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監測的新裡程碑: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出ERA5預覽版

2020-12-04 美通社

英格蘭雷丁2016年11月4日電 /美通社/ -- 《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發布一年之後,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推出了其迄今為止較強大的全球氣候監測工具ERA5。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61102/435664 )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61102/435665 )

ERA5首批兩個月數據的發布標誌著ECMWF氣候再分析實現了一個重要裡程碑。

由歐盟資助、ECMWF運營的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打造,最新的ERA系列工具在其前身的基礎上實現了升級,具體表現在:

  • 提供更高的空間解析度
  • 提供大氣變量的每小時估值
  • 提供一致的不確定性表示方法
  • 使用更多的衛星觀測
  • 可訪問所有輸入觀測

全球氣候再分析為了解和監測氣候變化過程與預告未來氣候變化狀況提供了重要資源。再分析將過去和現在的氣象觀測信息與現代預測模型相結合,採用最初為數值天氣預報開發的數據同化技術。

ERA5對最近的氣候提供了一種新的數值描述,包含對不同海拔地區的空氣溫度、壓力和風力等大氣參數以及降雨、土壤含水量和海浪高度等地表參數的估值。

ECMWF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負責人Jean-Noël Thépaut表示:「通過更好地使用觀測數據,改進的物理過程描述與顯著提高的空間和時間解析度,ERA5為研究、教育和商業應用創造了監測氣候變化的新全球數據集。用戶將首次在水平解析度為31公裡、從地表開始137層——氣壓逐層降低,較低降至1帕(距離約為80公裡)的情況下獲取大氣變量的每小時估算數據。」

ERA5的另一個創新之處在於它將為所有參數和層級創造一個共計10個成員集合的氣候重建模型。這個新功能以ECMWF開發的數據同化集合(EDA)系統為基礎,該系統明確解釋了觀測和預測模型中的錯誤。用戶將能獲取數據,使他們能夠在不同時間和地點評估他們分析各種參數時應有的信心。

ERA5是ECMWF全球氣候大氣再分析的第五代工具。ECMWF氣候再分析始於20世紀80年代創造的FGGE再分析,以及後來的ERA-15、ERA-40和最近的ERA-Interim。

作為從ERA-Interim向ERA5過渡的第一步,現已推出ERA5兩個月數據集,支持用戶調整他們的系統來替換ERA-Interim。此次發布是一次重要的裡程碑:標誌著一個兩年期旅程的開始,將逐步支持使用戶回顧過去40年的天氣。

所有ERA5數據產品均開放獲取,並可免費下載。他們存儲在ECMWF的氣象資料歸檔和檢索系統(MARS)中,並且通過ECMWF Web API面向公眾推出。

編者註:

所有ERA5數據產品均開放獲取並可免費下載,將包括每隔3個小時在水平解析度為62公裡的情況下為每個參數提供的不確定性相關信息。與ERA-Interim相比,如百米風速等許多新參數將作為數據輸出的一部分獲得。用戶還將獲得包含所有輸入監測的資料庫以及有關用法的詳細信息。總體上說,整個ERA5將產生大約5千兆字節的數據。請注意,今天發布的ERA5預覽數據都是臨時的,在最終發布的ERA5數據中可能被替換。

有關ERA5的更多詳情,請訪問:https://climate.copernicus.eu/climate-reanalysis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是一個政府間機構,致力於開發和提供全球氣候預測信息。它由34個成員與合作國提供支持。

ECMWF代表歐盟委員會運營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Copernicus Atmosphere Monitoring Service)和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並且協助哥白尼應急管理服務(Copernicus Emergency Management Service)的運營。

