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慎點,章魚的吸盤不打結還有這個原因

2021-01-09 世界趣事兒

說到章魚,你會聯想起 ?章魚燒?章魚刺身?章魚哥保羅?還是羅志祥?

想到的無疑是那妖嬈觸手

然而章魚擁有8跟柔軟的觸手,而且每根粗手上排列著幾百個吸盤,而且能夠黏住所有碰到的東西。。。 如果是人類,一定逼死不少強迫症。

那麼它們的觸手會不會纏在一起打結呢?

希伯來大學著名的神經生物學家們在2014年的《當代生物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這個腦動打開的問題..(怎麼沒有人問人手會不會打結到一起..)

論文指出:章魚皮膚會發出一種化學信號,提醒吸盤「我們是一體的」。實驗發現,章魚的觸手活動是一種自動化的行為, 並不是完全靠它強大的神經元。

科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以下重口,接受能力低者可跳過):他們把切開的章魚臂、活章魚、剝皮的章魚斷臂和裝有章魚皮膚粘液的器皿放到一個水池中觀察,結果發現即便有吸盤的斷臂都不會粘著自己,也不會捉住活章魚和器皿,但會抓住剝皮的斷臂,這說明了斷臂認出了自身的物質在皮膚身上。

而且活章魚還會捉住自己露出肉的斷臂,並吃掉(相煎何太急呢)。因此章魚是依靠皮膚上的化學物質互相識別並分開行動。

(重口完畢)而章魚在長期的進化當中發展到了最適合自己的調配方式,聰明的大腦和靈敏的身軀使他們在自然競爭中獲得先機~「章魚那麼可愛,為什麼要吃章魚呢、哭」

說完冷知識我們說一下熱知識~魷魚、墨魚、章魚傻傻分不清的可以請留意:

1、魷魚,又稱槍烏賊頭和軀幹比墨魚的狹長,尤其軀幹部末端很像標槍的槍頭,因此叫槍烏賊,魷魚有十條腕足同墨魚。十隻腳,管狀身體,有短肉鰭,有骨質內殼。

2、墨魚,又稱烏賊。因為烏賊遇到強敵時會以噴墨作為逃生的方法並伺機逃離,因而有「烏賊」、墨魚等名稱。十隻腳,扁平身體,有兩側肉鰭,有石灰質內殼。

3、章魚是八爪魚的另一種叫法。身體圓形,有8個爪,體內的5億個神經元分布在其頭部和身體各處。因為章魚身體沒有肉鰭,和內殼,所以章魚還有嗜好鑽各種器皿,渴望藏身於空心的器皿之中。章魚不只愛鑽瓶罐,凡是容器,它都愛鑽進去棲身。和烏賊一樣章魚可往外噴射墨汁。

