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那些事兒】外媒:在火星上說普通話 為什麼歐洲太空人愛上了...
圖片來源:新華社記者 張毅榮 攝 學中文成歐洲太空人必備技能德國之聲(DW)電臺網站近日報導稱,中國宏偉的太空計劃正在為歐洲航天局提供發展的機會。一些歐洲太空人正在學習中文,為以後可能更多的合作,如探索月球和登陸火星,做準備。
-
研究團隊展示用手套控制無人機 並在空中寫字來傳訊
費級四軸無人機需要通過配套的遙控器來控制,想要藉助傳統控制器在空中舞蹈寫字的話,顯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不過莫斯科 Skolkovo 科技學院的 Skoltech 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手套控制無人機 + 空中傳訊的新方案,並且展示了 DroneLight 系統的原型。
-
玉兔號月球車速度較慢,美國月球車為什麼很快?
,而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駕駛月球車時,速度也比較快。,可能很多朋友感到疑惑,從畫面中,我們看到太空人駕駛的月球車這麼大,和我們常見的小轎車大小相當,阿波羅飛船是怎麼將它帶上月球的呢?美國的月球車之所以速度能夠較快,是因為這一種月球車本身就是一種代步工具,只是為了快速擴大太空人在月球表面的活動範圍。如果太空人靠雙腿在月球表面頻繁走動來搬運月球巖石樣本,是比較困難的,所以限制了阿波羅太空人月球採樣的效率。
-
科學家研發新系統,手勢即可操縱無人機完成各種動作
但是到目前為止,在缺乏特殊訓練和額外的控制設備的情況下,很難直觀地控制無人機飛行。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日,莫斯科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的Skoltech實驗室開發了「DroneLight」操控系統。該研究成果最近已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於IEEE國際機器人與人機互動通信國際會議。
-
科學家研發新系統,手勢即可操縱無人機完成各種動
但是到目前為止,在缺乏特殊訓練和額外的控制設備的情況下,很難直觀地控制無人機飛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日,莫斯科斯科爾科沃科技學院的Skoltech實驗室開發了「DroneLight」操控系統。該研究成果最近已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於IEEE國際機器人與人機互動通信國際會議。
-
月球車工程師的演講:我冒著流產危險設計了14臺月球車電機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時23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探測器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面對更為嚴酷的月球背面環境,嫦娥四號搭載了一臺在其前任「玉兔號」基礎上經過「魔鬼式升級的」月球車。
-
歐洲新計劃:2024年登陸月球 2030年造訪火星
國際在線報導:雖然「獵兔犬2號」火星登陸器至今下落不明,但是歐洲航天局卻欲與美國試比高,義無反顧而且毫不吝嗇地推出了新的名為「曙光」的徵服太空計劃。歐洲航天局1月13日已經宣布,計劃在2024年首先登陸月球,之後將於2030年造訪火星。
-
NASA的科學發現、研究開發和月球到火星的探索計劃
NASA推進了阿爾忒彌斯計劃下的無人(機器人)和載人探月計劃,2021年的第一批兩部機器人探測器交付工作正在進行中,任命了阿爾忒彌斯任務太空人,並明確了阿爾忒彌斯3號(Artemis III)任務的科學優先事項和活動,該任務將於 2024年將首位女性太空人和下一位男性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
-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不過現實中的科學總是需要一步一步來,在太空探索領域中,人類目前最想要實現的就是登陸火星,重返月球。實現這個目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相比於月球,火星距離我們可遠的多了,那科學家們該怎麼做呢?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也有5460萬千米,聽起來確實遠的多了,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地球和火星之間還有月球,所以科學家們計劃把月球當做「跳板」然後再前往火星。
-
ESA公布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
據外媒報導,歐航局日前公布了未來太空衣概念手套。這款由Comex公司和設計師Agatha Medioni共同設計的模型手套來自於NASA為期兩年的Pextex項目,該項目旨在尋找新的太空衣材料。太空衣絕不僅僅是一件防護服,它實際上是一艘微型飛船甚至可能擁有自己的推進系統以及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保護和支持穿戴者所需的複雜設備。太空衣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但它們離完美仍有著非常遠的距離。據了解,太空衣中最困難的部件之一就是手套,它們必須足夠堅固以此來維持類似地球的大氣層,另外其彎曲的方式至少能夠接近手的複雜運動。
