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究章魚吸盤表面,發現裡面有味覺受器

2020-11-01 十輪網

(圖片來源:pickpik)

近期,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的吸盤類似於人類味蕾,能夠僅用「摸」的方式在迅雷不及掩耳的瞬間辨別出摸到的物體是生物還是非生物,並決定是否捕獵。

章魚哥是超高智商的海底小壞蛋

在生物界中,章魚擁有的智力是數一數二的高,他們能夠辨認出不同人類實例、與人類玩耍、打開極度難開的機關、快速走出迷宮、破解各式各樣的智力玩具、快速精確變換身體表面的保護色,也有許多情緒與不同的個性。水族館內也常被章魚的超高智力與搗蛋能力給搞得人仰馬翻的。而全世界最有名的「章魚哥保羅」在死後甚至還創建了雕像以紀念它帶給人們的驚奇體驗。

via GIPHY

章魚神經系統擁有多核心運算能力

章魚的生理結構十分特殊,除了腦之外,章魚身上的觸手布滿複雜的神經網絡,換句話說:章魚的每隻觸角都有思考能力。也因為它們的特殊生理結構,科學家對於章魚的研究一直都非常熱衷。而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章魚的吸盤表面布滿了某種細胞,具有可以讓章魚品嘗食物味道的功能。

哈佛大學分子生物研究團隊近期發布了一項研究,分析了章魚吸盤在碰到不同物體時的行為與細胞內部的神經電位反應,他們設計了一個盒子內放置了不同物體,讓章魚僅能伸過觸手過去摸索。發現章魚在碰觸到螃蟹(章魚的主食)後會立即將螃蟹包裹,但碰到非生物的物體時,則會直接忽略。

章魚觸手上有可以感知化學分子的受器

以往許多研究都證實章魚吸盤上布滿各式各樣的感覺細胞,這項研究則進一步對章魚吸盤上的感覺細胞進行分析,發現某些感覺細胞能夠感應多種不同「口味」。研究人員也發現,許多無脊椎海洋生物,例如:螃蟹、貝類等,會釋放特定化學分子作為某種防禦機制,而章魚吸盤表面的感覺細胞中,就具有能夠接收這種化學分子的接受器,能夠觸發捕食信號,當章魚腕上的吸盤表面接受到這種物質,就會立即試圖纏繞獵物。

當章魚遇到無法進入的海底洞穴或是縫隙時,這項機制對於章魚的摸索捕獵行動十分有用,看來章魚十分喜歡擅長玩恐怖箱遊戲呢!

(參考資料:Cell、science alert)

