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一"傳統文化基地"用棍棒管教學生 創辦人:當著父母面打 教這個...

2021-01-08 大眾網

未來網(www.k618.cn中央新聞網站)北京4月11日電(記者 何欣 梁希理)近日,有知乎網友發布文章《別讓傳統文化毀了你的孩子》爆料,一家面向「問題孩子」的「善和傳統文化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不僅用棍棒體罰學生,還借著傳統文化教育名號讓學生學習反科學內容。

王健誠向記者發來的「基地」圖片

體罰學生「有學問」 打人者主動告知學生家長

未來網記者聯繫到了這位爆料學生楊偉(化名)。

據楊偉透露,「基地」負責人王健誠會使用戒尺體罰學生。楊偉至今仍對王健誠打人時的狠態心有餘悸。楊偉描述王健誠打人時的樣子「板子太(抬)高能有一米多落下去(打)。」

未來網記者嘗試與其他曾就讀於「基地」的學生聯繫,大多數人以害怕王健誠報復為由拒絕採訪,有學生表示「害怕王健誠會打他們」。

記者假扮成應聘者與王健誠取得了聯繫。記者先是了解了「基地」內的相關情況,王健誠稱,來就讀的都是些「問題學生」當問及對於不聽話的學生該如何管教時,他表示可以使用戒尺打學生。

「(我)曾經把一個學生打得站不起來,全身都是淤青。」王健誠直言道。「有的小孩我還當著父母的面打。」他甚至主動告訴家長,向記者聲稱體罰「經過家長同意」。

剛到「基地」就讀的孩子在最初一個星期都會嘗到王健誠的厲害。他負責他們第一周的學習,對學生「犯的原則性和常識性的問題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罰。」

「原則性和常識性的問題」是哪些?王健誠認為,沒有提前講明道理導致孩子犯錯的,孩子不該挨打。告知後還犯錯就該挨打。「比如偷東西和打架,只要發現了就直接打。」

「對於身體素質差的學生,你也不能打,因為一耳光打下去小孩子會休克。」王健誠表示體罰學生的學問很大,「不能打孩子的頭,可以打孩子的手心和腿等部位。」

學習內容被指「反科學」

「基地」裡的教學由王健誠負責,主要是學習《弟子規》以及觀看《天堂的午餐》和《水知道答案》等視頻,並不涉及文化課的教學,「通過這些來教育學生如何成為一個好人。」

記者發現,所謂的《水知道答案》裡宣揚「水能夠根據外界的信息,辨別美醜善惡」的核心理論。當中稱,「聽了莫扎特《第40號交響曲》的水結晶則展現出一種華麗的美;而聽到『混蛋』等不好的詞彙的水,只能結成難看的、不規則的結晶。有教授指出,這本書涉及反科學。

楊偉和其他學生曾經被要求學習「淨空法師」等人的相關視頻。

記者觀看了楊偉曾經觀看學習的由淨空主講的《山西小院》,視頻內容聲稱,四十多位癌症患者在生命只剩幾個月時,通過信佛、念佛的方式,身體恢復了健康。

但楊偉說,「淨空法師」的視頻只觀看學習了一段時間就被停掉,「不知什麼理由」。

記者在網上搜索到,在一些地方「淨空」「淨宗學會」等曾受到地方政府抵制。

2011年10月10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統戰部曾發布《關於印發〈德安縣抵禦淨空及其「淨宗學會」滲透活動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當中就提到,堅決制止和打擊淨空及其「淨宗學會」的滲透活動,維護社會的穩定和宗教和諧。

  2011年8月江西九江市德安縣寶塔鄉政府的通知截圖

楊偉稱,一位學生家長因為這樣的教學內容而直接為孩子辦理退學。而家長也是在孩子「入學」後才知道教學內容的。

一次收齊當年學費3萬 教育局:並無辦學資質

「基地」微信公眾號的簡介中寫到,善和傳統文化基地位於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新池鎮北順村,由陝西省長安聖賢書院、陝西省孝老愛親公益教育基金及社會愛心人士於2016年聯合創辦。

它還號稱是「民辦非營利性的教育機構」。但在「基地」微信公號的招生廣告上,就明確寫道,學費標準是3萬元/年(限一年繳)。

微信公眾號的《善和全日制學習班開始招生啦》文章中顯示,教育費用中收費標準是3萬元/年(限一年繳)

教師資質方面,王健誠明確告訴記者,在「基地」上課的老師沒有教師資格證,他自己本人初中都沒有畢業。「我這是教學生如何做人,教這個是不需要教師資格證的。」

記者在「孝老愛親公益教育基金」的百度詞條上查找到這樣的信息:「孝老愛親公益教育基金」為陝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與另一家公司聯合成立。前者原名「中國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是陝西一家事業單位,在2004年才改為社團法人,並更名為現在的名字「陝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

