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火爆的一個話題就是5G了,而且現在手機更新換代這麼快,下一臺手機要不要考慮5G,還是堅守住4G手機,還有到底5G網絡真正的普及還需要多久呢。其實,5G通俗來說就是第五代通訊技術,5G主要有波長為毫米級、超寬帶、超高速度、延遲超低等幾大特點。
1G實現了模擬語音通信;2G實現了語音通信數位化;3G實現了語音以外圖片等多媒體通信;4G實現了局域高速上網。總而言之1G~4G的出現都是致力於更方便人與人之間快捷的通信,但是5G的誕生卻顛覆了這一切,它把局限性大大減小,實現隨時、隨地、萬物互聯。
通訊技術,從傳遞方式上可分為有線通訊和無線通訊兩種。雖然有線傳播的速度非常高,但是想做到在空中傳播,卻一直是移動通訊的一個巨大瓶頸。現在主流的4G LTE,理論速率只有150Mbps,和有線傳播相比之下相差甚遠。所以,現在5G網絡研發重中之重,就是要突破無線傳播的瓶頸問題。
其實無線通訊利用的就是電磁波進行通訊,而電磁波的功能特性,都有它的頻率所決定,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有不同的屬性特點,從而有了不同的用途。比如高頻的γ射線,它具有很強大的殺傷力,可以用來治療腫瘤。另外不同頻率的電波之間也是會有幹擾的,為了避免點撥之間的這種幹擾和衝突,我們對電波進行了劃分,並分配不同的用途。
我們使用的手機上主要應用了中頻~超高頻的頻率,比如常說的「CDMA800」指的是工作頻段在800MHz的CDMA、「GSM900」指的是工作頻段在900MHz的GSM。
從1G到4G,使用的電波頻率越來越高,並且頻率越高,能使用的頻率資源就更豐富,從而傳輸速率就越高。如果我們把頻率資源比作車廂,頻率越高,車廂就越多,同等資源下能夠裝載的信息量就越多。有人就要問了,既然高頻率這麼厲害,那為什麼我們還不用呢?其實也不是不用,是真的用不起。
電磁波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頻率越高,它的波長越短,越趨近於直線傳播,相對的繞射和穿牆能力就會變差,所以頻率越高,在傳播的時候損耗也就越大。正因如此如果在移動通訊中普及試用高頻率,就需要將傳輸距離大大縮短。所以同樣的範圍內,5G就需要更多的基站,然而基站的增加意味著成本的增加。也正因如此三大運營商都在奮力追求低頻段,畢竟要考慮成本的呀。