歐洲各地學術與環境機構,包括國家氣象服務機構,在推動哥白尼計劃取得成功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關焦點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出新季節預報系統
    近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推出新的季節預報系統——SEAS5。該系統在預報技巧方面得到了明顯改善,尤其是提升了厄爾尼諾/拉尼娜預報能力。由於該系統水平解析度的大幅提高,預報結果將更加精細。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出新版預報模式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3月10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出了新的預報模式版本,使其全球天氣預報系統的解析度達到新的水平。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稱此為「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據悉,預報模式的新網格包含多達9億400萬個預測點,是過去的三倍。模式中網格的排列方式得以改善,使其更均勻地分布於地球表面,並由此建立起「立方八面體網格」,極大地提高了模式的運行效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表示,這些改進將使其天氣預報更加精細、準確,而且預報時效提前半日。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承諾突破天氣預報時限
    根據今天公布的一項全新戰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簡稱「ECMWF」)承諾在未來10年內,將使具有重大影響的天氣事件的預報時限再延長3至6天。
  • 劉雅鳴率團訪問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錢鑫報導 6月9日至10日,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率團訪問位於英國裡丁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並圍繞未來多領域合作與該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爾進行交流。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在氣象日來臨之際,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Florence Rabier)接受了中國氣象報記者採訪,就氣象日主題的理解、ECMWF的做法、中歐氣象合作等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嘉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採訪人: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報告會在北京舉行
    吳鵬 攝影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張淑婷報導7月18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報告會在北京舉行。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FlorenceRABIER)作了主題報告,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和矯梅燕出席了報告會。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TIGGE資料庫範圍擴大
    據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5月4日網站消息,由其承擔的TIGGE(交互式全球大集合預報系統)集合預報資料庫迎來澳大利亞氣象局的重新加入。至此,ECMWF該系統資料庫中心的數據範圍進一步擴大,擁有11個全球預報中心的數據,可供全球研究人員隨時使用。  這11個全球預報中心主要包括澳大利亞氣象局、中國氣象局、巴西天氣預報和氣候研究中心、加拿大環境和氣候變化部、ECMWF、日本氣象廳、韓國氣象廳、法國氣象局、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印度國家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和英國氣象局。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雙邊會議舉行
    18日,鄭國光(右)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攝影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雙邊會議現場郝靜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 吳鵬 實習記者張淑婷報導 7月18日至19日,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二次雙邊會議在北京舉行。1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會見了率團出席會議的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雙方就未來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主持雙邊會議。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首次雙邊會議舉行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預報中心雙邊會議現場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虞俊報導 4月23日至24日,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首次雙邊會議在英國裡丁舉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率團出席會議,ECMWF主任Alan Thorpe率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並主持雙邊會議。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2019年進展回顧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6月22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發布《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年度報告2019》(1 天氣科學ECMWF科學家努力完善和發展集成預報系統(IFS)的各個方面,不斷將天氣預報質量推向極限。(1)五階垂直插值。
  • 鄭國光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
    > 鄭國光(右)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鄭國光會見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主任弗洛倫斯張淑婷 攝影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鵬  實習記者張淑婷報導 7月18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在北京會見了來華出席中國氣象局(CMA)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二次雙邊會議的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博士(Florence Rabier)一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參加會見。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推進海浪預報
    隨著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集合預報系統(IFS)2018年提升至IFS Cycle 46r1版本,ECMWF的高質量海浪預報有望進一步向前推進。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發布2016—2025戰略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批准未來十年戰略規劃
    近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理事會批准了一項新的戰略規劃,為該中心未來十年的發展繪製了藍圖。這份36頁的戰略規劃文件涵蓋了從加快天氣科學發展、提升全球數值天氣預報水平到增強高性能計算能力等ECMWF業務的方方面面。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舉行雙邊會議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虞俊報導 2月14日至15日,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三屆雙邊會議在英國裡丁舉行。雙方介紹了各自在數值天氣預報研究和業務等方面的發展戰略和最新進展,回顧了上一次雙邊會議以來各個合作項目的進展情況,並在數值天氣預報、次季節到季節氣候預測、衛星資料質量控制同化和應用、高性能計算、青藏高原數值預報和資料應用關鍵技術等五個方面確定了未來兩年的互利合作計劃。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利用北極無線電探空儀數據
    2018年2月和3月,在北極安裝無線電探空儀成為極地預測年(YOPP)的項目之一,現在已經被納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預報業務中。  數據同化把觀測和短期預報結合起來,可獲取地球系統當前的狀況,之後可被用於初始化天氣預報。  為理解觀測對預報的貢獻,ECMWF還準備進行「數據否定」試驗,即數據同化中剔除增加的無線電探空儀數據。下一階段,還將在北極進行其他類型的傳統觀測等。
  • 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舉行雙邊會議 加強數值預報等五...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虞俊報導 2月14日至15日,中國氣象局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第三屆雙邊會議在英國裡丁舉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率團出席會議,ECMWF主任弗洛倫斯·拉比耶女士率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出席並主持雙邊會議。
  • 中期數值天氣預報開啟新裡程
    他們很難想像,就在二十多年前,我國對中期(未來10天以內)天氣的準確預報,還只是一個夢想。  在技術的進化史上,1992年11月18日是值得銘記的一天。這一天,中國自主研發的「銀河-Ⅱ」巨型計算機誕生了。同時,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作為首個應用試算成功,登上歷史舞臺。
  • ECMWF與Atos成立天氣和氣候模擬卓越中心
    圖片來自原文2020年10月5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與歐洲信息技術公司源訊公司(Atos)合作成立了天氣和氣候模擬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in Weather & Climate Modelling),支持天氣和氣候的高性能計算(HPC)、人工智慧(AI)和量子計算(QC)技術。
  •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任命弗洛倫斯·拉比耶為新一屆主任
    中國氣象報記者郝靜報導  12月8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宣布任命弗洛倫斯·拉比耶(Florence Rabier)為新一屆主任。她將於2016年1月正式履職,任期五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