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市北院區副院長邱文生:盡心盡力,盡善盡美,不負腫瘤患者...

2020-12-06 半島網官網

【專家簡介】

邱文生,青大附院市北院區常務副院長,青大附院腫瘤內二科主任,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腫瘤分子與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免疫治療專家委員會(CSCO-i)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分會(CRPC)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支持分會內科學組組長,山東省抗癌協會姑息治療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青島市抗癌協會癌症康復與姑息治療分會主任委員。

坐診時間:周二下午 市北院區;周三上午 嶗山院區;周四上午 市南院區。

■盡心盡力,投身研究腫瘤治療幾十載

邱文生本科畢業後,先是在普外科領域工作了十年,工作中他發現惡性腫瘤病人越來越多,而單憑外科手術根治不了惡性腫瘤。看到一個又一個飽受折磨的患者、一個又一個被拖累的家庭,邱文生決定考研,系統地學習、研究腫瘤學, 「希望能給腫瘤患者帶來最佳的治療。」

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邱文生開始進入腫瘤內科領域,他好學上進,苦煉內功,從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一步步躍升為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2006年,他第一次拿到了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9年,他發表了第一篇SCI文章,2014年拿到了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目前他的SCI文章總數達到40多篇,承擔國家級、省市級課題近10項。並多次獲得山東省醫學科技獎、青島市科技進步等重要獎項。

邱文生已經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知名腫瘤內科專家,擅長惡性腫瘤的綜合治療,專業方向為消化道惡性腫瘤(特別是胃癌和大腸癌)的治療;對癌痛治療、惡性胸腹腔積液的綜合診治具有豐富經驗。他承擔了多項國家、省、市科研項目。在近20年時間裡,邱文生全程見證並參與了青大附院腫瘤內科的逐步壯大。「剛工作的時候,腫瘤內科只有60張床位,現在有400張床位。我們由一個普通、不知名的腫瘤內科發展成為現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腫瘤內科。」目前,他帶領的青大附院腫瘤內二科是全省最大的消化道腫瘤病區。

■帶好團隊,當好老師

邱文生深知,一個專業的腫瘤治療團隊對患者治療的重要性。作為腫瘤內科學術帶頭人,他精心搭配醫療團隊成員,盡心培育團隊成員,經常帶領團隊成員參加國內、國際的學術會議,他在學術會議上講課發言、主持會議、擔任嘉賓等等,團隊成員能夠學習到最前沿的腫瘤治療知識。忙碌起來,從早上到晚上,他一天輾轉三個城市參加學術活動。他在全國30多個學會擔任職務,與北上廣等腫瘤內科領域知名專家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機會和渠道,他創造機會讓團隊成員走出去,學進去,帶回來。團隊成員好學、博學、專業,外樹形象,苦練內功,在臨床治療和基礎研究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邱文生帶領和推薦下,他團隊1 1名醫生,全部都在國家級學會擔任學術兼職,「他們可以在這些學會裡和國內頂尖專家交流溝通,這對他們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邱文生每年還帶三個碩士研究生,這些研究生多是從普通醫學院考到他的門下,而經過邱文生三年的指導和培養,這些研究生考博士時大都成功升入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這些國內腫瘤領域屈指一數的高校。今年教師節,邱文生還入選了青大附院十大「我心中的好老師」。

■盡心盡力,不負患者生命所託

邱文生帶領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治療方式,例如姑息治療、癌痛治療、心理治療等等。在以前,姑息治療一般針對晚期的腫瘤患者,目的是減輕病人痛苦。而現在他們將姑息治療理念貫穿於腫瘤治療的全過程。在常規抗腫瘤治療的同時運用姑息治療的方法減輕病人痛苦,提高患者耐受性,從而使患者能夠更有信心的面對腫瘤。邱文生所在科室是國家級癌痛示範病房,所在的病區還是山東省癌痛示範病房。通過規範、有效的治療手段,來減輕癌痛患者的痛苦,達到無痛治療的目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更積極的配合治療,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邱文生強調腫瘤治療必須在規範化治療下做到個體化治療。對於患者的諮詢,他總是耐心給與解釋。在記者採訪中,有一位70歲左右的病情複雜的縱膈癌患者前來找邱文生諮詢。邱文生向患者詳細解釋制定治療方案是怎樣考慮的,針對他的病情如何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案,為什麼手術不是目前的最佳選擇等等。感到患者情緒上有些失落,邱文生鼓勵他要積極治療,「辦法總比困難多!」

「我現在沒有任何方向,就拜託您了邱主任!」患者握住邱文生的手說。也把自己的治療希望和對醫師的信任交到了邱文生的手上。

類似這樣的場景,在邱文生從醫生涯中並不少見。腫瘤患者常常充滿恐懼和迷茫,對醫生的信任是他們最後的依靠。「我經常給我們醫生說,當病人把生命託付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盡心盡力。」邱文生說。