記者在網上並未找到「孝老愛親公益教育基金」的聯繫方式。記者昨日致電陝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詢問「善和傳統文化基地」相關信息,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基金會目前已經更名為陝西民事文化藝術中心,「沒有創辦過任何傳統文化基地」。

未來網記者向陝西渭南市合陽縣教育局反應相關情況,得到了「已對『善和傳統文化基地』進行初步調查,查明其沒有相關的辦學資質,屬於不正規的辦學」的回應。

「如果調查屬於非法辦學,政府會堅決取締。關於存在亂收費的現象,我們會讓他退費。」陝西省渭南市合陽縣宣教部孫主任告訴記者,關於具體信息,目前還將進一步調查。

據了解,目前善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有4位老師,10位學生。這10位學生在同一個教室裡學習相同的內容,最小的10歲,最大的18歲。

相關焦點

  • 越堅持正面管教,孩子越調皮,原來我們都誤會了這個育兒方法
    皮爸懵了,事後向我發出靈魂拷問:我都共情了,為什麼她還哭哭哭個不停,你這正面管教有沒有用啊,還不如打一頓來的快,我耳朵都快被吵聾了。一說到育兒,最近幾年「正面管教」絕對是最火的一個名詞,如今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主動去學習了正面管教,有人覺得有用,但也有一部分人就像皮爸那樣,覺得這麼囉囉嗦嗦效果還不如打一頓來的快。
  • 哈佛教育學家:「棍棒教育」與「言語教育」的孩子,性格差異顯著
    當大多數父母都是「一刀切」,表現出「聽風便是風,聽雨便是雨」。有人說,這種方法管教孩子有效,他們便急匆匆地採用這一方法。其中,如果將這些方法歸類,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棍棒教育」與「言語教育」。從小,堂哥與堂嫂對侄子都實行「棍棒教育」,再加上侄子的性子倔,堂哥說每次他犯事就來氣,乾脆直接罵,甚至有時候動手打。小時候打得比較經常,但也沒敢下重手,都是帶有嚇唬性的。
  • 班主任管教學生玩手機遭暴打,重溫「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中這句話家喻戶曉,意思是生養孩子卻不加教育,這是父親的過錯;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這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據媒體報導,6月8日晚資陽市樂至中學一班主任杜某遭到歐打,只因高考之前,管教學生上課玩手機、談戀愛、上課遲到,由於屢教不改,曾讓其回家自學,引發身為教師家長的舒某某不滿,產生怨氣。高考結束當晚杜某多次接到學生家長邀約,「喝喝酒,聊一聊。」杜某拒絕後,被學生家長帶來的人暴打。
  • 教師打學生手心被通報停課,網友反應不一:「熊孩子」該不該打?
    1月12日,網上一段"武漢一小學教師懲戒學生,用戒尺擊打10多名學生手心"的視頻上了熱搜後,立即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網友們都紛紛曬出上學時期因不好好學被老師揍的經歷。「你被老師打過嗎?」「上學時,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打手心了。」「上課做小動作被老師訓過。」
  • 讓學生用英語講解傳統文化
    ■ 時報記者 趙路暢 報導  「您的孩子能用英語講述端午節嗎?您的孩子能用英語給您介紹中國建築嗎?您的孩子能用英語表演皮影戲嗎?我們一小的學生能!」自豪地講出這番話的是開發區第一小學英語組教師楊世欣。
  • 「這個髒,不能碰」,一個殘忍實驗,教父母警惕「感覺剝奪」陷阱
    涼的東西不能碰,辣的東西不能吃,髒東西不能用手拿……當然,父母的本意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這些不同的「感覺」,正是人類精神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父母過於約束孩子的行為,則很有可能掉進「感覺剝奪」的陷阱裡。什麼是「感覺剝奪」?
  • 老師用鋼尺打小學生屁股800下致流血 稱嚴是愛
    小學生被打得屁股流血  12月14日,王女士介紹說,11月13日,小華的媽媽前去看望兒子,發現小孩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問,小華告知,因為頭一天沒有寫完作業,被老師用鋼尺打了800下屁股;被打傷後,並沒有上藥,為了避免血跡沾到褲子,他就在傷口上墊了張衛生紙。媽媽當即脫下小華的褲子查看,只見血水已浸透紙面。
  • 為什麼不能打孩子?有一種情況該打就打,娃可能長大後更優秀
    有的父母認為肌膚止痛能讓娃長記性,不打不成器,而有的父母則認為簡單粗暴的體罰只會破壞親子關係,到底要不要打呢?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2、表達能力的差異棍棒教育粗暴簡單,是最低端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如果父母不懂得溝通,孩子的表達能力會受到限制,長期如此,他們會壓抑自身的需求和情感,不懂得與人相處,遇到問題不知如何合理解決,另外,打孩子容易扼殺孩子的天性,讓他們做事中規中矩
  • 人民日報:教你如何不打不罵管教孩子
    面對總是不聽話的孩子,很多家長首先想到的是懲罰,已經成了很多家長最常用、最愛用的殺手鐧。但有的時候,懲罰可能會給孩子帶來抗拒、自憐、報復的心理,甚至去效仿這種行為!還有媽媽說:「孩子講條件的這個毛病一定要趁早幹預,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有些孩子純粹是「小霸王」,比如,即使和長輩一起吃飯,這個小朋友也要先動筷子,不然誰都不能吃。孩子不聽話,甚至威脅大人,弄得家長很是無可奈何的,怎麼才能在不打不罵的基礎上管教孩子並且能讓孩子聽話呢?