他們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最後說幾個章魚好吃的做法:章魚小丸子肯定是首選的

紅燒八爪魚也是不錯的

不過當然還有最重口的吃法,生吞八爪魚

神奇中蘊含著科學也是世界哥一直追隨探索的樂趣,歡迎更多關注

相關焦點

  • 章魚觸手為什麼不會打結?
    它的大腦中包含2億個神經元,還有一個強大的周圍神經系統來控制觸手的運動。它們還是強大的遁形者,能夠將自己柔軟的身體藏在極小的空間中。 對人類來說,如果胳膊會粘住碰到的所有東西,一定很抓狂。很幸運,我們只有在不小心打翻萬能膠時才會擔心這個問題。但是,章魚8根柔軟的觸手上排列著幾百個吸力超強的吸盤。那麼,為什麼它們不會被自己的吸盤吸住,也不會纏繞打結呢?
  • 章魚的觸手為什麼不會打結?
    它們有八隻布滿吸盤的觸手,幾乎什麼東西都能吸住,自己卻似乎永遠不會打結。一份刊登於《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這是因為章魚皮膚上有一種「自我辨認」機制,可防止吸盤吸到自己身上。Grasso 說,之前從來沒有人真正研究過這種不沾黏現象。然而,雖然章魚手臂是個頗複雜的系統,它背後的控制機制卻簡單得令人驚奇—–這點倒是引起了機器人科學研究者的興趣。「〔章魚〕有三分之二的神經不在大腦,而是分布在它的觸手,」與夏威夷大學合作的海洋生物學家 James Wood 說。
  • 章魚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幹嘛嗎?觸手會打結嗎?
    章魚的大腦經常不知道自己的觸手在做什麼,而觸手卻知道其他觸手在做什麼,科學家懷疑這些手臂有自己獨立的思想。不同於大多數動物的大腦是控制中心,章魚的觸手具有高度自主性,很多情況下,觸手能繞過大腦,及時處理信息,和其他觸手協同分工。
  • 【科普一下】章魚吸盤的秘密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這令人十分驚奇,尤其是知道了這些吸盤的組織在柔軟程度上接近水母組織以後。不過我們其實對於構成這些神奇吸盤的物質實在所知甚少。最近的一項深入研究揭示了章魚吸盤的部分秘密。先前的研究已經揭示了章魚吸盤的解剖結構,主要是依靠頂端的空腔和柔軟的側邊來製造壓力(差)來形成密閉的真空。
  • 章魚吸盤如何「觸摸嘗味」
    章魚憑藉其獨特的「觸覺—味覺」感覺就可以做到這一點,這是由於它們8條腕足上都有一個吸盤狀吸咀。10月29日,研究人員在Cell Press細胞出版社旗下期刊《細胞》(Cell)上報導了關於這種感覺能力如何工作的新證據。這一發現有助於解釋章魚(或許還有其他海洋生物)是如何通過簡單地觸摸品嘗水下物體,來探索海底的。
  • 「偷師」章魚的Nature:簡單「吸盤貼」,水下也可用
    近日,韓國成均館大學(Sungkyunkwan University)的Changhyun Pang教授等人再次「偷師」章魚,並收穫Nature 論文一篇。他們在章魚腕足吸盤微觀結構的啟發下,仿生製備了具有超強粘附特性的「吸盤貼」(adhesive patch)。
  • 手臂粗的章魚爪,日本廚師逐個切下章魚吸盤,做成刺身你敢吃嗎?
    手臂粗的章魚爪,日本廚師逐個切下章魚吸盤,做成刺身你敢吃嗎?說起日本美食,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海鮮刺身,因為在很多日料店中都能吃到三文魚、吞拿魚、北極貝、生蠔等刺身,蘸著醬油芥末就很的鮮美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其實日本是一個海鮮資源很豐富的國家,地理位置優越,四面臨海,附近還有一個北海道漁場,幾乎每天都會有大量的海鮮被捕撈上岸,所以在日本的海鮮市場也可以經常看到一些稀罕的海鮮,還巨大的章魚或者長相怪異的海鮮等等。看這個日本大廚正在處理的章魚爪,就有手臂那麼粗了,可想而知這章魚原本有多大了。
  • 這位美女主播吃生章魚,竟被章魚用吸盤控制,還好有驚無險!
    這位美女主播吃生章魚,竟被章魚用吸盤控制,還好有驚無險!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前一段時間有一位美女吃播在直播的時候出了一個小事故,當時這名美女主播他所吃的就是活章魚,我想平常大家在吃章魚的時候,一般都是把它製作成熟的,像這種生的章魚是在我國吃的人並不是非常的多,但是這名女主播為了吸引眼球,就嘗試了這一款美食,我想很多人如果吃過活章魚的話就會知道,平常吃活章魚都會把章魚切成小段。
  • Cell:揭示章魚吸盤上的化學觸覺受體作用機制
    2020年11月8日訊/生物谷BIOON/---幾個世紀以來,章魚一直吸引著人類的想像力。它們有八個吸盤覆蓋的腕足,它們的外觀本身就很獨特,而它們在覓食時能用這些吸盤來觸摸和品嘗食物,更讓它們與眾不同。
  • 科學家研究章魚吸盤表面,發現裡面有味覺受器