相關焦點

  • 章魚吸盤如何「觸摸嘗味」
    章魚憑藉其獨特的「觸覺—味覺」感覺就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是由於它們8條腕足上都有一個吸盤狀吸咀。10月29日,研究人員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細胞》(Cell)上報導了關於這種感覺能力如何工作的新證據。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章魚(或許還有其他海洋生物)是如何通過簡單地觸摸品嘗水下物體,來探索海底的。
  • 【科普一下】章魚吸盤的秘密
    它們能夠各自獨立地移動和抓握物體;還能「嘗」出周遭水的味道;而且即使是在水下的粗糙表面上也能製造密閉的真空。而且許許多多潛水者,生物學家以及大膽的食客都能作證,這些小小的吸盤真的很有力氣。科學家們從死去的章魚身上切下吸盤,放到顯微鏡下和顯微CT(微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microcomputedtomography)之中進行觀察。他們發現吸盤的側面和邊緣生長著細小的同軸排列的纖維叢,這正是在水底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製造密閉真空的關鍵所在。而吸盤的上層結構同樣布滿了溝槽,這有可能同樣有助於製造——以及保持——有效的密閉真空。
  • 最新研究發現:章魚能用觸手「品嘗」食物
    參考消息網10月30日報導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章魚在進食前能通過觸手「舔舐」來品嘗其獵物的滋味,研究人員說,這進一步證明頭足綱動物的8個附器類似於擁有「手」和「腦」的舌頭。據報導,章魚觸手上排列著吸盤,吸盤中有著用於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神經處理的細胞。
  • Cell:揭示章魚吸盤上的化學觸覺受體作用機制
    2020年11月8日訊/生物谷BIOON/---幾個世紀以來,章魚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它們有八個吸盤覆蓋的腕足,它們的外觀本身就很獨特,而它們在覓食時能用這些吸盤來觸摸和品嘗食物,更讓它們與眾不同。
  • 「偷師」章魚的Nature:簡單「吸盤貼」,水下也可用
    他們在章魚腕足吸盤微觀結構的啟發下,仿生製備了具有超強粘附特性的「吸盤貼」(adhesive patch)。該吸盤貼製作簡單,在乾燥、潮溼、水下甚至油相環境下仍具有優秀的粘附性,能夠多次循環可逆使用,並且不會給材料表面帶來任何汙染。
  • 三個心臟,滿身「大腦」,「外星生物」章魚又有一神奇能力被發現
    章魚能。當它們想要品嘗某個物體時,就會用自己不計其數的吸盤進行試探。科學家曾經也沒有想到,章魚竟然在這個過程中就已經嘗到味道了。最近,科學家們終於搞清楚了章魚品嘗味道的秘密,解開了這個「特異功能」的未解之謎。
  • 通過觸手感知味覺?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
    觸手的神經系統包含中樞神經索和分布於吸盤內的神經節,因而章魚可以利用吸盤上的神經節感知並整合信號分子從而控制觸手甚至單個吸盤的自主行為。前人研究發現位於吸盤邊緣的上皮細胞在形態上與其他動物感覺受體細胞相似,這提示吸盤可能是其化學觸覺的感覺器官,然而,這種特殊感知方式下的刺激響應、分子及細胞學機制尚不清楚。
  • 通過觸手感知味覺?章魚化學觸覺的分子基礎|Cell Press述評
    觸手的神經系統包含中樞神經索和分布於吸盤內的神經節,因而章魚可以利用吸盤上的神經節感知並整合信號分子從而控制觸手甚至單個吸盤的自主行為。 前人研究發現位於吸盤邊緣的上皮細胞在形態上與其他動物感覺受體細胞相似,這提示吸盤可能是其化學觸覺的感覺器官,然而,這種特殊感知方式下的刺激響應、分子及細胞學機制尚不清楚。
  • 章魚的觸手可以用來幹嘛?除了捕捉食物,還有一個更強的功能
    根據研究發現,章魚的各只觸手上都排列著吸盤,這些吸盤的作用不僅僅是產生吸力,最近有研究發現這些吸盤中還可能分布著能夠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處理的細胞。換而言之,章魚的「手」同時也是「嘴巴」。這項新發現由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在10月29日報導出來,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章魚進行深入研究發現,章魚可以利用觸手來品嘗食物的味道,然後再做出判斷是否要吃掉它。
  • 研究人員最終弄清楚章魚如何用手臂品嘗食物的