  • 16.字源識字--老、孝、教三字的理解(教的本義是什麼?)
    表現在師生關係惡化,經常出現學生頂撞老師、打老師;表現在父子之間的關係上,不孝順,甚至出現殺父弒母這種極個別的極端現象。這些現象的產生的原因很多,但我認為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偏離道統而造成的,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對教的片面理解的結果。教(校) 要想正確理解「教」的本意,我們先來分析「教」的結構和形狀。
  • 福建高校融合本土化推進傳統文化教育
    剛剛過去的這個暑期,福州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專設屏南文化專項,100餘名師生走進屏南,開展了廊橋文化、甘國寶文化、青草藥文化、四平戲等調研,初步形成了屏南廊橋文化主題公園設計方案、《印象開源》宣傳片、《屏南地區四平戲曲現狀及保護分析》調研報告等成果。  鄉土文化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進行一代代的傳播,成為最具有鮮活生命力的一種傳統文化形式。
  • 浪漫夫妻當著娃的面秀恩愛,孩子內心小崩潰:難道自己是撿來的?
    也正是如此的付出讓自己對於孩子有更深的愛,可能非常多的時候父母也可能會因為孩子的問題爭吵。 如此可以看出,對於孩子的愛甚至就超過了父母之間的愛情。但是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你可能就會發現寶寶有的時候也是無法撼動父母之間彼此的愛情,這個時候你也許會想到自己的出生可能是一場意外。
  • 威海海洋職院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學生固本、生根、鑄魂 打好...
    「向海而生,是學校的主要特點,學校旁邊就是大海,專業也大都以海洋特色、工科為主,但無論什麼專業的學生,內在文化的涵養都是必不可少的。」威海海洋職院院長張宗軍說,「為了鋪好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底色,彌補文化素養缺失,學校成立了專門機構——明德學院,通過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學生固本、生根、鑄魂,打好學生的人生底色,為學生終身幸福奠基。」
  • 「有機育兒播報」國際不打小孩兒日是什麼梗?誰敢打小孩?盤他!
    4月30日 國際不打小孩日大家知道嗎?今天可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別看這個名字挺隨便,「國際不打小孩日」可是被世界所認可的。這個節日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發起的節日通過各種活動,宣導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全世界已有上百個國家及民間組織參與此盛事。
  • 貴州一中學毆打學生,教育局成立調查小組,校長、老師皆被停職
    教育帶給孩子的不只是學習,還教孩子學會人生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相處。老師本身就是一個光榮的職業,當家人知道你在當老師時,滿眼歡喜,因為這是一份很好的職業。古代也曾說過,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可見對老師這個職業評價有多高。
  • 孩子天天愛頂嘴,家長別光會打罵,高層次父母會這樣管教
    看到這裡,很多人已經能預料到,後續父母可能會說的話了:「這都是為你好!」「多寫一行怎麼了?」「寫作業都是為了自己,怎麼還討價還價?」……父母說得越多,孩子頂嘴越積極,最後甚至有可能會吵起架來,一些脾氣暴躁的父母甚至還會直接棍棒教育。但是根本來看,孩子真的是在刻意「頂嘴」嗎?孩子真正不高興的事情,跟練字沒有關係。
  • 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些部位真不能打,孩子身體的小秘密你了解嗎
    俗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採取棍棒教育,但不知道的是,孩子身體上有些地方是不能隨便打的。其實,孩子的身體還發育完善,其身體機能還十分脆弱,家長的棍棒教育很有可能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
  • 父母越管教,孩子越叛逆?心理學家提醒:這裡出問題了!
    父母總認為是孩子不好管,但自己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孩子總越管教越叛逆,總是跟你對著幹呢?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有問題,而是自己的管教方式出了問題。命令式溝通「別玩了,快去睡覺」、「這次考試再退步,回來就得挨打」、「把雞蛋吃了,補充營養」……這些話聽著有沒有很熟悉,是不是你經常會跟孩子說的話?雖然話語裡全是關心,但怎麼就聽著那麼不舒服呢?
  • 讓張晉來教你,當著蔡少芬的面接前女友的電話應該怎麼求生!
    蔡少芬回:「關你什麼事,你打過來幹嘛?」 說完,蔡少芬就掛斷了電話。 第二天,蔡少芬就把這事跟張晉說了:「昨天有個女生打過來,她好像是你的女朋友的感覺,你搞清楚你們之前的關係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