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團隊展示用手套控制無人機 並在空中寫字來傳訊

2020-09-24 cnBeta

費級四軸無人機需要通過配套的遙控器來控制,想要藉助傳統控制器在空中舞蹈寫字的話,顯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過莫斯科 Skolkovo 科技學院的 Skoltech 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手套控制無人機 + 空中傳訊的新方案,並且展示了 DroneLight 系統的原型。

DroneLight 目前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架配備了一系列可編程 RGB LED 燈的小型 Crazyflie 2.0 四軸飛行器、一副裝備了慣性測量單元(加速度計 / 陀螺儀組合)的手套、以及一臺運行基於機器學習算法的基站式計算機。

當用戶將他們的手在空中揮舞寫字時,手套上的傳感器能夠追蹤這些移動,並將數據無線傳輸到基站。

而後計算機上運行的算法可匹配手部運動(通過事先訓練感知字母形狀),目前已訓練的字母包括 S、K、O、L、J 。

在需要傳遞訊息的時候,計算機控制的無人機 LED 燈可在飛行的同時復現字母的形狀。只要無人機的移動速度夠快,旁觀者便可意識到其在「輕描淡寫」哪個字母。

如果將這樣細緻的操作交給真人來處理,即便請來一位經驗老到的飛手,也是很難達成的。

不過 Skolkovo 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正計劃為 DroneLight 平臺添加對更多手勢 / 字母的識別與支持,同時讓算法運行得更快速、更準確。

Drone Draws in the Air using Long Exposure(via)

研究團隊指出,DroneLight 系統可用於搜索和救援,讓被困用戶操控無人機在高空依次寫下發光的 SOS 求救信號。

此外 Dzmitry Tsetserukou 教授補充道,藉助 DroneMessenger,用戶還可在遠處交換消息和表情符號,甚至上演一出更加具有藝術感的劇情。

有關這項研究的詳情(傳送門),已於近日在線上舉辦的 IEEE 國際機器人與人機互動通信國際會議期間發表。

原標題為《DroneLight: Drone Draws in the Air using Long Exposure Light Painting and ML》。