    (圖片來源:pickpik)近期,科學家研究發現章魚的吸盤類似於人類味蕾章魚的生理結構十分特殊,除了腦之外,章魚身上的觸手布滿複雜的神經網絡,換句話說:章魚的每隻觸角都有思考能力。也因為它們的特殊生理結構,科學家對於章魚的研究一直都非常熱衷。而這項最新的研究發現:章魚的吸盤表面布滿了某種細胞,具有可以讓章魚品嘗食物味道的功能。哈佛大學分子生物研究團隊近期發布了一項研究,分析了章魚吸盤在碰到不同物體時的行為與細胞內部的神經電位反應,他們設計了一個盒子內放置了不同物體,讓章魚僅能伸過觸手過去摸索。
  • 花了800元買巨型章魚,吸盤有手指頭那麼大,網友:看著真過癮
    日本是一個很愛吃海鮮的國家,這個國家是一個島國,周圍都是海洋,所以海鮮產業是十分的發達的。而中國更多的是內陸,傳統也是讓中國對於土地更加情有獨鍾,只不過吃海鮮來中國也是有它獨特的風味的。畢竟中國也有著十分綿長的海岸線,在這裡能夠吃到很多豐富的海鮮產品。花了800元買巨型章魚,吸盤有手指頭那麼大,網友:看著真過癮。
  • 花了800元買巨型章魚,吸盤有手指頭那麼大,網友:看著真過癮!
    花了800元買巨型章魚,吸盤有手指頭那麼大,網友:看著真過癮。小編就是十分喜歡吃海鮮的,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的,只要好吃,就能夠受到大家的青睞。畢竟美食就是要滋味能夠滿足眾人,才算是它本質的目的。真正對海鮮有熱衷情懷的,日本就是一個不能不去的國家了,他們把海鮮做得十分豐富,連方式都是很獨特的。
  • 章魚:吸盤大法好!想吃我?先把我甩下來再說
    畫面顯示,一隻海豚試圖捕食一隻章魚,不料那隻章魚卻不失時機地黏在了它的身上,反敗為勝。只見該海豚鼓足了勁兒,一躍騰出水面,再猛衝到水裡,試圖將章魚從它身上甩離,但這一切都是徒勞的,該章魚還是紋絲不動地黏在它的身上。
  • 潛水員遇巨型章魚「襲擊」:無數吸盤「抓住」腿
    瀏覽器不支持本視頻的播放
  •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
    科學家從章魚吸盤獲得靈感開發新型生物組織片抓取器2020-10-20 11:21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這就是一種以章魚為靈感的新型抓取器的設計所在。 目前,如果有人試圖用鑷子等設備將生物組織片從培養基中取出,那麼脆弱的組織片很可能會被撕裂或不可逆地摺疊在一起。
  • 章魚的觸手可以用來幹嘛?除了捕捉食物,還有一個更強的功能
    根據研究發現,章魚的各只觸手上都排列著吸盤,這些吸盤的作用不僅僅是產生吸力,最近有研究發現這些吸盤中還可能分布著能夠對觸覺和味覺信號進行處理的細胞。換而言之,章魚的「手」同時也是「嘴巴」。這項新發現由英國《新科學家》周刊在10月29日報導出來,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對章魚進行深入研究發現,章魚可以利用觸手來品嘗食物的味道,然後再做出判斷是否要吃掉它。
  • Nature重磅:受章魚吸盤突觸啟發的防水粘合貼片
    【成果簡介】韓國成均館大學Changhyun Pang(通訊作者)等人受章魚吸盤的啟發,研製出一個人造仿生,可在溼潤/乾燥粘合體系可逆使用的粘合貼片。為了模擬章魚吸盤的結構,使用簡單的液相法合成,利用高分子製備出設計的形貌並調控產生可逆的結構,製備過程沒有複雜的化學合成以及表面修飾。製備的微米級的拱形結構域提高了吸應力。該受章魚啟發研製的粘合系統不論何種環境(乾燥、潮溼、水中或油中),在矽晶片、玻璃以及粗糙的皮膚表面上均表現出強的、可逆的、高重複性的吸附性。
  • 章魚吸盤、鰻魚粽子……人均千元的神秘日料你吃過嗎?
    很多人一看到這個店名,先會愣一下,因為他們在考慮鮨這個字到底念什麼。哈哈,我就不賣關子了,這個字念[yì]。「鮨」字在古時是指鯢魚,後傳入日本則演化為專指壽司,以「鮨」字打頭的料理店,通常比普通的壽司店對食材的標準有著更高要求,專注於食材的時令、產地與品質。
  • 實拍日本頂級廚師切割巨型章魚,吸盤比硬幣還大,做成刺身蘸醬吃
    實拍日本頂級廚師切割巨型章魚,吸盤比硬幣還大,做成刺身蘸醬吃雖然說日本這個國家裡有許許多多的美食,但是大多數美食都是以海鮮為主,畢竟四周圍都是深海,而裡面又有很多種。說實話小愛也是很喜歡吃海鮮,味道真的是非常的不錯呢。
  • 魷魚、章魚、墨魚,傻傻分不清?
    魷魚,十隻觸爪,身體呈圓錐圓筒形,雖然不像墨魚和章魚那樣是玩墨的高手,但也有一點噴墨技能,身體內部只有一塊類似透明塑料的薄殼。在它的腕上,可以看見很明顯的一粒粒小吸盤。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章魚內殼已經完全退化,所以它也擅長各種「縮骨功」。如果把小隻的章魚整隻下鍋煮熟,它的爪就會自然捲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