事實上,邱文生的團隊所治療的腫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遠超國內平均水平。

年過五旬,從醫30年,他榮譽無數,但治病救人的初心從未改變。可以說邱文生已經是淡泊名利,他說,他最大的動力和喜悅,來源於對醫學事業的不斷追求,而讓他感到最幸福的事情,一是能在現有的醫學範圍內為患者提供了最好的治療,一是自己的團隊、學生們不斷取得新成績。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落戶青大附院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多學科聯繫,一站式服務帕金森患者,解決所有問題。1月9日,膠東半島首個帕金森病一站式診療中心正式落戶青大附院,聯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心理科、康復科等多個科室,減輕了患者就醫環節,大大增強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 青大附院全國百強榜排名69,眼科醫院列專科全國前十
    青大附院綜合排名位列第 69 位,較去年上升6個位次;山東省眼科研究所青島眼科醫院也蟬聯專科聲譽榜眼科全國前十。自2010年始,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推出最佳醫院排行榜。在今年的百強榜單中,來自北上廣的醫院佔總數的一半以上,非省會城市中僅有3家綜合醫院進入百強榜自2014年以來,青大附院連續四年榮登中國最佳醫院排行榜,名次不斷上升,從首次的位列88位到了今年的69位。
  • 濱醫煙臺附院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腫瘤造福患者
    56歲的徐女士,近一周以來總是發熱、咳嗽,她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就診,經過一系列檢查,被確診為支氣管平滑肌瘤。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書盈帶領呼吸內鏡團隊,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為患者行支氣管鏡下腫瘤高頻電圈套切除。因瘤體較大,堵塞嚴重,考慮到患者耐受問題,由劉書盈主任和呼吸內鏡室副主任於冰,間隔1天分2次成功利用高頻電圈套器將腫瘤完全切除,腫瘤基底部利用電凝處理防止復發。
  • 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年初一成功實施巨大腦瘤手術
    楊軍院長在為患者做手術  水母網2月26日訊(YMG記者 明君 通訊員 志勇 劉英 維萍 攝影報導)2015年春節,對濱醫煙臺附院神經外科來說,又是一個忙碌而充實的節日全國著名神經外科專家、博士生導師、濱醫煙臺附院院長楊軍教授,著名神經外科專家、濱醫煙臺附院副院長王國棟教授心繫神經外科每一位重症病人的安危,春節期間堅持到病房查房,或通過網絡查看危重患者和指導疑難病例患者的治療,憑藉自己對醫學的執著追求和對患者的滿腔愛心,溫暖和感動著每一位病患和家屬,感染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位醫護人員。
  • 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與安醫大二附院籤署新一輪合作協議
    (以下簡稱「安醫大二附院」)籤訂了新一輪的戰略合作協議,安醫大二附院黨委副書記高長林、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院長王宏志分別代表雙方籤字。   王宏志表示,中科院合肥腫瘤醫院從開診第一位患者的收治到現在日均近200名在院腫瘤病人,一路走來都離不開安醫大二附院的支持與幫助,以陳振東教授為首的合作專家團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不僅讓腫瘤醫院的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升,更是讓數千名腫瘤患者得到了最為合適的治療。
  • 泰安市首臺可視化直線加速器裝機落成儀式在山一大二附院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名譽校長、山東腫瘤醫院院長於金明,齊魯醫院副院長程玉峰教授,省立醫院楊哲教授、馮虹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張建東教授,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書記徐民,醫科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北區總經理程建;山一大二附院班子全體成員、泰安市醫學會腫瘤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的部分委員、泰安腫瘤微創治療技術聯盟部分代表出席會議。儀式由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曹銘鋒主持。
  • 西安交大第一附院與西安楊森籤聯合打造網際網路醫院新模式
    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鍾洪江、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於春富局長、西安交通大學顏虹副校長、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施秉銀院長、黨委馬辛格書記、馬現倉副院長、鄒餘糧院長助理、東院許慶麗院長;西安楊森總裁安思嘉(Asgar Rangoonwala)、西安楊森市場準入與政府事務副總裁陳建、西安楊森副總裁、核心產品事業部負責人張巍等出席活動。