相關焦點

  • 研究團隊用手套控制無人機
    據外媒,來自莫斯科Skolkovo科技學院的Skoltech實驗室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手套控制無人機 + 空中傳訊的新方案,並且展示了其DroneLight系統的原型。DroneLight系統目前由三部分組成,一架配備了一系列可編程RGB LED燈的小型Crazyflie 2.0四軸飛行器、一副裝備了慣性測量單元(加速度計 / 陀螺儀組合)的手套
  • 無人機操控技術變革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常玉虎突然想到,為什麼不能用腦電波來控制飛機?這個想法得到一致認可。最終,一個通過腦電波與手勢協同控制、鏡頭跟隨頭部運動、並能虛擬還原空中視角的無人機系統的設想就此成型。設計團隊學生與指導老師在一起,左起:吳加正,朱家成,艾劍良教授,傅軍,常玉虎,崔雪揚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升降「這套飛行裝置使得我們只需要帶上眼鏡想一想或者手一揮,就能像鳥兒一樣,用全新的角度去探索一些平常難以看到的地方,同時也可以給不方便活動的殘障人士提供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認識世界。」
  • 歐洲研製太空人手套 欲靠手勢控制火星無人機和月球車
    【環球網無人機報導 記者 趙汗青】美國《大眾機械》雜誌4月15日報導,法國Comex公司開發了一種太空人手套的原型,可以從手背處的面板上控制無人機。而其最終目標是可通過手勢控制「火星無人機和月球車」據介紹,這是作為歐洲航天局(ESA)Pextex項目的一部分而開發的。這個為期兩年的項目旨在確定未來可能用於登陸月球或火星任務時所用的材料。其中,太空手套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太空人的安全,但它們僵硬、笨重、難於操作設備。而在太空中靈活性很關鍵,某些時候手指能決定生死。所以,他們決定用這種方式讓太空人操控無人機。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目前的無人機主要通過操縱杆或者手機操控,這意味著一位飛行員只能夠同時操控一架無人機。藉助腦機接口技術,一位飛行員就能夠同時操控多架無人機,讓它們形成一個編隊,或者讓它們分散在不同的飛行路線上。根據美國國防部先進研究計劃署(DARPA)提供的項目摘要,該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找到人類大腦「感知多代理系統信息」的運行機制,繼而從中提取「控制命令」。
  • 蕉嶺:研究無人機空中避讓技術。
    近年來,由於無人機的發展,造成飛機場附近或者上空多出很多無人機,由於無人機的增多會影響到客機降落時存在安全和隱患,在此我們將組織專家組進行研究無人機在空中識別自動飄移系統,此系統可以在機場和客機上安裝飄移識別系統在提前讓客機自動探測到前方幾百公裡如果有無人機,便可以隨時自動發射飄移指令,無人機上將安裝智能飄移接收指令系統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辦比賽?可能!
    最近,在美國佛羅裡達州開辦的首屆無人機競速賽事上,參賽的16名選手,向人們展示了如何使用大腦的意念來控制無人機飛行。
  • 復旦學生團隊開發「天弩」系統,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
    然而,一些現象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未獲許可而進行飛行的無人機,會對公共秩序造成幹擾,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天弩團隊打造了一支「利箭」——「天弩」空中反無人機系統(以下簡稱「天弩」系統),將用無人機來監管無人機。
  • 外媒:五角大樓希望士兵可以用腦電波來控制無人機
    近日,據外媒報導,五角大樓也正在研發這項技術,來讓美國士兵用大腦控制無人機。美國軍用無人機(圖源網絡)DARP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的神經學家Al Emondi說:「以思維的速度而不是通過機械設備來操作成群的無人機,這種類型的東西才能發揮出它們真正的用途
  • 意念移物成真,美軍要用腦波控制無人機
    北京時間7月20日消息,人類用意識控制機器人,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才有的情節。事實上這種技術已經存在,很快美軍可能就會採用了。美國軍隊組建了一個研發團隊,他們開發的技術可以讓人類用腦波控制無人機,現在團隊正在開發可以執行複雜任務的四旋翼無人機。
  • 低空無人機交通的空中智能大腦
    研究背景低空無人機交通管理介紹與傳統的民航相比,由於無人機的數量龐大,在很小區域內可以隨時擴展到數千架,並共享有限的空域,所以無法使用像傳統民航交通管理系統這樣的集中通過管制員的方式來進行負載預測和分配。因為無人機的預期交通密度遠遠超出了當前民航空中交通管理系統的能力,所以我們必須考慮基於大規模並行計算的分布式解決方案,管理會更具挑戰性。
  • 無人機監管無人機,復旦學生團隊開發「天弩」系統
    在其悉心指導下,團隊自2018年10月起開始研發「天弩」系統,目前已成功推出2.0版本。「系統的理念是用無人機監管無人機。」項目「總師」艾劍良介紹,該系統集自動識別、跟蹤、打擊功能於一體,具有可超視距、低成本、適用範圍廣的優勢。這將與成本高、管控範圍小的傳統監管手段形成互補,更加高效地排除安全隱患,維護公共安全。
  • 無人機空地一體交警執法新模式,「空中交警」來執法!
    交通違法 小心被「空中交警」抓拍 廈門高速交警啟用「無人機空地一體交警執法新模式」,本月已查獲七起交通違法 無人機空中執法,讓路面交通違法行為無處遁形。1月5日下午,駕駛員胡某來到廈門高速交警杏林執法站接受處罰,民警向他展示了無人機所拍攝的違法變道視頻。
  • 研究團隊通過能分析樹葉變化的無人機來幫助確定人類遺體的位置
    這就是科學家們現在提議使用空中無人機的原因,它將在樹木的葉子上尋找蛛絲馬跡的變化。在Neal Stewart Jr.教授的帶領下,田納西大學的一個團隊將很快在該校的人類學研究設施(又名 "人體農場")進行試驗。
  • AEE與移動聯合展示全國首次5G無人機超視距多場景遠控飛行
    5g網聯無人機產品,全國首次展示5G無人機超視距多場景遠控飛行。現場,在廣州通過平臺遠程控制,同步調動深圳/成都/北京/上海四地的無人機各場景飛行演示,首次實現全國多城無人機聯動。,「5G智慧網聯無人機+無人值守機庫」一體化「地面+空中」的立體覆蓋方案,兼容無人機遠程控制平臺,可廣泛應用於警用執法,應急偵查等場景。
  • 這種外骨骼設備可以讓你變成鳥,用身體控制無人機飛行
    很多遊戲都講究一個沉浸感,但現實狀況是這樣的,遊戲裡的人物跑過來,飛過去,而控制他們的玩家只是在手柄上按按鈕,甚至不會從沙發上站起來。說實話,這種體驗很割裂,遠遠談不上沉浸感。無人機控制也一樣,飛機模擬的是鳥,而我們還在笨拙地用手指來操控飛行。能不能用一種更直觀的控制方式來指揮無人機?比如就像鳥一樣。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用腦電技術控制無人機飛行此前已有多次案例,一般的設定是,集中注意力的情況下能讓無人機起飛並且加速,放鬆狀態下無人機會放緩速度,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讓無人機保持長時間的飛行,就看你注意力能否穩定了。當然,從目前的信息,我們無法得知這次比賽的具體規則。
  • 南海網與一飛開啟戰略合作 打造無人機「空中傳媒」
    為更好展現海南自貿港風採,創新傳播品牌形象,近日,南海網與國內智能商用無人機領軍企業一飛智控開啟戰略合作,在海南自貿港打造專業的無人機「空中傳媒」,雙方合作的無人機表演首秀將於10月1日20:00在海口萬綠園上空上演,特邀你來欣賞這場空中的光影魔術秀!
  • 教你如何用4G網絡遠程控制無人機
    (原標題:他們讓普通人能遠程無人機,用的是4G)
  • 美團內部講座|北航全權:一種城市空中移動性管理分布式控制框架
    而監視跟導航的區別在於導航是給飛行器用的,監視是我們作為官方需要了解飛行器在空中的動態。有些飛行器可能會自己導航,通過導航或者通信告訴地下的地面站,這樣的話我們可以監視。但有些飛行器是航模,沒有通訊的功能,只能被動的被看到,那麼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可見光、聲波等來監視,還有飛行器可能通過一些ADS-B等來廣播自己的信息。
  • 全國警用無人機高級教官培訓班進行成果匯報展示
    9月29日,在成果匯報展示上,無人機在進行目標精準追蹤,穿越機(右上)對空中移動目標(左下)進行追蹤。123456789109月29日,由公安部警用航空管理辦公室組織、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無人機應用培訓考試中心承辦,遼寧警察學院鞍山分院協辦的全國警用無人機高級教官培訓班在遼寧省鞍山市舉行結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