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出孝子!棍棒也能出乖貓?

2021-01-09 鄰家貓咪

「棍棒出孝子」這句用來教育小孩的古語,不知道什麼時候被用到了教育貓的身上!

很多養寵物的人,尤其是第一次養寵物的人,面對調皮的貓,要麼是打碎了貴重物品,要麼是被抓被咬外加一的泥腳印兒。

面對這些調皮的貓,很多人都和你說:

「不打不成器」

「畜生不懂道理就得打」

「寵物打了才會聽話」

這些論調聽得多了,你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太慣著、太遷就寵物了呢?於是下一次它犯錯的時候,你動手打了它。

你驚喜地發現,寵物似乎真的開始變得「聽話」了起來,低眉順眼的,再不敢在你面前造次了。

可是慢慢地你也發現,寵物再也不會窩在你腳邊翻著肚皮求摸摸了。它一看見你,就貼著牆根兒溜走了。

棍棒之下,真的能出乖貓嗎?

不管是以懲罰為主的訓練,還是以獎勵為主的訓練,我們想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都是讓寵物變得更行為適當、更彬彬有禮,不搗蛋不搞破壞。

那麼,以懲罰為主的訓練,可以達到這個目的嗎?

可以的,但是前提條件的限定,是非常非常嚴苛的.

1.懲罰的時間、方式都是很講究的,而絕大多數情況下,根本無法做到

因為懲罰必須要與寵物的錯誤行為在同一瞬間完成(精確到秒),否則寵物就無法把懲罰和錯誤的行為聯繫起來。而如果沒有同時發生的話,主人就很可能會在無意中懲罰了好的行為。

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很難在貓犯錯的一瞬間去懲罰貓。而且我們也很難做到每一次貓在犯錯的時候都會被我們發現。

2.懲罰要掌握合適的度,非常困難

如果懲罰力度過弱,寵物就會學會對懲罰置之不理。即使最後漸漸使用最強力度的懲罰,寵物的行為也依然不會被改變。可如果懲罰力度過強,還可能會讓寵物患上恐懼症、焦慮症,甚至導致更多行為問題的出現。

3.懲罰的訓練方式會破壞主人與寵物的關係

受到懲罰的寵物不會這樣認為:翻垃圾會被打。

反而會這樣認為:翻垃圾有吃的=開心;啊呀,鏟屎官來了=痛苦,將懲罰他的鏟屎官與痛苦聯繫在一起。

貓咪的腦迴路和我們是不一樣的,也許在我們眼裡它們的犯錯行為,對於它們來說,會有其他目的!

4.懲罰只會壓抑行為,不會改變動機,會加劇攻擊行為

悠久的生物進化史剔除了動物們的暴力基因,因為一言不合就翻臉的動物更容易受傷、死亡和消耗不必要的能量。

因此,貓在真正發動攻擊之前都會給予對方充分的警告信號。

而如果在動物發出警告信號的時候懲罰寵物,只能抑制這種表面的警告行為,而不會改善寵物的防衛性與攻擊性。這樣就會將寵物調教為無聲的殺手,跳過警告階段直接開咬,變得更加危險!

說到最後,即使理論上來說懲罰訓練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想要保證在錯誤行為出現的瞬間懲罰、每次出錯都懲罰、懲罰的力度剛剛好、寵物不會將懲罰與其他事物聯繫起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還需要冒著形成新的行為問題的風險。

