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境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它們有時光怪陸離,有時又令人感到真切無比。有研究表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類都會做夢,而那些認為自己從不做夢的人,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的夢都忘記了而已。那麼問題就來了,在漫長的進化史中,為什麼人類的大腦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人類的夢境究竟有什麼秘密?
很遺憾,雖然我們已經對人類的造夢機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比如說知道了人類絕大多數的夢境都產生於「快速眼動期」,也知道了人類做夢時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但是對於人類為什麼要做夢,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對此人們目前只能給出一些推測,下面我們就挑幾個給大家介紹一下。
夢境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對外界的感知,其實是大腦將各個感官系統傳來的生物電信號進行分析處理後得出的結果,而人類的大腦並不能分辨出這些生物電信號來自哪裡,例如我們的視覺系統在收集到外界光線以後,會將其轉化成相應的生物電信號,並通過神經系統將其發送給大腦,在經過大腦的分析處理以後,我們就看到了眼前的景象,而假如某種高科技能夠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生物電信號,並將其傳給我們的大腦,我們照樣可以「看」到同樣的景象。
因為人類並沒有進化出「在睡著時讓所有的神經細胞都處於休眠狀態」的功能,所以當人類睡著以後,一些處於活躍狀態的神經細胞就會時不時地產生一些隨機的生物電信號,當大腦接收到這些信號後,就會像平常一樣對它們進行分析處理,而由於這些信號通常都是莫名其妙並且毫無條理,因此人類的夢境也就千奇百怪,甚至毫無邏輯可言。
夢境是大腦的「屏幕保護程序」
該假設認為,人類的大腦之所以會進化出做夢的功能,其實是為了讓大腦在處於休眠狀態時保持一定的活性,簡單地講就是,夢境就像是大腦的「屏幕保護程序」,它的作用是時不時地讓大腦「動」一下,這樣就可以有效地避免大腦在長時間的休眠狀態下直接「長眠不醒」。
很顯然,這個「屏幕保護程序」的內容是什麼並不重要,完全可以在記憶存儲中隨機抽取一些記憶碎片,再將其隨便組合一下就可以了,當然了,如果一個人在清醒的時候很在意某種事物,那麼這種事物在這個人的夢境中出現的概率就會直線上升。
夢境是大腦的「模擬器」
一個人的經驗終究是有限的,但在他(她)的未來卻充滿了各種未知,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場景,人類的大腦進化出了做夢的功能,簡而言之,人類的造夢機制就像是一個強大的「模擬器」,它們會根據大腦中已有的信息碎片模擬出各式各樣的場景,以便人類的大腦可以進行預演,從而做到提前適應。
這些場景有可能是危險的,也有可能是美好的,還有可能是奇奇怪怪的,總而言之,假如某一天,人類在真實世界裡遇到了類似的事情(特別是那些大喜大悲或者令人恐懼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就不會因為受到太大的刺激而「死機」。
夢境是大腦整理記憶時產生的「副產物」
在清醒的時候,人類的大腦每時每刻都會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在輸入大腦之後,通常都會被存儲在「短期存儲區域」。當人類睡著了之後,空閒下來的大腦就會將這些信息進行「分類處理」,把有用的信息放進「長期存儲區域」,而把沒有用的信息刪除掉。
與此同時,大腦還會對以往的數據進行定期清理工作,其清理目標就是那些長時間沒有用到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對各種信息進行讀取、存儲或者刪除的工作,這些信息碎片就會從人類的腦海中「一閃而過」,而人類的夢境就是這些信息碎片留下的「影子」。
上述的各種觀點看上去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仔細想一想,我們又會發現這些觀點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它們似乎都不能解釋所有的夢境。需要指出的是,這些觀點都只是人們從不同角度提出的一些合理的假設,因此大家隨便看看就行了,不要太過較真
順便講一下,做夢並不是我們人類的大腦進化出的「專有功能」,事實上,研究人員發現不少的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的大腦都存在造夢機制,比如說狗就經常做一些有奔跑、吠叫情景的夢,而在貓的夢境裡,更多的則是類似於捕獵的場景。
好了,今天我們就先講到這裡,歡迎大家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