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人會說人類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是因為他們這輩子從來沒有親眼看見過外星文明。當然了,恐怕地球上所有人都沒看見過外星文明生物,包括科學家在內。而且,這些人通過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人類文明自誕生到現在從未找到過外星文明存在的確切證據,於是更加自信地認為人類是宇宙中的第一個文明,是宇宙中的唯一文明。這種不假思索的觀點不可取,單憑眼睛就武斷地認為宇宙中不存在外星文明,未免有失科學嚴謹的風範。人們常說「沒見過不代表沒有」,話雖糙但理不糙。
對於「人類是宇宙中第一個文明」的說法,我是不信的。要知道,地球的年齡已達將近50億年,銀河系已存在了將近140億年;而人類從開始創造文明至今不過才幾萬年,發展科學技術不過才幾百年,探索航天技術更是只有幾十年。這樣一比較,我們不得不承認人類文明的短暫,人類建立的文明在浩瀚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
也就是說,在人類之前,在茫茫宇宙中,很大可能存在著我們未知的外星文明。從統計學角度分析,整個銀河系中的恆星數量多達100,000,000,000顆左右,而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整個宇宙中大約有100,000,000,000個。我們假設出現生命體的概率是1/1,000,000,000,000(已經非常非常小了),那麼依然會有100,000,000顆恆星出現生命體。
既然如此,這眾多的外星文明為何不直接跟人類建立聯繫,而讓我們做那麼多無用功?在我們苦苦找尋他們的同時,或許他們也在尋找我們,只不過被同樣的原因阻擋在遠方。這些原因可能是:距離遙遠——在龐大的宇宙中相互聯繫相當困難,就算外星文明的住處離我們只有35光年,我們向他們發送信號也要至少70年才能收到回音,到那時候我們還在不在了都是個問題;頻譜隔離——從人類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講,我們跟外星文明取得聯繫的最好工具就是電磁波,但是由於電磁頻譜極寬,他們使用何種頻譜我們並不知曉;文明發展度——宇宙中的文明等級不一樣,人類文明尚未達到一級,如果對方是高度發達的文明社會,比如說達到了二、三級文明,那麼他們就會對我們不屑一顧,避而不見。反之,如果他們的文明程度比我們低,他們也聯繫不上我們;其他生命形式——對於外星文明,我們想像的都是與地球文明相似的文明,外星生物得長得跟我們差不多,一個鼻子兩個眼睛的。但如果他們是其他生命形式呢?譬如矽人,又比如像科幻小說中的小綠人、蜘蛛人等,就無法跟我們交流。倘若他們以這種未知的形式存在,我們對他們也永遠是未知的,但不代表他們不存在。
有生之年,如果能親眼目睹一番外星人的風採,絕不失為人生中的一種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