相反地,以獎勵為主的訓練可以鼓勵寵物與主人互動,主人的出現對寵物來說也會是一件超棒的事情。

相關焦點

  • 棍棒下出逆子還是孝子?爸爸9年管教的血淚教訓
    別讓打罵成為習慣很多家長都忍不住打罵孩子,事後又很後悔,究其原因,一是受傳統思想影響,如「棍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不打不成器」。第二個原因是家長自身從小就是收到這樣的教育,形成了影子效應,不自覺地就會打罵孩子。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些部位真不能打,孩子身體的小秘密你了解嗎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取棍棒教育,但不知道的是,孩子身體上有些地方是不能隨便打的。其實,孩子的身體還發育完善,其身體機能還十分脆弱,家長的棍棒教育很有可能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 哈佛教育學家:「棍棒教育」與「言語教育」的孩子,性格差異顯著
    當大多數父母都是「一刀切」,表現出「聽風便是風,聽雨便是雨」。有人說,這種方法管教孩子有效,他們便急匆匆地採用這一方法。其中,如果將這些方法歸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棍棒教育」與「言語教育」。而對於女兒,原本女兒就比較少犯錯,就算有那麼一兩次,也都是好好與她溝通,女兒也能乖巧接受。長期以往,侄子越發沉默,學習成績也越變越差,侄女卻總能維持在班級前5名裡。每次家裡來客人時,侄女也總能落落大方得問候,而侄子卻是頭也不看地回到房間。
  • 盤點印度的奇葩事件:大象搞拆遷;棍棒執法;泡泡河;掛火車……
    大跌眼鏡的公共衛生在印度由於很多地方,缺乏自來水和廁所,拉野shi成為了很多人,喜聞樂見的日常活動,他們常常成群結隊地,找個地方拉屎,蹲成一排,邊拉邊聊天,「以屎會友」,這讓我想起了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拉場野屎。他們甚至會認為在家上廁所,會阻斷了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 棍棒教育是傷害,了解「馬蠅效應」培養自律娃
    而且家長苦口婆心的教誨效果甚微,有時候把家長逼急了還可能採取棍棒教育,但孩子也往往是好了傷疤忘了疼,下次依舊再犯。冬冬就是個討厭寫作業的小學生,每次回到家都是書包一扔就跑去玩。家長看到這種情況不免要大發雷霆,呵責孩子趕緊去寫作業。結果孩子常常是表面上應和身子卻不動。直到家長過來把他揍一頓,拎起來丟到書桌旁,他才一把鼻涕一把淚地開始寫作業。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會說,人類的第四次世界大戰將會用棍棒與石頭打?
    話說,在上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倘若人類文明爆發第四次世界大戰,那麼,人類所使用的武器一定都是石頭與棍棒。仔細來想,愛因斯坦所說的這句話,也許真的是對的。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父母全都是猶太人,他本人也是在20世紀初期加入了瑞士國籍。
  • 「嚴父出孝子」?避無可避的羞愧感,或將成孩子一生難愈的傷
    中國式父母在教育方式上總是習慣於採用一些讓自己和孩子彼此「難受」的方式,比如說,父母們堅信「嚴父出孝子,嚴師出高徒」。父母們希望通過嚴厲的管教讓孩子乖乖聽話,進而按照自己的規划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於是父母們忙著與孩子間建立起高高在上的權威感,在標榜「嚴格管教」中紓解自己的教育壓力。那麼事實上,嚴格的管教真的能夠助力孩子的成長,為孩子謀得一生的幸福嗎?
  • 陝西一"傳統文化基地"用棍棒管教學生 創辦人:當著父母面打 教這個...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何欣 梁希理)近日,有知乎網友發布文章《別讓傳統文化毀了你的孩子》爆料,一家面向「問題孩子」的「善和傳統文化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不僅用棍棒體罰學生,還借著傳統文化教育名號讓學生學習反科學內容。
  • 農村俗語:「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為何孝子會被雷劈呢?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心腸很好的人卻命運坎坷,這時候人們就會感慨「好人沒好報」。在農村有句俗語叫:「雷打真孝子,財發狠心人」,意思就是被雷劈的都是真孝子,發財的都是狠心人,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在校生身陷校園貸無底洞 嚴父街頭棒打「不孝子」
    3月7日9時許,鄂州特警30號武裝巡邏車組在西山客運站駐點巡邏時,發現一名中年男子正拿棍棒毆打一年輕男子,民警劉坤、陳雲,輔警王俊、徐啟豪立即上前阻止。中年男子向民警哭述,被毆打者是其兒子,為在校生,因其身陷「校園貸」,父母已幫其還款近三萬餘元,但兒子仍向他們要錢還款,他們想到學校了解兒子欠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