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間幾乎佔據了一天中的三分之一,有時候中午在公司或者學校感覺睏乏時,經常會有人選擇趴著睡覺,可以快速的緩解疲憊感,但是往往睡醒後會感覺手臂被壓得發麻,或者頸椎有一定不適感,其實趴著睡覺的危害還不止這些,其他對身體造成的危害,你知道嗎?
危害一、眼睛充血
趴著睡覺的時候,很容易導致眼球受到壓迫,所以眼壓有可能因此升高,睡醒後會感覺看事物十分模糊,需要過一會才能逐漸恢復正常視力,這都是因為眼睛充血導致的,尤其是有高度近視的人群更要避免趴著睡,減少眼睛的壓力。
危害二、大腦缺氧
趴著睡時會降低腦部供血效果,而且可能因為姿勢導致呼吸不通暢,大腦就會進入缺氧狀態,因此睡醒後會出現頭暈眼花的情況,往往需要靜坐活動幾分鐘才能逐漸有所緩解。
危害三、傷害頸椎
因為趴著睡時不僅身體要向前傾,也會需要彎曲頸部,長時間保持頸部的異常曲度就可能影響頸部的供血,肌肉也會出現僵化的情況,無法放鬆所以產生酸痛感,睡醒後會感覺頸部轉動不靈活,久而久之容易對頸部產生傷害。
危害四、面部變形
面部朝下趴著睡時,會壓迫面部的神經,擠壓面部骨骼和肌肉,短期內影響不明顯,但是長期以往可能會改變面部肌肉的走向,因此可能會導致面部出現變形的情況。
危害五、誘發胃炎
很多人往往選擇午休趴著睡,這時離午餐時間過去不久,如果午餐吃的食物比較多,或者種類比較複雜,那麼午睡的時候很有可能食物並沒有消化完全,甚至剛剛開始進行消化就趴下午睡了,所以比較容易導致出現打嗝噯氣的情況,甚至長期飯後立刻午睡會對胃部有所傷害,誘發胃炎的產生。
危害六、誘發心臟病
午睡的時間往往比較短暫,所以睡眠環境很難非常理想,有時候睡姿可能不夠放鬆,因此對心臟會產生一定的壓迫,導致心血管血液流通受到阻礙,再加上趴著睡容易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身體同時處於缺氧和壓迫狀態,就有可能會誘發心臟病的發生。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午睡睡醒後發現身體有所不適,例如肢體麻木、頭暈目眩、視力模糊、呼吸不暢等情況,應緩慢改變自己的姿態,幫助身體進行舒展,讓血液逐漸恢復流通,避免突然大幅度的快速運動,反而容易誘發身體的不適感,甚至會導致危險的發生。
所以綜上所述,在情況允許時,儘量不要選擇趴在桌子上睡覺,臥式睡眠有助於身體的放鬆,緩解疲勞的效果會更加出色。但當沒有良好條件進行臥式午睡時,可以選擇抱著抱枕或者外套進行午睡,減緩手臂受到的壓迫,為呼吸製造空間,改善趴著睡的睡姿,減少身體受到的擠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