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的發現完全顛覆了你我的三觀

2021-01-14 古代神話雜談

 


上帝粒子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粒子,是希格斯場的場量子化激發,它通過自相互作用而獲得質量。最早由由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提出了希格斯機制。希格斯粒子因此而得名。由於世界是由物質構成,質量是物質最基本的屬性,大家又都認為是上帝創造了世界,所以這種粒子就有了上帝粒子這一外號。


那麼,這種在理論上猜測的粒子真的存在嗎?

2012年,也就是瑪雅預言的世界末日這一年,上帝粒子終於被證實存在了。是歐洲強大的粒子對撞機通過轟炸金屬鉛原子時打出來的,當時還只是懷疑,後來經過仔細分析和驗算,新發現的粒子就是上帝粒子!幾年後他們為此獲得了若貝爾物理學獎。

上帝粒子的存在填補了粒子家族最後的空白,讓宇宙粒子家族成員都到齊了。

其意義不僅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說明了物質的來源,質量的來源,說明了物質為何有質量。一種只有能量沒有靜止質量的場即希格斯場在自激作用後質量就誕生了。也就是說質量來源於能量!而能量就是一種振動,能量的最小值是能量子,能量子的能量大小正比于振動的頻率,比例係數正是著名的普朗克常量h。


這再清楚不過了:構成我們世界的物體就是各種振動!我們聽到的聲音叫音頻,頻率不同音調就不同,例如女聲一般頻率高,聲音就比較尖,男聲一般頻率小,聲音就比較低沉。可惜我們耳朵只能聽到聲音頻譜的一部分,超聲波和次聲波我們就都聽不到。要不然如果我們能聽到一切振動的話,我們就會發現:構成世界的一切,太陽月亮,石頭,樹,草,貓狗,人類自己等等原來就是各種高低不一的能量在振動,都在那裡唱著自己的歌,他們是一首首或美妙或刺耳的歌曲。


這一活生生的現實真是讓人難以接受,也導致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重新審視這個世界。既然電線桿是一堆振動,我們為何不能直接穿過去而要繞道而行?既然石頭是一個振動的集合我們為何可以用手託起?類似問題真是讓人一頭霧水。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了,得用宇宙四種力中的電磁力來解釋。



