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最大的滇金絲猴保護區。
這裡生活著1500多隻和大熊貓一樣珍稀的「國寶級」小生靈——滇金絲猴。滇金絲猴 ■
而第一隻滇金絲猴的出現背後,是一段長達10年的等待與守護。
肖林是中國首批尋猴隊隊員,一輩子都在從事滇金絲猴的保護。他1983年來到自然保護區,待了10年,卻連一隻猴子都沒見過。「你的主要保護對象的一些信息都沒有。」
中國首批尋猴隊隊員肖林 ■
為進一步研究滇金絲猴,中科院開展3年的野外考察,肖林成為隊伍的嚮導。
在這樣日復一日的尋找下,終於在一次半山腰的疲勞跋涉中,肖林和隊伍發現了中國第一隻滇金絲猴。欣喜之情難以言喻,但害怕猴子受到驚嚇,肖林一行人「興奮地躲在一棵大樹背後互相擁抱」。
中國最早的滇金絲猴影像資料/圖源:奚志農 ■
肖林的營地建在海拔4300米的地方,生活條件惡劣,每天翻山越嶺,途徑懸崖峭壁 。守護滇金絲猴37年,肖林從年輕時的「爆炸頭」發量,到了如今的稀疏白髮。
但,他並不覺得累。「這隻猴子差不多四個月,我分得出,因為我們每天都在一起。」老餘對拿著單反的遊客們講解道。
為遊客講解的老餘 ■
隨著滇金絲猴不斷被發現,被吸引來的遊客也越來越多。白馬雪山保護區在1995年創建了護林隊。老餘是護林隊一開始的創建者,
一天6塊錢,做了12年。老餘每天跟著猴子們,防止它們被鋼絲套困住。「一旦被套住拴在樹上,沒人看到,就被勒死了。」
老餘和滇金絲猴 ■
每天,猴子們睡覺了,護林員就回家。第二天,猴子還沒起床,護林員就已經在猴子的身邊,開啟新一天的守護。
老餘從45歲開始保護滇金絲猴,到如今已經護猴22年,是保護區護猴最久的人。老餘穿破的鞋 ■
老餘平均七八天穿破一雙鞋,「兩天的工錢不夠一雙鞋。」家裡人都不理解,但老餘說:
「沒辦法,我願意做,人的一輩子就做一次能實現的事吧。」每逢保護區開放日,老餘都會做義務講解。在開放日有一個特殊的夏令營,夏令營成員都是護林員的子女。
蜂秀才就是其中之一,他來到夏令營了解父親的工作環境。
「我爸爸是一名護林員。」提到爸爸的職業,蜂秀才臉上滿是驕傲。
父親教蜂秀才記錄滇金絲猴行跡 ■
父親經常上山下鄉,每次放假回家都會和蜂秀才講許多保護區裡的趣事,也會教他如何記錄滇金絲猴的出現。
由於護林員的工作常年奔波於高山之間,村裡人大都不做了,只有父親仍在堅持。蜂秀才跟著父親體驗了一天護林員的工作生活,第二天累到無法下地行走,而父親卻堅持了十幾年。
蜂秀才心疼父親落淚 ■
高強度工作令身體每況愈下,蜂秀才心疼卻理解:
「保護自然是他的理想,所以,我想替他保持下去。」從第一隻滇金絲猴的出現,直到現在,我國滇金絲猴的數量已翻了一倍,達到了3000多隻。
可愛的小精靈 ■
滇金絲猴是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旗艦物種。保護旗艦物種,就是在保護整個區域的生物多樣性。
整個滇金絲猴物種的延續,背後是三代護猴人長達幾十年的血汗淚。有人問老餘,準備什麼時候退休?
老餘堅定回答:
不退休,一直走,走到走不動的那天。文案丨李婧琨
設計 | 王媛媛
運營丨李廣博 盧月麗 李婧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