-
研究團隊用手套控制無人機
據外媒,來自莫斯科Skolkovo科技學院的Skoltech實驗室開發出了一套基於手套控制無人機 + 空中傳訊的新方案,並且展示了其DroneLight系統的原型。DroneLight系統目前由三部分組成,一架配備了一系列可編程RGB LED燈的小型Crazyflie 2.0四軸飛行器、一副裝備了慣性測量單元(加速度計 / 陀螺儀組合)的手套
-
為月亮和火星造車的人——對話月球車、火星車設計師賈陽
中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月球車「玉兔號」設計者、火星工程探測器系統副總設計師。2004年,中國啟動嫦娥探月工程,研製月球車的任務被交到了當時還不到35歲的青年航天人賈陽手裡。篳路藍縷近十載,2013年12月,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著陸,賈陽帶隊研製的我國首臺月球車「玉兔」也順利落戶「嫦娥的家」。
-
月球車與火星車
報告題目:月球車與火星車報 告 人:賈陽,1970年生,吉林梨樹人。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研究員,嫦娥三號探測器及嫦娥四號探測器、火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博士,博導。負責我國月球車及火星車系統設計。長期從事太空飛行器系統設計、系統驗證工作,以及任務規劃、遙操作、熱控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美最新月球車像螃蟹 可載七到八人
月球車是在月球表面行駛並對月球考察和收集分析樣品的專用車輛。在實驗室裡,這個重要角色的學名是「月球探測遠程控制機器人」,公眾已經習慣叫它「月球車」。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後,人們便開始了飛向地外天體的準備。然而,在對月球表面探測過程中,採取什麼的運輸工具才有可能在月面上進行實地考察呢?於是,產生了月球車。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在「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不久之後,也就是2月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將抵達並著陸火星。如果成功著陸,火星車將在乾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尋找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證據。「毅力號」還將攜帶一架名為「匠心號」的小型火星直升機,「匠心號」將進行獨立實驗,那就是在火星表面執行第一次動力飛行。這架微型無人機將是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試飛的第一架直升機。
-
月球火星地下藏著巨大熔巖管,能容下摩天大樓,未來太空人住裡面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火星和月球表面下方的熔巖管可能分別比地球上的熔巖管寬100倍和1000倍,這可以為未來的太空人提供庇護並創造探索機會。熔巖管是熔巖從硬化表面下的火山噴口流出而形成的洞穴。在地球上,這些熔巖管可以在夏威夷,加那利群島,澳大利亞和冰島找到。
-
DARPA:腦電波控制無人機
Artemiadis認為,開發這套腦力控制系統有著很現實的優勢,它可以讓一個操作員同時控制多個看似獨立的無人機執行不同的任務。大腦操控的無人機能夠提升搜索和救援任務,能夠比單一無人機更有效的搜索更大區域範圍。
-
火星上的聚會、鎖定月球表面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去年,中國的『嫦娥五號』登上月球表面,帶著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如果今年『天問一號』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中國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將再次創造歷史。」 在「天問一號」進入火星軌道不久之後,也就是2月18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將抵達並著陸火星。如果成功著陸,火星車將在乾涸的火山口湖和河床中尋找火星上曾存在生命的證據。
-
最好的火星車,月球車都在這裡了
,蘇聯發射了第一架成功的月球漫遊車-Lunokhod1。,NASA的第一架月球車才降落。作為載人阿波羅15號任務的一部分發射,阿波羅15號月球車成為第一個在月球上行駛的飛行器。可行駛的漫遊車的美麗之處在於它可以幫助太空人探索期著陸點以外的地方,這意味著他們可以收集更多的奇異樣本。而且,在執行任務期間,這輛LRV總共行駛了27公裡(或3小時2分鐘)。從技術上講,它構成了自那時以來建造和發射的所有漫遊車的基礎。
-
美國NASA為何在月球建4G網絡?意在建設月球基地和登陸火星
據外媒報導,日前,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將在月球上建設4G通訊網絡,並向諾基亞撥款1410萬美元用於該項目。在月球上建設4G網絡意義何在?據悉,在月球上建立4G網絡是美航天局「阿耳忒彌斯」計劃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