    八爪魚有八個吸盤覆蓋的手臂,只需觸摸即可品嘗物體。一組研究人員終於弄清楚了這些頭足類動物如何能夠實現這一非凡的技巧。章魚是生物界的奇蹟。他們超級聰明,出色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甚至有點調皮。確實,在確認了觸摸味道的情況下,科學家的下一步就是要做到這一點: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吸盤。他們尋找參與該過程的獨特感覺細胞,導致他們發現了位於吸盤尖端的獨特細胞群。這些新檢測到的傳感器現在被稱為趨化感受器,因為該團隊認為它們對觸覺感受能力負責。
  • 不僅人類能生產吸盤,大自然也可以,來看看它們的吸盤長什麼樣
    首先來說說植物界中的吸盤,相信大家小時候上語文課的時候學過一篇名叫《爬山虎》的課文,裡面介紹的爬山虎就是植物界中有名的吸盤。爬山虎既是一種綠化植物也是一種觀賞性植物,通過對它的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爬山虎的吸盤位於卷鬚的頂端,它們的存在使得爬山虎能夠順著垂直的建築物一直往上生長。
  • 奇怪的知識又增加了:章魚能用觸手「品嘗」食物
    新華社北京11月3日新媒體專電 據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網站10月29日報導,章魚在進食前能通過觸手「舔舐」來品嘗其獵物的滋味,研究人員說,這進一步證明頭足綱動物的8個附器類似於擁有「手」和「腦」的舌頭。 據報導,章魚觸手上排列著吸盤,吸盤中有著用於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神經處理的細胞。
  •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2020-10-20 11:2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據外媒報導,雖然實驗室生長的生物組織薄片確實有應用前景,比如治療傷口,但要拿起這些精緻的薄片可能非常困難。
  • 地球海洋深處是否存超大型章魚
    人們通常把北太平洋巨型章魚稱為「海怪」。在傳說中,這種「海怪」具有製造海風、掀翻船隻的暴躁脾氣,出海的人如果不幸遇上它們,只能是死路一條。實際上,北太平洋巨型章魚雖然體形巨大,性格卻比較溫和,只要不是人類故意挑釁或者有特殊情況發生,就不會輕易動怒。
  • 章魚不止有醜陋的觸手和吸盤,它應該是世界上最可愛的章魚了
    現實中的章魚有著眾多觸手,凹凸不平的身體讓人看了就感到心理不適。在神話中,章魚經常被醜化成為妖怪,比如說希臘神話中的海妖。但在動畫片中它們又是另一副面孔,動畫片的製作者經常把章魚設計成一個可愛的外形,甚至現在市場上的一些手機殼圖案也會有可愛的章魚。
  • 這位美女主播吃生章魚,竟被章魚用吸盤控制,還好有驚無險!
    這位美女主播吃生章魚,竟被章魚用吸盤控制,還好有驚無險!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前一段時間有一位美女吃播在直播的時候出了一個小事故,當時這名美女主播他所吃的就是活章魚,我想平常大家在吃章魚的時候,一般都是把它製作成熟的,像這種生的章魚是在我國吃的人並不是非常的多,但是這名女主播為了吸引眼球,就嘗試了這一款美食,我想很多人如果吃過活章魚的話就會知道,平常吃活章魚都會把章魚切成小段。
  • 章魚並非是地球生物?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的不同之處!
    章魚並非是地球生物?科學家研究發現,基因的不同之處!從另一方面來說,找不到並不意味著不存在,在地球上有這樣一種生物,科學家們認為它可能是來自於外星,並不像地球上的生物,這一觀點來自於2018年所發表的一篇論文上叫做寒武紀爆炸的起因。眾所周知,在寒武紀時期,地球上的多細胞生物開始出現,並且數量越來越多,進入了大爆炸的階段。為什麼是寒武紀時期呢?
  • 重口慎點,章魚的吸盤不打結還有這個原因
    說到章魚,你會聯想起 ?章魚燒?章魚刺身?章魚哥保羅?還是羅志祥?想到的無疑是那妖嬈觸手然而章魚擁有8跟柔軟的觸手,而且每根粗手上排列著幾百個吸盤,而且能夠黏住所有碰到的東西。。。 如果是人類,一定逼死不少強迫症。那麼它們的觸手會不會纏在一起打結呢?
  • 章魚或不是地球的生物?多個研究表明,科學家的懷疑或許是對的
    相信大家對章魚這一種動物都不陌生,它們廣泛分布在各大洋中,在溫帶及熱帶海域都可以看到它們的蹤影。這些章魚有很多吸盤,吸力比較大,除了能夠用來「搬東西」以外,還能用來抓「獵物」。此前我們有分享過一個白頭鷹與章魚大戰的話題,當時在加拿大溫哥華,有漁民發現一隻白頭鷹想捕殺水中的章魚,不料白頭鷹被章魚的觸手「抓」住直接被拖下水中。
  • 章魚吸盤、鰻魚粽子……人均千元的神秘日料你吃過嗎?
    細細品酒之時,開胃前菜水章魚已經上桌。將水章魚的肉打成泥,去掉吸盤,再用章魚皮來熬湯,湯底鮮美無敵。整個章魚丸搭配清新綠葉,看起來也很小清新範兒。揭開蓋子後,發現裡面這個小丸子也是萌萌噠!不過丸子上方有著金箔作為點綴,這一點就讓這個丸子與眾不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