  • 山東天鷹太陽能董事長:只有盡心盡力 才能盡善盡美
    政府跟民眾要求的節約型社會,大力使用綠色能源的要求,我們又怎能不去迎合。」毛愛英說,作為一個環保志願者我不希望守著上天賜予的清潔能源不用,而人為地去做一些浪費。毛愛英認為在能源意識覺醒的今天,平板太陽能是高層建築的迫切需求。  現在,樓房小高層增多,樓頂空間嚴重不足,普通太陽能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平板太陽能發展迫切。
  • 放射性粒子-中晚期腫瘤患者的福音
    ,術後2個月複查CT提示腹腔淋巴結腫大,並出現嚴重的腰腹部疼痛,經過介入治療和靶向藥物治療後沒有明顯好轉,羅叔叔的兒子抱著最後的希望,來到了廣西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檢查CT後考慮胰腺癌術後復發,腹膜後腫塊壓迫腰叢神經,引起頑固性疼痛,腫瘤侵犯門靜脈及腹腔動脈,再次手術可能性不大,經普外科黃金球博士、蔣世海主任及江敏副主任醫師討論後,決定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療,患者及家屬治療意願強烈,經過嚴密的術前準備後
  • 走進包醫一附院國家級心衰中心:讓患者享受規範化治療 守住心血管...
    而面對這群最需要長期關注的患者,包醫一附院給出了自己的專業化方案——建設國家級心衰中心。包醫一附院副院長、心衰中心主任裴漢軍介紹,「心衰患者需要長期、系統化的診療,規範的治療可以降低心衰再住院率,降低醫療費用,減輕心衰患者經濟負擔,有效延緩發展成為心衰的進程。」每周,包醫一附院都會開設三次「心衰門診」,建立心衰患者專屬檔案,給患者提供標準化的診斷、治療、隨訪方案,進行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務。心衰門診至今已運行四個月,服務了數百名患者。
  • 中外名家齊聚鄭大五附院,共話消化疾病新進展
    本次論壇由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主辦,論壇邀請了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巴裡·馬歇爾(BarryJ.Marshall)教授、德國科學院院士ThomasF.Meyer教授、臺灣大學黃凱文教授及鄭大五附院院長鄭鵬遠教授等國內外知名消化疾病專家,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同探討幽門螺桿菌、微生態與消化疾病最新理念與研究進展。論壇由鄭大五附院副院長湯有才主持。
  • 新型CAR-T療法 為腫瘤患者帶來生命曙光
    與傳統藥物療法相比,CAR-T細胞具有明顯優勢,CAR的腫瘤靶向性聯合T細胞的免疫效應使它成為攻克腫瘤的「活武器」。理想情況下,它不僅能夠清除腫瘤,同時循環內長期存活的記憶性CAR-T細胞還可發揮免疫監視作用,預防腫瘤復發。這種來源於患者自身的細胞製劑還可避免傳統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與患者和諧共存。但從目前CAR-T細胞抗癌的進展來看,現實與理想還有距離。
  • ...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常務副院長羅榮城教授:腫瘤生物免疫治療的...
    ,且逐漸成為眾多中晚期腫瘤患者的治療首選。作為全國最早開展腫瘤生物治療與免疫治療的著名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金沙洲醫院常務副院長、廣州抗癌協會理事長羅榮城教授為我們作了如下解讀。  羅榮城教授編著新書《生物標誌物與精準醫學》  因此,腫瘤免疫治療是並肩於手術、放療和化療的最新腫瘤治療技術,該技術安全無毒副作用,具有不傷身體、無痛、無需住院等優點,能有效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與生活質量,
  • 成人版「Emily」的抗癌故事在交大一附院再現
    在輾轉過多家醫院,嘗試過多種治療後,小利的病情依然在進展,她開始出現頭痛、噁心、嘔吐的症狀,她漸漸發現自己的乳腺上、皮膚上冷不丁的就冒出個包塊,並且越長越大……一次偶然的機會,她來到了交大一附院……CAR-T療法的臨床應用2018年4月,小利已經記不清是多少次踏入醫院的大門,因為她實在是無法忍受這種噬骨的疼痛。
  • 鄭大一附院副院長:我只是在做本職工作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趙松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優秀共產黨員」兩項榮譽。「從沒想過會有這一天,我只是在做本職工作。」趙松說。【這場表彰大會不是「句號」,而是新的起點】「我們2月4號出發援鄂,那個時候哪會想到還會有這一天呀,每位醫療隊員的唯一念想就是想盡辦法救助更多患者。」
  • 安全性高費用少 支氣管鏡下高頻電圈套切除腫瘤造福患者
    56歲的徐大姐,近一周以來總是發熱、咳嗽,她來到濱醫煙臺附院就診 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書盈帶領呼吸內鏡團隊,經過綜合考慮,決定為患者行支氣管鏡下腫瘤高頻電圈套切除
  • 【醫訊】市醫院、延大附院婦產科專家將在黃龍長期坐診!
    【醫訊】市醫院、延大附院婦產科專家將在黃龍長期坐診! ——2018年3月1日,習近平在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市醫院、延大附院婦產科主任「與您相約」廣大群眾:為解決和滿足廣大女性患者就醫需求,同時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便捷醫療服務,讓患者近距離享受到市級醫院專家優質診療服務,本著一切為了患者的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