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宇宙是如此之大,令人難以想像,並且充滿了幾乎無窮無盡的潛在生命體。可是那些生命到底在哪呢?
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所謂的費米爾悖論: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科學反常現象,儘管在我們的銀河系中有數十億顆恆星——更不用說銀河系之外——我們卻從未遇到過任何先進的外星文明的跡象。為什麼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一個自從幾十年前這個悖論被提出以來以後,就令無數科學家和思想家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
有些人說外星人可能在冬眠,或者一些神秘的東西正在阻止他們的進化,或者他們可能只是不想搭理我們?
去年,來自俄羅斯國立電子技術研究大學(MIET)的理論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別列津(Alexander Berezin)提出了他個人關於為什麼我們在宇宙中似乎是孤立的解釋,並提出了他所謂的「先進後出」的費米爾悖論解決方案。
根據別列津的預印論文——這些論文還沒有被其他科學家檢閱過——這個悖論有一個「微不足道的解決方案,並且沒有任何有爭議的假設」,但可能會被證明是「難以接受的,因為它預測了人類文明的未來比滅絕更糟糕」。
在別列津看來,費米爾悖論的那些解決方案的問題在於,他們對外星生物的定義過於狹隘。
「星際文明出現的特性並不重要。」他寫道。
「它們可能像我們一樣是生物有機體,可能是反抗它們創造者的流氓AI,也可能是像斯坦尼斯拉夫·萊姆(Stanislaw Lem)在《飛向太空》(Solaris)中描述的是那些分布在星球表面的思想一樣。」
當然,即使有如此廣闊的範圍,我們還是沒有發現這些生物在宇宙中存在的證據。
但是為了解決這個悖論,別列津認為我們需要考慮的唯一參數——就定義外星生物而言——是我們可以觀察到它們存在的物理閾值。
「我們唯一能客觀衡量的變量是,在地球一定範圍內,從外層空間探測到生命的可能性。」別列津解釋說。
「為了簡單起見,我們稱之為『參數A』。」
如果一種外星文明在某種程度上沒有達到參數A——無論是通過發展星際旅行、跨空間廣播通信,還是其他方法——它可能仍然存在,但無助於我們解決悖論。
別列津提出的「先進後出」解決方案實際上是一個更嚴峻的情況。
「如果第一個達到星際旅行能力層面的生命必然要消除所有競爭,從而推動它自己的擴張,那會怎麼樣?」他假設。
就像別列津解釋的,這並不一定意味著一個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會有意識地消滅其他生命形式——但是可能「他們根本沒有注意到,就像建築隊為了建造房地產而拆除蟻冢一樣,因為他們缺乏保護的動機。」
所以別列津認為我們是螞蟻,而我們沒有遇到外星人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文明沒有被如此難以想像的高級生命體不假思索地拆除?
不,因為我們可能不是螞蟻,而是我們一直在尋找的未來世界的毀滅者。
「假設上述設想是正確的,這對我們的未來意味著什麼?」別列津寫道。
「唯一的解釋是人擇原理的運用。我們是第一個達到星際層面的,並且很有可能是最後離開的。」
同樣,這種潛在的破壞不需要刻意設計或者精心策劃——它可以像一個完全不受限制的系統發揮作用,比任何試圖控制它的個人努力都要大。
別列津給出的一個例子是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另一個則是不受權力積累限制的人工智慧的危險。
「一個流氓AI可以在整個超星系團中潛在地植入自身的複製品,把每個太陽系都變成一臺超級計算機,然而我們對它要這麼做卻毫無辦法。」別列津寫道。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
這是一個關於費米爾的非常恐怖的觀點——基本上,我們可能是一場我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在競爭的致命比賽的贏家,或者像安德魯·馬斯特森(Andrew Masterson)在《宇宙》(Cosmos)雜誌中說的那樣:「我們是悖論解決方案的證明。」
別列津甚至承認他希望他是錯的,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其他科學家對我們何時能聽到來自先進外星生物的聲音抱有樂觀態度。
但是物理學家的觀點只是最新的科學聲明,這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可能註定要在時空中獨自凝望恆星,儘管實際上我們可能希望並不是這樣。
作者:PETER DOCKRILL
FY:潘潘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