內容取自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微信號:xiyang1011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直播預告】上帝粒子是如何被發現的?
    剛剛19:05我在喜馬拉雅App更新了【極熱篇】第一章:熱力學與統計力學
  • 霍金:「上帝粒子」害我輸了100美元
    他曾自信地用這筆錢打賭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不可能被找到。可就在昨天,歐洲核研究組織宣布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與「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霍金在得知消息之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中稱讚了該發現的重要意義,並打趣地說:「這個發現可害我輸了100美元啊,哈哈!」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上帝粒子的發現,會顛覆粒子物理學,讓粒子物理學家失業嗎?
    現在,我有95%的肯定,但是還沒能確定下來。黑洞還沒被定義為「已經發現」, 我們希望能夠在2016或者2017年從視界望遠鏡中得到第一張照片,目標是我們銀河系的黑洞,射手座A*。如果視界望遠鏡可以給我們第一張黑洞的照片,我們肯定不會因此而覺得無趣—那該是多麼棒的一件事。
  • 天使粒子浮出水面 那麼獲得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可以用兩個字來描述...
    量子粒子分為兩大類:費米子(如電子、質子)和玻色子(如光子、介子)。玻色子可以成為其自身的反粒子,而費米子擁有與自身完全不同的反粒子。2017年7月,由張首晟等4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找到了正反同體的「天使粒子」——馬約拉納費米子,震驚整個物理界,至於能否獲得諾貝爾獎還未蓋棺定論。那麼已經實打實獲諾貝爾獎的「上帝粒子」又是如何個神秘法呢?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提供強力證據證明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我專家解讀—— 用收音機搜到「上帝粒子」信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距離了解宇宙誕生之謎又邁進一大步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上帝粒子」找到了!
    位於瑞士與法國邊界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根據最新的初步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但這種粒子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沒有明確證實新發現的粒子就是物理學界長期尋找的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這一發現顯然對於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疑似"上帝粒子"被發現 霍金要輸了
    4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起源。  而昨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尋找「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上帝粒子的屬性——它可能真的就是科學家多年來翹首以盼的「上帝粒子」!
  • CERN:上帝粒子能否發現2012年見分曉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以下簡稱CERN)秘書長羅爾夫-霍伊爾表示,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科學家將在未來12個月發現他們長期尋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
  • 科學網—「上帝粒子」與標準模型
    但牛頓無法告訴你質量從何而來。愛因斯坦寫下E =mc2,但他也無法告訴你這個m從何而來。楊振寧創立了規範場理論,這個理論可以推導出所有的相互作用的方程,但楊振寧的理論裡物質粒子的質量只能是人為加上。 把楊振寧的理論與Higgs機制結合,就構成了前面提到的標準模型。所以,要科普「上帝粒子」,得先講楊振寧。
  • 希格斯確信發現「上帝粒子」 —新聞—科學網
    彼得·希格斯  半個世紀前將基本亞原子粒子的存在理論化的物理學家們確信,最新數據證明他們的研究一直是正確的。 以彼得·希格斯的姓名命名的「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是瑞士大型強子對撞機長期以來的實驗目的。他周二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確信去年7月發現的粒子正是他1964年預測的粒子。 他說:「我認為它將被證明是(希格斯玻色子),但現在的問題是還需要獲取更多信息。」
  • 顛覆你三觀的埃及手
    小編我又回來給大家帶來福利了!這期小編除了給大家帶來國外優秀Tutter的視頻作品外,還會推出重磅教學(附上獨家中文字幕!)你們準備好了嗎? 那麼長話短說,Here we go!!!相信看過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們,都對埃及手有著或多或少的認識。我們大部分人一開始,對Tutting的認識,其實都很單純、很正統。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2012年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綽號叫「上帝粒子」?
  • 上帝粒子「惡毒」本性 原稱「該死的粒子」
    在希格斯場的影響下,粒子開始從場中吸允能量,逐漸變大;同時,作用力和作用力的傳遞者也開始增多……   上帝被深深地打動了,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不過,很快地,他又強壓笑容,招來了希格斯,帶著責備的口吻說道:   「你為什麼要破壞世界的對稱性?」
  • 發現「上帝粒子」衰變過程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
    發現「上帝粒子」衰變過程對普通人意味著什麼?不過,對於普通大眾或者只是略懂科普知識的人來說,這件事的詳細過程和對於我們的重要性,很難被完全理解。本文將簡單談談,為什麼你應該關心玻色子和夸克這種組成宇宙萬物的無限小粒子。最簡單的道理是,粒子物理學研究的是「烘焙」我們現實世界的原料和配方,這就已經值得人們關心了。難道說,平常你只關心吃喝到嘴裡的東西味道好不好,但認為它的做法和原料不值得研究嗎?當然,道理是空泛的。
  • 發現「上帝粒子」謠言的背後
    義大利物理學家多裡戈所謂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的傳言最終被證明是謠言,在這個插曲的背後,是美國與歐洲在粒子物理領域持續幾十年的激烈競賽,以及物理學界對費米實驗室信任的喪失。
  • 「上帝粒子」原本叫「該死的粒子」
    他們發現,自己很難向廣大讀者清楚而又通俗地解釋這個發現的意義。事實上,甚至連大多數媒體本身,也和普通人一樣,完全是抱著一種「雖然不明白,但覺很厲害」的心態在報導這個話題。他們模糊地知道,希格斯玻色子可能是解釋萬事萬物(嚴格地說,其實是大部分事物)為何會具有「質量」的關鍵,但具體是怎麼回事,則不免一頭霧水。
  • 史上最顛覆三觀的雙縫實驗,電子和人玩起捉迷藏,意識的神秘力量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62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電子雙縫幹涉實驗,它被譽為科學史上最毀三觀的實驗。眾所周知,在微觀的量子領域有很多與宏觀世界相悖、違背正常思維邏輯的現象,例如量子領域中粒子的不確定性與量子糾纏現象,這些現象我們幾十年之前就發現了它,但卻一直無法發現這些現象背後的真正奧秘,其實除了量子糾纏,在微觀的量子領域中還有一種更加顛覆我們三觀的現象,所以在閱讀電子雙縫幹涉實驗之前,請保護好你的三觀,深呼吸以保持心態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