝在船舶平臺上。但是,由於陸地和海上條件差異很大,相關的技術要求不盡相同,海上浮動核電站的設計、建造和運行都面臨特殊的技術難題。可查資料顯示,1963年,美國馬丁·馬麗艾塔公司為美國軍方設計了MH-1A核電裝置,為缺電的巴拿馬運河區供電,放置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自由號」輪船上。
  •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新建核電站的成本不斷上升
    的成本不斷上升。研究表明,核電站建設費用螺旋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軟成本,即與工程設計、採購、計劃、進度和成本控制等活動相關的間接費用。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在美國四分之三的不同反應堆型設計中,第一座建造的反應堆是最便宜的。第一座核電站建成後,只有通用電氣公司的沸水反應堆(BWR-4)變得更便宜。這項研究的結論是:「與預期相反,第n座核電廠比第一座核電廠更貴。」在這種情況下,核工業真正有希望通過第n個電廠降低成本的領域: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
  • 開源核電站建造方案!流程、組件設計都有;網友:我缺的是方案?
    不僅僅在建造時間上比1144MW的標準壓水堆縮短了將近3.5年,成本上,按照這個核電站設計方案,每座核電站在建造階段只需3億美元(人民幣約合20.77億)的投入。且慢吐槽這個「只需」,下面一起仔細看看OPEN100的經濟分析,就知道20.77億人民幣對於一座核電站而言,有多經濟實惠。
  • 日本福島核電站再爆炸 另一反應堆面臨熔毀危險
    福島縣已經計劃對12萬名避難者進行核輻射檢查。  綜合新華社電  日本為何  大力發展核電  原因一: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由於自然資源匱乏,日本一直夢想著通過發展核能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日本現在有數十座核電站,全國三分之一的電力源自核能。
  • 日本政府宣布,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供應量將佔全國電力的50%至60%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 碳中和目標2018年7月,日本內閣通過了現階段能源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力供應量佔比22%至24%之間,核能供應量佔比20%至22%。因此,核工業界將不斷努力提高核電的安全性與運行的穩定性。」日本原子工業論壇會長荒井白在回應菅義偉首相的聲明時說。 儘管核工業界人士表示,新技術引進將提高核電站效率,確保未來幾十年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廉價性,但目前核能行業面臨著堆積如山的問題。 儘管官方政策想重啟更多反應堆,但可能要面臨著四個難題:電站安全升級、反應堆退役老化、核廢料儲存,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 。
  • 我國核電站技術取得了突破,核廢料處理更進一步,攻破了世界難題
    電能是現代國家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從事生產還是維持最基本的社會運行,離開了電力都將會使整個國家癱瘓。而核電站作為當代最先進的發電場,能夠大大降低電力成本,擴大發電量,為國家運行提供動力。我國如今已經掌握了核電站技術,能夠自主建造核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