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傳來喜訊。省統計局10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936.44億元,居全國第七位、中西部首位;文化產業佔GDP比重3.9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文化產業連續多年保持28%以上增長,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有力推動我省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
政策扶持
文化產業收入增35.7%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化產業發展,全省各地大力推動。2012年3月31日召開的全省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印發了省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意見及其實施方案,確定總投資近900億元的第一批44個大類203個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從財政、稅收、金融、工商、土地、激勵、綜合等7方面,細化了21條支持政策。全省21個市(州)全部設立文化改革發展專項經費,資金總額達到5.6億元;104個縣(市、區)設立文化發展專項資金,資金總額達到7.5億元。
2012年,我省積極組織參加第八屆深圳文博會和第十三屆西博會,深圳文博會達成意向性籤約金額126億元,西博會推介200餘個文化產業項目,總投資近2000億元,現場籤約項目10個,總投資約300億元。還向中央申報文化產業專項資金項目25個,14個項目獲得資金5370萬元,增長14.3%。
在政策的護航下,2012年,全省文化及相關產業法人單位達23174個,從業人員46.06萬人;總資產4981.85億元,增長31.6%;主營業務收入3329.96億元,增長35.7%。
省統計局副局長梁偉華告訴記者,從統計數據上來看,2012年我省文化產業實現了持續較快增長,增幅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可以說是文化產業新一輪的發展高潮。
骨幹帶頭 做強大集團大產業
抓大規劃、大項目,實施大集團帶大產業、大產業帶全行業——2012年文化產業的發展進程中,骨幹企業帶頭作用明顯。
作為產業龍頭的省級文化集團增速明顯。省級文化集團總資產從2009年的144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294.5億元,年度總收入從69億元增長到129.9億元,均實現翻番;年度利潤從2009年的5.4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14.2億元,增2.6倍。省級文化集團利潤增幅超過同期全省規模以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近10個百分點。
四川新華發行集團位列全國同行業綜合實力第一,省電影公司綜合實力居全國省級電影公司第一。新華文軒回歸A股上市進程加快。省圖書館新館、四川美術館新館等省級重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進入收尾階段。加快推進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省社科館建設。四川廣播電視塔影視文化廣場、成都東郊記憶、「峨影·1958」電影公園等一批文化產業園區相繼建成。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通過「二輪改革」和「三次創業」加快轉型升級,從單一走向複合、從平面走向立體,深入探索全媒體、全域化戰略發展模式,已成為涉足廣告、發行、印刷、文化演藝、旅遊地產等多個行業,擁有13報4刊3網站1手機報和15個經營實體的大型傳媒集團。
四川廣播電視臺以廣播、電視為主業,以宣傳為中心,節目生產能力達6.3萬小時,頻率頻道數達19個。省有線廣電網絡公司抓住「三網融合」契機,加快推進有線電視雙向化數位化改造,正在由傳統有線電視業務「獨力支撐」向多業務、全業態「多頭牽引」轉變。
創新融合 釋放文化潛能
省級文化集團積極順應文化與科技、經濟等融合發展的趨勢,推動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催生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創意設計和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形成新的增長點。
大力扶持原創動漫、網路遊戲及衍生產品開發,積極構建集創意、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動漫遊戲產業研發運營體系,建立國家動漫遊戲產業(四川)振興基地,培育一大批本土動漫遊戲企業。2012年,全省動漫遊戲總產值達188億元,其中,新增原創網路遊戲產品41款,網路遊戲行業規模居全國第五、西部第一。
大力發展傳統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當代藝術品、文化創意設計、文化貿易經紀與代理,促進藝術設計創意向相關行業滲透與融合,打造了一批富有創意、特色鮮明、附加值高的品牌項目。2012年,我省創意設計行業總產值達120億元,並呈逐年增長趨勢。
在剛剛結束的第十四屆西博會上,一大批文化產業項目籤約。10月24日,在西博會四川文化產業館,黨建期刊集團聯合北京首創集團在雙流投資30億元建設「兩江文化廣場」項目籤署框架協議。
為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會議精神,我省將鞏固文化體制改革成果,進一步深化改革,釋放文化發展潛能,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預計到2015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200億元以上,文化產業上市公司達到5家以上,培育總資產或總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文化企業(集團)3家以上、超過50億元的5家以上、超過10億元的20家以上。力爭到2017年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佔全省GDP比重接近5%,真正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記者 常雄飛
來源: 四川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